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心得:
如实说,我读过的书并不多。但对于所阅读的每一本书,我都倾注了很多的情感,耗费了许多的心力,希冀着能与其成为知音。我总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带入到书的情境之中,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我经常阅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林清玄散文精选》汇编了林清玄先生众多风格简朴清新,内容灵动且真切自然的美文。即便是其中所包含的日常记事,也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中人事最恳切的关怀。
至于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读书是增大阅读量,增长见识的最有效途径。且这一过程能够不断深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同感,萌发写作思绪。平日里读的书会形成一种精神情趣和格调,写作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种意趣,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应当注重体会,抓住读书时的随想与联想,为自己的写作增添灵感。对一些具有文脉的书,反复阅读有助于把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刺激写作欲望。另一方面,通过读好书可以对自己的人格进行有意识的塑造,提升个人审美水平与道德修养。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便会油然而生“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感。要懂得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我时常在阅读之后向自己发问:我是否通过读书将自己浮躁的心归于平静?能否给自己一个定位并有所追求?我一直认为,读书最大的益处在于对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我想,这一点对写作来说,应当会是一个整体性的助益。
文人,如果只定义成为是会写文章的读书人,这不是太过直白,而是太过简单。文人尤其是文人的精神世界,着实十分复杂。
人对于自我的深入研究是永远不止息的,而文人则是众多社会群体中最懂得自我反思的一群人。对生活体验强烈的敏感度,或许在多数情况下将他们抛向生活的阴暗面。但同时文人却总能在这个阴暗面之中,从整个社会视角更透彻地体察人情、探寻人性、感悟人生,从而不断深刻思考,并最终转向自我反思。在这些反思中,一方面是坦诚心志的自我告白,是对心灵深处深藏的更深层次感动的不断触及,是对纯粹人性的追求,亦是对自我的净化。另一方面,深刻的个人反思会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生活,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深入认知。这时候,沉重的社会责任便会使文人不断追寻生命的更高境界。处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更加启人深思,并总能引起一定的反响。
文人与写作、与文学实在是不可相离的。为求说尽心中无限事,文人总在不断地深情回望生活。少年时代的故事,中年时代的境遇,无一不在文人的精神世界中一次又一次地回放。在平凡的生活中,凭依着心绪的波澜,将生活的温情与诗情艺术地提炼、升华。爱情、亲情、友情,无一不成为文人写作的源泉。这是一群最生动、最复杂却又最接近纯粹、最真实的人。而这些波澜心绪最初的产生,则有赖于原生家庭的塑造,也与成长历程中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因而,在文人精神世界中,影响意义最为深刻而重大的,应是家园之思。
家园之思包含着对原生家庭的依恋与对风土人情、自然风物的感知。在文人的成长历程中,家园之思所带来的精神滋养,一直是难以磨灭甚至伴随终身的。对于乡土的依恋也是写作情怀最初的萌发所在。在家园之思中,文人们种下情感的种子,在精神家园里成长并不断扎深。当然这需要情感的寄托。如今养植花草是费钱的事,可过去,山川草木,皆触手可得。因而文人对自然风物,往往更生着强烈的情感。家园之思也是连接着文人与乡土文化的根系所在。在故乡这片家园之中,厚重的土地承载着一份最质朴的坚韧,而文人笔下书写着的则是生活最原始的苦痛与无奈。
家园之思所代表的心灵深处的温馨之地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繁杂纷扰,总在生成一种难以摆脱的矛盾。如何感知这样一种难以表述的情结?不妨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落寞的身影,茕茕孑立于故乡的一羊肠小径。身后是斜阳映照下的庭院,身前是一通衢,連接着前方。文人便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向社会生活,既心系乡土又与乡土告别。
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心绪的变更也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极度的敏感与自尊或许是造成文人自命不凡、自视清高的缘由所在。文人似乎很难走向一种不再向外界控诉的成熟。然而,正如同一叶根系纤细的浮萍顽强扎根于繁华的社会土壤中一样,文人也在不断地凭借着自立走向自强。由最初身无长物转而成为大方之家的个例不在少数。而多数时候,文人更像一个行走在异乡的、深沉郁闷的人。之所以一直在流浪漂泊,或许是因为潜在的精神空虚及融于社会生活时的思想矛盾斗争。即便是现有一房舍可以安然入梦,更多的时候,文人却总愿在一间独属于自我的雅致的房间里踱步。
伴随文人自身普遍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而生成的是郁结痛苦却又矛盾的心境。因而处在社会生活当中,为摆脱此种心境,文人总对自己的使命有不凡的见解。这也致使其为人品质令人肃然起敬。人性自在坦荡,即便是内心荒芜之时也不显得颓败。这似乎并不难理解,从文人的外在形象中便可以看出。观大多数文人清瘦的外在特征便可了然其品性风骨。内在特征则更是如此。此处的内在特征用两个字概括最为贴合,那便是“贫”与“穷”。贫是物质条件的匮乏、经济基础的薄弱,也可以延伸到社会人脉积累,向上阶梯的缺失。这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打破。可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文人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穷则是处境困厄,境遇艰难。人生命途多舛,往往有许多不顺与意外发生。文人会在困窘的处境中懂得沉静,懂得自守,从而不会被外界事物侵染。
文人的精神世界从不会窒息,以至于世人浮躁内心的外化与照应,在文人眼中皆表现得甚为庸俗。我们如果通过文人的视角去辨析个人的处世风格,去观览各色的生活风貌,则会发现文人实在可以算得上是生活的哲学家。所有可感的精神价值,都会变成人精神世界里的物质载体。或默或语,或出或入。一言一行都显示着所深藏的忧患意识,并最有可能上升为社会共识。诚然,作为文人精神生活的一支,过多感性因素的充斥在愈渐深沉的积淀中,总会让文人的整个人生历程显得格外忧郁。即便是有志同道合者的安抚,也无法平复其处世经历中留下的创伤。即便是存在有文人群体的交流环境,其个体本身也倾向于自我空间的退守。
人的一生本来就存在有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悲剧意味,有精神世界无处安放的不幸。这本就使得行途坎坷。而文人的一生,从内在的精神世界到外在的社会追求,确乎算得上是一程苦旅。
如实说,我读过的书并不多。但对于所阅读的每一本书,我都倾注了很多的情感,耗费了许多的心力,希冀着能与其成为知音。我总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带入到书的情境之中,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我经常阅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林清玄散文精选》汇编了林清玄先生众多风格简朴清新,内容灵动且真切自然的美文。即便是其中所包含的日常记事,也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中人事最恳切的关怀。
至于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读书是增大阅读量,增长见识的最有效途径。且这一过程能够不断深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同感,萌发写作思绪。平日里读的书会形成一种精神情趣和格调,写作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种意趣,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应当注重体会,抓住读书时的随想与联想,为自己的写作增添灵感。对一些具有文脉的书,反复阅读有助于把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刺激写作欲望。另一方面,通过读好书可以对自己的人格进行有意识的塑造,提升个人审美水平与道德修养。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便会油然而生“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感。要懂得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我时常在阅读之后向自己发问:我是否通过读书将自己浮躁的心归于平静?能否给自己一个定位并有所追求?我一直认为,读书最大的益处在于对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我想,这一点对写作来说,应当会是一个整体性的助益。
文人,如果只定义成为是会写文章的读书人,这不是太过直白,而是太过简单。文人尤其是文人的精神世界,着实十分复杂。
人对于自我的深入研究是永远不止息的,而文人则是众多社会群体中最懂得自我反思的一群人。对生活体验强烈的敏感度,或许在多数情况下将他们抛向生活的阴暗面。但同时文人却总能在这个阴暗面之中,从整个社会视角更透彻地体察人情、探寻人性、感悟人生,从而不断深刻思考,并最终转向自我反思。在这些反思中,一方面是坦诚心志的自我告白,是对心灵深处深藏的更深层次感动的不断触及,是对纯粹人性的追求,亦是对自我的净化。另一方面,深刻的个人反思会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生活,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深入认知。这时候,沉重的社会责任便会使文人不断追寻生命的更高境界。处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更加启人深思,并总能引起一定的反响。
文人与写作、与文学实在是不可相离的。为求说尽心中无限事,文人总在不断地深情回望生活。少年时代的故事,中年时代的境遇,无一不在文人的精神世界中一次又一次地回放。在平凡的生活中,凭依着心绪的波澜,将生活的温情与诗情艺术地提炼、升华。爱情、亲情、友情,无一不成为文人写作的源泉。这是一群最生动、最复杂却又最接近纯粹、最真实的人。而这些波澜心绪最初的产生,则有赖于原生家庭的塑造,也与成长历程中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因而,在文人精神世界中,影响意义最为深刻而重大的,应是家园之思。
家园之思包含着对原生家庭的依恋与对风土人情、自然风物的感知。在文人的成长历程中,家园之思所带来的精神滋养,一直是难以磨灭甚至伴随终身的。对于乡土的依恋也是写作情怀最初的萌发所在。在家园之思中,文人们种下情感的种子,在精神家园里成长并不断扎深。当然这需要情感的寄托。如今养植花草是费钱的事,可过去,山川草木,皆触手可得。因而文人对自然风物,往往更生着强烈的情感。家园之思也是连接着文人与乡土文化的根系所在。在故乡这片家园之中,厚重的土地承载着一份最质朴的坚韧,而文人笔下书写着的则是生活最原始的苦痛与无奈。
家园之思所代表的心灵深处的温馨之地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繁杂纷扰,总在生成一种难以摆脱的矛盾。如何感知这样一种难以表述的情结?不妨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落寞的身影,茕茕孑立于故乡的一羊肠小径。身后是斜阳映照下的庭院,身前是一通衢,連接着前方。文人便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向社会生活,既心系乡土又与乡土告别。
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心绪的变更也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极度的敏感与自尊或许是造成文人自命不凡、自视清高的缘由所在。文人似乎很难走向一种不再向外界控诉的成熟。然而,正如同一叶根系纤细的浮萍顽强扎根于繁华的社会土壤中一样,文人也在不断地凭借着自立走向自强。由最初身无长物转而成为大方之家的个例不在少数。而多数时候,文人更像一个行走在异乡的、深沉郁闷的人。之所以一直在流浪漂泊,或许是因为潜在的精神空虚及融于社会生活时的思想矛盾斗争。即便是现有一房舍可以安然入梦,更多的时候,文人却总愿在一间独属于自我的雅致的房间里踱步。
伴随文人自身普遍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而生成的是郁结痛苦却又矛盾的心境。因而处在社会生活当中,为摆脱此种心境,文人总对自己的使命有不凡的见解。这也致使其为人品质令人肃然起敬。人性自在坦荡,即便是内心荒芜之时也不显得颓败。这似乎并不难理解,从文人的外在形象中便可以看出。观大多数文人清瘦的外在特征便可了然其品性风骨。内在特征则更是如此。此处的内在特征用两个字概括最为贴合,那便是“贫”与“穷”。贫是物质条件的匮乏、经济基础的薄弱,也可以延伸到社会人脉积累,向上阶梯的缺失。这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打破。可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文人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穷则是处境困厄,境遇艰难。人生命途多舛,往往有许多不顺与意外发生。文人会在困窘的处境中懂得沉静,懂得自守,从而不会被外界事物侵染。
文人的精神世界从不会窒息,以至于世人浮躁内心的外化与照应,在文人眼中皆表现得甚为庸俗。我们如果通过文人的视角去辨析个人的处世风格,去观览各色的生活风貌,则会发现文人实在可以算得上是生活的哲学家。所有可感的精神价值,都会变成人精神世界里的物质载体。或默或语,或出或入。一言一行都显示着所深藏的忧患意识,并最有可能上升为社会共识。诚然,作为文人精神生活的一支,过多感性因素的充斥在愈渐深沉的积淀中,总会让文人的整个人生历程显得格外忧郁。即便是有志同道合者的安抚,也无法平复其处世经历中留下的创伤。即便是存在有文人群体的交流环境,其个体本身也倾向于自我空间的退守。
人的一生本来就存在有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悲剧意味,有精神世界无处安放的不幸。这本就使得行途坎坷。而文人的一生,从内在的精神世界到外在的社会追求,确乎算得上是一程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