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探究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以期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全程教学;激励制度;反馈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就医需求的增加,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现阶段,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临床医师教学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和不注重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的问题,不利于临床医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探究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全程教学视角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全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从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来看,全程教学在医疗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比例为33.17%,在临床医学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比例为75.85%,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比例为27.98%。由此看出,全程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体系中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拓展。但由于我国全程教学起步较晚,该教学方式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全程教学的临床医学实践进行了研究。
1.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全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性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保障全程教学的流畅性。但结合国内有代表性医学院中教师的水平来看,60%~77%的临床教师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有效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因此,全程教学在医学院中的实践水平较低,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在全程教学中,教师实践积极性不高是制约全程教学推进的不利条件。一方面,全程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临床实践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统一进行全程教学,就很难完成临床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全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多方面的信息准备,教师花费的备课时间就会增加,教师的学科教学压力会增大,这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据调查,我国当前医学院全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主动参与的比例仅有30.11%。
3. 教师不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
在全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不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医学院临床教师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学生的跟踪参与上,并善于将理论应用在全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临床经验的积累提供了途径。与此同时,教师缺乏对全程教学临床实践情况的记录,在后期临床教学过程中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出现临床教学内容重复,或者衔接不连贯等情况。
二、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对策
1. 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考核和激励制度
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激励制度是激发临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全程临床教师的主要工作为临床治疗,教学只是辅助。因此,为了充分激发临床医师的教学积极性,应注重制订完善的教学激励制度,彰显临床教师的重要价值。通过对表现突出和教学质量优异的教师进行表彰,采用以点带面的奖励方式,将教学质量作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一个单独指标,能够促使临床医师平衡教学和临床工作,为医学生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制订了完善的教学考核和激励制度,采用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年度考核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果三个指标,聘期考核包括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两个指标。通过将年度考核作为年度奖励的依据,将聘期考核作为下期遴选的依据,有效激发了临床医师的教学热情。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设立了教师激励专项经费,将教学课时津贴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资金,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2.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有利于使临床医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质量。第一,医院应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合理选聘教师,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全程教学工作进行抽查,为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第二,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三,医院应通过开展教学竞赛的方式,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实现优中选优的终极目标。第四,医院应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如病历讨论、示范课评比、教学查房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与反馈,实现对临床医师教学流程的规范。
例如,某医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调研学院的临床医学教学工作,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措施,有效提升了临床医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3.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教育与培训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教育与培训是提升临床医师教学能力的根本举措。第一,在临床医师的培训管理过程中,应严格依据全程教学过程中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设置培训内容和项目,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第二,在选择培训内容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临床教师的综合能力。尽管全程教学重点关注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但也应着力提升临床教师的职业操作技能。首先,对临床教师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教育教学技能上,还应增加职业操守、教学理念、教学素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提升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应克服授课培训方式的弊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小组培训和观摩教学等方式,激发临床教师的积极性。最后,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实现从整体上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
例如,某医学院制订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全面建立了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方式,实现了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该医学院还规定,每个月各个科室主任采用“沙盘推演”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将医学生的现有案例作为依据,就临床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有效提升了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准。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激励制度,加强对临床医师的教育与培训,能够为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并以此为前提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利于全面提升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因此,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思民.“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5):220-221.
[2]秦雯,杨坤玲.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的应用[J].現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71-1572.
[3]刘钟鸣.医学临床课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关键词:全程教学;激励制度;反馈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就医需求的增加,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现阶段,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临床医师教学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和不注重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的问题,不利于临床医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探究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全程教学视角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全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从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来看,全程教学在医疗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比例为33.17%,在临床医学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比例为75.85%,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比例为27.98%。由此看出,全程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体系中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拓展。但由于我国全程教学起步较晚,该教学方式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全程教学的临床医学实践进行了研究。
1.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全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性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保障全程教学的流畅性。但结合国内有代表性医学院中教师的水平来看,60%~77%的临床教师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有效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因此,全程教学在医学院中的实践水平较低,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在全程教学中,教师实践积极性不高是制约全程教学推进的不利条件。一方面,全程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临床实践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统一进行全程教学,就很难完成临床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全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多方面的信息准备,教师花费的备课时间就会增加,教师的学科教学压力会增大,这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据调查,我国当前医学院全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主动参与的比例仅有30.11%。
3. 教师不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
在全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不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医学院临床教师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学生的跟踪参与上,并善于将理论应用在全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临床经验的积累提供了途径。与此同时,教师缺乏对全程教学临床实践情况的记录,在后期临床教学过程中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出现临床教学内容重复,或者衔接不连贯等情况。
二、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对策
1. 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考核和激励制度
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激励制度是激发临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全程临床教师的主要工作为临床治疗,教学只是辅助。因此,为了充分激发临床医师的教学积极性,应注重制订完善的教学激励制度,彰显临床教师的重要价值。通过对表现突出和教学质量优异的教师进行表彰,采用以点带面的奖励方式,将教学质量作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一个单独指标,能够促使临床医师平衡教学和临床工作,为医学生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制订了完善的教学考核和激励制度,采用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年度考核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果三个指标,聘期考核包括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两个指标。通过将年度考核作为年度奖励的依据,将聘期考核作为下期遴选的依据,有效激发了临床医师的教学热情。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设立了教师激励专项经费,将教学课时津贴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资金,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2.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有利于使临床医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质量。第一,医院应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合理选聘教师,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全程教学工作进行抽查,为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第二,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三,医院应通过开展教学竞赛的方式,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实现优中选优的终极目标。第四,医院应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如病历讨论、示范课评比、教学查房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与反馈,实现对临床医师教学流程的规范。
例如,某医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调研学院的临床医学教学工作,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措施,有效提升了临床医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3.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教育与培训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教育与培训是提升临床医师教学能力的根本举措。第一,在临床医师的培训管理过程中,应严格依据全程教学过程中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设置培训内容和项目,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第二,在选择培训内容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临床教师的综合能力。尽管全程教学重点关注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但也应着力提升临床教师的职业操作技能。首先,对临床教师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教育教学技能上,还应增加职业操守、教学理念、教学素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提升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应克服授课培训方式的弊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小组培训和观摩教学等方式,激发临床教师的积极性。最后,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实现从整体上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
例如,某医学院制订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全面建立了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方式,实现了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该医学院还规定,每个月各个科室主任采用“沙盘推演”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将医学生的现有案例作为依据,就临床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有效提升了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准。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激励制度,加强对临床医师的教育与培训,能够为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并以此为前提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利于全面提升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因此,基于全程教学视角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思民.“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5):220-221.
[2]秦雯,杨坤玲.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的应用[J].現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71-1572.
[3]刘钟鸣.医学临床课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