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动结式的结构,分析了决定动结式配价的因素和计算动结式配价的方法,得出了动结式的配价首先由补语的配价决定,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由动词配价决定的方法。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动结式的配价就是动词的配价;在补语的配价大于等于一时,动结式的配价为v-c={a0}∪{a2,s2,p2}。
关键词:动结式 配价 动词 补语
一、绪论
(一)定义
动结式也叫述结式,是一种由两个谓词构成的黏合式述补结构。位置在前的述语,通常是动词,表示一个行为,位置在后的补语,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表示行为造成的结果,如“教会”“踢坏”。
动结式的范围与一些海外学者称为verb-resultative compounds的范围大致相似,因此我们也将动结式简称为v-c形式。
由于动结式的构成比较复杂,我们对动结式的语法研究实际上与动结式的配价研究基本重合,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关于动结式配价的研究。
(二)结构
1.语义结构
本文将语言生成的过程看成是语义到句法的映射过程。那么动结式就可以看作是由底层的语义成分映射为动结式句法结构的过程。动结式底层由述语小句和补语小句组成,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表述一”和“表述二”。如下表所示:
动结式表述一表述二
(1)我看累了 我看书 我累了
(2)他倒赚了两千 他倒苹果 他赚了两千
(3)小王听糊涂了 小王听了他的话 小王糊涂了
(4)他打伤了张三 他打了张三 张三伤了
(5)医生救活了娃娃 医生救娃娃 娃娃活了
(6)我煮熟了鸡蛋 我煮鸡蛋 鸡蛋熟了
“表述一”和“表述二”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表述一”表示某种原因,“表述二”表示由某种原因引起的结果。“表述一”和“表述二”组成动结式以后,“表述一”中的谓词就成为了动结式中的述语,“表述二”中的谓词就成了动结式中的补语。
2.语用角度
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述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者状态传达的是背景信息(旧信息),属于预设,如例(1)中的背景信息是“我看书”,例(2)中的背景信息是“他倒苹果”,例(3)中的背景信息是“小王听了他的话”,例(4)中的背景信息是“他打了张三”,例(5)中的背景信息是“医生救娃娃”,例(6)中的背景信息是“我煮鸡蛋”。而补语所表示的是由述语引发的某种结果,是前景信息(新信息),是语义焦点的所在。如例(1)中的语义焦点是“我累了”,例(2)中的语义焦点是“他赚了两千”,例(3)中的焦点信息是“小王糊涂了”,例(4)中的焦点信息是“张三受伤了”,例(5)中的焦点信息是“娃娃活了”,例(6)中的焦点信息是“鸡蛋熟了”。我们认为,动结式中动词传递的是背景信息,而补语传递的是焦点信息。
(三)研究对象
谓词的配价数目(简称价数)和论元角色构成了谓词配价研究的基本方面,因为动结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联结在一起的比较复杂的谓词形式,因此,我们也着重研究动结式的配价数目和论元角色。
配价数目:动结式和谓词一样,可以带一定数量的名词性成分,有的名词性成分是必须出现的,这些必须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就是动结式的论元。动结式的论元数目就是它的配价数目。一价动结式就是只带一个论元的动结式,如“飞远(鸟飞远了)”;二价动结式就是能带两个论元的动结式,如“吵醒(他吵醒孩子了)”。通常认为动结式最多为三价,三价动结式就是可以带三个论元的动结式,如“挂在(她挂在墙上一幅画)”。
论元角色:论元的指称对象在动词所表达的事件中承担的角色属于语义层面。主要的语义角色有:表示行为的有意识的发出者的“施事”,如“他吵醒孩子了”中的“他”;表示受影响者的“受事”,如“他吵醒孩子了”中的“孩子”;表示次要的受影响的“与事”,如“我借他十块钱”中的“他”。根据语义角色在主宾语位置上不共现的原则,如果不同的语义角色可以在同一小句的主宾语位置上共现,就属于不同的论元角色;如果总是不在同一小句的主宾语位置上共现,则可合并为同一论元角色。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三种论元角色:
1.主论元(用a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主体,包括施事、当事、领事等语义角色。如“我看书”中的“我”,“苹果吃完了”中的“苹果”。
2.宾论元(用p表示):动作、行为的客体,包括受事、客事、结果、同事、系事等语义角色。如“看书”中的“书”,“打球”中的“球”。
3.辅论元(用s表示):除了主体和客体以外的其它论元,包括与事和作宾语的处所、时间和工具等语义角色。如“给他一本书”中的“他”,“去图书馆”中的“图书馆”。
本文的配价研究主要是考察动结式的配价数目,将配价研究等同于价数研究,论元角色起辅助研究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计算动结式的配价?
二、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
(一)提升过滤
动结式的配价成分分为主论元、宾论元和辅论元三种。根据前面对结构的分析可以知道,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的论元才有可能成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所以,我们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才有可能找出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的哪些论元可以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哪些论元被过滤掉了?
1.述语谓词论元的提升过滤
述语谓词是由动结式底层“表述一”部分映射而来,表示了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是背景信息、旧信息,因此,它所产生的宾论元及辅论元就不能再作为焦点信息成为动结式的宾论元及辅论元。而“表述一”部分的主论元此时又成为整个动结式的主论元得以必须存在。如下所示:
动结式 表述一 表述二
(1)妈妈喊哑了嗓子 妈妈喊话 嗓子哑了
(2)老王扛肿了肩膀 老王扛麻袋 肩膀肿了
(3)我坐麻了腿 我坐久了 腿麻了
(4)我煮熟了鸡蛋 我煮鸡蛋 鸡蛋熟了
(5)他挂歪地图了 他挂地图 地图歪了
(6)他打伤了张三 他打了张三 张三伤了
在例(1)中,“表述一”的宾论元“话”并没有成为“表述二”中的宾论元,因此,作为预设被动结式过滤掉了,在例(2)中,“表述一”的宾论元“麻袋”也没有成为表述二中的宾论元,也作为预设被过滤。例(3)也同样如此。在例(4)中,“表述一”的宾论元“鸡蛋”,与“表述二”中的主论元“张三”重合,成为动结式的宾论元。在例(5)中,“表述一”的宾论元“地图”与“表述二”中的主论元“地图”重合,因此成为动结式中的宾论元,例(6)也是如此。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述语谓词的主论元作为施事或主体的支配成分获得提升,成为动结式的主论元,而述语谓词的宾论元或辅论元作为预设被动结式过滤掉了,除非它们能够与补语谓词的某个论元成分重合才能获得提升。我们可以简单认为,获得提升的仅仅是补语谓词的某个论元成分。
因此,述语谓词将主论元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主论元,宾论元与辅论元被过滤掉了。
2.补语谓词的提升过滤
补语谓词是由动结式底层“表述二”部分映射而来的,表示由述语所引起的结果。它传达新信息,是语义焦点,它的论元在语义上的地位相应地比述语谓词的论元重要,因此,补语谓词的论元都要被提升为动结式的论元。如下所示:
动结式 A B
(1)我看累了 我看书 我累了
(2)他倒赚了两千 他倒苹果 他赚了两千
(3)小王听糊涂了 小王听了他的话 小王糊涂了
(4)他打伤了张三 他打了张三 张三伤了
(5)医生救活了娃娃 医生救娃娃 娃娃活了
(6)我煮熟了鸡蛋 我煮鸡蛋 鸡蛋熟了
例(1)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我”,例(2)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他”和宾论元“两千”,例(3)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小王”,例(4)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张三”,例(5)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娃娃”,例(6)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鸡蛋”,都成为动结式的论元。
因此,补语谓词的所有论元都被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
我们认为,在动结式中由于补语是语义焦点,地位比动词重要,因此,补语的论元都可能被提升,而动词只有主论元可以被提升。
(二)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
动结式是由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两部分构成的,因此我们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也必然有这两部分组成。
首先,述语谓词只有主论元必定会被提升为动结式的主论元,这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不是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
其次,补语谓词的论元都会被提升为动结式的论元,而在提升过程中却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导致了动结式配价的变化。
1.补语谓词的主论元与述语谓词的主论元重合:如“我看累了”,底层结构为“我看书”和“我累了”,动结式、述语和补语的主论元都是“我”。“看”只有主论元被提升,因此在动结式中为一价,“累”的主论元也被提升,却和“看”的主论元重合,因此整个动结式“看累”为一价。
2.补语谓词的主论元与述语谓词的主论元不重合:如:“医生救活了娃娃”,底层结构为“医生救娃娃”和“娃娃活了”。述语的主论元成为动结式的主论元,补语的主论元成为动结式的宾论元。“救”只有主论元被提升,因此,在动结式中为一价,“活”的主论元也被提升,且并未和“救”的主论元重合,二者都成为了动结式的论元,因此,整个动结式“救活”为二价。
由此可以看出,补语的配价数目是决定整个动结式配价数目的关键因素,在补语的配价数目不发生作用时,我们再考虑动词的配价。
三、动结式配价的计算方法
(一)补语配价等于零
补语配价等于零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动结式的补语意义非常虚化,它不具有支配其他成分的能力,所以这类的补语无配价。还有一类是指动结式的补语谓词自身配价为一,可以支配一个主论元,但是这个主论元在述结式中被述语谓词填充了,在这类动结式中补语的配价也为零。
1.补语无配价
这一类动结式的补语意义非常虚化,包括“到、着、住、掉、好”等几个词,它们仅仅是黏着在动词后面没有实际意义,很难确定配价,通常认为它们没有配价。在补语无配价时,动结式的配价决定于动词的配价:动词是一价的,则动结式也是一价的;动词是二价的,那么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1)一价动结式
(1)妈妈病好了。(2)我累着呢。
(3)你蹲住了。 (4)小偷跑掉了。
其中“病”“睡”“累”“跑”都是一价动词,因此整个动结式也是一价的。
2)二价动结式
(5)他找到老师了。 (6)我们看完电影了。
(7)我关好电脑了。 (8)警察抓住小偷了。
其中“找”“看”“关”“抓”都是二价动词,那么整个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2.补语配价被填充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吃”是一个二价动词,可以支配一个主论元“我”和一个宾论元“苹果”。但词组“吃苹果”就变成一个一价的结构了,它的宾论元被填充,只能支配一个主论元“我”。词组“我吃苹果”则为一个零价结构,因为它的主论元和宾论元都被填充了,这个结构一个可以支配的论元也没有了。在动结式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有一类自身是一价的补语,主论元被述语填充了,在动结式这个整体中,这类补语的配价为零,包括:“早、晚、迟、久、清、惯、周到、彻底、细致”等。在这种情况下,动结式的配价也决定于动词的配价:动词是一价的,则动结式也是一价的;动词是二价的,那么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1)一价动结式
(9)野猫饿惯了。(10)蟑螂死彻底了。
其中“饿”“死”都是一价动词,因此整个动结式也是一价的。
2)二价动结式
(11)我看清表格了。(12)我来晚了一小时。
(13)他们去迟了一会儿。
其中“看”“来”“去”都是二价动词,整个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动词的配价就是整个动结式的配价。
(二)补语配价大于等于一
补语的配价大于等于一,指的是动结式的补语至少有一个隐含的主论元存在,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动结式中动词的主论元用a1表示,补语的主论元用a2表示,宾论元用s2表示,辅论元用p2表示,动结式的主论元用a表示,宾论元用s表示,辅论元用p表示。根据提升过滤原则,在动结式中,a1肯定被提升成为a,那么如果a2和a1重合,则s2、p2被提升,成为s和p;如果a1和a2不重合,a1成为a,则a2被提升为s。
用公式表示:v-c={a1}∪{a2,s2,p2}。
1.a1和a2重合
(14)我学会英语。→我学英语,我会英语。
v-c={我}∪{我,英语},则(14)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宾论元为“英语”。
(15)他走进了房间。→他走路,他进房间。
v-c={他}∪{他,房间},则(15)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辅论元为“房间”。
(16)我借给他十块钱。→我借他十块钱,我给他十块钱。
v-c={我}∪{我,他,十块钱},则(16)为三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辅论元为“他”,宾论元为“十块钱”。
2.a1和a2不重合
(17)我打碎了杯子。→我打杯子,杯子碎了。
v-c={我}∪{杯子},则(17)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宾论元为杯子。
(18)张三打伤了李四。→张三打李四,李四受伤了。
v-c={张三}∪{李四},则(18)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张三”,宾论元为“李四”。
四、结语
本文结合动结式的结构,从语义的角度入手考虑,分析了决定动结式配价的因素和计算动结式配价的方法,得出了动结式的配价首先由补语的配价决定,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由动词配价数目决定。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动结式的配价就是动词的配价;在补语的配价大于等于一时,动结式的配价为公式v-c={a1}∪{a2,s2,p2}。
参考文献:
[1]施春宏.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4).
[2]王红旗.动趋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J].语言研究,1999,(1).
(杨卓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050091)
关键词:动结式 配价 动词 补语
一、绪论
(一)定义
动结式也叫述结式,是一种由两个谓词构成的黏合式述补结构。位置在前的述语,通常是动词,表示一个行为,位置在后的补语,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表示行为造成的结果,如“教会”“踢坏”。
动结式的范围与一些海外学者称为verb-resultative compounds的范围大致相似,因此我们也将动结式简称为v-c形式。
由于动结式的构成比较复杂,我们对动结式的语法研究实际上与动结式的配价研究基本重合,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关于动结式配价的研究。
(二)结构
1.语义结构
本文将语言生成的过程看成是语义到句法的映射过程。那么动结式就可以看作是由底层的语义成分映射为动结式句法结构的过程。动结式底层由述语小句和补语小句组成,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表述一”和“表述二”。如下表所示:
动结式表述一表述二
(1)我看累了 我看书 我累了
(2)他倒赚了两千 他倒苹果 他赚了两千
(3)小王听糊涂了 小王听了他的话 小王糊涂了
(4)他打伤了张三 他打了张三 张三伤了
(5)医生救活了娃娃 医生救娃娃 娃娃活了
(6)我煮熟了鸡蛋 我煮鸡蛋 鸡蛋熟了
“表述一”和“表述二”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表述一”表示某种原因,“表述二”表示由某种原因引起的结果。“表述一”和“表述二”组成动结式以后,“表述一”中的谓词就成为了动结式中的述语,“表述二”中的谓词就成了动结式中的补语。
2.语用角度
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述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者状态传达的是背景信息(旧信息),属于预设,如例(1)中的背景信息是“我看书”,例(2)中的背景信息是“他倒苹果”,例(3)中的背景信息是“小王听了他的话”,例(4)中的背景信息是“他打了张三”,例(5)中的背景信息是“医生救娃娃”,例(6)中的背景信息是“我煮鸡蛋”。而补语所表示的是由述语引发的某种结果,是前景信息(新信息),是语义焦点的所在。如例(1)中的语义焦点是“我累了”,例(2)中的语义焦点是“他赚了两千”,例(3)中的焦点信息是“小王糊涂了”,例(4)中的焦点信息是“张三受伤了”,例(5)中的焦点信息是“娃娃活了”,例(6)中的焦点信息是“鸡蛋熟了”。我们认为,动结式中动词传递的是背景信息,而补语传递的是焦点信息。
(三)研究对象
谓词的配价数目(简称价数)和论元角色构成了谓词配价研究的基本方面,因为动结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联结在一起的比较复杂的谓词形式,因此,我们也着重研究动结式的配价数目和论元角色。
配价数目:动结式和谓词一样,可以带一定数量的名词性成分,有的名词性成分是必须出现的,这些必须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就是动结式的论元。动结式的论元数目就是它的配价数目。一价动结式就是只带一个论元的动结式,如“飞远(鸟飞远了)”;二价动结式就是能带两个论元的动结式,如“吵醒(他吵醒孩子了)”。通常认为动结式最多为三价,三价动结式就是可以带三个论元的动结式,如“挂在(她挂在墙上一幅画)”。
论元角色:论元的指称对象在动词所表达的事件中承担的角色属于语义层面。主要的语义角色有:表示行为的有意识的发出者的“施事”,如“他吵醒孩子了”中的“他”;表示受影响者的“受事”,如“他吵醒孩子了”中的“孩子”;表示次要的受影响的“与事”,如“我借他十块钱”中的“他”。根据语义角色在主宾语位置上不共现的原则,如果不同的语义角色可以在同一小句的主宾语位置上共现,就属于不同的论元角色;如果总是不在同一小句的主宾语位置上共现,则可合并为同一论元角色。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三种论元角色:
1.主论元(用a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主体,包括施事、当事、领事等语义角色。如“我看书”中的“我”,“苹果吃完了”中的“苹果”。
2.宾论元(用p表示):动作、行为的客体,包括受事、客事、结果、同事、系事等语义角色。如“看书”中的“书”,“打球”中的“球”。
3.辅论元(用s表示):除了主体和客体以外的其它论元,包括与事和作宾语的处所、时间和工具等语义角色。如“给他一本书”中的“他”,“去图书馆”中的“图书馆”。
本文的配价研究主要是考察动结式的配价数目,将配价研究等同于价数研究,论元角色起辅助研究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计算动结式的配价?
二、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
(一)提升过滤
动结式的配价成分分为主论元、宾论元和辅论元三种。根据前面对结构的分析可以知道,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的论元才有可能成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所以,我们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才有可能找出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的哪些论元可以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哪些论元被过滤掉了?
1.述语谓词论元的提升过滤
述语谓词是由动结式底层“表述一”部分映射而来,表示了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是背景信息、旧信息,因此,它所产生的宾论元及辅论元就不能再作为焦点信息成为动结式的宾论元及辅论元。而“表述一”部分的主论元此时又成为整个动结式的主论元得以必须存在。如下所示:
动结式 表述一 表述二
(1)妈妈喊哑了嗓子 妈妈喊话 嗓子哑了
(2)老王扛肿了肩膀 老王扛麻袋 肩膀肿了
(3)我坐麻了腿 我坐久了 腿麻了
(4)我煮熟了鸡蛋 我煮鸡蛋 鸡蛋熟了
(5)他挂歪地图了 他挂地图 地图歪了
(6)他打伤了张三 他打了张三 张三伤了
在例(1)中,“表述一”的宾论元“话”并没有成为“表述二”中的宾论元,因此,作为预设被动结式过滤掉了,在例(2)中,“表述一”的宾论元“麻袋”也没有成为表述二中的宾论元,也作为预设被过滤。例(3)也同样如此。在例(4)中,“表述一”的宾论元“鸡蛋”,与“表述二”中的主论元“张三”重合,成为动结式的宾论元。在例(5)中,“表述一”的宾论元“地图”与“表述二”中的主论元“地图”重合,因此成为动结式中的宾论元,例(6)也是如此。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述语谓词的主论元作为施事或主体的支配成分获得提升,成为动结式的主论元,而述语谓词的宾论元或辅论元作为预设被动结式过滤掉了,除非它们能够与补语谓词的某个论元成分重合才能获得提升。我们可以简单认为,获得提升的仅仅是补语谓词的某个论元成分。
因此,述语谓词将主论元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主论元,宾论元与辅论元被过滤掉了。
2.补语谓词的提升过滤
补语谓词是由动结式底层“表述二”部分映射而来的,表示由述语所引起的结果。它传达新信息,是语义焦点,它的论元在语义上的地位相应地比述语谓词的论元重要,因此,补语谓词的论元都要被提升为动结式的论元。如下所示:
动结式 A B
(1)我看累了 我看书 我累了
(2)他倒赚了两千 他倒苹果 他赚了两千
(3)小王听糊涂了 小王听了他的话 小王糊涂了
(4)他打伤了张三 他打了张三 张三伤了
(5)医生救活了娃娃 医生救娃娃 娃娃活了
(6)我煮熟了鸡蛋 我煮鸡蛋 鸡蛋熟了
例(1)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我”,例(2)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他”和宾论元“两千”,例(3)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小王”,例(4)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张三”,例(5)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娃娃”,例(6)中补语谓词的主论元“鸡蛋”,都成为动结式的论元。
因此,补语谓词的所有论元都被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
我们认为,在动结式中由于补语是语义焦点,地位比动词重要,因此,补语的论元都可能被提升,而动词只有主论元可以被提升。
(二)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
动结式是由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两部分构成的,因此我们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也必然有这两部分组成。
首先,述语谓词只有主论元必定会被提升为动结式的主论元,这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不是控制动结式配价的因素。
其次,补语谓词的论元都会被提升为动结式的论元,而在提升过程中却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导致了动结式配价的变化。
1.补语谓词的主论元与述语谓词的主论元重合:如“我看累了”,底层结构为“我看书”和“我累了”,动结式、述语和补语的主论元都是“我”。“看”只有主论元被提升,因此在动结式中为一价,“累”的主论元也被提升,却和“看”的主论元重合,因此整个动结式“看累”为一价。
2.补语谓词的主论元与述语谓词的主论元不重合:如:“医生救活了娃娃”,底层结构为“医生救娃娃”和“娃娃活了”。述语的主论元成为动结式的主论元,补语的主论元成为动结式的宾论元。“救”只有主论元被提升,因此,在动结式中为一价,“活”的主论元也被提升,且并未和“救”的主论元重合,二者都成为了动结式的论元,因此,整个动结式“救活”为二价。
由此可以看出,补语的配价数目是决定整个动结式配价数目的关键因素,在补语的配价数目不发生作用时,我们再考虑动词的配价。
三、动结式配价的计算方法
(一)补语配价等于零
补语配价等于零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动结式的补语意义非常虚化,它不具有支配其他成分的能力,所以这类的补语无配价。还有一类是指动结式的补语谓词自身配价为一,可以支配一个主论元,但是这个主论元在述结式中被述语谓词填充了,在这类动结式中补语的配价也为零。
1.补语无配价
这一类动结式的补语意义非常虚化,包括“到、着、住、掉、好”等几个词,它们仅仅是黏着在动词后面没有实际意义,很难确定配价,通常认为它们没有配价。在补语无配价时,动结式的配价决定于动词的配价:动词是一价的,则动结式也是一价的;动词是二价的,那么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1)一价动结式
(1)妈妈病好了。(2)我累着呢。
(3)你蹲住了。 (4)小偷跑掉了。
其中“病”“睡”“累”“跑”都是一价动词,因此整个动结式也是一价的。
2)二价动结式
(5)他找到老师了。 (6)我们看完电影了。
(7)我关好电脑了。 (8)警察抓住小偷了。
其中“找”“看”“关”“抓”都是二价动词,那么整个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2.补语配价被填充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吃”是一个二价动词,可以支配一个主论元“我”和一个宾论元“苹果”。但词组“吃苹果”就变成一个一价的结构了,它的宾论元被填充,只能支配一个主论元“我”。词组“我吃苹果”则为一个零价结构,因为它的主论元和宾论元都被填充了,这个结构一个可以支配的论元也没有了。在动结式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有一类自身是一价的补语,主论元被述语填充了,在动结式这个整体中,这类补语的配价为零,包括:“早、晚、迟、久、清、惯、周到、彻底、细致”等。在这种情况下,动结式的配价也决定于动词的配价:动词是一价的,则动结式也是一价的;动词是二价的,那么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1)一价动结式
(9)野猫饿惯了。(10)蟑螂死彻底了。
其中“饿”“死”都是一价动词,因此整个动结式也是一价的。
2)二价动结式
(11)我看清表格了。(12)我来晚了一小时。
(13)他们去迟了一会儿。
其中“看”“来”“去”都是二价动词,整个动结式也是二价的。
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动词的配价就是整个动结式的配价。
(二)补语配价大于等于一
补语的配价大于等于一,指的是动结式的补语至少有一个隐含的主论元存在,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动结式中动词的主论元用a1表示,补语的主论元用a2表示,宾论元用s2表示,辅论元用p2表示,动结式的主论元用a表示,宾论元用s表示,辅论元用p表示。根据提升过滤原则,在动结式中,a1肯定被提升成为a,那么如果a2和a1重合,则s2、p2被提升,成为s和p;如果a1和a2不重合,a1成为a,则a2被提升为s。
用公式表示:v-c={a1}∪{a2,s2,p2}。
1.a1和a2重合
(14)我学会英语。→我学英语,我会英语。
v-c={我}∪{我,英语},则(14)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宾论元为“英语”。
(15)他走进了房间。→他走路,他进房间。
v-c={他}∪{他,房间},则(15)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辅论元为“房间”。
(16)我借给他十块钱。→我借他十块钱,我给他十块钱。
v-c={我}∪{我,他,十块钱},则(16)为三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辅论元为“他”,宾论元为“十块钱”。
2.a1和a2不重合
(17)我打碎了杯子。→我打杯子,杯子碎了。
v-c={我}∪{杯子},则(17)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我”,宾论元为杯子。
(18)张三打伤了李四。→张三打李四,李四受伤了。
v-c={张三}∪{李四},则(18)为二价动结式,主论元为“张三”,宾论元为“李四”。
四、结语
本文结合动结式的结构,从语义的角度入手考虑,分析了决定动结式配价的因素和计算动结式配价的方法,得出了动结式的配价首先由补语的配价决定,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由动词配价数目决定。在补语配价为零的情况下,动结式的配价就是动词的配价;在补语的配价大于等于一时,动结式的配价为公式v-c={a1}∪{a2,s2,p2}。
参考文献:
[1]施春宏.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4).
[2]王红旗.动趋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J].语言研究,1999,(1).
(杨卓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0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