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使用股骨近端锁定板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
【机 构】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使用股骨近端锁定板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5~76岁,平均(53.5±15.4)岁。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7例,Ⅴ型3例。首次手术至翻修手术间隔8~35个月,平均(14.8±7.4)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术后通过拍摄X线片及双源CT
其他文献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儿童期出现的对低剂量左旋多巴有显著且持续反应的肌张力障碍。多巴胺合成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均能导致该病。n
Ilizarov技术作为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1],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人体肢体重建的新技术[2]。骨缺损指发育畸形、骨髓炎、创伤或肿瘤等引起的肢体长度差异,通常需要手术的干预,是临
目的探讨腱鞘松解术治疗6岁以上儿童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骨科采用手术松解腱鞘治疗22例儿童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儿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妊娠晚期至产后18个月内,尤其产后/哺乳早期所诊断的骨质疏
骨盆髋臼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主要由暴力或髋关节脱臼引起,通常由前部(耻骨联合和耻骨支)和后部(髂骨翼、骶骨、骶髂关节)的损伤组成[1]。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目的是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