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运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找出适合聋儿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无疑成为当前最适合、最为之有效的聋儿康复教学。把情境教学带入课堂,让更多聋儿受益。
  【关键词】 现实;模拟;语言康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每一位父母在教导牙牙学语的幼儿语言能力时,总是会从幼儿感兴趣的一个玩具、一种喜欢的物品、一部爱看的动画片或者在亲子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从刚开始的一个字到完整的一句话,父母通过孩子的兴趣来开发、引导孩子的语言能力。而聋儿作为社会上一群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造成了听力障碍,听力的受损使他们无法接收到语言和信息,导致了也无法通过发音来表达意愿。他们不同于正常孩子们,聋儿无法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那该通过什么教学方法来康复聋儿的语言能力呢?
  一、传统语训与情境教育对比
  作者有幸观摩过几节聋儿语言培训课。绝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们使用已经制定好教学大纲,利用固定的多次使用的图片或实物机械地重复课堂的教学内容。
  传统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循环运用大量的固定性图片或画面反复教学及练习。聋儿由于听力障碍造成反应较慢、记忆力较弱、学习效率低,而传统课堂“图片教育”与实际事物相脱节形成学生学习地恶性循环,学不会记不住不愿学。因此,在聋儿语言康复过程中尽量寻找使用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刺激课堂的活跃度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育法,主要是指在语言康复过程中通过观察聋童心理特征,利用其生活中可遇见、感兴趣的事物再与课文实体内容相结合创建模拟情境、想象情境、实体情境等多种相应情境模式,让虚拟环境激发聋童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语言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模拟场景,为语言康复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及具体的实践教学。相比健康的孩子,聋儿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引导。把情境教学带入到语言康复中,让聋儿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对学习的渴望,帮助他们完成听力康复的心愿。
  二、寻找、发展理解性语言
  语言来源于生活,带聋儿走出课堂去户外体验小桥流水、花鸟虫鸣、山川田野等这些以自然事物为原型的实体情境。也可以将孩子带到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场景,不仅能刺激语言康复,也能让聋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比如:教“水果”就把孩子超市或水果店挑水果、买水果在实实在在的情境下学习“苹果”“香蕉”“梨”等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它们的颜色,尝尝它们的味道;需要教到衣服时把孩子们带到商场“外套”“裤子”“衬衫”“西装”“连衣裙”告诉孩子们这些衣服穿在哪,什么季节穿;来到动物园“老虎”“狮子”“大象”“长颈鹿”“大熊猫”讲给孩子们听这些动物来自哪里,多高多重。情境体验让聋儿们看的见,摸得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知识点有易理解、易掌握的特点,学习地全面而深刻。这也是情境教学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地一大优势。
  聋儿语言康复过程中,需要眼、脑、耳、手等运动神经协调运作,让他们看到、想到、摸到,而不是机械、大声地重复纸片上单调的词语或画面。学生们通过走出课堂,接触原来只能在“图片”上的事物,刺激了聋儿的学习兴趣。凭借实体情境,极大丰富了物体表象,积累了词汇量,加深对物体的理解。加快聋儿进入表达性语言发展阶段。
  三、创建模拟情境
  实体情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真实而生动的优势。但实体情境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客观上,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有相对应的实体场景;主观上,并不是所有语言都需要以实体情境的模式出现。在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模拟情境,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课堂上进行场景再现,生动形象地反应出事物事件的重点。角色扮演、图画再现、游戏活动等等都属于模拟情境。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进行模拟情境的训练,比如通过老师角色扮演老奶奶,“老奶奶摔倒了”“李老师扶起了老奶奶”“老奶奶说,谢谢”“李老师说,不客气,不用谢”然后再由学生分组练习对话。通过模拟场景的教学,让学生学习了“摔倒” “谢谢”“不客气,不用谢”等词语,培养了聋儿描述事情场景的能力,传授了助人为乐的精神。聋儿们通过眼前所看到的场景和有参与感的自我体验,结合以前学习的积累,充分地发展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提高自我表达能力。期望更好地发展聋儿的发展性语言,须加强模拟情境的教学理念及把模拟情境融入课堂教学。
  心理学中暗示、移情、扮演等理论运用在聋儿的情境教学法中,更好地促进了聋儿对于环境的参与、融入、表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活动与周围环境的统一理论,也运用于聋儿康复教学中。聋儿在学习中强化感受,积极参与拉近了与老师和同学之前的距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去参与、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聋儿由于自身缺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常常难以融入社会,与实际生活脱节造成对学习及生活的排斥。实体情境由于真实性、具体性能把聋儿带入大自然,带入日常生活中,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及社会融入感。通过感官去感受四季的变化、日夜的更迭在生活中学习,完善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模拟情境,透过生动的音乐旋律、有趣的游戏、互动的交流各种形式的虚拟环境,引导孩子们精神与意识上的建设,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让孩子们学会对周围的事物环境去留心、去感受。开启了聋儿自身对学习地渴望,提高了聋儿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为下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敏.浅谈日常对话活动在聋儿语言康复中的作用[C].//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11
  [2]李玲.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实践与探索[J].中文信息,2014,(4)
  [3]简栋梁.引领聋儿到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6)
其他文献
名词化是常见的语言使用现象,存在于各种语篇当中。本文对名词化的概念进行梳理,选取15篇关于西方婚嫁风俗的语篇,对其中出现的名词化现象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在英语四六级
今天,天气晴朗,老师带我们到动物园去参观,大家可高兴了!  动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动物很多很多。这些动物又机灵又可爱,最有趣的是它们还会变出不同的数字呢。你看,在水里游泳的鸭子多像一个“2”啊!这只骆驼的背不就是一个“3”吗?瞧,那边的蛇一直在挪动,会变出好多数字呢,一会儿变成“1”,一会儿变成“5”,一会儿又变成“7”……  真有趣,在动物的身上还能发现这么多数字!  (指导老师:张敏红)
期刊
为了上一节公开课,试上了一节又一节,而每一节课都存在未知的生成过程,详案是备了又备,改了又改,究竟怎样才能灵活、有效的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从而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做好预设,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将知识的引导贯穿到整个课堂和教学中,通过老师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课堂随着新思路的变化而变化。课堂动态生成需
<正>现在已不大能见到瓦顶的房子了。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大多的房子都是砖瓦构造,谁家要制备新房,必定先要预备下成垛的瓦片,再找一位手艺声名远扬的师傅,密密地把瓦一层一
语义分析是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研究的根本性问题,浅层语义分析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从语义学的角度讨论了浅层语义分析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基础,概述了语义角色标注任务的
自动测试产生(ATPG)不仅应用于芯片测试向量生成,也是芯片设计验证的重要引擎之一.提出了一种组合电路测试产生的代数方法,既可作为组合验证的ATPG引擎,又可用于通常的测试产
文本自动综述是自动文摘在多文档上的推广.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的文本自动综述方法,并描述了它的实现过程.该方法利用文档内和文档之间段落的语义相关性,实现多文档的自动综述
[摘要]沙画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最受欢迎的作画方式之一,这种独特的艺术为幼儿教育开辟了又一新天地。在趣味性的沙画活动中,不断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立性,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更多动手操作的可能,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本文结合当前的沙画教育现状,深刻地讨论了如何在沙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沙画;幼儿教育;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
我们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留着一头像男生一样的短发,看起来干练利落。林老师有一双神奇的眼睛,仔细听,她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林老师讲课。可同桌太讨厌了,没完没了地问我问题。我终于忍不住了,小声地骂了他一句。糟糕的是,我的这一举动被林老师逮到了。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那严厉的眼神好像在说:“上课要认真!”我马上坐得端端正正的。这时,老师的眼神又变得那么温柔,好像
实体瘤骨转移所致一系列症状较难处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双膦酸盐类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现就近年来双膦酸盐类控制实体瘤骨转移疼痛、骨相关事件(SRE)、高钙血症以及预防骨转移发生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