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 2001, one of my sculpture works was displayed in a small sculpture exhibition in Taiwan. There was a sentence in its preface:“The variety of modern art enlighten u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round sculpture creation, that is, modern sculpture is pursuing abundance though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n aspects of material, form and connation.”I think that this sentence can interpret “pan-sculpture”. We also have a simple concept for “pan-sculpture”: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idea are all open, and eventually the works is a unique three-dimensional plastic art. This concept may be vacuous, however, its meaning doesn’t lay in academic value but in expressing our creative and tolerate attitude.
记者:“2007泛雕塑艺术展”将于2007年10月在上海举办,我对这个展览有诸多疑问,您作为主办方的代表,可否为大家谈谈您的想法?
范:当然可以,有问必答。
记者:我对“泛雕塑”这个词比较好奇。据我所知,这个词褒贬不一,曾一度掀起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雕塑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当在内涵外延获得发展,反对者认为漫无边际地扩大雕塑概念只会使得雕塑艺术沦为什么都不是的四不象。请问您是怎么解释“泛雕塑”这个词?
范:雕塑是雕塑家结合对物象的认识与技巧,创作出具备特殊美感的物件:这是一种三度空间的艺术表现,也是人类艺术史演绎中不可忽视的一类艺术创作。传统雕塑不仅反映出创作者的独特风格,也昭示出人类审美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已经不能涵盖现代雕塑发展的现状,我们已经难以用简单的语义去定义或说明当下的雕塑表现,这不仅因为科学技术革新所带来的雕塑媒材及技术的革新,还因为雕塑已经从表现艺术家对媒材的认识,更进一步发展到了艺术家表现对社会环境与艺术潮流的一种反思。那么我们谈论“泛雕塑”,实际上是探讨雕塑艺术的本体问题。探讨雕塑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与时代发生的冲突与融合以及所带来的种种可能性。
记者:您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这种“泛”的界定标准是什么?难道没有边界了吗?
范:在2001年我的雕塑作品曾参加台湾的一个袖珍雕塑展,这个展览的前言里提到一句话:“现代艺术的多样性,正是现代雕塑创作多方位思考的脉络。亦即是说,现代雕塑正朝媒材、形式风格与内涵方面追求丰富的思维以及创作力和媒材语义。”我想这句话也正适合来诠释“泛雕塑”。而我们对“泛雕塑”作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材料、技术、观念是开放的,最终作品是个性化的立体造型艺术。这个定义大而全,它的意义不在于学术价值,而更多地在于表达我们的一种创新和包容的态度。
那座德国法兰克福某写字楼前的“领带”雕塑与日常生活所用的领带区别在于材质和空间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引发的物理意义、社会意义的嬗变,突破了我们的惯性视觉和心理。那么当这根实用性的领带被有意识地折叠成带有某种意味的形象之时,我们又怎能不说这是“泛雕塑”呢?因此,我们所指的“泛雕塑”,包括了带有审美因素在内的含有多种材质,如石、木、陶、瓷、玻璃、金属、铸造、漆、纤维等立体造型雕塑、装置、多媒体及造型设计、建筑设计等等。大到建筑,小到首饰。
记者:您说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在法国学习艺术的朋友说法。她说国外并没有泛雕塑这个词,在他们看来,雕塑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引入各种艺术样式、风格、潮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有中国人才这么定义, 并非是我们将雕塑的概念“泛”化了,而是原本我们就将雕塑的概念“狭窄化”了。
范:这个说法也挺有意思的。“宽泛”和“狭窄”在语义学上是两个对立的词,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状态。但是当这两个词同时用来修饰一个事物之时,恰恰反映出思考者思维角度的不同。一种是由内而外,于是为“宽泛化”;一种是由外而内,于是为“狭窄化”。
引发这两种说法的内在因素,是美术发展数百年的缓冲与数十年的突变产生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但不管怎么样,我认为这种接受和包容的态度还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受到的美术学院的教育就是传统的。
记者:那是什么促使您想要举办这个展览?或者说您举办这个展览是出于什么目的?
范:可以说,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
首先因为无论是当代雕塑发展现状、雕塑艺术理论,还是雕塑教育理论都面临着一个系统的梳理与表达的需要。因此我们在举办“2007泛雕塑艺术展”的同时,还将举办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即为“泛·雕塑”,探讨雕塑的概念变迁、雕塑与材料、雕塑与技术、雕塑与当代艺术,雕塑与生活、雕塑与市场等问题。论坛和展览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理清“多元与混沌”的现状。
我的第二个目的,是推动雕塑艺术走向市场,走向生活。近年来,艺术品已经成为继房地产和股市之后第三大投资产业。中国的艺术市场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变化,进入了“整合时期”,近几年艺术博览会的运作模式也逐步成熟,出现了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艺术北京等精品博览会。有关专家观察预测:在拍卖市场里,油画雕塑板块与当代艺术板块跃居中国古代书画、陶瓷杂项、近现代艺术板块之上,已从末流渐渐走向主流,并且这个势头将持续三至五年,势不可挡。更有甚者,2006年的秋拍中,北京华辰首开影像拍卖专场,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巨大的增值空间使影像收藏在这一两年内成为热点。雕塑艺术向来是依附于油画进入拍卖,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见到雕塑专场的拍卖,雕塑的创作比画类要复杂辛苦,其市场价格却与之相距甚远,这是不公平的。既然原本处于边缘状态的影像作品能够异军突起,相信敢于第一个吃“雕塑市场的螃蟹”之人必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第三个目的,是为了推动国内的设计理念。在“泛雕塑”的范围里,也包括了传统工艺和现当代设计在内的装饰艺术、实用艺术。这些是除去艺术精品之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文化传承和创造的问题。在设计与实践结合的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艺术创造与设计理念的结合也是比较薄弱的,而实际上社会更需要艺术、设计与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品,需要能游走于三者之间的人才。单调而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怎么能符合如今人们对美的需要,对精致唯美生活的追求?现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并不应处于对立的两维,而是应互相刺激、学习、交融、成长。传统从当代中获得新鲜的创意和个性;当代又从传统中寻求突破和灵感。
另外,我在走了好几个国家之后看到,海外的立体造型、设计能力确实比国内强,在材料的运用、工艺水平、设计理念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结合程度上,都比国内强不少。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把国外一些优秀的艺术引进来,来促进我们国家这方面艺术的发展。
我想,我们作为行业组织以及行业媒体,不仅仅是在行业内做工作,还要将这个行业推广到社会上去,让社会了解它,尊重它,促进它的发展。
记者:这个展览的主题是“科技·雕塑·生活”,这又如何解释?
范:在选择这个主题之前,我们也曾考虑过各种各样的其他词语,深沉的、活泼的、学术的、奇怪的……最后选择了这么一个平实而直观的主题,一方面是出于我们对展品创新价值的要求。由于一些形式主义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许会被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所不屑,但的确是一句经得起考验的话。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有目共睹,对艺术的发展与革新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影响了艺术流派甚至艺术时代的诞生,比如说极少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创作空间,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促进了艺术语言和技法的发展,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艺术则反过来体现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语言、新的观念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出去,和公众视觉产生碰撞,被他们接纳、认可。
而不论是科技还是雕塑艺术都是渗透在生活之中的,或直接或间接地与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将生活明确地提出来,是为了将这种联系更明确地表达出来,以加强这种联系。以科技来丰富艺术,以艺术来美化生活。
另外,选择这个主题也是出于展览宣传的考虑,这个展览针对的受众群体是大众而非仅仅专业人士。(当然对于专业观众我们也正在特别进行组织)我们这个展览的目的,是让他们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来享受美的艺术,让他们更多地进入审美状态,而不是进行沉重的社会学、文化学等问题的思考。所以我们在展品的选择上会有所权衡,既会考虑反映雕塑创作现状的整体性,也会考虑展品的创新价值及审美价值。
记者:您对参展对象和展品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有什么选择的标准?
范:海内外的画廊、学会、协会、工作室、公司等团体机构都是参展对象,我们不但在国内征集艺术大师及近年来崛起的中青年雕塑家的优秀作品,而且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肯尼亚、新加坡等地广泛征集展品。但原则上我们不接受艺术家以个体名义参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达成如同国际上艺术博览会的操作一般,全部都是一级艺术市场的主体参展。但由于国内雕塑艺术代理机构并不成熟,也由于这是我们的第一届展览,我们会采取比较灵活的组织方式。
关于展品的定位,雕塑市场有它的特殊性,可以被划分为三大块。一为高学术价值的艺术品,适合资金雄厚的收藏家收藏增值;二为艺术性与实用性、装饰性兼具的实用艺术和装饰艺术品,这部分在价格和风格上更适合中等收入的市民阶层购买,适合公司、企业等用来装点工作环境、美化公共场所;三为城市雕塑市场,这一类应当属于工程,但不排除由第一类艺术品直接转化为城市雕塑的可能性。今年泛雕塑艺术展所要展示的对象主要是第一类和第二类艺术品。
我们在选择展品时将非常强调“创新”意义,是其所属门类中的一流作品。
记者:您对组织展览的观众方面有什么把握?
范:我们已经联合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学会展览部一起来操作这个展览,同时联合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来负责媒体宣传的工作。在组织专业观众方面,我们将大量邀请专业人士、企业家、房地产商、投资家、收藏家、上市公司老总、社会名人、城市规划领导、饭店宾馆经理、各大媒体记者以及各国驻华使领馆、银行机构、财团、国际知名企业人士等等到会参观选购。关于具体操作的问题,我想我们的合作方可以作出更好的回答。
记者:“2007泛雕塑艺术展”将于2007年10月在上海举办,我对这个展览有诸多疑问,您作为主办方的代表,可否为大家谈谈您的想法?
范:当然可以,有问必答。
记者:我对“泛雕塑”这个词比较好奇。据我所知,这个词褒贬不一,曾一度掀起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雕塑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当在内涵外延获得发展,反对者认为漫无边际地扩大雕塑概念只会使得雕塑艺术沦为什么都不是的四不象。请问您是怎么解释“泛雕塑”这个词?
范:雕塑是雕塑家结合对物象的认识与技巧,创作出具备特殊美感的物件:这是一种三度空间的艺术表现,也是人类艺术史演绎中不可忽视的一类艺术创作。传统雕塑不仅反映出创作者的独特风格,也昭示出人类审美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已经不能涵盖现代雕塑发展的现状,我们已经难以用简单的语义去定义或说明当下的雕塑表现,这不仅因为科学技术革新所带来的雕塑媒材及技术的革新,还因为雕塑已经从表现艺术家对媒材的认识,更进一步发展到了艺术家表现对社会环境与艺术潮流的一种反思。那么我们谈论“泛雕塑”,实际上是探讨雕塑艺术的本体问题。探讨雕塑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与时代发生的冲突与融合以及所带来的种种可能性。
记者:您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这种“泛”的界定标准是什么?难道没有边界了吗?
范:在2001年我的雕塑作品曾参加台湾的一个袖珍雕塑展,这个展览的前言里提到一句话:“现代艺术的多样性,正是现代雕塑创作多方位思考的脉络。亦即是说,现代雕塑正朝媒材、形式风格与内涵方面追求丰富的思维以及创作力和媒材语义。”我想这句话也正适合来诠释“泛雕塑”。而我们对“泛雕塑”作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材料、技术、观念是开放的,最终作品是个性化的立体造型艺术。这个定义大而全,它的意义不在于学术价值,而更多地在于表达我们的一种创新和包容的态度。
那座德国法兰克福某写字楼前的“领带”雕塑与日常生活所用的领带区别在于材质和空间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引发的物理意义、社会意义的嬗变,突破了我们的惯性视觉和心理。那么当这根实用性的领带被有意识地折叠成带有某种意味的形象之时,我们又怎能不说这是“泛雕塑”呢?因此,我们所指的“泛雕塑”,包括了带有审美因素在内的含有多种材质,如石、木、陶、瓷、玻璃、金属、铸造、漆、纤维等立体造型雕塑、装置、多媒体及造型设计、建筑设计等等。大到建筑,小到首饰。
记者:您说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在法国学习艺术的朋友说法。她说国外并没有泛雕塑这个词,在他们看来,雕塑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引入各种艺术样式、风格、潮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有中国人才这么定义, 并非是我们将雕塑的概念“泛”化了,而是原本我们就将雕塑的概念“狭窄化”了。
范:这个说法也挺有意思的。“宽泛”和“狭窄”在语义学上是两个对立的词,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状态。但是当这两个词同时用来修饰一个事物之时,恰恰反映出思考者思维角度的不同。一种是由内而外,于是为“宽泛化”;一种是由外而内,于是为“狭窄化”。
引发这两种说法的内在因素,是美术发展数百年的缓冲与数十年的突变产生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但不管怎么样,我认为这种接受和包容的态度还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受到的美术学院的教育就是传统的。
记者:那是什么促使您想要举办这个展览?或者说您举办这个展览是出于什么目的?
范:可以说,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
首先因为无论是当代雕塑发展现状、雕塑艺术理论,还是雕塑教育理论都面临着一个系统的梳理与表达的需要。因此我们在举办“2007泛雕塑艺术展”的同时,还将举办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即为“泛·雕塑”,探讨雕塑的概念变迁、雕塑与材料、雕塑与技术、雕塑与当代艺术,雕塑与生活、雕塑与市场等问题。论坛和展览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理清“多元与混沌”的现状。
我的第二个目的,是推动雕塑艺术走向市场,走向生活。近年来,艺术品已经成为继房地产和股市之后第三大投资产业。中国的艺术市场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变化,进入了“整合时期”,近几年艺术博览会的运作模式也逐步成熟,出现了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艺术北京等精品博览会。有关专家观察预测:在拍卖市场里,油画雕塑板块与当代艺术板块跃居中国古代书画、陶瓷杂项、近现代艺术板块之上,已从末流渐渐走向主流,并且这个势头将持续三至五年,势不可挡。更有甚者,2006年的秋拍中,北京华辰首开影像拍卖专场,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巨大的增值空间使影像收藏在这一两年内成为热点。雕塑艺术向来是依附于油画进入拍卖,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见到雕塑专场的拍卖,雕塑的创作比画类要复杂辛苦,其市场价格却与之相距甚远,这是不公平的。既然原本处于边缘状态的影像作品能够异军突起,相信敢于第一个吃“雕塑市场的螃蟹”之人必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第三个目的,是为了推动国内的设计理念。在“泛雕塑”的范围里,也包括了传统工艺和现当代设计在内的装饰艺术、实用艺术。这些是除去艺术精品之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文化传承和创造的问题。在设计与实践结合的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艺术创造与设计理念的结合也是比较薄弱的,而实际上社会更需要艺术、设计与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品,需要能游走于三者之间的人才。单调而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怎么能符合如今人们对美的需要,对精致唯美生活的追求?现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并不应处于对立的两维,而是应互相刺激、学习、交融、成长。传统从当代中获得新鲜的创意和个性;当代又从传统中寻求突破和灵感。
另外,我在走了好几个国家之后看到,海外的立体造型、设计能力确实比国内强,在材料的运用、工艺水平、设计理念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结合程度上,都比国内强不少。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把国外一些优秀的艺术引进来,来促进我们国家这方面艺术的发展。
我想,我们作为行业组织以及行业媒体,不仅仅是在行业内做工作,还要将这个行业推广到社会上去,让社会了解它,尊重它,促进它的发展。
记者:这个展览的主题是“科技·雕塑·生活”,这又如何解释?
范:在选择这个主题之前,我们也曾考虑过各种各样的其他词语,深沉的、活泼的、学术的、奇怪的……最后选择了这么一个平实而直观的主题,一方面是出于我们对展品创新价值的要求。由于一些形式主义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许会被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所不屑,但的确是一句经得起考验的话。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有目共睹,对艺术的发展与革新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影响了艺术流派甚至艺术时代的诞生,比如说极少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创作空间,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促进了艺术语言和技法的发展,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艺术则反过来体现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语言、新的观念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出去,和公众视觉产生碰撞,被他们接纳、认可。
而不论是科技还是雕塑艺术都是渗透在生活之中的,或直接或间接地与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将生活明确地提出来,是为了将这种联系更明确地表达出来,以加强这种联系。以科技来丰富艺术,以艺术来美化生活。
另外,选择这个主题也是出于展览宣传的考虑,这个展览针对的受众群体是大众而非仅仅专业人士。(当然对于专业观众我们也正在特别进行组织)我们这个展览的目的,是让他们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来享受美的艺术,让他们更多地进入审美状态,而不是进行沉重的社会学、文化学等问题的思考。所以我们在展品的选择上会有所权衡,既会考虑反映雕塑创作现状的整体性,也会考虑展品的创新价值及审美价值。
记者:您对参展对象和展品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有什么选择的标准?
范:海内外的画廊、学会、协会、工作室、公司等团体机构都是参展对象,我们不但在国内征集艺术大师及近年来崛起的中青年雕塑家的优秀作品,而且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肯尼亚、新加坡等地广泛征集展品。但原则上我们不接受艺术家以个体名义参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达成如同国际上艺术博览会的操作一般,全部都是一级艺术市场的主体参展。但由于国内雕塑艺术代理机构并不成熟,也由于这是我们的第一届展览,我们会采取比较灵活的组织方式。
关于展品的定位,雕塑市场有它的特殊性,可以被划分为三大块。一为高学术价值的艺术品,适合资金雄厚的收藏家收藏增值;二为艺术性与实用性、装饰性兼具的实用艺术和装饰艺术品,这部分在价格和风格上更适合中等收入的市民阶层购买,适合公司、企业等用来装点工作环境、美化公共场所;三为城市雕塑市场,这一类应当属于工程,但不排除由第一类艺术品直接转化为城市雕塑的可能性。今年泛雕塑艺术展所要展示的对象主要是第一类和第二类艺术品。
我们在选择展品时将非常强调“创新”意义,是其所属门类中的一流作品。
记者:您对组织展览的观众方面有什么把握?
范:我们已经联合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学会展览部一起来操作这个展览,同时联合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来负责媒体宣传的工作。在组织专业观众方面,我们将大量邀请专业人士、企业家、房地产商、投资家、收藏家、上市公司老总、社会名人、城市规划领导、饭店宾馆经理、各大媒体记者以及各国驻华使领馆、银行机构、财团、国际知名企业人士等等到会参观选购。关于具体操作的问题,我想我们的合作方可以作出更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