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言之,述出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质上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过程,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训练、发展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唤起注意,让学生的复述富有条理——语言连贯离不开敏捷性思维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积累丰富语言,培养他们的灵活思维、运用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课本这一资源,寻找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并有机结合儿童思维敏捷这一特点,开展复述指导。如让学生从易到难、由短到长地说一句话,逐渐发展到说一段话,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规律、时间先后顺序等复述有关内容,让学生采用先读后说、先听后述的方法进行复述,要求学生在复述时做到话题统一、对象一致。总之,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有顺序地不断训练中,学生会或多或少地掌握规律,做到语言逐渐连贯,思维逐步发展。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中,绝大多数要求复述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采用词语串联的方法进行复述指导和训练。具体做法是:教师把握复述内容的重点,根据学生复述的盲点或难点,精选与课文的描写线索或写作特色等有密切关联的重点词语,在黑板上适当板书,让学生做到合理思维、连贯复述。
  【案例】《虎门销烟》
  复述内容: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1)学生读文思考:虎门销烟共分几步?你找到了哪些动词?(撒、抛、倒)
  你能用三个字来概括销烟的经过吗?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
  把长句概括成短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销毁鸦片要这么复杂吗?一把火把它烧掉不就得了!其实,老师告诉大家,从前是在鸦片上拌上桐油架起来燃烧的,但这种方法很不彻底,巨量鸦片更是很难用这种方法销毁。因此,为了彻底地销毁鸦片,为了让销烟更成功,为了不被外国人嘲笑,林则徐走访了千家万户,终于找到了销烟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出示句子)
  (3)为了把销烟的经过写具体,作者不仅用上了三个准确的动词“撒、抛、倒”,而且还用了三个连接词“先……再……然后……”。你们能不看课文,用这几个词语来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吗?指名复述。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关注了动词,关注了连接词,让学生逐步加深虎门销烟的印象,做到有条理地复述。这样做,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突出了说的训练,还促使学生把消极词汇变成自己的积极词汇,使语言和思维共同发展。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的复述富有情趣——规范语言离不开灵活的思维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严肃枯燥的形式往往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复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复述的情趣,还能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1.为图配话
  苏教版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插图都紧扣原文的内容,合理、巧妙地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学生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还能在复述的同时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
  2.演课本剧
  由于整篇课文的复述占时长,跨度大,述者困难,听者厌烦,因而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开展游戏、举行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复述成为学生的爱好,用学生灵活的思维去促进语言的规范。
  三、促进理解,让学生的复述富有成效——语言内化离不开深刻性思维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复述是再一次的叙述,有利于学生内化语言。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详细复述篇幅较短的文章。这项训练可帮助学生把书本中规范化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这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还可编写一些填空题,为学生提供一根复述的“拐杖”,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理解。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复述富有成效。
  【案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师: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出示句子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此时小骆驼由委屈变得很——自豪,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你能用这段文字中的话来回答吗?(出示填空:我感到自豪,是因为 。)
  (2)认真读课文,真正明白脚掌的作用。(出示句子2: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想想看,妈妈在说这段话时是怎样的心情?仔细读读妈妈的话,你一定能体会到……(从“多亏”体会出妈妈的自豪)
  请你把妈妈的自豪读出来。(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做自豪的骆驼妈妈。(齐读)
  小结:又大又厚的脚掌能让骆驼们在沙漠里行走自如而不必担心陷进沙子里,作用真大!
  (3)同上,具体学习驼峰、睫毛的作用。
  (4)妈妈的亲身教导以及亲身体验,让小骆驼的这次沙漠之旅有了不少收获,他再也不感到委屈了,而是变得很——自豪。(指读最后一小节)
  (再次出示句子1。)
  如果你是小骆驼,你现在能用“我感到自豪的是——”来说一说吗?   出示填空:我感到自豪的是
  。
  ,我感到自豪。
  (我感到自豪的是:①我的脚掌又大又厚,在松软的沙子上行走才不会陷进沙子里去。②我的两个驼峰能贮存足够的养料,在无边无际的沙漠走上十天八天,我也不用担心肚子饿。③我有两层睫毛,在沙漠即使风铺天盖地刮过来,我眼睛里也不会进一点沙子。④把以上三句组合起来说。)
  在上述案例中,同样的填空,由于出现的时机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第一次复述,学生做到了复述一句话:“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而第二次复述由于学生充分朗读,正确理解,思维灵活,学生能联系课文来说,甚至能把课文第四节的相关内容都说出来。这样的复述,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反而有法有趣,而且做到了有条理、有成效。
  四、发挥想象,让学生的复述富有创造——个性语言离不开独创性思维
  复述除了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复述中。所谓创造性复述,就是指在课堂上,在课文学习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独创性思维,或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方式复述课文,如改变人称、改编结果等,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如复述个人对课文的独到理解,或在复述时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案例】《哪吒闹海》
  复述内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1)哪吒跳进了大海,就意味着向称霸一方的龙王父子发起了挑战。小哪吒知道后果吗?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小哪吒是怎样跳进大海的?(勇敢、毫不犹豫、果断)决定了就勇往直前,真不错,谁来读好“跳进大海”?
  (2)接着小哪吒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指导读轻、读柔),便——掀起滔天巨浪(出示图)。你们看,图上这滚滚波涛,巨大的海浪仿佛都连着了天,似乎要吞没一切,这就叫做——滔天巨浪。
  (3)海面上是掀起了滔天巨浪,海底的水晶宫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生自由表达。(水晶宫中一片狼藉;水晶宫摇晃得很厉害;放水果和酒杯的地方都倾斜了;虾兵蟹将到处乱窜,可能还撞到龙王身上。)
  (4)看到这幅情景,龙王吓了一跳,他称霸一方,从来也没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于是他……(连忙派巡海夜叉去查看)
  (5)多了不起的小哪吒,谁来赞一赞他?指名读第二节。
  (6)谁能不看书来赞一赞?加上自己的想象就更好了。
  他( )跳进,取下
  ( )一摆,便 ,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你看, 。你听, 。
  龙王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扶再放,先耐心指导,再让学生复述,做到了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学生的复述往往能做到富有个性,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教师成为有心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训练学生复述,复述就成为一把金钥匙,发展学生的学习语言,开启思维的大门,复述便能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醉汉  两个醉汉走在铁轨上,一个抱怨:“这楼梯怎么没个完。”另一个哼了一声说:“它的扶手还这么低。”
期刊
我本好汉  一只乌鸦和一只麻雀在大树枝上相遇了。  麻雀:“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你是什么鸟?”  乌鸦:“你真是孤陋寡闻,我是凤凰啊!”
期刊
策划人语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发已有四年了,其中的核心理念有着各式各样的佐证与解读,有的深入,有的浅出;有的贯之于心,有的付之于课堂。反思课堂变化和学生成长,有喜也有忧。这期,我们推出两位名师的实践解读文章,期望能引发广大教师的不断思考与实践。课堂的繁花似锦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生能得到发展与成长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始终应坚持的。只有方向正确了,努力前行才能到
期刊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域风情”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从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和艺术三方面描述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课文开头和结尾照应,又与课题呼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是本文一个明显的结构特点。课文运用丰富的描写色彩的词语,进行简单列举,语言表达特色鲜明。  【教学目标】  1.认读“湛蓝、
期刊
【摘 要】数的运算历年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和发展运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整数除法笔算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中的一大难点,为了克服这一难点,笔者对比多种版本教材的编排,解析整数除法笔算的意义理解,并结合“首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促进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笔算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除法笔算 教学策略 数学思维  数的运算教
期刊
前不久,我“意外”地把学生的一道题给批错了。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堆橘子,每筐装56千克可以装60筐,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所有橘子都装上,平均每筐需要多装多少千克?”  这道题一般有以下两种解法:一是用现在每筐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千克数,即:56×60÷56-56=4(千克);二是用原来比现在多装筐数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56×(60-56)÷56=4(千克)。可是班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孩子却列出了
期刊
所谓数学转化思想,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明确指出:数学转化思想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转化思想”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解题,对掌握新知和灵活应用旧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期刊
策划人语 教材是编者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解读,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文本桥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必须与编者在学科领域的字里行间进行深层对话,细心领悟编者的编排意图和设计思路,学会厚研教材。把教材读厚、读深、读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路径。  这期我们推荐两位名师的文章给大家,希望广大教师能从他们对知识板块的结构解读中读出如何厘清教材的整体脉络,悟出如何从教材的厚走向教材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生活情境中得到释放,创造兴趣无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运用生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经受认知上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利用小学生的情感因素,创设有效的生
期刊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也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认数教学序列中的重要节点。  一、前行中的思考——寻求“来龙”和“去脉”  1.这节课教什么  课前,我们仔细研读了教材,如下图:    这部分内容,是分四个层次组织认数活动。第一层次:认识“10个一是一个十”,先让学生经历从1到10的数小棒过程,知道数出的10根小棒里有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