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希望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封信里,我仍然继续着上次的话题:音乐的美感教育。我假想,您的孩子已长大了一点,我们该给他一些好听的唱片了。在给孩子选择唱片时,开始时最好选些优美的小曲,在这些小曲之中假如能有清晰的节拍则更佳,因为这种清晰的节拍能刺激幼儿的韵律感。
  在同一时期之内,不要播放过多种类的唱片或音乐带,除非孩子特别要求你,否则最好每次只选两三首来放给他听,一方面是让他熟悉一下那些旋律,一方面也是不要养成他缺乏耐心的习惯。
  在播放音乐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如果过分疲倦,或者因舞蹈的刺激而有了情绪上过分激昂的神经质现象的话,就应该设法慢慢停止,好让幼儿得到休息。
  写到这里,我又要重申一句:我不是專家,只是一个和你们差不多一样的妇人,我能提供的,只是我在幼儿美术教育上的一点肤浅的心得与经验。我不希望你们在看了我的信以后,有下面两种反应。
  第一种的母亲们,看了我的信以后,会很着急,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很大了,可是从生下来以后就没想到要给他听音乐。因此,母亲便产生了罪恶感,认为自己是个疏忽的母亲,对不起孩子。
  第二种的母亲们则很兴奋,并且也很认真地看完我的信,准备马上就开始逐步地训练自己的孩子,下定决心一定要给他一种最好与最理想的环境与教育。
  这两种反应,都不是我希望的。
  一切教育都该是自然而渐进,发自于内心的。别人的经验对你是很好的参考,但并不完全适合你。像第一种的母亲,很可能没给孩子听过唱片,但她一定抱过自己的孩子,在抚慰他入睡的刹那,想必也低哼过一些不大成调的催眠曲吧,对于幼儿,那就是一种幸福与美的享受,有什么能比母亲口中唱出的歌谣更让我们感动与永藏心怀的呢?这样的母亲,就算没特意给孩子听过唱片,对孩子也没什么损失,更不用觉得抱歉。
  而第二种的母亲,则会面临一种困扰的情况,她会发现,要完全照着计划来训练孩子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事,如果勉强做到了也需要母亲很大的牺牲,或者使得母亲与孩子都精疲力竭。
  这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本意,是希望母亲们在空闲的时候,能偶尔想到我的话,从容地去引导你的孩子。不要急着订一些计划,也不要急着希望看到孩子的表现,要自然地去影响他,让他在你的身边快乐地成长。
  但我发现,在幼儿时期,只要母亲全力维护,这样的要求还可以达到,可孩子进了小学以后,就不太容易了。孩子们开始承受各种角落里来的压力,要小小的面容永远保持无忧无虑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每次面对着一些不快乐的小面孔,我心中都十分疼痛。
  母亲的希望,本来不是这样的啊!
其他文献
玛米妮是我们全班同学亲爱的奶奶!  以前,她是她们乡村学校里的老师,那里离我们这儿有五千米远。  再以前,在她当老师之前,她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玛米妮一辈子都没搬过家!  如今,玛米妮退休了,也就是说,她再也不用工作了,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啦!  玛米妮说,刚退休时她很无聊。她想念孩子们,想念学校,想念工作。现在,玛米妮在图书馆有了新工作,真是太好了!  有一天,玛米妮带着一个小盒子来到了我们班。她
期刊
1.填写出下列“之最”的成语。(成语必须是“一”字开头)  例:最长的腿脚——(一步登天)  最快的流水——( )  最短的季节——( )  最大的巴掌——( )  最宽的视野——( )  最终的话语——( )  最贵的稿酬——( )  最吝啬的人——( )  最无能的人——( )  最穷困的人——( )  最愚蠢的人——( )  最懒惰的人——( )  最概括的人——( ) 2.下面的谜语是一个
期刊
周末余下的时间以及周一乘车去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为应对克莱尔的复仇做准备。克莱尔很聪明,又有很多朋友,我知道,她一定会想办法报复我。  像克莱尔这样一个朋友众多、口齿伶俐的女孩如果想在欧内斯特·劳森小学报复一个像我这样独来独往、举止粗鲁的女孩,结果显然易见。这取决于克莱尔有多聪明、多残忍,以及她认为我应该为此承受多少痛苦。我猜,我要承受的痛苦和羞辱可能会持续一个星期。也许,它会持续一生之久。  我
期刊
思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语文统编新教材。新教材对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强调“整本书读写教学”和“儿童阅读指导”的专业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思辨式阅读专栏”即由此诞生。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因此,每一期“思辨式阅读专栏”,我们都会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三本
期刊
老李带着我和老多到六郎庄“算账”。我们在庄里三绕两绕来到了长枣树的小院,也没招呼,推门就进去了。  我和老多紧紧随在后面。撩开门帘进了屋,屋里光线很暗,一个老头儿盘腿坐在炕桌前。老李叫了声表叔。一会儿进来个老太太,老李叫表婶。  表婶把我拉到窗户亮处,看我脑门儿的伤,包已经平复了,可我巴不得它再肿起来。表婶没说什么,到炕前的灶台点火烧水……几根柴填进灶眼,风箱拉得呼哧呼哧响……  本想着老李会讲述
期刊
大侦探布里克森在街上溜达时遇上了同乡拉平。拉平牵着一条普通的牧羊犬。为了还赌债,拉平想将此狗高价卖给布里克森。  “老兄,我这条狗的名字叫麦克,它可非同一般啊!”拉平说。  “噢?有什么不一般的呢?”布里克森问道。  拉平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在我家的农场旁边,有一条沿着山崖修建的坡度很大的铁路。一天,有块大石头滚到铁轨上,此时一列火车正飞驰而来。我想爬上山崖发警告信号,可一着急扭伤了脚摔倒在崖下
期刊
为啥薯片袋子里有那么多空气?  虽然你有一种被奸商欺骗了的感觉,但为了避免你打开袋子时发现一包碎渣,充气的确是有必要的,而且,袋子里充的是氮气而不是空气。  薯片袋子里的氮气究竟占去了多少体积?直觉告诉你应该超过一半。为了搞清楚具体的数字,家住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哈格里夫斯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先用排水法测出了一袋原味乐事薯片的总体积,然后把里面的薯片倒出来,真空包装后又测了一次。答案是:气体大概占
期刊
冬雪顽皮地来了,  谁也不知道,  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风中跳舞,  和落叶比赛去了。  冬雪悄悄地來了,  谁也不知道,  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雨中唱歌,  和小精灵约会去了。  冬雪闪着洁白的光来了,  谁都知道了,  只因为他点亮了夜空,  晶莹闪烁,  和大地亲吻去了。
期刊
玉皇、耶稣的脑后怎么都有“光环”?  图1是中国元代的永乐宫道教壁画和明代的佛教水陆画——《罗汉像》(供超度亡魂的“水陆法会”悬挂 ),在神仙和罗汉们的脑后都有一圈光环,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这个光环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好几代人都有看小人书、拍“洋画”的经历,在这些小人书和“洋画”里,画面上但凡出现神仙,甭管是玉皇大帝还是观音菩萨,脑后都有这样的光环,这圈光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表示从神
期刊
自从大丫和小花重聚,她们的运气就越来越好,体能也越来越好。姐妹俩还找到了一个大水洼,她們在水洼旁安家,不用再为找不到水源发愁,来附近喝水的小恐龙不少,这些恐龙的到来为姐妹俩提供了食物来源。出生以来,姐妹俩还从没过得这样惬意呢。  有一天,大丫和小花在水洼旁发现了一个大脚印,旁边还有一串凌乱的深深浅浅的小脚印。来者不同寻常!  大丫和小花躲在树后,等待着脚印的主人再次光临。  第二天,姐妹俩看到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