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把素质教育引向纵深,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功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语文教学本体的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
  注重知识能力。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四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
  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其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再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第四评价自学能力。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的机遇,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自学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场,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
  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占主导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难以实现。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要保证学生学好语文,评价必须把“教师主导”作为重要内容。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如下三个方面。
  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一看教师是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景是否有吸引力等。二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评价教师的基本功素质。这里的素质是“狭义”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
  总之,语文本体的确立离不开学生主体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习的语文本体的内容,教师主导的作用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对语文本体的理解上。如果人为地把评价内容完全独立割裂,这也不是明智的做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阅读,启发学生心灵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阅读能力。  【关键词】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
一、何谓自能阅读  何谓自能阅读,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阅读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期刊
【摘要】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一个难点。笔者在实践中通过加强语感教学,引入比较教学,注重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归纳,增加文言特殊句式知识积累,促进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产生兴趣,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师范 文言 特殊句式 教学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一个难,师范学校重视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据智力测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智商无显著的差别,但学生的学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异颇大,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也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而这些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较少心理障碍,其力度有时还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和有组织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更能实现。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生命、共同追求健康的崭新时代,随着两会期间医疗改革的政策导向,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亚健康市场的需求,为中国的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说明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得好,“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
期刊
【摘要】学好初中语文的因素很多,方法多种,其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更好的学好初中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情感  课文教学前的情感准备  课文教学前的情境准备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1],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2]是必要的。教
本文采用湖南、广东、安徽等地采集的乌桕(Sapium sebiferum)优株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形态特性与DNA分析相结合对乌桕优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观测优株种子及其幼苗的生物学特
每当要求孩子们作文时,我们常常会看见孩子们翻开作文本,嘴咬笔头,愁眉苦脸,苦思冥想,久久下不了笔的情景。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成了孩子们发愁、老师头痛的大问题。在听了《编写童话故事》的作文教学课后,我深深的感觉到适当创设写作情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易于动口,便于表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它是新课程指导下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