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也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数学教师要认真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确保绝大多数高一新生能成功完成由初中数学向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一、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自习辅导课)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以及巩固强化。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
二、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以下“脱节”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三、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体几何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低。从数学思想方法看,初中数学对其要求不高,而高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有目的的进行调节,使学生能及时,顺利的过渡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
一要“认清自己”。
弄清楚自己在初中的学习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包括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时期是怎么过来的,存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可以找一些高中学生、家有高中生的家长或高中老师谈谈,弄清楚到高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即将进入的高中学习,一定要作好吃苦的准备。
二要搞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
三要搞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衔接阶段,要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过难、过急是不行的,过易、过慢也是不行的,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
四要搞好学习方法衔接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密度难度及作业量猛增,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同时学生也有强烈愿望。教师应对学生方法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指导,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如何预习,提醒大家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要从预习开始。
②如何听课,听课时要努力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③如何复习和总结,既要做好及时复习,也要做好单元复习。
④如何制订计划,计划一定要有长计划,还必须有短安排。计划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二要有具体目标,三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
五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面对高中的新学习环境,一定要重新自我定位。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内在因素,还是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作为数学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走进数学、热爱数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意识,保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是初高中数学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有: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从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后,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高一开始,应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因为努力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有些学生认为计算是否准确只是个细心问题。其实,能准确进行计算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这要靠平时认真坚持和严格训练才能养成。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并在平日里从严要求,确保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由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涉及面广,困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的存在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解决好高一学生不适应状况,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较快适应高中新教材的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发挥更大作用。
一、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自习辅导课)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以及巩固强化。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
二、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以下“脱节”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三、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体几何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低。从数学思想方法看,初中数学对其要求不高,而高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有目的的进行调节,使学生能及时,顺利的过渡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
一要“认清自己”。
弄清楚自己在初中的学习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包括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时期是怎么过来的,存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可以找一些高中学生、家有高中生的家长或高中老师谈谈,弄清楚到高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即将进入的高中学习,一定要作好吃苦的准备。
二要搞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
三要搞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衔接阶段,要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过难、过急是不行的,过易、过慢也是不行的,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
四要搞好学习方法衔接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密度难度及作业量猛增,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同时学生也有强烈愿望。教师应对学生方法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指导,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如何预习,提醒大家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要从预习开始。
②如何听课,听课时要努力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③如何复习和总结,既要做好及时复习,也要做好单元复习。
④如何制订计划,计划一定要有长计划,还必须有短安排。计划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二要有具体目标,三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
五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面对高中的新学习环境,一定要重新自我定位。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内在因素,还是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作为数学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走进数学、热爱数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意识,保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是初高中数学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有: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从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后,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高一开始,应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因为努力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有些学生认为计算是否准确只是个细心问题。其实,能准确进行计算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这要靠平时认真坚持和严格训练才能养成。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并在平日里从严要求,确保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由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涉及面广,困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的存在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解决好高一学生不适应状况,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较快适应高中新教材的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