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情感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o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好初中语文的因素很多,方法多种,其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更好的学好初中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情感
  课文教学前的情感准备
  课文教学前的情境准备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1],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2]是必要的。教师根据所要教授课文的情感特点,教学需要,在教学之初教师或学生可选用一些辅助性形式为教学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在教授《背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父亲的背影,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对自己父亲的情感,为学习课文铺垫情感,然后结合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父亲的背影来表达他的情感的。在教授《小桔灯》时,教师可以自制一些小桔灯,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在导入新课之前展示小桔灯模型,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达到“采用适当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学环境,……,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3]
  课文教学前的铺垫、悬念设计
  现在的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所以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轶事趣闻出发导入课文,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同时,授新课前,用动情的语言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样就显得亲切自然,缩短教师、学生、课文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4]所以教师在教授课文之前,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先设计一些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在复述课文情节时注意语气的运用,或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下面的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设置这样的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印象,达到好的教学目的。这种方法常常实用那些人物性、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如《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等。
  课文教学时的情感激发
  为课文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文教学时需要新课导入这个环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针对所教授内容的重点部分或难点部分,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让学生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用这样方式导入新课,就会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教师讲课的吸引力,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教授《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教学手段突出“情”“理”,感染学生
  初中语文课文的选择大多是一些饱含人间情感的文章,这就为教师教学采用“入情”、“入理”这样的教学手段提供可能,“入情”即将学生的思维导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去,“情感总是对一定对象的态度体验”[5]。对于特定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扮课文中一个人物角色,根据课文情境演绎课文中的人物,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带着情感来学;“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入情”、“入理”并不是机械的顺序,而是根据具体课文的情境合理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触类旁通,吸引学生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没什么事物是孤立存在的。”[6]把相似的东西有机的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的好办法。教授《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回忆冬天的情境、景色,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样述写《济南的冬天》的;再如教授《春》时,可让学生自己回忆过去与春天有关的人和事,以及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样,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倾注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文的重点处倾注更多的情感,一篇课文的学习,有其学习重点,我们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学好这篇课文,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对于课文的重点部分、重点段落、重点句、重点字要重点对待。这样,就能使学生准确领悟课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在教授《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教学结束时留下空白,深长意味
  在课文教学结束时,是戛然而止还是留下意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往往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所以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借鉴这一手段,留下空白,让学生再去体验课文情感。教授《我的老师》、《最后一课》结束时,让学生在课外分析课文的其他主题思想,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发掘、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之外的情感。这样便可拓宽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意去运用,不仅会让学生学习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还会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心理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2]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3]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张锡生,杨明.现代职业道德与通用能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5] 杨春贵,张绪文,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4.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目,其中不少还是古今名家之作。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等形式,强化读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 朗读 教学 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阅读最常用的传统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语文
不可否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势主要集中体现于其丰富多彩的特点,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普通话不标准的教师来说,它的音频设备可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朗读的作用;对于简笔画技能不够的教师来说,它的使用也可以弥补教师在这个方面的不足,等等。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多媒体课件也是如此。教学课堂上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多媒体课件的“辅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赋予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为此,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倾向十分严重,虽然语文教学在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向知识和能力并重方面的转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目的只是为应试而训练语文能力,为应试而养成语文习惯,导致了语文教学耗时费力,效
期刊
【摘要】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阅读,启发学生心灵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阅读能力。  【关键词】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
一、何谓自能阅读  何谓自能阅读,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阅读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期刊
【摘要】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一个难点。笔者在实践中通过加强语感教学,引入比较教学,注重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归纳,增加文言特殊句式知识积累,促进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产生兴趣,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师范 文言 特殊句式 教学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一个难,师范学校重视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据智力测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智商无显著的差别,但学生的学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异颇大,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也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而这些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较少心理障碍,其力度有时还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和有组织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更能实现。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生命、共同追求健康的崭新时代,随着两会期间医疗改革的政策导向,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亚健康市场的需求,为中国的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说明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得好,“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