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快速,其中电气安装工程在其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尤其是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关系密切。也就是说,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否合格,是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本文就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的主要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探索了电气安装施工方式,并就如何加强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安全性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对控制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目前,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但由于此工程不仅施工种类众多,工艺战线较长,而且在施工作业中需要严格做好各施工作业的协调处理工作,其安装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如何保障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工程的质量是目前施工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下面将就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
1.1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概述
装低压电气包括要进行接地网,预埋底盒、管件、线管等工序的操作,并在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及加固工作,在配合土建和装修工序过程中还要进行电箱、开关、穿线、电气连接、设备安装就位以及试运行等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调试,联动运行,整定各种参数,使电气设备的各参数按照设计要去运行;调试完成后,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向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并完成竣工验收。
1.2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特征
1.2.1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众多
在开展电气安装工程時,由于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工序较多,其施工周期也较长。施工人员首先必须进行接地网作业,并及时预埋线管、管件、底盒等土建工作并对做好焊接作业,确保土建工程顺利完成后,便进行相应的安装调试工作,在调试结果符合预期效果时,将其交付给相应部门进行后期的质量验收工作,此过程涉及的项目众多,所耗费的时间也较长。
1.2.2电气安装工程干扰因素较多,协调性要求较高
如上文所述,电气安装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涉及的干扰因素也较多,因此,对于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协调性要求也进一步提升。
1.2.3电气安装工程对质量检查要求较高
由于电气安装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重要,国家对于安装工程的质量检查要求较高,为了及时能消除电气安装工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着重于工程的质量检查,避免出现事故,而影响电气工程的顺利运行。
2.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2.1配电装置安装施工技术
在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工程之中,配电装置的安装施工项目是整个安装工程的重点项目,配电装置在整体电气系统主要是用于分配电能,若中低压配电装置安装质量不过关,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因此,对配电装置的安装施工技术要求也较高。
配电装置中包含了许多设备,主要有线路及绝缘子,控制设备自动开关,配电箱,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接地装置及补偿设备等。若配电装置出现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到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进行配电装置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并按照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开展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在进行安装调试时也应当更为慎重。在运行过程中,配电装置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设计整定电流与开关实际动作电流不相匹配。若设计的整定电流太小,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经常出项开关跳闸、停电等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但若整定电流设计的太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电流过载或短路时现象时,保护装置可能将起不到保护作用而造成安全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配电装置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配电箱的安装,包括配电箱中配电盘的安装,电器元件及内接线的安装以及箱体定位等操作。配电箱中配电盘经常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这也要求其材质必须是不可燃的材料,并且其安装位置、高度和间距都应准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配电箱内线路较为复杂,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保证线路整齐有序,各元件安装齐全。配电箱开孔大小依据管线直径来施工,孔口要安装塑胶垫,以防在穿线过程中损坏电线的保护层;为防止漏电,提高安全可靠性,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应进行接地或接零处理,并使用铜线连接并加以标识。在施工中还要保证配电箱的开启灵活,动静触头应联系在一起并保证中心线一致。配电箱内线路应整齐,不能出现交接无序的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缺芯线等现象。另外,为避免安全事故,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要求一致,控制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根数,并控制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大小;在施工完毕后,必须在每路回路的进线进行挂牌标识,以方便检修,并且在箱体上粘贴本箱的线路图,便于日后管理。
2.2防雷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中,防雷是其重要的施工项目。其接地装置的位置必须在地面以上并按照施工图纸设测试点,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雷接地主要是干线的敷设。在干线敷设过程中,其埋设位置必须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小于1m,当敷设完毕后必须均压。在处理接地模块时,接地模块应保持与地面水平或垂直方向,并与原土层联通。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且引出线大于两处。当采取暗敷操作时,在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固定装置,明敷的引下线应不弯曲,尽量平整,与支架焊接处用油漆防腐。变配电室的接地线多余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接地线可采用金属构件以及金属管道来使用,当这种情况时,应在接地干线和接地线间连一根跨接线。接地线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钢套管应与地线连通。当电缆穿过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2.3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2.3.1协调电气安装与给排水作业
当与给排水协调作业时,首先必须对正方面的图纸进行详细对比研究,因为很可能两者图纸有出入,比如电气线管道与给排水等管道有冲突,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个管道的安装,确定先后顺序,一般给排水管道必须在电气管道下方,所以确定两者施工工序,加强协调,得以保证两者工作顺利进行。
2.3.2协调电气安装于土建作业
当低压电气与土建协调作业时,毫无疑问,安装工程进度绝对受控于土建工程,因此两者协调作业时,必须分清主次,做到以土建进度为核心,全力配合土建工程。当然,必须明晰电气安装与土建工程两者必须相互合作的施工工序,在跟着土建节奏的同时,核对预埋管件的位置、数量、尺寸。预埋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后期的安装进度以及材料的预算,在预埋工作顺利完成后,各种安全接地、防雷引下线的焊接也必须按土建节奏来进行有序安装。
3.结语
综上所言,由于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已逐步成为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主要形式,因此,针对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施工技术调研,切实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尤其应当做好各作业的协调施工处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标准及规定来控制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推进整体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电气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民.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广东建材,2009(07):272-273.
[2]陆锐辉,谭国良.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施工管理[J].广东建材,2009(05):65-69.
[3]贾志勇.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电气,2010(05):43-45.
[4]万芳.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探究[J].工程科技,2012(09):230.
【关键词】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目前,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但由于此工程不仅施工种类众多,工艺战线较长,而且在施工作业中需要严格做好各施工作业的协调处理工作,其安装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如何保障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工程的质量是目前施工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下面将就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
1.1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概述
装低压电气包括要进行接地网,预埋底盒、管件、线管等工序的操作,并在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及加固工作,在配合土建和装修工序过程中还要进行电箱、开关、穿线、电气连接、设备安装就位以及试运行等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调试,联动运行,整定各种参数,使电气设备的各参数按照设计要去运行;调试完成后,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向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并完成竣工验收。
1.2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特征
1.2.1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众多
在开展电气安装工程時,由于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工序较多,其施工周期也较长。施工人员首先必须进行接地网作业,并及时预埋线管、管件、底盒等土建工作并对做好焊接作业,确保土建工程顺利完成后,便进行相应的安装调试工作,在调试结果符合预期效果时,将其交付给相应部门进行后期的质量验收工作,此过程涉及的项目众多,所耗费的时间也较长。
1.2.2电气安装工程干扰因素较多,协调性要求较高
如上文所述,电气安装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涉及的干扰因素也较多,因此,对于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协调性要求也进一步提升。
1.2.3电气安装工程对质量检查要求较高
由于电气安装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重要,国家对于安装工程的质量检查要求较高,为了及时能消除电气安装工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着重于工程的质量检查,避免出现事故,而影响电气工程的顺利运行。
2.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2.1配电装置安装施工技术
在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工程之中,配电装置的安装施工项目是整个安装工程的重点项目,配电装置在整体电气系统主要是用于分配电能,若中低压配电装置安装质量不过关,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因此,对配电装置的安装施工技术要求也较高。
配电装置中包含了许多设备,主要有线路及绝缘子,控制设备自动开关,配电箱,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接地装置及补偿设备等。若配电装置出现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到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进行配电装置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并按照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开展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在进行安装调试时也应当更为慎重。在运行过程中,配电装置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设计整定电流与开关实际动作电流不相匹配。若设计的整定电流太小,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经常出项开关跳闸、停电等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但若整定电流设计的太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电流过载或短路时现象时,保护装置可能将起不到保护作用而造成安全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配电装置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配电箱的安装,包括配电箱中配电盘的安装,电器元件及内接线的安装以及箱体定位等操作。配电箱中配电盘经常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这也要求其材质必须是不可燃的材料,并且其安装位置、高度和间距都应准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配电箱内线路较为复杂,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保证线路整齐有序,各元件安装齐全。配电箱开孔大小依据管线直径来施工,孔口要安装塑胶垫,以防在穿线过程中损坏电线的保护层;为防止漏电,提高安全可靠性,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应进行接地或接零处理,并使用铜线连接并加以标识。在施工中还要保证配电箱的开启灵活,动静触头应联系在一起并保证中心线一致。配电箱内线路应整齐,不能出现交接无序的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缺芯线等现象。另外,为避免安全事故,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要求一致,控制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根数,并控制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大小;在施工完毕后,必须在每路回路的进线进行挂牌标识,以方便检修,并且在箱体上粘贴本箱的线路图,便于日后管理。
2.2防雷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中,防雷是其重要的施工项目。其接地装置的位置必须在地面以上并按照施工图纸设测试点,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雷接地主要是干线的敷设。在干线敷设过程中,其埋设位置必须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小于1m,当敷设完毕后必须均压。在处理接地模块时,接地模块应保持与地面水平或垂直方向,并与原土层联通。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且引出线大于两处。当采取暗敷操作时,在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固定装置,明敷的引下线应不弯曲,尽量平整,与支架焊接处用油漆防腐。变配电室的接地线多余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接地线可采用金属构件以及金属管道来使用,当这种情况时,应在接地干线和接地线间连一根跨接线。接地线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钢套管应与地线连通。当电缆穿过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2.3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2.3.1协调电气安装与给排水作业
当与给排水协调作业时,首先必须对正方面的图纸进行详细对比研究,因为很可能两者图纸有出入,比如电气线管道与给排水等管道有冲突,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个管道的安装,确定先后顺序,一般给排水管道必须在电气管道下方,所以确定两者施工工序,加强协调,得以保证两者工作顺利进行。
2.3.2协调电气安装于土建作业
当低压电气与土建协调作业时,毫无疑问,安装工程进度绝对受控于土建工程,因此两者协调作业时,必须分清主次,做到以土建进度为核心,全力配合土建工程。当然,必须明晰电气安装与土建工程两者必须相互合作的施工工序,在跟着土建节奏的同时,核对预埋管件的位置、数量、尺寸。预埋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后期的安装进度以及材料的预算,在预埋工作顺利完成后,各种安全接地、防雷引下线的焊接也必须按土建节奏来进行有序安装。
3.结语
综上所言,由于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已逐步成为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主要形式,因此,针对中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施工技术调研,切实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尤其应当做好各作业的协调施工处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标准及规定来控制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推进整体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电气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民.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广东建材,2009(07):272-273.
[2]陆锐辉,谭国良.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施工管理[J].广东建材,2009(05):65-69.
[3]贾志勇.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电气,2010(05):43-45.
[4]万芳.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探究[J].工程科技,2012(0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