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从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来探索新课程下的职高体育课堂教学,对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阐述,提出现代体育课堂在“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下,应采用创新教育,从而推动当前职高体育教育的改革。
职高体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2-01
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的基础上的,因此其仍将带有商品社会的烙印,如竞争性、求利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无论未来社会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体育运动仍将蓬勃发展,并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相应变化。
1当前职高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1.2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3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够,缺乏兴趣爱好。职高体育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懒散的现象,即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很多教学任务都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完成的,可想而知,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2创新和改革是职高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突破传统的课堂结构
许多体育工作者对课堂结构这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例如:1)三部分式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和结束部分。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安排的六段式结构:①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②引起动机--满足活动愿望--适当降低强度,保持运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掌握技能--恢复身心,调整--小结,布置作业。3)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
"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数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2.2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2.2.1体育教师将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2.2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師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2.2.3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引导教学方式改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2.2.4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1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2可以有一至二项的考核项目,但形式可变,学生可选择,考核的等级可以以年级的整体水平制定,如此可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以“健康第一”为口号的素质教育下,我国职高体育教学任务正面临着由“体质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要尽快顺利地完成这个转变,体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为中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掌握尽可能多的自己喜欢的健身方法,使其建立“终身体育”意识。顺应未来高等教育的潮流,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培养信息意识,即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及信息科学思想观念,提高运动学习指导的能力。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习。
未来社会的科技手段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亦将对体育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学校体育更是首当其冲,要与时俱进。
职高体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2-01
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的基础上的,因此其仍将带有商品社会的烙印,如竞争性、求利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无论未来社会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体育运动仍将蓬勃发展,并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相应变化。
1当前职高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1.2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3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够,缺乏兴趣爱好。职高体育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懒散的现象,即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很多教学任务都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完成的,可想而知,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2创新和改革是职高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突破传统的课堂结构
许多体育工作者对课堂结构这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例如:1)三部分式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和结束部分。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安排的六段式结构:①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②引起动机--满足活动愿望--适当降低强度,保持运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掌握技能--恢复身心,调整--小结,布置作业。3)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
"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数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2.2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2.2.1体育教师将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2.2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師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2.2.3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引导教学方式改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2.2.4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1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2可以有一至二项的考核项目,但形式可变,学生可选择,考核的等级可以以年级的整体水平制定,如此可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以“健康第一”为口号的素质教育下,我国职高体育教学任务正面临着由“体质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要尽快顺利地完成这个转变,体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为中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掌握尽可能多的自己喜欢的健身方法,使其建立“终身体育”意识。顺应未来高等教育的潮流,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培养信息意识,即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及信息科学思想观念,提高运动学习指导的能力。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习。
未来社会的科技手段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亦将对体育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学校体育更是首当其冲,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