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一步提高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整体发展。创新创业教研室对我院2019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跟踪回访。此次回访对象多数为在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就业的学生,同时通过网络远程回访了部分外省份毕业生。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掌握了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获取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就业;建议
一、调查情况综述
通过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回访,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满意度为100%。综合调查反馈信息,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职业道德优良,文化素质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综合满意度为95.6%。
同时,通过本次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了一些希望。首先,他们认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用人单位强调,希望受聘人员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工作中的多种需要。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能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更强的适应能力,能迅速适应不同任务的要求,他们希望学生能具备自我提升的能力,在工作时,不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很多企业对毕业生要求更多的是专业技能以外的部分,包括服务态度、商业礼仪、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建议加强德育课和职业指导课的力度。
在专业建设上,很多单位提出少而精的问题,他们认为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而学生却根本不能掌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加大核心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在该专业上的核心能力能够达标。并且也要注重专业的延伸性,现在企业需求的人才要求是复合型的,能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
二、主要工作和做法
(一)完善体系促就业
学院始终坚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系两级就业管理,各系为就业服务工作责任主体,形成了系主任、就业干事、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六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院系两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功用,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学院先后出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就业服务工作。
(二)跟踪联动促就业
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反馈至招生、教学等相关部门,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和招生计划,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
(三)搭建平台促就业
依托省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开拓就业市场;通过筹建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项目,挖掘中小微企业就业市场;利用校友交流平台,开发校友就业资源,并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帮助30余名未就业毕业生成功就业,将校友工作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借助省人力资源市场与20多家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多家商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社会组织建立了校社合作关系;与部分高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搭建了更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合作平台。
(四)鼓励入伍促就业
学院出台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实施办法》,实行五奖一补政策,并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征兵宣传月活动,2019年,我院大学生应征入伍义务兵、毕业生直招士官人数持续增长。部队全程参与定培士官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2019届38名定培士官毕业生全部入伍,就业率达到了100%。
(五)精准服务促就业
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组织中小型校园专场双选会6场,校园专场招聘会16场,發布企业自主招聘信息921条,其中通过校园管理系统向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735条,浏览人数达10余万人次,实现了向每位毕业生点对点推送招聘信息不少于5条。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实施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采取措施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如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展女生就业指导等。引进了“职业发展教育平台”,实现了线下线上同步授课,提高了就业、创业指导效果。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咨询和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专场报告会25场、就业政策与形势专题报告会2场,受益学生近1万余人次。
(六)创新创业促就业
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十三五”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规划》;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班,2019年受益学生80人;依托学院青年论坛,将创新创业讲座活动常态化;部分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创新创业大道,并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三、就业特点
(一)应聘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招聘信息缺乏搜索、分析和甄别能力,应聘技巧缺乏。沟通和交流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对社科知识的了解,社会信息获取不足,社会锻炼太少,无法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
(二)就业渠道较窄
本次调查的毕业生,均在小型私企工作,据了解,更多的毕业生就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小型非国有企业,从事设计和开发工作,也有少部分同学,放弃本专业的工作,转入其他专业的岗位进行工作。这表明,本专业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竞争力还略显不足。
(三)择业观趋于主流化
我院以往毕业生就业时往往偏爱回家乡工作,主要考虑是家庭和消费承受能力等因素。但是,今年毕业生工作地,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余同学也选择在省会城市工作。我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集中地,均处在沿海地区和内地一线城市,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更多的是考虑地区产业的发展,以及自身事业的发展,这也是当下主流的择业观点。
关键词:高职;就业;建议
一、调查情况综述
通过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回访,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满意度为100%。综合调查反馈信息,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职业道德优良,文化素质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综合满意度为95.6%。
同时,通过本次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了一些希望。首先,他们认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用人单位强调,希望受聘人员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工作中的多种需要。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能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更强的适应能力,能迅速适应不同任务的要求,他们希望学生能具备自我提升的能力,在工作时,不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很多企业对毕业生要求更多的是专业技能以外的部分,包括服务态度、商业礼仪、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建议加强德育课和职业指导课的力度。
在专业建设上,很多单位提出少而精的问题,他们认为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而学生却根本不能掌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加大核心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在该专业上的核心能力能够达标。并且也要注重专业的延伸性,现在企业需求的人才要求是复合型的,能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
二、主要工作和做法
(一)完善体系促就业
学院始终坚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系两级就业管理,各系为就业服务工作责任主体,形成了系主任、就业干事、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六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院系两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功用,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学院先后出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就业服务工作。
(二)跟踪联动促就业
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反馈至招生、教学等相关部门,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和招生计划,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
(三)搭建平台促就业
依托省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开拓就业市场;通过筹建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项目,挖掘中小微企业就业市场;利用校友交流平台,开发校友就业资源,并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帮助30余名未就业毕业生成功就业,将校友工作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借助省人力资源市场与20多家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多家商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社会组织建立了校社合作关系;与部分高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搭建了更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合作平台。
(四)鼓励入伍促就业
学院出台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实施办法》,实行五奖一补政策,并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征兵宣传月活动,2019年,我院大学生应征入伍义务兵、毕业生直招士官人数持续增长。部队全程参与定培士官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2019届38名定培士官毕业生全部入伍,就业率达到了100%。
(五)精准服务促就业
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组织中小型校园专场双选会6场,校园专场招聘会16场,發布企业自主招聘信息921条,其中通过校园管理系统向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735条,浏览人数达10余万人次,实现了向每位毕业生点对点推送招聘信息不少于5条。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实施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采取措施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如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展女生就业指导等。引进了“职业发展教育平台”,实现了线下线上同步授课,提高了就业、创业指导效果。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咨询和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专场报告会25场、就业政策与形势专题报告会2场,受益学生近1万余人次。
(六)创新创业促就业
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十三五”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规划》;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班,2019年受益学生80人;依托学院青年论坛,将创新创业讲座活动常态化;部分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创新创业大道,并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三、就业特点
(一)应聘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招聘信息缺乏搜索、分析和甄别能力,应聘技巧缺乏。沟通和交流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对社科知识的了解,社会信息获取不足,社会锻炼太少,无法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
(二)就业渠道较窄
本次调查的毕业生,均在小型私企工作,据了解,更多的毕业生就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小型非国有企业,从事设计和开发工作,也有少部分同学,放弃本专业的工作,转入其他专业的岗位进行工作。这表明,本专业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竞争力还略显不足。
(三)择业观趋于主流化
我院以往毕业生就业时往往偏爱回家乡工作,主要考虑是家庭和消费承受能力等因素。但是,今年毕业生工作地,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余同学也选择在省会城市工作。我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集中地,均处在沿海地区和内地一线城市,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更多的是考虑地区产业的发展,以及自身事业的发展,这也是当下主流的择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