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周几乎没有一个和我相同肤色的人。我的同乡们、同事们在这个城市心脏之外的某根动脉里,快乐地呼吸着氧气。那里房子整齐,草坪碧绿,道路笔直,限速45英里。而这个叫做DOWNTOWN的地方,道路狭窄,黑人极多,看上去繁华,又在传说中暗藏危险,是他们畏惧的地方。但如果了解一个城市,不直达它的心脏,不看到它转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全过程,又怎能爱上它呢?我怀揣地图,在这条限速25的街道走走停半小时,终于到达公园”。
2000年夏天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在的城市叫哥伦布,那是第一次开车去DOWNTOWN,看演出。不知从哪冒出的感觉,一个城市如同身体。
直到7年后,我第二次去新奥尔良。经历了非常寻常的数次转机,最后的那班飞机,还是降落在离目的地尚有两小时车程的小城。这时我已精疲力竭。
在开向新奥尔良的车上,窗外闪过大片沼泽地。偶尔大桥高架、桥下河水浑浊。沼泽地里,一些苍郁的树木立在水中,有的树木则枝桠光秃,身上留下灾难袭过的痕迹。沼泽中的水,像是树流出的悲伤泪水,淹没躯干,勾起我对灾难袭过的新奥尔良的关切。它远远超过了我对沼泽地风景的兴趣。
车上的当地导游,已在众人的好奇中,唠叨地介绍起2005年的那场“卡特里娜”飓风,以及自己一家搬走又搬回来、居然还发了点小财的经历。你能从听到人的生命力。2005年,我在媒体上看到:这里曾经活力四射的城市,在飓风袭击之后短短4天,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充斥着抢劫、强奸、纵火等罪恶,“活像一座湿透的坟墓”。
2002年,我曾怀着无比好奇来到新奥尔良,它是我钟爱的爵士、蓝调发源地。对即将离开美国的我来说,最后一个留恋之地也是最初的理想,就是这座城。那时,它是欢乐之城,像一个轻视身外规则的人,直奔最真切、最物理的欢乐而去。他身体虽不年轻,但散发着最本质的热情。
比如,在法国街区(French Quarter)的广场上,年轻人的爵士大乐队自娱自乐,一个黝黑的瘦男人,身穿绣有小花的黑衫,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围观越多,他跳得越起劲。在蓝调酒吧里,类似的瘦人观众旁若无人地跳舞,感动了打灯光的年轻人,用灯光追逐着舞者。那时,在我眼前的一整座城,在搏动间进发着身体的热情,和汽车、洋房、股票、计算机无关,意义等同于“natural high”。它对我的欢乐内核还包括:密西西比河在此汇入蓝色大海,地球上具非常号召力的狂欢节,波本街上的灯火和裸体游戏
无法相信“卡特里娜”飓风是个事实,但它真的来过。否则,在我透过车窗看到的景象中,高架桥下的片片房屋为何已经失去了它们的形状?那些窗户已经没有玻璃,歪转着,铁栏杆上积着厚重的锈。屋外花园的草已疯长,齐膝。从某些房屋的轮廓,能依稀判斷最初那里曾住着收入颇丰、家庭安逸的一家人。
走在波本街上的我,更是失落,上次吃生蚝的餐馆关着厚重的门,上面霉点斑斑。我再找不到那个花5美元就能进去看一场现场老爵士乐的老礼堂,那里表演时有架巨大的电扇吹着风,生生不息。
不期闯入的几家二手书店里,门槛有着曾经被水淹没生霉的清晰痕迹,柜台上的小伙子对一个东部中年女人诉说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如果我不搬回来,谁会再来这里买旧书?”只是新闻里说,并没有太多人愿意回来,一切从头开始。这个城市曾经快乐的身体,在灾难袭击之后,酝酿新元气。只是速度缓慢,需要时间,也需要信心,就像人们生病一样。
一些人在做善事,一些学术团体把全世界自己圈里的人召来这里开会,起码那些大大小小散落在新奥尔良街道上的酒店会因此客满,马路上会有人扎着领带、面挂外地表情匆匆赶去会场。航班因此紧俏,注册费不再低廉。短暂的热闹后鸟兽散,留下的是一缕缕需要本地人独自消解的寂寞。
今年的著名MAXDI GRAS狂欢节是在2月5号,不知有多少人飞往新奥尔良,去感受希望倾情释放的快乐——在一副曾受重创的身体之上。
2000年夏天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在的城市叫哥伦布,那是第一次开车去DOWNTOWN,看演出。不知从哪冒出的感觉,一个城市如同身体。
直到7年后,我第二次去新奥尔良。经历了非常寻常的数次转机,最后的那班飞机,还是降落在离目的地尚有两小时车程的小城。这时我已精疲力竭。
在开向新奥尔良的车上,窗外闪过大片沼泽地。偶尔大桥高架、桥下河水浑浊。沼泽地里,一些苍郁的树木立在水中,有的树木则枝桠光秃,身上留下灾难袭过的痕迹。沼泽中的水,像是树流出的悲伤泪水,淹没躯干,勾起我对灾难袭过的新奥尔良的关切。它远远超过了我对沼泽地风景的兴趣。
车上的当地导游,已在众人的好奇中,唠叨地介绍起2005年的那场“卡特里娜”飓风,以及自己一家搬走又搬回来、居然还发了点小财的经历。你能从听到人的生命力。2005年,我在媒体上看到:这里曾经活力四射的城市,在飓风袭击之后短短4天,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充斥着抢劫、强奸、纵火等罪恶,“活像一座湿透的坟墓”。
2002年,我曾怀着无比好奇来到新奥尔良,它是我钟爱的爵士、蓝调发源地。对即将离开美国的我来说,最后一个留恋之地也是最初的理想,就是这座城。那时,它是欢乐之城,像一个轻视身外规则的人,直奔最真切、最物理的欢乐而去。他身体虽不年轻,但散发着最本质的热情。
比如,在法国街区(French Quarter)的广场上,年轻人的爵士大乐队自娱自乐,一个黝黑的瘦男人,身穿绣有小花的黑衫,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围观越多,他跳得越起劲。在蓝调酒吧里,类似的瘦人观众旁若无人地跳舞,感动了打灯光的年轻人,用灯光追逐着舞者。那时,在我眼前的一整座城,在搏动间进发着身体的热情,和汽车、洋房、股票、计算机无关,意义等同于“natural high”。它对我的欢乐内核还包括:密西西比河在此汇入蓝色大海,地球上具非常号召力的狂欢节,波本街上的灯火和裸体游戏
无法相信“卡特里娜”飓风是个事实,但它真的来过。否则,在我透过车窗看到的景象中,高架桥下的片片房屋为何已经失去了它们的形状?那些窗户已经没有玻璃,歪转着,铁栏杆上积着厚重的锈。屋外花园的草已疯长,齐膝。从某些房屋的轮廓,能依稀判斷最初那里曾住着收入颇丰、家庭安逸的一家人。
走在波本街上的我,更是失落,上次吃生蚝的餐馆关着厚重的门,上面霉点斑斑。我再找不到那个花5美元就能进去看一场现场老爵士乐的老礼堂,那里表演时有架巨大的电扇吹着风,生生不息。
不期闯入的几家二手书店里,门槛有着曾经被水淹没生霉的清晰痕迹,柜台上的小伙子对一个东部中年女人诉说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如果我不搬回来,谁会再来这里买旧书?”只是新闻里说,并没有太多人愿意回来,一切从头开始。这个城市曾经快乐的身体,在灾难袭击之后,酝酿新元气。只是速度缓慢,需要时间,也需要信心,就像人们生病一样。
一些人在做善事,一些学术团体把全世界自己圈里的人召来这里开会,起码那些大大小小散落在新奥尔良街道上的酒店会因此客满,马路上会有人扎着领带、面挂外地表情匆匆赶去会场。航班因此紧俏,注册费不再低廉。短暂的热闹后鸟兽散,留下的是一缕缕需要本地人独自消解的寂寞。
今年的著名MAXDI GRAS狂欢节是在2月5号,不知有多少人飞往新奥尔良,去感受希望倾情释放的快乐——在一副曾受重创的身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