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感悟中的古筝艺术发展与融合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sl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安遗恨》由我国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创作,融合古筝艺术将曲目内容以及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以细腻的演奏手法结合不同的历史故事背景完成了对于古筝艺术与历史发展的融合。在《临安遗恨》之中,无论是曲目的背景、主题还是音乐表演因素都能够展现出古典艺术特点对于古筝作品的影响,无论是曲目的选材、音乐旋律设定还是古筝艺术的深度融合都成为了《临安遗恨》作品如此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古筝音乐的发展都能够被探索出与众不同的艺术足迹,无论是创作题材、器乐还是演奏技巧的革新都深度的扩展了古筝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本文就以《临安遗恨》作为基本的古筝创作曲目进行分析,简要了解在古筝艺术音乐发展的过程中编曲的创新性和历史遗留的古典性与历史事件深度结合所带来的不同作品感悟。
  关键词:《临安遗恨》 古筝艺术 历史
  一、古筝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漫长的音乐历史发展中,古筝艺术一直都是我国音乐种类中的主流艺术内容,其音色较为清丽而内部构造简单,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能力能够深度地展现曲目中所蕴含的艺术情感,所以在秦朝统一之后,古筝这一乐器就被逐渐普及到全国各个地区,使其从戏曲、说唱以及民间音乐中吸取了獨特的艺术内涵,实现了对于古筝艺术领域的丰富与发展。在汉族的发展过程中,古筝艺术形成了多个流派,其自成一体却又互相融合的演奏曲目以及演奏手法为古筝艺术的发展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本文从古筝艺术的发展史入手,根据不同时期的古筝艺术发展特点来分析现代筝曲的艺术特点。
  (一)古筝乐曲创作初期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音乐领域逐渐认识到我国民间器乐所拥有的重要意义,其对于民族音乐中的器乐进行了总结,古筝乐曲创作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其在新时代的发展探索之路。在传统的古筝曲目中,无论是曲式结构还是表现内容都趋于单一化,其单乐段的结构特点导致乐曲中所表达的情绪不丰满,古筝艺术的演奏情感不能够与基本的演奏技巧相结合,进而导致了民族发展历史限制了古筝乐曲的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民间音乐的整理和归纳使古筝音乐正式走入了艺术发展正规之中,《庆丰年》《闹元宵》等一系列的古筝曲目被创作出来,在原有的传统古筝艺术基础上现代音乐人进行了再创作,在古筝曲目中融合了新型的创作思想以及艺术技巧,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揭开了新的艺术篇章。
  在古筝艺术创作初期,曲目的创作需要与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结合才能够保证其创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所以在乐曲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融合了生活化的艺术特点,以历史典故或者词牌名作为创作的标题,从现实生活以及古典历史中选材,将我国的音乐艺术文化与历史艺术文化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写照。《临安遗恨》作为以历史背景为题材的古筝艺术作品,是在古筝创作初期就被开阔了的创作道路。除了创作题材之外,基本的音乐创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创新,古筝乐曲借鉴了西方音乐艺术的特点,融合了本民族的和声语言,为古筝艺术的多样性创作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为古筝艺术向多声部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式的标杆。
  (二)古筝乐曲创作发展时期
  根据古筝乐曲创作初期打下的良好的艺术发展基础,六七十年代古筝艺术正式开始了在我国的多元化发展,各大艺术院校也根据古筝专业的特点开始了对于创作以及演奏艺术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之下,古筝乐曲的发展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之中,被民众所认可,意味着古筝艺术的发展正式走入了高潮创作时期。
  在古筝乐曲创作发展时期,对于调性和调式的探索结合了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多重特点,在《闹元宵》曲目的演奏手法上进行了进一步发展,保证了以多样化的艺术特点来完成不同意义上的民族音乐发展。另一方面,古筝创作曲式在其他音乐元素的影响下更为完整,在基本的古筝艺术创作中加入散板,是结合了戏曲说唱元素对于古筝民族音乐所进行的创新。在原有古筝艺术的基础上,这样的曲式结构升华对整体的独奏曲目起到了情绪烘托的作用,保证了艺术作品能够以更为完整的样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总体来说,六七十年代作为古筝曲目创作的繁荣时期,虽然受到了当时政治背景的影响导致其题材较为单一,但是创作者对于音乐结构、曲式等内容的创新还是为之后的古筝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古筝乐曲创作多元化发展时期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变革,音乐领域的古筝艺术也在八十年代开始了对于创作题材、创作风格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参与到了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之中,多元化的古筝乐曲发展时期正式到来。从题材上来看,其创作打破了六七十年代一味歌颂的套路禁锢,创作者开始从不同的文化以及历史角度上寻找新的创新形态,再结合当时调式发展、演奏技巧的改变,古筝创作中不仅能够深度地展现出基本的民族韵味以及艺术风格,还能够根据西方音乐的基本内容完成对于古筝艺术形态的融合。
  在古筝曲目创作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创作者不仅探索出一定的古筝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规律,还将西方所具有的美学观念元素融入到了音乐理论之中,将生活化风格融合到古筝的基本音乐形态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感悟纸张,古筝艺术的创作以不同的艺术创作形象吸引了音乐乃至其他领域专业人士的注意,中西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古筝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弦也逐渐成为古筝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筝作品中音色以及特点能够被深度的展现出来。
  二、《临安遗恨》中历史感悟与艺术发展的融合
  在近代古筝艺术的发展中,无论是对于题材、调性还是音响效果的创新都造就了一批有着代表性的曲目诞生,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的古筝艺术发展正在逐渐走入繁荣之中,还能够展现出在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过程中古筝艺术特点与历史感悟深融合的完美效果。在这样的发展中,《临安遗恨》就是较为成功的典型性创作曲目,无论是音乐体裁选择的成功还是旋律以及人物形象的艺术鲜明性,都令其在古筝艺术的曲目发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我们就以《临安遗恨》为例,全面分析历史特点与古筝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一)《临安遗恨》作品中的历史感悟
  作为民族化音乐发展道路的坚持者之一,何占豪的创作曲目都取材与我国的历史故事,经过精心的改编完成历史感悟与古筝艺术的深度融合。从《临安遗恨》这一古筝曲目的内容上来看,其基本创作题材来源于我国传统题材《满江红》,以岳飞的故事作为基本背景,对于我国南宋时期民族英雄的故事进行了歌颂,其乐曲的委婉和细腻,与故事的基本背景进行了融合,全面展现出当时故事背景下岳飞对于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在钢琴与古筝艺术的融合之中,古筝艺术作品中对于历史的深度感悟被古筝音乐的独特情感所阐述出来,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更加进一步表达出来,保证了民族历史感悟与古筝艺术的发展深度融合,以此保证了民族情怀在音乐创作中发挥的作用被全面的挖掘出来。
  从《临安遗恨》的主题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其主题旋律是悲壮的历史之美,在极富抒情音乐奏鸣曲目之下,古筝作品中厚实而又不沉闷的艺术特点能够帮助该曲目快速融合到其主题背景之中,在艺术氛围中保证营造出无奈与叹息的艺术人物主题情感。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从美学角度来看,其历史背景需要以悲痛和怜悯的角度来刻画其悲剧色彩,保证在悲剧的古筝曲目中来展现其崇高的艺术理想以及人生价值。而《临安遗恨》正是这样的一个对于爱国豪情和民族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的古筝曲目,无论是深沉、悲愤还是豪迈、高昂的情感都是从历史内涵的角度来展现主题情感,其悲壮的英雄形象在高潮的古筝曲目中得以进行了最后的塑造。
  (二)《临安遗恨》作品中的乐曲感染力
  在我国古筝艺术的发展之中,其音乐的交响能力是音乐表现手法的重要展现内容,能够以交响乐的方式来完成对于曲目中的历史感悟展现,能够更加深度地突出其曲目的表现破空之势,保证能够在曲目中提升艺术感染能力,以此来保证古筝曲目的艺术情绪能够将观众推向高潮,使《临安遗恨》这首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古典古筝曲目的构思能够具有完整的音乐感染力衬托,以此来保证曲目之中完成的人物形象能够全方位的表达出耐人寻味的历史遗憾之感。
  探究《临安遗恨》中的乐曲感染力,本文从基础性文章基调的角度入手,对于古筝音乐内涵在整体音乐曲目中的构思进行了探究,在分析出岳飞这一英雄人物形象之后,就能够真正感受到在乐曲衬托下的内心情感世界,可以以古筝这一乐器为基础,更加深度地了解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民族历史之中千古的悲情以及遗憾,这样的音乐效果,也就更加能够加深在古筝艺术特性中历史感悟与古筝发展的融合与贯通,保证了其交响音乐效果能够提升音乐的艺术特性,保证古筝艺术能够有中西方其他的古典器乐相结合达到古筝艺术文化的交响化和古筝语言的扩展性。在《临安遗恨》这样的曲目影响之下,我国的古筝艺术发展能够与历史完成深度的结合,保证了古筝艺术以民族历史作为一个新起点完成了基本的艺术创新发展,这样的民族艺术发展内涵,能够促进古筝作品以及艺术能够在其他艺术特点的交流融合下不断推出更加优秀的经典曲目。
  三、结语
  在探索古筝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历史背景对于其艺术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经验之下,乐器的改革需要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入手,结合中西方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优秀的艺术发展经验来完成古筝艺术的探索。而以《临安遗恨》这一经典古筝交响艺术曲目为例,也是对于我国经典文化和历史内涵的深度探索,分析了在我国历史背景影响下所涌现出的一大批民族英雄的自我情怀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所经受的历史考验。对于民族发展来说,这样的古筝艺术曲目的推广能够令更多人以深度的视角来探索民族英雄的精神,以此来了解到我国民族发展的艰难与不易。
  在《临安遗恨》的基本曲目之中,乐曲的经典构成以及音乐的主题框架是对于历史在再创作的深度体现,使其曲目创作能够以叙事的方式来完成变奏手法的音乐展现,在这样的特点之下,古筝艺术的发展与民族历史的进程就进行了全方位的结合,古筝曲目的主旋律不仅取决于古筝音乐创作效果,还从历史的角度探究了其故事背景以及主体情怀。总体来说,《临安遗恨》是我国古筝艺术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无论是其中所拥有的情感体验还是曲目中所表达的艺术内涵,都是对于我国经典历史的传扬和赞颂。
  参考文献:
  [1]牛飒飒.《二泉映月》的旋律风格和演奏特点[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2]陆媛媛.浙江筝派的艺术特征及演奏特点分析——以《银河碧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9).
  [3]楊秀丽.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筝曲《临安遗恨》的创作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4]乐艺.谈民族器乐协奏曲中,钢琴演奏的处理——以何占豪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为例[J].黄河之声,2014,(04).
  [5]蔡振宇.十指间挥洒男儿情怀——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J].大众文艺(理论),2008,(07).
  [6]盛秧.何占豪的英雄“情结”——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西楚霸王》评析[J].乐器, 2007,(04).
  [7]刘洁.浅谈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中阮协奏曲《满江红》的异同[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学科综合与分化的程度愈来愈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学科渗透式教学是符合这种趋势的科学理念。在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内容与教学中也亟需突破学科本位壁垒,坚持多元的教学目的与课程内容,实践学科渗透式教学,以提高和声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性”,让和声课程与教学更加趋近于素质教育。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 多元 课程内容 教学  一、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渗透式教学”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文
期刊
月亮媽妈
期刊
摘要: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是我国最早能演奏旋律的乐器之一。在我国陶器艺术园里陶乐器是独特的一类,我们的祖先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创造出了陶埙、陶钟、陶鼓、陶铃等乐器,在历史时代的演进中,多数淘乐器被金属、木质品所取代,只有埙这种独特的乐器一直保留到现在。这种乐器在远古时期被许多地方称作“哇呜”,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深沉而厚重,据说它的声音可以给人注入灵性,并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西洋管弦乐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文化的差异问题,并指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否该向西洋管弦乐队学习编制和乐队化的问题,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今后的发展走向问题。  关键词:西洋管弦乐队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编制文化 差异 发展  说起乐队和乐器的演奏,大家首先会想到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大约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的许多原始乐器里就包含了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到公元30
期刊
摘要:早在2001年,一首《一生有你》成为脍炙人口的校园情歌。同样一炮而红的是这首作品的演唱者“水木年华”组合。在当年,人们耳熟能详也仅仅就是这个组合的名字和成名的歌曲,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组合里如昙花一现般只存在一年就单飞的年轻歌手——李健。然而,在时隔15年后,李健登上《我是歌手》第三季的舞台,凭借他沉淀多年的音乐才华,用他干净清澈的嗓音重新征服了大众的耳朵,夺得《我是歌手》亚军的奖杯。  关键
期刊
摘要: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数量惊人,但时至今日,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童短笛》,依然以一种“傲人”的姿态,“站立”在中国元素钢琴作品的巅峰。因此,笔者从其创作背景、手法等一系列研究中,望探究此部钢琴曲的特点与“傲人之处”。  关键词:牧童短笛 中国风 钢琴曲  在当下的音乐文化中“中国风”占据着一席之地。大多数人提及“中国风”会想到一些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流行歌曲,而在笔者的脑海中,第一首闪现出的乐曲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音乐发展之路的简单梳理,以《京剧》交响曲为例,论述当代新音乐中作曲家们在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再创造的作品中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的同时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以作品为例,从中探索出当代新音乐发展思潮为我国当代新音乐发展带来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新音乐文化。  关键词:新音乐 《京剧》 传承创新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转眼间距离我校举办东盟音乐周过去已有两
期刊
摘要: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其音乐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社区和谐,且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了社区居民在精神上的追求。本文以衡阳市为例,对其社区音乐素质养成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社区音乐 素质养成 教育 衡阳  一、音乐素质的养成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素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调式的风格特色是淡雅、柔和,调式功能倾向性不强,不强调和声进行的力度感、动力感。正是这种色調音响的特点,给了音乐更多自由展现的空间,形成了“中国五声性”风格。如果站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立场上说可能我们根本不需要和声思维。但现在由于西方音乐体系在国内的普及,我们的音乐思维也开始西方化了,并开始思考我们中国民族的和声问题。那么,如何体现这种五声性风格特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调式中偏音的处理。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以其柔美而富于变化的音色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文章以《我爱你,中国》为例,结合美声唱法的发展历史,分析咬字吐字在美声唱法中的重要性。详细阐述歌唱中声母发声不准、声调失衡等问题,并提出解决这类咬字吐字问题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学习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提供参考,为解决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问题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美声唱法 吐字咬字 技巧  美声唱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