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令其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紧随国家教育改革的脚步,小学的数学教师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简单谈一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家庭作业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其自身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它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明显区别于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创造、发现与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小学教育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其对于开启学生的未来的学习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小学的教育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便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从小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做好备课工作
自主学习在一层含义上可解释为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尚较为薄弱,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选择合适的书籍,针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学校颁发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是由数学专家学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以及国家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故而,教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做好备课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为例,教师在正式讲解本节课内容之前可以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即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辨认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之上结合具体情境,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学会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在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学生在本节课堂上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通过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会有很多例题,将这些例题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景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换言之,只有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小学生乐于接受、喜欢的教学模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情景式教学法便是有效的举措之一。
还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为例,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让班长说“向前看、向后看、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让学生根据班长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去真实地感受一下方位;然后组织学生在面向黑板时,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复习完原有的方位知识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八种方位: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以此来引出“东”,并让学生指出“东”位于黑边的哪边?然后利用“东”与“西”相对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方位“西”……以此方式逐步让学生认识八个方位,并完成书本中的相关习题。这样情景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拥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是极其有效的,小学生在有趣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自己的空间以及时间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或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设计创新性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单单是指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自主学习,还有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主要会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堂作业,这部分是需要小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及时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加以运用;另一种是家庭作业,这部分是需要小学生在课下父母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是以教材中的例題为例,主要是以计算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一般会在部分知识讲解完之后让学生开始进行习题练习,然后再对习题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例题数目较多,内容较为单一,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数学水平以及生活环境,设计出趣味性较强和较为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喜欢新颖的事物,对于生动有趣的事物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故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加强其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快速且高效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认识时时间单位时,可以设计下述作业:1分钟之内你大概可以写多少字?1分钟你的心脏大概可以跳动多少下?1分钟你可以完成哪些事情……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在与之进行对比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时间的可贵性,让他们从小便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进行相关的解释与应用,在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学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对自己家的位置或是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使用方位语言进行描述,将自己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用简单的画线方式绘制出来,并在图上标记出自己认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以此方式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让小学生学会若是出现不小心迷路问题时,可以凭借标志物来找寻正确地道路,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数学作业的设计在内容上一定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把作业大致分为三个档次:基础知识较多的巩固性作业;基础知识为主,但题型稍高一层次;题型灵活多变,侧重于想象与应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简言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以及不断的变革,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才是最为合适的。
参考文献:
吴国荣,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黄祖燕,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数学学习论,2017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家庭作业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其自身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它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明显区别于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创造、发现与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小学教育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其对于开启学生的未来的学习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小学的教育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便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从小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做好备课工作
自主学习在一层含义上可解释为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尚较为薄弱,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选择合适的书籍,针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学校颁发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是由数学专家学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以及国家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故而,教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做好备课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为例,教师在正式讲解本节课内容之前可以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即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辨认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之上结合具体情境,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学会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在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学生在本节课堂上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通过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会有很多例题,将这些例题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景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换言之,只有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小学生乐于接受、喜欢的教学模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情景式教学法便是有效的举措之一。
还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为例,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让班长说“向前看、向后看、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让学生根据班长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去真实地感受一下方位;然后组织学生在面向黑板时,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复习完原有的方位知识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八种方位: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以此来引出“东”,并让学生指出“东”位于黑边的哪边?然后利用“东”与“西”相对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方位“西”……以此方式逐步让学生认识八个方位,并完成书本中的相关习题。这样情景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拥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是极其有效的,小学生在有趣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自己的空间以及时间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或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设计创新性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单单是指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自主学习,还有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主要会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堂作业,这部分是需要小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及时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加以运用;另一种是家庭作业,这部分是需要小学生在课下父母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是以教材中的例題为例,主要是以计算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一般会在部分知识讲解完之后让学生开始进行习题练习,然后再对习题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例题数目较多,内容较为单一,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数学水平以及生活环境,设计出趣味性较强和较为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喜欢新颖的事物,对于生动有趣的事物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故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加强其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快速且高效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认识时时间单位时,可以设计下述作业:1分钟之内你大概可以写多少字?1分钟你的心脏大概可以跳动多少下?1分钟你可以完成哪些事情……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在与之进行对比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时间的可贵性,让他们从小便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进行相关的解释与应用,在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学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对自己家的位置或是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使用方位语言进行描述,将自己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用简单的画线方式绘制出来,并在图上标记出自己认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以此方式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让小学生学会若是出现不小心迷路问题时,可以凭借标志物来找寻正确地道路,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数学作业的设计在内容上一定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把作业大致分为三个档次:基础知识较多的巩固性作业;基础知识为主,但题型稍高一层次;题型灵活多变,侧重于想象与应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简言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以及不断的变革,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才是最为合适的。
参考文献:
吴国荣,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黄祖燕,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数学学习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