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同时传授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但是,多数教师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学习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大家知道,具体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是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善于进行学法指导,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传授知识的具体过程紧密结合,力求使学生在每节课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里,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围绕地理课包含的内容,教给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在地理课标中,有很多教学目标要求都涉及了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知识点。教材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区域地理部分,都是在讲述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而言,看到万花筒似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点,不知道如何理出头绪,要去归纳知识点,就更难了。为把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分析、归纳地理特点的能力,在最初学生接触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七年级《地理》下册)时,我通过以下步骤,给学生上了一节区域地理学习方法课:
1.出示知识框架,告诉学生地理特点所包含的内容:
2.根据以上知识框架,理清教材编排程序,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如可以结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教材是怎样先自然、后人文,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又是如何利用图片和文字内容来体现所包含的要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整本书的知识脉络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归纳、总结本书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3.结合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中所包含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如对“位置和范围”这一要素进行分析时,我抓住亚洲的位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一个国家(地区)的“位置”,要围绕经纬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几方面来分析;“范围” 应从包含的国家、地区、边界等方面来考虑。
二、帮助学生利用地图,寻找地理学习的窍门
地理是一门区域性极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而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地图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好习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尽量做到每节地理课都绘制准确的板图、板画,以地理学科的扎实教学基本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绘制简单地图的兴趣和欲望。把复杂的文字内容尽可能转化成简单的图画,把具体的地点落实在图上,引导学生去读图、析图、归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利用地图的好处。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地理问题。如在讲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中显示的文字内容很少,我主要利用教材中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乱占耕地”三幅景观图来讲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指导学生读图的同时进行分析。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种类地图,找出图中的主要地理事物,并帮助学生解决图中“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同时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地图的含义及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4.指导学生绘图。把绘图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通过描绘课本插图、填充图册、勾画简图轮廓,养成绘制地图的习惯。
5.指导学生利用地图记忆知识点。通过利用空白图按要求填图,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像内容,或创设心理地图去记忆知识点,这样会使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的文字内容形象化,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三、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来学习教材,真正学以致用
新课标强调要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教材内容,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中国地形概况时,我利用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比较熟悉的优势,让学生观察本区域的地势高低状况,然后由近及远,考虑周围地区的地形、地势和本区域有什么不同,再推而广之,来认识中国地形、地势。在讲到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时,结合本区域地形类型齐全的优势,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归纳出地形的多样性及山区面积广大的利与弊。这种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教法,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融入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增加时事内容、联系热点问题等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要依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围绕地理课包含的内容,教给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在地理课标中,有很多教学目标要求都涉及了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知识点。教材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区域地理部分,都是在讲述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而言,看到万花筒似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点,不知道如何理出头绪,要去归纳知识点,就更难了。为把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分析、归纳地理特点的能力,在最初学生接触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七年级《地理》下册)时,我通过以下步骤,给学生上了一节区域地理学习方法课:
1.出示知识框架,告诉学生地理特点所包含的内容:
2.根据以上知识框架,理清教材编排程序,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如可以结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教材是怎样先自然、后人文,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又是如何利用图片和文字内容来体现所包含的要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整本书的知识脉络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归纳、总结本书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3.结合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中所包含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如对“位置和范围”这一要素进行分析时,我抓住亚洲的位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一个国家(地区)的“位置”,要围绕经纬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几方面来分析;“范围” 应从包含的国家、地区、边界等方面来考虑。
二、帮助学生利用地图,寻找地理学习的窍门
地理是一门区域性极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而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地图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好习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尽量做到每节地理课都绘制准确的板图、板画,以地理学科的扎实教学基本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绘制简单地图的兴趣和欲望。把复杂的文字内容尽可能转化成简单的图画,把具体的地点落实在图上,引导学生去读图、析图、归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利用地图的好处。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地理问题。如在讲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中显示的文字内容很少,我主要利用教材中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乱占耕地”三幅景观图来讲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指导学生读图的同时进行分析。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种类地图,找出图中的主要地理事物,并帮助学生解决图中“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同时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地图的含义及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4.指导学生绘图。把绘图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通过描绘课本插图、填充图册、勾画简图轮廓,养成绘制地图的习惯。
5.指导学生利用地图记忆知识点。通过利用空白图按要求填图,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像内容,或创设心理地图去记忆知识点,这样会使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的文字内容形象化,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三、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来学习教材,真正学以致用
新课标强调要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教材内容,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中国地形概况时,我利用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比较熟悉的优势,让学生观察本区域的地势高低状况,然后由近及远,考虑周围地区的地形、地势和本区域有什么不同,再推而广之,来认识中国地形、地势。在讲到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时,结合本区域地形类型齐全的优势,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归纳出地形的多样性及山区面积广大的利与弊。这种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教法,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融入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增加时事内容、联系热点问题等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要依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