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最南端的实验室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南极洲开展科学研究,这片世界上最偏远、最寒冷的大陆已成为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科研宝地。比如,南极洲的冰层有上千米厚,记载着地球表面几百万年来的温度变化,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南极洲的冰盖是正在增加还是正在缩小?这是气候学家研究全球变暖的重要依据;南极洲几乎没有电磁污染,是最理想的天文基地,天文学家将在这里捕捉纯粹的宇宙射线和宇宙粒子;另外,南极也是海洋生物和耐寒生物的乐园,动物学家可以在这里大展身手……总之,南极洲可供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了科学的每一处领域。
  1   研究南极海洋的食物链
  纳撒尼尔·B·帕尔默号——这艘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南极破冰船,正载着科学家在南冰洋乘风破浪,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南极磷虾。这极为重要,因为从企鹅到鲸鱼以及入驻南极大陆的工作人员,几乎所有生活在这里的动物都以南极磷虾作为主要食物来源。
  2   监测全球冰川融化
  在南极大陆,“极地冰川观测网络”下辖的观测站超过100个,每个观测站都含有大约1.36吨的高科技设备,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有关冰川、陆地和海洋之间相互作用的资料和信息,以供全世界的科学家共享。
  3   观察婴儿时期的宇宙
  南极是地球上观察微波背景辐射的最佳地点,美国天文学家就曾经利用架设在南极的BICEP2望远镜,观察宇宙中回荡的微波背景辐射和原初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是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回声”,当它作用到微波背景辐射的时候,会产生特殊的信号模式。
  4   研究冰冷黑暗环境中的微生物
  在南极洲暗无天日的冬季里,有许多微生物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活下来。它们是怎么做到的?为了寻找答案,美国生物学家在南极洲两个冰雪覆盖的湖泊中建立了配有傳感器的观测站。每个观测站都拥有海藻探测器、浮游植物取样器和化学成分分析仪,这些机器全年无休,时刻都在搜集数据。
  5   观察隐藏起来的恒星
  南极洲位于极地,地球混乱的大气层在那里变得非常稳定,这意味着巨大的气球——有些比足球场还宽、和华盛顿纪念碑一样高——可以利用稳定的极地气流升到数万米高空,环绕南极大陆飞行。美国宇航局就曾使用巨大的气球,将重达771千克的伽马射线望远镜送入太空,观察那些由于地球大气层的阻隔而在陆地上看不见的恒星。
  6   研究企鹅的进化
  企鹅在南极的海洋生态环境中是重要的一环,它们通过改变生活习性适应全球变暖的过程尤其值得研究。美国科学家利用保存在南极洲冰层中已有4.5万年历史的企鹅遗骸和蛋壳,以及对阿德利企鹅长达15年的研究数据,来解释这种企鹅是如何适应今天这种环境的。
  麦克默多站进行了改造
  麦克默多科考站是南极大陆最大、最活跃的科学研究基地。美国科学家计划更新基地中的100多处设施,增加新的风力涡轮机,增加网络宽带,升级实验室里的器材。
其他文献
屏幕中发射出的蓝光  太阳、手机以及我们手中和床头柜上的所有其他电子设备都会发出一种高能量可见光,我们已知这种可见的蓝光与我们的生理节律有关。在白天,蓝光可以增加人的机敏性,振奋情绪,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生物钟;在夜间,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过多地暴露在蓝光中,会破坏我们的生理节律,导致失眠等问题。最近,研究人员将我们最喜欢的设备和眼部疾病联系起来,发现这些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可能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永
期刊
寒冷是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之一,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会使人体温过低,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甚至是死亡。尽管我们设计的衣服越来越轻便保暖,每年仍有人因为天气过于寒冷而死亡。  不过,有些时候低温却可以用来拯救濒临死亡的生命,重新界定生命的边界。  低温也能救人  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5℃至37.5℃之间,体温过低就容易处于危险状态。当人的身体进入低温状态时,新陈代谢会减慢,心率降低,最终心脏会停止跳动
期刊
1928年以前,没有人吃过泡泡糖;20世纪30年代末,人们发明了冰淇淋软化剂,在此之前,冰淇淋硬得像石头一样;1974年,跳跳糖出现了,这种糖让人觉得十分有趣。随着时间的推进,食物一直在更新变化中。到2028年,新的食物也许会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个人定制的食物  19世纪中期,苏格兰海军外科医生约瑟夫·林德首次证实了饮食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他的研究表明,常吃柑橘类水果的海员得坏血病(又称维生素
期刊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荣获1998年普利策奖的书畅销多年,至今依旧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在这本书里,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不同大陆之间文明进程大不相同?  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来到秘鲁高原上的印加帝国,经过短暂的战斗,他率领仅仅168名西班牙士兵便轻易地俘虏了身处8万印第安军队中的皇帝阿塔瓦尔帕。这是因为欧洲人有着明显的军事优势:西班牙人拥有钢刀、盔甲、枪炮和马
期刊
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真理,发明家的使命是发明创造,两者的本意都是为人类造福。然而,在金钱和荣誉的诱惑下,一些兼具科学素养和发明才能的人却会违背良心,做出一些对人类有害的事。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米基利便是这种人的代表,他是一个有过100多项发明专利的科学家,获得过无数的金钱和荣誉,曾担任美国化学学会的会长。然而,他最重要的两项发明却对人类有致命的危害,而且哪怕过几千几万年,这种危害也不会消除。米基利
期刊
《黑镜》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电视剧,自从2011年开播以来,一直好评不断。该剧每集都有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背景,但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是关于现代或未来的科技给人性造成的可怕影响。每一集的故事都能让你不寒而栗,正如该剧的名字那样——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一旦关闭屏幕,就像一面面黑色的镜子,使人感到冰冷、畏懼。  该剧提到了不少科技,包括社交网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不过,现实中还有很多科技还没被提到,这些
期刊
18世纪,西方社会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仍然局限于《圣经·创世纪》的篇章中,然而,在一个所有人都相信神创论的时代,有一位不知名的地质学家冲破了思维的限制,第一次提出了脱离神学的现代地质学理论,这个人就是地质学先驱、英国地质学家詹姆斯·赫顿。  1726年,詹姆斯·赫顿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他的父亲是商人,母亲是政府工作人员。在研究地质学之前,赫顿从事了好几个职业。他在律师事务所做过学徒,学习过医学,搞过
期刊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时常会觉得有压力。如果管理不好,它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会把我们打垮。下列几种妙招将帮助你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免受压力的日常折磨,让你与压力和谐相处。  专注于所能掌控的方面  在复习考试的时候,会担心遇到不会的题,考得不好;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被问到什么,自己该说什么。这些都会让我们倍感压力,出现失眠、焦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换个角度想想,我所能掌控的是
期刊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化学分子,它们可能有香味或臭味,它们可能有毒或有益,它们可能让我们感到高兴或者沮丧。每种分子都有它们自己的特点,这些分子帮助我们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七种最重要的分子,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会完全不同。  紫罗兰酮:性感的香水明星  紫罗兰酮是一种带有迷人香气的分子,它是许多花能散发香气的原因。当你拿着野生紫罗兰花朵时,当你喷香奈儿香水时,你都能闻到紫罗兰酮的味
期刊
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穆勒公司成功研制出一款如同飞碟一般的飞行器,但它不能飞入太空,只能脱离地面3米高,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飞行。穆勒公司将其命名为“M200系列的商用飞碟”。  M200有两个座位,可以垂直起降,尺寸与汽车差不多,可以载人上下班、逛街和旅游。它将让人类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也将让人类实现300年以来的飞碟梦,非常值得人们期待。  当1903年美国怀特兄弟设计出首架飞机时,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