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节日”。古人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河安南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春”字的十余种写法。其实,在中国古代,“春节”这一称谓原本是在“立春”节气过的“岁节”,而非指现在正月初一过的“年节”。民国初年,作为“岁节”的春节被改到正月初一,成为“年节”即现在的春节;原本是“年节”的“元旦”被挪到了阳历1月1日。宋代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春字最早为什么写成“萅”?
春、夏、秋、冬,从四季用字类型上看,“春”与“秋”是一组,常称“春秋”;“冬”与“夏”则是另一组,多说“冬夏”。两组虽均表示季节,但取义的角度完全不同:春、秋取自然物候来定义,强调长成;冬、夏则从自然气候层面表述,反映冷热——生长的“春”和成熟的“秋”與酷热的“夏”和寒冷的“冬”,构成了一整年的全部光景。
春季草木萌生,繁花似锦,是名副其实的“花”季;与冬季相比,春季气温回升,阳光明媚,温暖宜人,但古人为什么不称“暖季”而非要称为“春季”?
从汉字的形成来看,“春”与“秋”一样,原本都是会意字。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多个“春”字,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春”条下便收录了13个,虽然字形有所差异,但基本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中(che),象征小草;即日,表示太阳;即屯(zhun),是小草萌芽,上面的“一”代表土地,下面的“中”是小草,表示小草不畏困难破土萌芽。这样的光景只能春天才有,可以说还没有哪一个字比“春”更适合用来表示这样的季节。
从现代汉语的“春”字上为什么看不出上述内涵?春季的最大特点是花花草草,欣欣向荣,应该是“艹”头才合理。可不论是现代字典,还是清《康熙字典》,“春”字皆归入“日”部。其实,在早期汉字中,“春”字均有“草”,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上发现的“春”字皆有草木。之后的金文“春”字也都是“艹”头。篆字更进一步规范,同样突出“艹”头。
与甲骨文比较起来,金文和大篆“春”字形趋向匀整,但结构作出了规范:上部是“艸”,中间是“屯”,下部是“日”。“春”由此形成了标准的古“蒈”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此字划归“艸”即“艹”部,并释称:“萅,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
“萅”既表义又表音,是一个很完美的字。“萅”为什么又变成了“春”?与秦始皇赢政有关。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进行标准化改革。在字体隶变过程中,最后“萅”被定型为“春”。考古发现证实,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中的“春”字便与现代的“春”字写法相似。“春”是何时成为一年之始的?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称:“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意思是,春天,周王的正月。“元年”什么意思呢?是鲁隐公摄政的第一年;
“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
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订的鲁国史书《春秋》即起于这一年。因其体例和褒贬隐晦写法对中国史书编撰产生深刻影响,又有“春秋笔法”一说。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为史官记事一般是从“春”记到“冬”。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作过考释:“年有四时,不可遍举四字以为书号,故交错互举,取‘春秋’二字,以为所记之名也。”又称:“春先于夏,秋先于冬,举先可以及后,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见冬,故举二字以包四时也。”虽说杜预考释的是书名,但反映的却是古人对四季的理解。
把春当成“岁之始”,在先秦周代己形成,但《春秋公羊传》所谓“王正月”并非指现在的正月,相当于现在阴历十一月。这说明早期“岁之始”的“春”并不是以春季或立春为起始点,春乃“开岁”之意,与反映气候变化概念的“春”并不一致。为什么会这样?《汉书·天文志》称:“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四时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规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则是四季的开始。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阴阳”宇宙观有关,古人认为岁首与年尾是“阳生”与“阴生”的关系。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南回归线)、阳气始生的“冬至”和太阳运行至黄经90°(北回归线)、阴气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当过岁首年尾,并选择在此时“过年”。阳生即春生,故有“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等说法。
到汉武帝刘彻时,“代易岁变”现象被终结,“春天在哪里”有了明确的说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刘彻颁行以夏历为基础的“太初年”,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为一年二十四节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从此成为春季到来的标志性节气,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岁之始也”。
春夏秋冬为什么“春”排第一?
春夏秋冬春为首,春季为农历正月、二月、三月这三个月份。为何把春季作为四时之首?阴阳家认为,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土”生万物。古人又将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相配,《史记·天官书》称“东方木,主春”,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应地,“春”与“东”相配后,生机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时之首”。
关于“东方”与“春”的哲学关系,旧本题汉伏胜撰《尚书大传》称:“东方者何也?物之动也。物之动何以谓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谓东方春也。”而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称为“立春”,也在“物之动也”的说法里。所谓“立”,建立的意思,引申为开始;“春”呢,《尚书大传》称:“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所谓“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动的时候。
秦汉人崇东方,当时的宫殿和在考古中发现的这一时期墓葬几乎全部“面东”,故对四季中的“春”也推崇万分:“春者,天地开辟之端”,民间更有“春朝(立春)大于岁朝(正月初一)”之说。因为对“春”格外重视,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从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为一岁的大典,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谚语。古人对何时立春、阴历年有无立春都特别在意,立春节气还有“迎春礼”“祀春神”“进春山”“鞭春牛”“咬春饼”“戴春花”“占春兆”等一系列全民性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周期编订的阳历来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后,而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周期为基础,与阳历有约11天差距。为此,古人通过增加月份,即“闰月”来调整,以便阴历与阳历在寒暑变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协调。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有的阴历年份没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则有两个立春。
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俗称“无春”年。春是生机,无春则无生机。在民俗文化中,“春”还有男女繁衍生育的寓意,因此古时还有“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迷信说法。具体到2018戊戌狗年,立春在2017年丁酉鸡年腊月十九(阳历2018年2月4日),也就是说2018年阴历岁首无春,但因为2018年岁尾有春——即在腊月三十(除夕,阳历2019年2月4日)刚巧有一个立春,“咬”到2019己亥猪年的立春,所以并不是“无春”年。
春字最早为什么写成“萅”?
春、夏、秋、冬,从四季用字类型上看,“春”与“秋”是一组,常称“春秋”;“冬”与“夏”则是另一组,多说“冬夏”。两组虽均表示季节,但取义的角度完全不同:春、秋取自然物候来定义,强调长成;冬、夏则从自然气候层面表述,反映冷热——生长的“春”和成熟的“秋”與酷热的“夏”和寒冷的“冬”,构成了一整年的全部光景。
春季草木萌生,繁花似锦,是名副其实的“花”季;与冬季相比,春季气温回升,阳光明媚,温暖宜人,但古人为什么不称“暖季”而非要称为“春季”?
从汉字的形成来看,“春”与“秋”一样,原本都是会意字。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多个“春”字,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春”条下便收录了13个,虽然字形有所差异,但基本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中(che),象征小草;即日,表示太阳;即屯(zhun),是小草萌芽,上面的“一”代表土地,下面的“中”是小草,表示小草不畏困难破土萌芽。这样的光景只能春天才有,可以说还没有哪一个字比“春”更适合用来表示这样的季节。
从现代汉语的“春”字上为什么看不出上述内涵?春季的最大特点是花花草草,欣欣向荣,应该是“艹”头才合理。可不论是现代字典,还是清《康熙字典》,“春”字皆归入“日”部。其实,在早期汉字中,“春”字均有“草”,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上发现的“春”字皆有草木。之后的金文“春”字也都是“艹”头。篆字更进一步规范,同样突出“艹”头。
与甲骨文比较起来,金文和大篆“春”字形趋向匀整,但结构作出了规范:上部是“艸”,中间是“屯”,下部是“日”。“春”由此形成了标准的古“蒈”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此字划归“艸”即“艹”部,并释称:“萅,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
“萅”既表义又表音,是一个很完美的字。“萅”为什么又变成了“春”?与秦始皇赢政有关。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进行标准化改革。在字体隶变过程中,最后“萅”被定型为“春”。考古发现证实,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中的“春”字便与现代的“春”字写法相似。“春”是何时成为一年之始的?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称:“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意思是,春天,周王的正月。“元年”什么意思呢?是鲁隐公摄政的第一年;
“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
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订的鲁国史书《春秋》即起于这一年。因其体例和褒贬隐晦写法对中国史书编撰产生深刻影响,又有“春秋笔法”一说。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为史官记事一般是从“春”记到“冬”。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作过考释:“年有四时,不可遍举四字以为书号,故交错互举,取‘春秋’二字,以为所记之名也。”又称:“春先于夏,秋先于冬,举先可以及后,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见冬,故举二字以包四时也。”虽说杜预考释的是书名,但反映的却是古人对四季的理解。
把春当成“岁之始”,在先秦周代己形成,但《春秋公羊传》所谓“王正月”并非指现在的正月,相当于现在阴历十一月。这说明早期“岁之始”的“春”并不是以春季或立春为起始点,春乃“开岁”之意,与反映气候变化概念的“春”并不一致。为什么会这样?《汉书·天文志》称:“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四时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规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则是四季的开始。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阴阳”宇宙观有关,古人认为岁首与年尾是“阳生”与“阴生”的关系。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南回归线)、阳气始生的“冬至”和太阳运行至黄经90°(北回归线)、阴气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当过岁首年尾,并选择在此时“过年”。阳生即春生,故有“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等说法。
到汉武帝刘彻时,“代易岁变”现象被终结,“春天在哪里”有了明确的说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刘彻颁行以夏历为基础的“太初年”,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为一年二十四节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从此成为春季到来的标志性节气,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岁之始也”。
春夏秋冬为什么“春”排第一?
春夏秋冬春为首,春季为农历正月、二月、三月这三个月份。为何把春季作为四时之首?阴阳家认为,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土”生万物。古人又将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相配,《史记·天官书》称“东方木,主春”,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应地,“春”与“东”相配后,生机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时之首”。
关于“东方”与“春”的哲学关系,旧本题汉伏胜撰《尚书大传》称:“东方者何也?物之动也。物之动何以谓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谓东方春也。”而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称为“立春”,也在“物之动也”的说法里。所谓“立”,建立的意思,引申为开始;“春”呢,《尚书大传》称:“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所谓“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动的时候。
秦汉人崇东方,当时的宫殿和在考古中发现的这一时期墓葬几乎全部“面东”,故对四季中的“春”也推崇万分:“春者,天地开辟之端”,民间更有“春朝(立春)大于岁朝(正月初一)”之说。因为对“春”格外重视,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从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为一岁的大典,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谚语。古人对何时立春、阴历年有无立春都特别在意,立春节气还有“迎春礼”“祀春神”“进春山”“鞭春牛”“咬春饼”“戴春花”“占春兆”等一系列全民性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周期编订的阳历来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后,而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周期为基础,与阳历有约11天差距。为此,古人通过增加月份,即“闰月”来调整,以便阴历与阳历在寒暑变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协调。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有的阴历年份没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则有两个立春。
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俗称“无春”年。春是生机,无春则无生机。在民俗文化中,“春”还有男女繁衍生育的寓意,因此古时还有“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迷信说法。具体到2018戊戌狗年,立春在2017年丁酉鸡年腊月十九(阳历2018年2月4日),也就是说2018年阴历岁首无春,但因为2018年岁尾有春——即在腊月三十(除夕,阳历2019年2月4日)刚巧有一个立春,“咬”到2019己亥猪年的立春,所以并不是“无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