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B)—0031—01
新《物理课程标准(试用)》(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运用,促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向前发展,标志着我国物理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训练和实验操作,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困扰。缺乏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缺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基本理念,缺乏物理知识技能对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致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探究,缺乏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尽管师生都很辛苦,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笔者认为要顺利实施好新课改,教师应迅速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物理教育要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学生从沉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流行的时尚。因此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有现代科学基础和基本技能,又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要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以物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物理中的美学因素等以及教师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物理学习具有价值、富有意义;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改革单一的“讲——听”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气氛宽松和谐,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状态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师生的双边协作、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更新物理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1.高度重视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清楚新课标删、增的内容,培养目标,评价方式有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新增加的内容和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及物理发展的前沿信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倡用身边的工具多进行物理实验,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
2.在知识的广度和綜合程度上不断提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关心其他学科的横向知识和技能。掌握电脑等现代媒体的操作,并能灵活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网络理论、科学方法论等教育科学知识,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探索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打好所任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用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新的技术型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B)—0031—01
新《物理课程标准(试用)》(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运用,促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向前发展,标志着我国物理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训练和实验操作,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困扰。缺乏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缺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基本理念,缺乏物理知识技能对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致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探究,缺乏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尽管师生都很辛苦,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笔者认为要顺利实施好新课改,教师应迅速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物理教育要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学生从沉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流行的时尚。因此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有现代科学基础和基本技能,又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要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以物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物理中的美学因素等以及教师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物理学习具有价值、富有意义;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改革单一的“讲——听”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气氛宽松和谐,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状态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师生的双边协作、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更新物理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1.高度重视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清楚新课标删、增的内容,培养目标,评价方式有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新增加的内容和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及物理发展的前沿信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倡用身边的工具多进行物理实验,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
2.在知识的广度和綜合程度上不断提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关心其他学科的横向知识和技能。掌握电脑等现代媒体的操作,并能灵活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网络理论、科学方法论等教育科学知识,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探索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打好所任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用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新的技术型人才所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