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美育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還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一)启发想像,感知美的形态
  感知是儿童参与审美活动的直接途径和心理基础。唯有形状、色彩和声音等可感性具体形象,才能刺激儿童感觉器官的兴奋,从而获得对事物美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审美感知。
  要感知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各种美的形态,必须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形象。因而,需要从唤起学生的审美想像去寻觅。
  (二)进入角色,激发美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类文章"事"中含情,说明类文章"知"中有情,应用文中也常含情,这无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知识的贪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也由于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即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其间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即是教师情感的"投入"和"外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与作者悲欢与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巨澜。
  (三)理解品味美
  教材中有些课文很生动,很感人。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形象、感人的事迹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思考、品味,去挖掘主题和中心。例如学习《我看见了大海》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制作教学课件:波澜壮阔、海天一色、船影摇曳,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再通过逐层朗读:第一次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河子的成长源于一个美好的故事;第二次读让海的美丽景象浮现于学生的眼前;第三次读使学生理解在海上生存有许多危险;第四次读让学生找到自然中的海洋与生活中的海洋之间的联系;第五次读使学生感受到继父对河子深沉的父爱,这种崇高的思想使他的形象崇高而伟大,成为我心目中最尊重的亲人,有了这样的好父亲,我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学习至此,学生不但把握了文章的主题,而且使继父的形象得到了升华,同时自身也受到了美的教育。
  (四)引导观察,促进美的创造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美的创造一般是指作文,作文是学生用文章来表现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高级阶段。作者在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从创造的产品--作文中感受到自身的本质力量而获得最充分的审美愉悦。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不强,缺乏鉴别能力,有时往往见丑事容易,见美难,甚至美丑不分。因些,对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美的创造--作文来说,观察是前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灿烂的阳光是美,和煦的春风是美;鲜艳的花朵是美,飘零的落叶是美;丰硕的果实是美,肥沃的黑土地也是美......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美,促进美的创造。
其他文献
政治选择题属于客观试题,在实行“3+X”文科综合考试以来,每道题的分值高达4分。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能否发挥出正常水平,做好选择题是一个关键。笔者就高中政治选择题的常见类型,举例分析其特点及解题方法。  高中政治 选择题 特点 解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选择题在高考政治总分中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下面,我就结合部分试题,对高中政治客观性试题常见类型的特点及
期刊
新课标苏教版的第一课即《沁园春·长沙》,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增补诗词的内容,掌握鉴赏的方法,表达独特的感受,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认为运用比较阅读法,可以丰富词的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体会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学生在初中时就学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回忆所学,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同中求异,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思想抱负和胸襟气度。  比较阅读 鉴赏;  新课标苏
期刊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辅助作用,预习的好,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辅助作用,预习的好,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课前预习呢?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内涵及意义  1、预习是一种铺垫  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
期刊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面对当今时代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富有独创精神,能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社会的新型人才。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势在必行。  创新空间 创新潜能 创新欲望 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
期刊
新教法的基本要求是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转变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但在具体操作中每节课的效率是不同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根据自己的点滴经验总结如下:  初中数学 课堂
期刊
七年级的数学,尤其是上册,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学生要学好数学,不仅仅需要认真学习,还要有一定的学习技巧。有的同学,或许已经在小学就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技巧,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数学。这就需要老师去指引,去提醒他们。那么,作为七年级教师,该如何去指引,从哪些地方入手呢?我个人认为,做到以下五点,学生学习数学会比较顺心如意,教师的教学也会有一定的成就。  一、要求学生熟记概念和公
期刊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转变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数学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 运用能力  本文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
期刊
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技术、方式和手段,是教学的一种“激活剂”,尤其是在教学的导入、展开、总结、反馈等环节和步骤倍受亲赖。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新课改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二轮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应从整合教材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两方面进行.复习方法科学、策略优化、思路清晰,则效率一定会倍增,同时大幅度增分才有保障。  整合教材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  备考虽没有“捷径”,但如果复习方法科学、策略优化、思路清晰,则效率一定会倍增,同时大幅度增分才有保障。应从整合教材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两方面进行。  一、整合教材知识  1.理清概念奠定基石  把教材的概念先按教材顺序
期刊
实施提纲导学式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綱式教学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纲导学式 教学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不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从根本上说,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年来,我把“提纲导学式”教学运用于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