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筑体量增大、建筑复杂性提高, 传统的凭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如何改进设计方法, 适应不断发展的建筑需求已经成为摆在建筑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创新思路对实践工作的作用
1、有利于建筑设计目标的实现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类型和空间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感和享受,建筑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特点,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特点有着紧密的關系,怎样全面协调地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科学化、与时俱进的水平,是建筑设计的永恒追求。当前一部分建筑设计没有很好地把握建筑设计的本质,忽略了建筑本质的功能和使用者的要求,没有很好地结合施工所在地的环境和状况、对传统文化缺乏适当的沟通,而单纯地追求所谓的造型,造成了对建筑本质理解的错误。
2、体现建筑设计的特点和特性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模仿性较强的工作,设计者的思维和理念,实质上是对建筑设计规则和建筑设计方法的整合应用。设计时的大脑对已有设计理念的处理,实现使用者要求的满足。建筑设计作为建筑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筑设计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实用、经济表现、文化艺术展现、科学技术体现等几个方面的完美表达。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建筑设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音乐等艺术相比较,建筑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经济成本要求,建筑物需要以经济实用为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属性为主。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想产生与实施过程的认识误区
1、创新思想不是标奇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快速的提升,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面临着更多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的创新。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因为建筑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面临空前的多元化设计思想挑战的时候,不管在心理上还是观念上,都要做好不断的更新和学习。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建筑设计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不能盲目的追逐潮流,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造成了一些设计忽略,甚至牺牲了建筑物本质功能,而去追求一些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形式,一些建筑没有对我国的国情、经济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超标准设计和施工建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导向下,造成了建筑设计慢慢地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设计的本质,而盲目地追求形式主义,导致不合国情、违背建筑本质的畸形建筑的增多。
2、思路创新的要求
建筑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位建筑师无不例外的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能够实现建筑上的创新。建筑创新首先需要改变原来的设计理论与设计理念,具体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上。比如,设计作品在整体布局上是否体现环境与城市的协调性,在功能上是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文化上是否能够准确的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建筑材料与技术上能否有所突破。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能否实现创新,体现在布局、功能、文化、技术等方面,可以是某个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创新。但是,目前社会上关于设计创新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部分建筑设计师认为只要自己的建筑作品在形式上能够与众不同,这就实现了建筑上的创新。在这种错误思路的影响下,建筑往往只在表面上追求特别与新奇,而忽略了建筑结构以及功能上的设计追求,从而使标志性设计等同于创新设计。如果接受了这种错误认识,建筑师很难使自己的作品有所创新与突破,只能设计出华而不实并且缺乏内涵的建筑作品。
三、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科学严谨的对待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的过程是一个“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推敲过程。我们可以拿极少主义的建筑设计例子来看,“极少”并不是不经过设计,而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繁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下面笔者就建筑设计的六种方法逐一进行分析:
1平面功能(流线)法
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功能来。比如我们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常常要从使用人员的使用流线之间的关系、密集人群的安全设计、个体私密性等问题进行平面功能的组合;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安全、稳定、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而这些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师在分析平面功能关系时必须全面考虑。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构图法
现代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的。关于探讨几何关系与构图也并不是到现在才有的,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研究几何关系就已经相当深入了。构图法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巴西国会大厦。
3结构法
结构法亦称为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主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设计。结构与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演绎建筑物的性质,现代建筑大师也曾经把建筑结构要素当作装饰要素来处理。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外露,就像要告诉人们建筑内容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人们看到此类建筑有时甚至会有点不知所措。
4符号象征法
我们把特定的或约定成俗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建筑内部的特定装饰部位;或者,用这些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以及空间体量。比如国内经常能看到运用传统大屋顶这一特定符号来说明历史文脉的呼应和延续。虽然部分建筑设计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文化的传承,但是纵观国内外的很多建筑作品,符号象征法在建筑设计中还是不断的采用。该方法大量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设计中,如企业可能试图通过建筑设计与企业符号的结合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5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就是要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提炼自然法则、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情趣以及人们的思想,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建筑设计,力求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狭义的讲就是设计出一栋理想的建筑物,而广义的讲,就是要综合考虑各种会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比如城市规划、现代技术、科技发展等,从而设计出美观、低碳、经济、适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建筑。热爱并深刻体验生活是能够掌握建筑设计这门学问的前提。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建筑设计又是建筑的根基,由此可见科学的设计方法对于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9
[2]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
[3]贾新年,徐飞.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创新思路对实践工作的作用
1、有利于建筑设计目标的实现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类型和空间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感和享受,建筑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特点,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特点有着紧密的關系,怎样全面协调地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科学化、与时俱进的水平,是建筑设计的永恒追求。当前一部分建筑设计没有很好地把握建筑设计的本质,忽略了建筑本质的功能和使用者的要求,没有很好地结合施工所在地的环境和状况、对传统文化缺乏适当的沟通,而单纯地追求所谓的造型,造成了对建筑本质理解的错误。
2、体现建筑设计的特点和特性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模仿性较强的工作,设计者的思维和理念,实质上是对建筑设计规则和建筑设计方法的整合应用。设计时的大脑对已有设计理念的处理,实现使用者要求的满足。建筑设计作为建筑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筑设计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实用、经济表现、文化艺术展现、科学技术体现等几个方面的完美表达。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建筑设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音乐等艺术相比较,建筑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经济成本要求,建筑物需要以经济实用为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属性为主。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想产生与实施过程的认识误区
1、创新思想不是标奇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快速的提升,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面临着更多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的创新。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因为建筑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面临空前的多元化设计思想挑战的时候,不管在心理上还是观念上,都要做好不断的更新和学习。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建筑设计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不能盲目的追逐潮流,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造成了一些设计忽略,甚至牺牲了建筑物本质功能,而去追求一些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形式,一些建筑没有对我国的国情、经济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超标准设计和施工建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导向下,造成了建筑设计慢慢地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设计的本质,而盲目地追求形式主义,导致不合国情、违背建筑本质的畸形建筑的增多。
2、思路创新的要求
建筑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位建筑师无不例外的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能够实现建筑上的创新。建筑创新首先需要改变原来的设计理论与设计理念,具体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上。比如,设计作品在整体布局上是否体现环境与城市的协调性,在功能上是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文化上是否能够准确的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建筑材料与技术上能否有所突破。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能否实现创新,体现在布局、功能、文化、技术等方面,可以是某个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创新。但是,目前社会上关于设计创新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部分建筑设计师认为只要自己的建筑作品在形式上能够与众不同,这就实现了建筑上的创新。在这种错误思路的影响下,建筑往往只在表面上追求特别与新奇,而忽略了建筑结构以及功能上的设计追求,从而使标志性设计等同于创新设计。如果接受了这种错误认识,建筑师很难使自己的作品有所创新与突破,只能设计出华而不实并且缺乏内涵的建筑作品。
三、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科学严谨的对待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的过程是一个“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推敲过程。我们可以拿极少主义的建筑设计例子来看,“极少”并不是不经过设计,而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繁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下面笔者就建筑设计的六种方法逐一进行分析:
1平面功能(流线)法
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功能来。比如我们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常常要从使用人员的使用流线之间的关系、密集人群的安全设计、个体私密性等问题进行平面功能的组合;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安全、稳定、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而这些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师在分析平面功能关系时必须全面考虑。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构图法
现代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的。关于探讨几何关系与构图也并不是到现在才有的,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研究几何关系就已经相当深入了。构图法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巴西国会大厦。
3结构法
结构法亦称为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主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设计。结构与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演绎建筑物的性质,现代建筑大师也曾经把建筑结构要素当作装饰要素来处理。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外露,就像要告诉人们建筑内容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人们看到此类建筑有时甚至会有点不知所措。
4符号象征法
我们把特定的或约定成俗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建筑内部的特定装饰部位;或者,用这些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以及空间体量。比如国内经常能看到运用传统大屋顶这一特定符号来说明历史文脉的呼应和延续。虽然部分建筑设计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文化的传承,但是纵观国内外的很多建筑作品,符号象征法在建筑设计中还是不断的采用。该方法大量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设计中,如企业可能试图通过建筑设计与企业符号的结合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5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就是要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提炼自然法则、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情趣以及人们的思想,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建筑设计,力求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狭义的讲就是设计出一栋理想的建筑物,而广义的讲,就是要综合考虑各种会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比如城市规划、现代技术、科技发展等,从而设计出美观、低碳、经济、适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建筑。热爱并深刻体验生活是能够掌握建筑设计这门学问的前提。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建筑设计又是建筑的根基,由此可见科学的设计方法对于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9
[2]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
[3]贾新年,徐飞.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