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痴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Fe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中行先生比我长三岁,在科举制度时,相差一科,在学校制度中,相差一届。他的学问修养,文章识见,都不折不扣地是我的一位前辈。我们相识已逾四十年,可以算是一位极熟的神交。一般说,神交二字多是指尚无交往而闻名相慕的人,我对张老何以忽然用上这两个字?其理不难说明:住得距离远,工作各自忙。张老笔不停挥地撰稿,我也笔不停挥地写应酬字。他的文章出来,我必废寝忘食地读,读到一部分时就忍不住写信去喝采或抬杠。他的著作又常强迫我用胡说巴道的话来作“序”,说良心话,我真不知从何写起。“口门太窄”,如何吐得出他这辆“大白牛车”?但是翻读《负暄续话》稿本未完,就忍不住要写信去喝采、去抬杠。罢了,就把一些要写信的话写在这里,算作初步读过部分原稿的“读后感”。还得加个说明,为什么用“感”字而不用“记”字,因为“记”必须是扎扎实实地记录所读的心得体会;“感”就不同了,由此的感受,及彼的感发,都可包容。也就是有“开小差”的退路而已。
  张先生这部《续话》中有一篇记他令祖的文章,题为《祖父张伦》。文中开头即说世间有两种人,一是哲人,一是痴人。哲人如孔子,痴人如项羽。其论点如何,我这里不想阐发,所要引的,即因我对张老总想用“徽号”般的词来概括他,又总想不出恰当的字眼;现在得到了,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
  哲人最明显,从我肤浅的理解中,作武断的分析:他博学,兼通古今中外的学识;他达观,议论透辟而超脱,处世“为而弗有”;他文笔轻松,没有不易表达思想的语言;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他的杂文中,常见有不屑一谈的地方或不傻装糊涂的地方,可算以上诸端升华的集中表现,也就是哲人的极高境界。
  至于说他也是痴人,理由是他是一位躬行实践的教育家。他在学校教书,当然是教育工作者,他后来大部分时间作教育出版工作,我读过他主持编选注释的《文言文选读》,还读过他的巨著《文言和白话》,书中都是苦口婆心地为学习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人解决问题、引导门径。那部选注本,从每个词的解释,到每个字的规范写法,以至每个标点的使用,可以说都是一丝不苟的。第一册刚出版,他手持一本送给我,一句自谈甘苦或自表谦逊的话都没说,回忆仿佛只说是大家的辛劳而已。我也曾参加过这类选注本的工作,出版后送人时就不是这种态度,对照起来,我只有自惭,想把书中所列我的名字挖掉。
  再说一本题为《文言和白话》的巨著,这真可谓马蜂窝,一捅便群蜂乱飞,是个总也捅不清的问题。而张老却抱着大智大悲的本愿,不怕被螫,平心静气,从略到详,还把有关弄懂文言文的种种常识性问题一一传授。张老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雨,而这本书的文风却极似我们共同尊敬的老前辈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的著作,那么严肃,那么认真。
  还有在解放前后许多年中,张先生曾主编过有关佛学的期刊,不难想象,在那个时候,这种内容的刊物,撰稿人和读者是如何稀少,而张先生却不惜独自奔走约稿,甚至自己化名写稿,以救急补充空白。据我所知,张先生并非虔诚的佛教徒,他又为什么这样甘之如饴呢?恐怕除了从传播知识的愿望出发之外,没法有别的解释。
  他去年还写了一本《禅外说禅》,顾名思义,既在禅外,必然是持着旁观态度。虽未必全是从唯物论角度来作批判,至少也会是拿那些不着边际的机锋语来作笑料或谈助,谁知却有不尽然的。他在稿中仍是源源本本介绍宗门和教派的种种问题。其中有些是老禅和子也未必都知都懂的,而书中则严肃地、不涉玄虚地加以介绍。不涉玄虚恐怕就是“禅外”二字所由命名的吧?
  从以上各点看,他的著作总是从教育的目的出发的。如果说有一种信念或说一种特别宗教的话,就可说他是“教育教”的虔诚信徒。这样虔诚,我无以形容,只可用张先生所提出的那个“痴”字来恭维他,此外别无他法。
  现在该回到《续话》的本身上来了。张老在《琐话》中,对温源宁先生的学识文章都表示过赞扬,最近他亲自送来《续话》稿本,命我作“序”,同时手持一册题名《一知半解》的小册,即是《琐话》中提到的温氏那本作品。原本是用英文写的,《琐话》援引时是张老自己译的一段。现在这本是由南星先生把全书译成汉文,前有张老的序言。我一口气地读完全书十七篇,感觉到难怪张老那么欣赏这本书,除了原本英文的优点我不知道外,作者那种敏锐的观察,轻松的刻画,冷隽的措词,都和张老的散文有针芥之契。
  我曾对观察文学艺术作品设过一种比喻,要如画人肖像,透衣见肉,透肉见骨,透骨见髓,现在还要加上两句,即是在一定空间里看他的神情,在一定时间里看他的行为。我觉得温先生这本书,写他所见的人物,可以说具备高度水平,而在我这个初学的读者,仍有一项先天不足处。温氏书中所写人物,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作者既没有交代,译者当然也无法一一注明。书中的人物虽然个个写得深能入骨三分,远能勾魂摄魄,但是捉来的这位鬼魂,竟使阎王爷也需要请判官查帐。
  张先生《琐话》、《续话》这两部当然也具有那种勾魂摄魄之功,更重要的还有不屑一写的部分和不傻装糊涂的部分。这两部分是温氏所不具备的,因为这是哲人笔下才会出现的。或问:你有什么例子?回答是:孺悲要见孔子,孔子托词有病不见他,传话的刚出房门,孔子就取瑟而歌,让孺悲知道,这是不愿跟讨厌的人费话,岂不即是不屑一说吗?又子贡方(谤)人,孔子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不谤人是道德问题,而孔子以没时间来表示不愿谤人,多么幽默,也就是多么不傻装糊涂!
  张老的《琐话》和《续话》里又有另一个特点不同于温氏的,就是写某人某事,必都交代清楚,使读者不致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憾,这仍是“教育教”信徒的职业病,是哲人写书时流露出的痴人的性格。为冷隽而冷隽,或纯冷无热的,当然可算纯哲人,而张先生却忍不住全冷、冰冷,每在无意之中自然透出热度。其实他的冷,也是被逼成的。所以纯俏皮的文章,是为俏皮而俏皮;冷中见热或热中见冷的文章,可以说是忍俊不禁。
  有人看我写到这里向我说:照你所说的这位张先生可谓既哲又痴的完人了。我说不然,他实是痴多哲少,因为他还是一笔一划地写出了若干万字的著作!
  
  一九八九年六月七日
  
  (《负喧续话》,张中行著,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惊异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以下简称“六论”)的视角之独特是始于读到前言中的这几句话:“艺术心理学同别的艺术学科一样,只有引入‘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概念作为基点和支柱,才能切入文艺的本质,在艺术领域中,价值中立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在文学艺术研究普遍追求“科学化”中立立场的今天,这“反潮流”之论确乎有些惊人。就拿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而言,用普通心理学的概念和范畴来套艺术的“套”的思维方式一直是
一    苏晓很早以前就想去大乌苏的三姑家串门子啦。  爸爸有一张在大乌苏修铁路时的照片,那时候爸爸很年轻,据说刚跟妈妈搞对象。照片上的爸爸穿着一套灰蓝色的铁路工人制服,肩上扛了把镐头,站在一组刚铺设好的铁轨上,微笑着。身后是连绵逶迤的群山,和缠绕在那些山峰上的白白的云彩。  妈妈说苏晓你看见那些群山了吗?多气派呀。还有那些云彩,像棉絮一般轻柔的云彩,那就是你三姑家住的地方呀。大乌苏,地图上查不到
各位读者,大家吉祥!  人要会算账。所谓“算一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钱财要算一算,所以企事业单位每天有流水账,每月有月报表,每年有年终的收支、决算,以及来年的预算等等。  各行各业都要讲究收支预算。收入多,表示事业可以再发展;收入少,表示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其实,人生不只是金钱需要算一算,其它很多方面也需要算一算:  情义要算一算:人和人的关系,建立在情义交流上,所以一般人都重视情义往来。人家送我
董边等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收毛泽东致田家英凡二十五封,其中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六日上午接连三封。原信抄录于下,并略加说明。    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    按,此信写于“上午六时”。“林集”并非冷僻之书,《四部丛刊》(初编)即收有《宋林和靖先生诗集》。据当时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图书资料组工作的刘立凯等回忆,按“爱书爱字不爱名”的田家英的指示,“在
曾几何时,“雾”在人们心中代表着神秘、飘渺和梦幻。然而,当“雾”演变成“雾霾”,它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烦恼。雾霾中的细微颗粒物,会导致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  大多数人都关注怎样才能减少雾霾,但很少有人知道,更换节能门窗,改善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效果,就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雾霾主因之一是建筑耗能  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和他的团队,曾发布一张互动式数字地图——“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收录了各地空
《花外集》作者王沂孙,生前无名,身后无传,诗文尽佚,连生卒也难查考。本集校点者吴则虞先生所作《王沂孙事迹考略》,与甫归道山的黄贤俊先生所作《王碧山四考》(生卒考,未仕元考,遗诗佚词考,朋辈考;详见《词学》第六辑),怕是钩稽汇录碧山事迹最详的考证文字罢。因之,能够成为“不朽事”的,就止《花外集》中的六十余首词了。  碧山受到特别的推重,是在清代。评者以他的“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而将之目为
人物简介  刘光典,1922年出生,中共在台隐蔽战线三杰之一。曾在辽沈战役与平津战役中担任交通员,负责从前线运回机密情报。自1949年以来,两次秘密潜入台湾。1959年2月4日牺牲于台湾。  王素莲,1923年生,刘光典之妻,河北唐山人。育有刘玉芳、刘玉胜、刘玉平三子,曾全力支持刘光典的情报工作,1955年因心脏病去世。  刘玉平,刘光典之子,1948年出生。曾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工作。1988年
一家新开的酒店公开招聘厨师长和厨师。经过一番筛选,有两位不错的厨师长候选人进入最后阶段,但录用哪一位,老总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决定让两位厨师长各担任半天的监考官,来监督新应聘的厨师做菜,以考察他们的管理才能。  第一位担任监考官的厨师长,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在厨师做菜时,他一刻不离地站在旁边,认真而严肃地监督着每一个人,但奇怪的是,这些人却都发挥失常,烧出的菜令老总大失所望。  轮到第二位厨
一    东坡词的全注本并不多见。最近出版的《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是苏词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  对苏词的编年是从朱祖谋校编的《东坡乐府》开始的,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一仍其旧,未作深究,因此留下了许多缺憾。对此,《笺注》努力进行了弥补。《笺注》对苏词的编年分三种情况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一是对龙本没有编年的词重新编年;二是纠正龙本中编年不确的部分;三是补充龙本某些编年的证据。  如《临江仙·夜到扬州席
在《读书》上读到一些回忆老清华大学的文章,想到大学是什么的问题。现实中难找答案,姑先从历史上去找。  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全集》第三卷,高平叔编,中华书局版,第5页)此后,蔡元培又多次强调他的这个观点。他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