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趣事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b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民间,各地风俗各异。我从小生活在凌云县农村,对“过年”习俗记忆犹新。
  大年三十,大人们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在吃年夜饭前,每家都要先点上香烛把灶君、五谷神等外神接回堂屋归位,和列祖列宗一起祭拜。祭神是要讲究先后顺序的:先是外面的祖坟,再到社神、土地神,然后才到屋里的灶神及香火牌位,表示迎接诸神进屋供奉。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时顺序则刚好相反,表示送诸神出门。
  祭拜完屋里屋外所有的神位后,大家才能围坐在桌前吃年夜饭。当地农村把除夕夜也叫“三十晚”(腊月三十),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做三十样当地农村菜肴,表示一年到头全家上下圆圆满满;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不能泡汤吃饭,避免来年农作物受水灾,或者是一年四季出门做工常挨雨水淋湿;吃年夜饭要慢慢吃,吃的时间越长越好,所以也叫“年根饭”表示来年家庭富裕,富贵绵长;吃饭时,桌上不能有多少人就只盛多少碗饭,要多盛几碗留着,表明有吃有剩,寓意年年有余。
  吃完年夜饭后,每家都要找一棒很粗大的柴火在火塘里慢慢燃烧,一定要从除夕夜烧到正月十五。到了十五早上,把燃烧剩下的一点余木拿到土地庙里供着,让土地公公保佑来年年猪长得大,腊肉吃得久。除夕那晚的火要一直烧到初一天明,不能让它熄灭,寓意人丁兴旺,这在当地叫作“初一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每间屋子都要通宵灯火通明)。
  我爷爷平时是做小本生意的,每年正月初一他都要“泡豆预知财运”。吃完年夜饭后,爷爷就到自己的房间里挑选出12颗饱满的黄豆,并将它们从1到12编排好序号,分别代表新一年的12个月,然后将其分别放在12个杯子里浸泡。杯子里的水是妈妈在子时专程到河边打来的“圣水”。待到初一早上起床来看,以黄豆发胀的程度来预测新年每个月生意的好坏。如序号1的黄豆发胀得很好,就表示1月份的生意,顺利红火,可放心大胆地去做投资生意;如序号2的黄豆干瘪不发胀,就表示2月份生意不好做,不宜做大投资,要小心谨慎,以防造成更大的损失。爷爷和我们说,这招挺灵的,多年来他就是这样去经营他的小本生意,而我们家的日子也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其实,在我看来,这是爷爷的心理作用,生意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靠辛劳的付出、用心的經营。
  看完爷爷的圣水泡豆,我们又围坐在奶奶身边嚷着她给我们摆“龙门阵”。奶奶又如数家珍般把在正月间一些禁忌的事一一和我们道来:一年之初能开个好头,一年四季就顺顺利利。初一大人不得打骂孩子,孩子也要听话,要是在这天挨打骂了,那么一整年就要时时挨打挨骂。初一见面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初一不能拿针线和剪刀,否则全年会被人家说闲话,叫作“逗口嘴”初一不能让人家从自己口袋掏东西,否则一年的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初一也不能向人讨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讨债,一年间都会很倒霉的。初一拿东西要轻拿轻放,不许摔坏东西,如果摔了就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或者“打发打发”(发财之意)。初一不能往外泼污水、倒垃圾,不能扫地,因为这样会把家中的财运扫掉。初一白天不能午睡,否则一整年都会很懒惰,田里的稻谷会被大风吹倒,影响收成。初一要登高招财,外出登山回来要拾柴(财)回家,叫作“初一出门,抱财归家”,这样一年到头财运才好,日子才能过得红红火火。初一、初二是水神的生日,不能洗衣服。初一早上女的不能在家梳头,说是初一在家梳头会有毛毛虫进家所以一般要到猪圈旁梳头。初一不能杀生,说是不能在大年初一见血,如果见血会一年到头不吉利。
  初一的禁忌很多,目的只是趋吉避凶,祈求来年的好运气,图个吉利。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会觉得有点迷信,但若把“禁忌”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待,其实也是独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的。
其他文献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城市崇左市,该校也因此被称为“南疆国门大学”。该校的体育学院自学校升本以来的发展有目共睹。该院借助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资源优势,以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核心,以训练比赛为推动力,以科研为提升力,大力打造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与教育的示范平台。  在“民族”的羽翼下秀出特色,秀出风格。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广西十大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
期刊
如果突然问你,什么树开一次花结两次果?也许你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吧!而在我的家乡河池凤山,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那就是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茶油树。  茶油树的开花和结果是同时进行的。第一次成熟是在清明前后,那时候的果子不是真正的果子,是“茶油苞”,软软的、白白的、甜甜的,像包子,能吃。第二次成熟是在深秋,这时结出的果才是真正的茶油果,青中带红,壳里的籽饱满,亮晶晶的,似月牙。  小时候,我常常
期刊
刁江自上而下蜿蜒而行,流经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镇境内。在上游段紧靠河床的岸上有个不算大的自然村叫琳琅,这就是我的家乡。  打记事起,在村头那里有一艘可以渡运人、车、货到对岸的渡船和一个可供孩童们嬉闹游水、大人洗刷消遣的码头,叫作“琳琅渡口”。  那艘渡船是靠人力拉拽的木制老船。每当载满人、车或货物后,船工师傅们便使劲拉拽着固定在船上的钢丝绳,让船驶向对岸。因为渡口的存在,这里成为琳琅村最热闹的地方。
期刊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蜗居在合浦县大廉山脉一带的客家乡村日益沧桑:村边那口池塘,慢慢浑浊、干涸,以至枯竭;村口那株老树,一点点枯萎,一片片落叶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但是客家乡村从始至终都做着一个梦,它总是梦见铁马冰河或一马平川,也许还会梦见关山难越、筚路蓝缕、车水马龙、前路漫漫。一个部族史,首先是一个人的记忆。我是从20世纪70年代趔趄着走过来的客家后生,我的童年,饥饿已经慢慢变得不那么可怕,因为当时
期刊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自治区)的结合部,云贵高原东南麓,县境内群峰林立、千岭叠翠、万山连绵、沟壑纵横,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县面积355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万人,主要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较多,约10万人,主要集中在隆林的德峨镇,有偏苗、红头苗、清水苗、白苗、花苗、素苗等6个支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官员和专家到
期刊
基本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自治区体育局、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2018年10月24日至31日在崇左市举行。  本届民运会设有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竞赛项目包括花炮、珍珠球、蹴球、秋千、射弩、陀螺、投绣球、毽球、龙舟、高脚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板鞋竞速、独竹漂、民族健身操、蚂虫另捉害虫等15个大项93个小项;表演项目
期刊
党的光辉照南疆,  文代群英聚一堂。  盛会空前气象美,  各族代表志昂扬。  文艺创作为人民,  会议中心主题明。  正确方向多坚定,  深化改革锤定音。  不忘重托情满腔,  历史使命勇担当。  為了广西大发展,  谱写文艺新篇章。  邕江之水波连波,  我们唱新时代歌。  三大生态营造好,  两个建成不能拖。  政治生态谱华章,  风清气正国运昌。  社会生态得优化,  团结和谐能富强。  
期刊
朋友们常常给我发手机消息,第一句话就是:“在哪里?”我的回答常是:“在路上,去宝坛。几年来,去宝坛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宝坛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一个乡,成立于1984年,从原黄金乡划分出来的,距离县城60多公里,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偏僻的一个乡,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毗邻。九万山保护区就横跨于这几个乡镇。此地原始植被丰茂,山奇水秀,珍稀物种丰富。据村民介绍,
期刊
腊月初八:一碗腊八粥开启了年味  一大早打开微信  满是腊八粥的浓香  年就这么来了  过了腊八节  就把年来办  “过几天杀猪,你来不来呀”  乐业天坑边上的刷把村杨支书  也发来了年的信号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那扶贫  亲历和见证了高山汉族群众的  杀年猪  喝活血  吃刨汤  尽管凤翔路还是天日深掩灰蒙一片  我还是把一碗红糖玉米粥  演绎成了一碗腊八粥  温暖岁末的湿冷  和初年的喜悦 
期刊
广西南宁市中心往西一百多里,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隆安县境内的龙虎山。龙虎山有几千只野生的猕猴相结成群,是中国旅游风景区的三大著名猴群之一。这猕猴通人性,平时能和人类友好相处,无论大人小孩,或男或女,都能在逗猴中得到乐趣。龙虎山能有此精灵,当然是得益于天地之造化了。龙虎山下是渌水江,渌水江多产金砂,四乡村民在江上打鱼摸虾,有时竟能淘到金砂呢。龙虎山山清水秀,有猴有金砂,还有甜香板栗和神奇的传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