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中行先生比我长三岁,在科举制度时,相差一科,在学校制度中,相差一届。他的学问修养,文章识见,都不折不扣地是我的一位前辈。我们相识已逾四十年,可以算是一位极熟的神交。一般说,神交二字多是指尚无交往而闻名相慕的人,我对张老何以忽然用上这两个字?其理不难说明:住得距离远,工作各自忙。张老笔不停挥地撰稿,我也笔不停挥地写应酬字。他的文章出来,我必废寝忘食地读,读到一部分时就忍不住写信去喝采或抬杠。他的著作又常强迫我用胡说巴道的话来作“序”,说良心话,我真不知从何写起。“口门太窄”,如何吐得出他这辆“大白牛车”?但是翻读《负暄续话》稿本未完,就忍不住要写信去喝采、去抬杠。罢了,就把一些要写信的话写在这里,算作初步读过部分原稿的“读后感”。还得加个说明,为什么用“感”字而不用“记”字,因为“记”必须是扎扎实实地记录所读的心得体会;“感”就不同了,由此的感受,及彼的感发,都可包容。也就是有“开小差”的退路而已。
张先生这部《续话》中有一篇记他令祖的文章,题为《祖父张伦》。文中开头即说世间有两种人,一是哲人,一是痴人。哲人如孔子,痴人如项羽。其论点如何,我这里不想阐发,所要引的,即因我对张老总想用“徽号”般的词来概括他,又总想不出恰当的字眼;现在得到了,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
哲人最明显,从我肤浅的理解中,作武断的分析:他博学,兼通古今中外的学识;他达观,议论透辟而超脱,处世“为而弗有”;他文笔轻松,没有不易表达思想的语言;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他的杂文中,常见有不屑一谈的地方或不傻装糊涂的地方,可算以上诸端升华的集中表现,也就是哲人的极高境界。
至于说他也是痴人,理由是他是一位躬行实践的教育家。他在学校教书,当然是教育工作者,他后来大部分时间作教育出版工作,我读过他主持编选注释的《文言文选读》,还读过他的巨著《文言和白话》,书中都是苦口婆心地为学习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人解决问题、引导门径。那部选注本,从每个词的解释,到每个字的规范写法,以至每个标点的使用,可以说都是一丝不苟的。第一册刚出版,他手持一本送给我,一句自谈甘苦或自表谦逊的话都没说,回忆仿佛只说是大家的辛劳而已。我也曾参加过这类选注本的工作,出版后送人时就不是这种态度,对照起来,我只有自惭,想把书中所列我的名字挖掉。
再说一本题为《文言和白话》的巨著,这真可谓马蜂窝,一捅便群蜂乱飞,是个总也捅不清的问题。而张老却抱着大智大悲的本愿,不怕被螫,平心静气,从略到详,还把有关弄懂文言文的种种常识性问题一一传授。张老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雨,而这本书的文风却极似我们共同尊敬的老前辈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的著作,那么严肃,那么认真。
还有在解放前后许多年中,张先生曾主编过有关佛学的期刊,不难想象,在那个时候,这种内容的刊物,撰稿人和读者是如何稀少,而张先生却不惜独自奔走约稿,甚至自己化名写稿,以救急补充空白。据我所知,张先生并非虔诚的佛教徒,他又为什么这样甘之如饴呢?恐怕除了从传播知识的愿望出发之外,没法有别的解释。
他去年还写了一本《禅外说禅》,顾名思义,既在禅外,必然是持着旁观态度。虽未必全是从唯物论角度来作批判,至少也会是拿那些不着边际的机锋语来作笑料或谈助,谁知却有不尽然的。他在稿中仍是源源本本介绍宗门和教派的种种问题。其中有些是老禅和子也未必都知都懂的,而书中则严肃地、不涉玄虚地加以介绍。不涉玄虚恐怕就是“禅外”二字所由命名的吧?
从以上各点看,他的著作总是从教育的目的出发的。如果说有一种信念或说一种特别宗教的话,就可说他是“教育教”的虔诚信徒。这样虔诚,我无以形容,只可用张先生所提出的那个“痴”字来恭维他,此外别无他法。
现在该回到《续话》的本身上来了。张老在《琐话》中,对温源宁先生的学识文章都表示过赞扬,最近他亲自送来《续话》稿本,命我作“序”,同时手持一册题名《一知半解》的小册,即是《琐话》中提到的温氏那本作品。原本是用英文写的,《琐话》援引时是张老自己译的一段。现在这本是由南星先生把全书译成汉文,前有张老的序言。我一口气地读完全书十七篇,感觉到难怪张老那么欣赏这本书,除了原本英文的优点我不知道外,作者那种敏锐的观察,轻松的刻画,冷隽的措词,都和张老的散文有针芥之契。
我曾对观察文学艺术作品设过一种比喻,要如画人肖像,透衣见肉,透肉见骨,透骨见髓,现在还要加上两句,即是在一定空间里看他的神情,在一定时间里看他的行为。我觉得温先生这本书,写他所见的人物,可以说具备高度水平,而在我这个初学的读者,仍有一项先天不足处。温氏书中所写人物,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作者既没有交代,译者当然也无法一一注明。书中的人物虽然个个写得深能入骨三分,远能勾魂摄魄,但是捉来的这位鬼魂,竟使阎王爷也需要请判官查帐。
张先生《琐话》、《续话》这两部当然也具有那种勾魂摄魄之功,更重要的还有不屑一写的部分和不傻装糊涂的部分。这两部分是温氏所不具备的,因为这是哲人笔下才会出现的。或问:你有什么例子?回答是:孺悲要见孔子,孔子托词有病不见他,传话的刚出房门,孔子就取瑟而歌,让孺悲知道,这是不愿跟讨厌的人费话,岂不即是不屑一说吗?又子贡方(谤)人,孔子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不谤人是道德问题,而孔子以没时间来表示不愿谤人,多么幽默,也就是多么不傻装糊涂!
张老的《琐话》和《续话》里又有另一个特点不同于温氏的,就是写某人某事,必都交代清楚,使读者不致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憾,这仍是“教育教”信徒的职业病,是哲人写书时流露出的痴人的性格。为冷隽而冷隽,或纯冷无热的,当然可算纯哲人,而张先生却忍不住全冷、冰冷,每在无意之中自然透出热度。其实他的冷,也是被逼成的。所以纯俏皮的文章,是为俏皮而俏皮;冷中见热或热中见冷的文章,可以说是忍俊不禁。
有人看我写到这里向我说:照你所说的这位张先生可谓既哲又痴的完人了。我说不然,他实是痴多哲少,因为他还是一笔一划地写出了若干万字的著作!
一九八九年六月七日
(《负喧续话》,张中行著,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先生这部《续话》中有一篇记他令祖的文章,题为《祖父张伦》。文中开头即说世间有两种人,一是哲人,一是痴人。哲人如孔子,痴人如项羽。其论点如何,我这里不想阐发,所要引的,即因我对张老总想用“徽号”般的词来概括他,又总想不出恰当的字眼;现在得到了,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
哲人最明显,从我肤浅的理解中,作武断的分析:他博学,兼通古今中外的学识;他达观,议论透辟而超脱,处世“为而弗有”;他文笔轻松,没有不易表达思想的语言;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他的杂文中,常见有不屑一谈的地方或不傻装糊涂的地方,可算以上诸端升华的集中表现,也就是哲人的极高境界。
至于说他也是痴人,理由是他是一位躬行实践的教育家。他在学校教书,当然是教育工作者,他后来大部分时间作教育出版工作,我读过他主持编选注释的《文言文选读》,还读过他的巨著《文言和白话》,书中都是苦口婆心地为学习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人解决问题、引导门径。那部选注本,从每个词的解释,到每个字的规范写法,以至每个标点的使用,可以说都是一丝不苟的。第一册刚出版,他手持一本送给我,一句自谈甘苦或自表谦逊的话都没说,回忆仿佛只说是大家的辛劳而已。我也曾参加过这类选注本的工作,出版后送人时就不是这种态度,对照起来,我只有自惭,想把书中所列我的名字挖掉。
再说一本题为《文言和白话》的巨著,这真可谓马蜂窝,一捅便群蜂乱飞,是个总也捅不清的问题。而张老却抱着大智大悲的本愿,不怕被螫,平心静气,从略到详,还把有关弄懂文言文的种种常识性问题一一传授。张老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雨,而这本书的文风却极似我们共同尊敬的老前辈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的著作,那么严肃,那么认真。
还有在解放前后许多年中,张先生曾主编过有关佛学的期刊,不难想象,在那个时候,这种内容的刊物,撰稿人和读者是如何稀少,而张先生却不惜独自奔走约稿,甚至自己化名写稿,以救急补充空白。据我所知,张先生并非虔诚的佛教徒,他又为什么这样甘之如饴呢?恐怕除了从传播知识的愿望出发之外,没法有别的解释。
他去年还写了一本《禅外说禅》,顾名思义,既在禅外,必然是持着旁观态度。虽未必全是从唯物论角度来作批判,至少也会是拿那些不着边际的机锋语来作笑料或谈助,谁知却有不尽然的。他在稿中仍是源源本本介绍宗门和教派的种种问题。其中有些是老禅和子也未必都知都懂的,而书中则严肃地、不涉玄虚地加以介绍。不涉玄虚恐怕就是“禅外”二字所由命名的吧?
从以上各点看,他的著作总是从教育的目的出发的。如果说有一种信念或说一种特别宗教的话,就可说他是“教育教”的虔诚信徒。这样虔诚,我无以形容,只可用张先生所提出的那个“痴”字来恭维他,此外别无他法。
现在该回到《续话》的本身上来了。张老在《琐话》中,对温源宁先生的学识文章都表示过赞扬,最近他亲自送来《续话》稿本,命我作“序”,同时手持一册题名《一知半解》的小册,即是《琐话》中提到的温氏那本作品。原本是用英文写的,《琐话》援引时是张老自己译的一段。现在这本是由南星先生把全书译成汉文,前有张老的序言。我一口气地读完全书十七篇,感觉到难怪张老那么欣赏这本书,除了原本英文的优点我不知道外,作者那种敏锐的观察,轻松的刻画,冷隽的措词,都和张老的散文有针芥之契。
我曾对观察文学艺术作品设过一种比喻,要如画人肖像,透衣见肉,透肉见骨,透骨见髓,现在还要加上两句,即是在一定空间里看他的神情,在一定时间里看他的行为。我觉得温先生这本书,写他所见的人物,可以说具备高度水平,而在我这个初学的读者,仍有一项先天不足处。温氏书中所写人物,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作者既没有交代,译者当然也无法一一注明。书中的人物虽然个个写得深能入骨三分,远能勾魂摄魄,但是捉来的这位鬼魂,竟使阎王爷也需要请判官查帐。
张先生《琐话》、《续话》这两部当然也具有那种勾魂摄魄之功,更重要的还有不屑一写的部分和不傻装糊涂的部分。这两部分是温氏所不具备的,因为这是哲人笔下才会出现的。或问:你有什么例子?回答是:孺悲要见孔子,孔子托词有病不见他,传话的刚出房门,孔子就取瑟而歌,让孺悲知道,这是不愿跟讨厌的人费话,岂不即是不屑一说吗?又子贡方(谤)人,孔子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不谤人是道德问题,而孔子以没时间来表示不愿谤人,多么幽默,也就是多么不傻装糊涂!
张老的《琐话》和《续话》里又有另一个特点不同于温氏的,就是写某人某事,必都交代清楚,使读者不致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憾,这仍是“教育教”信徒的职业病,是哲人写书时流露出的痴人的性格。为冷隽而冷隽,或纯冷无热的,当然可算纯哲人,而张先生却忍不住全冷、冰冷,每在无意之中自然透出热度。其实他的冷,也是被逼成的。所以纯俏皮的文章,是为俏皮而俏皮;冷中见热或热中见冷的文章,可以说是忍俊不禁。
有人看我写到这里向我说:照你所说的这位张先生可谓既哲又痴的完人了。我说不然,他实是痴多哲少,因为他还是一笔一划地写出了若干万字的著作!
一九八九年六月七日
(《负喧续话》,张中行著,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