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思想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____l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文言文的阅读需求,估计将来也不会有,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确乎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即便阅读古代典籍,也不是一定要每个人都去阅读原著,因为,许多专业人士已做好了各种翻译与注释。
  那么,文言文的学习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就可以应对考试了呢?《考试大纲》中对文言文部分的考查是这样界定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显然,要求并不高。
  但现实情况是,长期以来,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课文时,喜欢延展,动不动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文某个词语出发,将并不常见的意义和用法一股脑儿地归纳出来,灌输给学生,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教师的博学,而事实上,学生辛辛苦苦地把这些词语生硬地记在笔记本上,根本无法记在大脑中,更不要说实际运用了。
  我们在试着改变,教师试着在课堂上少教一些,让学生可以多学一些。
  首先要求学生必备“古汉语词典”(不同版本都行),另外有与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其次,教师要认真研习教材,找出每一篇课文需要着重掌握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提示。最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遵照:诵读——翻译——归纳大意——分析形象,这样的步骤自主进行课文的研读。诵读的作用是找到语感,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没有语感而生硬地去记语法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能够把一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是目前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任务也是基础任务;能字通句顺地翻译一篇课文了,“归纳大意”“分析形象”都不再困难了,因为教材所选文段,都是比较浅易的。
  在实施这四个环节的时候,在课内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手头上的工具书、参考资料、课本上的注释,自主研读,教师提醒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给课文做注释,方便理解记忆,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的自主研读过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知识要求,抽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没能弄明白的问题,给予补充讲解;对于学生认识不够全面或认识浅显的问题,给予进一步的引导,最终达到全面掌握本课知识的目的。
  采用这样“少教多学”的方法,学生真正走进了一篇篇文言文里,人在,心在,所以收获是实在的,由浅到深,慢慢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收获自然是丰盈的。
  学习就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发现一个个未知的世界。学习就是主动地去吸收、去发现、去探究;就是举一反三、无师自通、融会贯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少教多学”确实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从长远看,它渗透给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而“自主”二字,又是我们成就一切的基础,因为能真正做好的事情,没有几件是靠别人逼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积极主动做好的。
其他文献
随着消费群体审美水平和生态意识的提升,裘皮与皮革拥有了新的功能展示和美学价值,如何在诠释独特风格的同时进行材质的物尽其用,这是今后裘皮与皮革服装设计的新潮流与趋势。本
用带有地形项的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16个时间积分为6天的数值试验.分析了初始位于大地形上空的偶极子,在东移过程中与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问题.结果指出:这种涡旋相互
在微利时代,强化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之所在。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本管理模式。责
目的:诊断性腹腔镜下评估不孕症的病因。方法:总结我院近3年行诊断性腹腔镜的80例不孕症患者,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80例不孕症病例中50例有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44.6%);26例有子宫内
在LG型偶极子近共振条件下,获得了一个高阶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并用此方程来描述缓慢移动的包络Rossby孤立子与双地形相互作用。数值结果表明,在LG型偶极子近共振条件下,在弱
一、“助读系统”的基本理念  1.理论上的定义  结合各位名家对助读系统理论的阐释,笔者将其归纳如下,助读:即辅助阅读,帮助读者浏览全文,并且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者的自我学习素养。系统:由多角度多方面多功能的各个不同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助读系统的各成分可划分为:课前预习、背景简介、下标注释、课后练习等。  2.助读系统的实际应用  既为助读,其主要的功能自然体现在帮助阅读和理解上:生僻词汇的解释,重点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小说教学永远离不开“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文体特点、考查重点及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决定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凝聚课堂合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一、“主问题”教学法  最早提出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主问题”教学法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