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在它的指导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和工作者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依笔者看来,我们今年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因此,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潮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行培养,使他们具备完整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作文;素质教育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在它的指导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和工作者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依笔者来看,我们今年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因此,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潮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行培养,使他们具备完整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倡导新的观念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独特之处,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对个体世界的认识中得到激发,所写出的作文能够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创新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 注重生成,使学生的作文灵性得以舒展
有一次上作文课时,当笔者走入教室,学生起立向老师致以问候,一位学生因为站立时碰到了桌子而使得自己的钢笔滚落到了地板上。笔者让学生坐下后,该名同学俯身捡起了自己的钢笔,检查时发现笔尖已经摔断了,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种无奈与不悦的神色。看到这一情景,笔者脑子突然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句话:“教学的技巧并不在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啊!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将这件事很好地利用起来呢?笔者没有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而是走到那名学生面前,拿起他的钢笔说:“哎,真可惜啊!我也曾经发生过很多这种不幸的事,你们大家都遇到过吗?”听到老师的问题,学生议论纷纷,都想要将自己遇到的关于钢笔的事件说出来。于是,笔者就告诉他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钢笔的缺点吧。”学生都有类似的经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在学生说完钢笔的缺点后,笔者说:“你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钢笔呢?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克服钢笔的缺点,使它成为你们希望的样子。”由于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的作文都写得非常好,可以说本次的作文教学是非常成功的,笔者也从中有了很大的收获。
二、 以对话使学生作文更具生命力
对话理论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它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对话理论引申进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世界的美妙,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帮助他们品析语言文字的奇妙,在学生产生了心灵感应后鼓励他们的作文创新,努力培养学生与自然万物对话的能力。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对话,与学生交朋友,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全面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来。
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现象具有独创性,教师要将想象的这一特性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生以想象进行对话,通过对话获得心灵的提升。笔者曾经将班级外面的垃圾桶拿到讲台上,并让学生对垃圾桶里的物品进行观察,随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着自己成为了垃圾桶里的废纸、粉笔头、铅笔头、食品袋等,用心去体悟“垃圾”的世界,以全新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嗖——’的一声,纸团飞过了十来个人的头顶,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正中垃圾桶的‘靶心’。昏昏欲睡的垃圾桶一下就惊醒了,吓出了一身的冷汗!”通过心灵的对话,学生对自然万物有了更深的感触,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水平,还在对话中培养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课堂更具人文精神,学生的创作热情奔涌而出。
三、 利用“建设”让学生享受作文
新课标强调“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目前,在作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建设”已经成为最有活力的主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努力践行作文改革中的“建设”,追求自由与真实的境界,享受作文的快乐,体会生命的真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以童话作为切入口,带领他们共同徜徉在童话作文的世界里。“小丽特别想要种一棵温柔的苹果树,可惜的是,她没有树种。她想,等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科学家,研制出温柔苹果树,这样,凡是吃了这棵树上的苹果的人都会变得非常温柔。”
学生过的是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单调中还有一些紧张,这就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写作素材,因此,在课堂写作或是考试中,学生的作文里都会有很多的机械模仿痕迹,即便学生对其进行了一些文字处理,我们仍旧能从内容和形式中看到很多的雷同之处,很少有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长期批改这样的作文,教师也会逐渐失去兴致。而将“建设”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就能够改变学生的写作现状,创造学生的作文奇迹。
四、 以实践连接作文与生活
在带领学生学习作文时,教师要以实践活动将教学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学作文以及运用语言文字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有作文”的观念,让学生时时刻刻都以作文的视角去看待生活。长期坚持,学生的作文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他们对于创新作文的兴趣就会逐渐增加,创新也会成为他们的作文追求,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学生也会带到作文中来。以我班的小慧同学为例,因为在鱼缸里放了超量的鱼虫,她养的小金鱼死掉了。但是她认为不是这样的,金鱼的死不是因为贪吃,而是因为缺氧。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她还亲自在班上做实验,并将这个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作文中。由此可见,实践在学生的作文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引领学生在作文的舞台上上演生活创造的戏剧,在生活的舞台上进行展示创新作文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与思维习惯,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养成了创新的习惯,不仅能够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凸显自身的特点与个性。因此,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创新,为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作文;素质教育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在它的指导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和工作者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依笔者来看,我们今年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因此,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潮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行培养,使他们具备完整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倡导新的观念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独特之处,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对个体世界的认识中得到激发,所写出的作文能够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创新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 注重生成,使学生的作文灵性得以舒展
有一次上作文课时,当笔者走入教室,学生起立向老师致以问候,一位学生因为站立时碰到了桌子而使得自己的钢笔滚落到了地板上。笔者让学生坐下后,该名同学俯身捡起了自己的钢笔,检查时发现笔尖已经摔断了,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种无奈与不悦的神色。看到这一情景,笔者脑子突然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句话:“教学的技巧并不在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啊!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将这件事很好地利用起来呢?笔者没有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而是走到那名学生面前,拿起他的钢笔说:“哎,真可惜啊!我也曾经发生过很多这种不幸的事,你们大家都遇到过吗?”听到老师的问题,学生议论纷纷,都想要将自己遇到的关于钢笔的事件说出来。于是,笔者就告诉他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钢笔的缺点吧。”学生都有类似的经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在学生说完钢笔的缺点后,笔者说:“你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钢笔呢?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克服钢笔的缺点,使它成为你们希望的样子。”由于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的作文都写得非常好,可以说本次的作文教学是非常成功的,笔者也从中有了很大的收获。
二、 以对话使学生作文更具生命力
对话理论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它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对话理论引申进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世界的美妙,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帮助他们品析语言文字的奇妙,在学生产生了心灵感应后鼓励他们的作文创新,努力培养学生与自然万物对话的能力。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对话,与学生交朋友,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全面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来。
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现象具有独创性,教师要将想象的这一特性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生以想象进行对话,通过对话获得心灵的提升。笔者曾经将班级外面的垃圾桶拿到讲台上,并让学生对垃圾桶里的物品进行观察,随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着自己成为了垃圾桶里的废纸、粉笔头、铅笔头、食品袋等,用心去体悟“垃圾”的世界,以全新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嗖——’的一声,纸团飞过了十来个人的头顶,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正中垃圾桶的‘靶心’。昏昏欲睡的垃圾桶一下就惊醒了,吓出了一身的冷汗!”通过心灵的对话,学生对自然万物有了更深的感触,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水平,还在对话中培养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课堂更具人文精神,学生的创作热情奔涌而出。
三、 利用“建设”让学生享受作文
新课标强调“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目前,在作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建设”已经成为最有活力的主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努力践行作文改革中的“建设”,追求自由与真实的境界,享受作文的快乐,体会生命的真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以童话作为切入口,带领他们共同徜徉在童话作文的世界里。“小丽特别想要种一棵温柔的苹果树,可惜的是,她没有树种。她想,等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科学家,研制出温柔苹果树,这样,凡是吃了这棵树上的苹果的人都会变得非常温柔。”
学生过的是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单调中还有一些紧张,这就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写作素材,因此,在课堂写作或是考试中,学生的作文里都会有很多的机械模仿痕迹,即便学生对其进行了一些文字处理,我们仍旧能从内容和形式中看到很多的雷同之处,很少有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长期批改这样的作文,教师也会逐渐失去兴致。而将“建设”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就能够改变学生的写作现状,创造学生的作文奇迹。
四、 以实践连接作文与生活
在带领学生学习作文时,教师要以实践活动将教学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学作文以及运用语言文字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有作文”的观念,让学生时时刻刻都以作文的视角去看待生活。长期坚持,学生的作文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他们对于创新作文的兴趣就会逐渐增加,创新也会成为他们的作文追求,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学生也会带到作文中来。以我班的小慧同学为例,因为在鱼缸里放了超量的鱼虫,她养的小金鱼死掉了。但是她认为不是这样的,金鱼的死不是因为贪吃,而是因为缺氧。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她还亲自在班上做实验,并将这个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作文中。由此可见,实践在学生的作文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引领学生在作文的舞台上上演生活创造的戏剧,在生活的舞台上进行展示创新作文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与思维习惯,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养成了创新的习惯,不仅能够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凸显自身的特点与个性。因此,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创新,为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