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是个沉重的字眼,留守儿童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他们的成长过程缺少关爱,身心发展问题凸显,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给力,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微笑和希望。
  关键词:留守儿童 道德教育 思考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身在家乡的孩子却因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又以道德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家庭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根本
  1.唤回父母的教育责任
  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自然的原创,他们需要在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才能使他们的人生保持原有的原创性。可见儿童对父母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家庭亲情有助于儿童的成长,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因此,父母应当把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放在首要位置。
  2.寻找妥当的监护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综合素质高的家庭监护人能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模范和榜样作用,使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朝良性方向发展。因此,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具备一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言传身教,并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正面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父母应该将孩子交给文化水平较高、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好的亲戚或家人监管,以此弥补家庭榜样教育的不足。
  3.重视日常的教育沟通方式
  父母虽然与孩子相隔两地,但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效果更佳,因此,家长在与子女的联系过程中不能只谈生活、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满足情况,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并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反映,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让孩子确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父母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中坚
  1.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所持守的重成绩而轻道德的传统观念,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标准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状态,以此弥补家庭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不足。
  2.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教育要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儿童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离开父母的孩子需要亲情的代偿,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手段来补偿儿童的某些基本心理需要的缺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老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感疏导,帮助学生排解情感上的困难和疑惑,保证其健康成长。
  3.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应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和照顾,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并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并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
  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长期不懈的努力。第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齐抓共管,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
其他文献
我认为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内容上看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内容,但在实际教育中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关系。利用环保教育的内容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很广,大到高科技的内容,小到节约一滴水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如爱护动植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等等。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生长
期刊
摘 要:二十几年来,我时时勉励自己:甘做石子,为莘莘学子铺就成功的路,用心去关爱、呵护每一个学生;自觉做学生的楷模,以较为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多表扬鼓励,不讽刺挖苦学生。我用一腔真诚、一片爱心抚平了一批批学生心灵的创伤,感召着一群初涉人生的孩子的良知,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关爱 呵护 尊重 平等 鼓励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
期刊
摘 要:中学阶段的Visual Basic课程教学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案例,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Visual Basic课程教学 兴趣 培养  有人曾经将讲台比作舞台,说教师就像是一个导演和表演家,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教师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进步和参与、享受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
期刊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在工作中,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班主任老师是充实、完美的老师,因为它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我深知工作的繁杂与艰辛,但我更清楚肩负的责任。  班主任工作让我心中充满了快乐,让我感受颇多:  一、做一个有个性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形象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随情况改变而改变。上课时风趣幽默,但又对纪律要求严格;搞活动时富有激情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和德育导师,作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研究了语文教学在高中德育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课上的阅读鉴赏教学和课下的心理思想交流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总结出了一些德育方法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周记 微小的努力  叔本华说:“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让天生的笨蛋变成思想家。”我认同他的结论,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出人头地,更多的
期刊
摘 要: 重视、加强和发展早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建设、发展的结果。而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它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双向交流 挖掘 家教资源  重视、加强和发展早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建设、发展的结果。科学证明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巨大的潜力,应该说孩子们生下来个个都是天才。
期刊
一、课堂上的眼神  在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作为班主任,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孩子的聪明、好学、顽皮、可爱,都让我历历在目。  这是学期中的一天,我没有提前通知孩子们要考试。早上有两节语文课,我拿着准备好的试卷走进了教室。“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行语文期中检测。”教室里很快炸开了锅:“我们还没有复习呢!”“老师,您怎么没有提前说呢?”“呵呵,辛亏我还看了书。”大家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学习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使学生乐于课堂学习,依托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的一系列活动,是我们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积极探求和实践的课题。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谈了谈精心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溢灵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 灵动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学
期刊
摘 要:中学生“早恋”,主要由生理发育、性心理出现及社会因素的诱导而产生。它对青少年的情感锻炼、健康性心理的养成等有积极意义,同时存在着突出弊端:普遍影响学业,不利于广泛的交际锻炼,处理不当会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总之,对于中学生“早恋”,我们要因势利导,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使他(她)们进行广泛的异性交往,获得知识、友谊双丰收。  关键词:中学生 早恋 成因 对策  “早恋”,顾名思义是过早
期刊
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虽没有斐然的成绩,班主任工作经验却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教育和管理学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有耐心和恒心去摸索、探索,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路子。  一、用真诚来打动学生。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是有感情的群体。如果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处理事情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八十年代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因为自己年轻,和学生接触多,学生之间有什么事情,很快就会了如指掌,并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