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印度成功消除脊灰野病毒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自2011年1月13日最后一例病例报告至今,已维持2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截止到2014年初如果再没有出现本土野毒株传播,印度将被证实无脊灰,可以认为野毒株传播几率降为零。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印度一直是脊灰高流行地区,平均每天有500~1000名儿童因患脊灰而瘫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成功消除脊灰野病毒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自2011年1月13日最后一例病例报告至今,已维持2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截止到2014年初如果再没有出现本土野毒株传播,印度将被证实无脊灰,可以认为野毒株传播几率降为零。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印度一直是脊灰高流行地区,平均每天有500~1000名儿童因患脊灰而瘫痪。
其他文献
农业伤害(agriculture injury)的概念起源于加拿大、美国、欧盟等一些高收入国家,主要是指这些国家的农场工人这一职业群体的损伤,但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对农业伤害的定义形成统一的认识.近几年,农业伤害这一概念才引入我国的研究领域,我国对农业伤害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从对象、内容、属类、方法等范畴对农业伤害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笔谈试图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体会,谈谈对农业伤害研究
目的 了解浙江省居民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6-10月,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15个县(市、区)7571个调查家庭中年龄≥18周岁的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共19113名.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19113名调查对象中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静脉采血等全部调查
2013年10月16—1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中国科协第83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会前通过播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项目简介录像片,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的基本情况和组织原则。本期沙龙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赵铠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研究员担任领衔科学家,
目的 了解西北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及分布特征.方法 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在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医疗机构,选择569例具有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相关临床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15例采集到标本,共计1514份.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乙型脑炎病毒(JEV)、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目的 了解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特征及中心型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现场调查在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2个监测点开展,应用了面对面调查、身体测量(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实验室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方法收集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目的 探讨中国9~ 17岁青春期学生睡眠时间与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选择体测项目(身高、体重、血压等)、睡眠时间、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史等资料记录完整的11~17岁男生和9~17岁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3 919名.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较充足组和睡眠较短组,分析不同睡眠时间组血压水平、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差异,并使用多水平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睡眠时间与血压水平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编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的基因与分离自浙江鸭的禽流感病毒A/duck/Zhejiang/12/2011(H7N3)的一致性最高,编码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基因与韩国野鸟来源的禽流感病毒A/wild bird/Korea/A14/2011(H7N9)的最为接近,而所有6个内部基因片段均来自禽流感病毒A/
卫生服务研究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领域,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卫生服务研究是研究卫生系统为了一定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卫生服务研究的兴起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它已成为社会医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卫生事业现代化、信息化与社会化发展的形势下,即使具有卓越的生物医学成就,掌握有效地防治疾病的技术和方法,也不一定能保证得到好的效果;而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2012年7月卫生部公布,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例,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
艾滋病导致南非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7.4岁降到2009年的58.7岁,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居民的预期寿命更是从68.1岁降至53.4岁。为研究扩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范围对艾滋病高流行地区成人预期寿命变化的影响,非洲卫生和人口研究中心的Bor等在2000-2011年,采用开放式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对居住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所有成年居民进行研究,共10.1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