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里的大乌苏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苏晓很早以前就想去大乌苏的三姑家串门子啦。
  爸爸有一张在大乌苏修铁路时的照片,那时候爸爸很年轻,据说刚跟妈妈搞对象。照片上的爸爸穿着一套灰蓝色的铁路工人制服,肩上扛了把镐头,站在一组刚铺设好的铁轨上,微笑着。身后是连绵逶迤的群山,和缠绕在那些山峰上的白白的云彩。
  妈妈说苏晓你看见那些群山了吗?多气派呀。还有那些云彩,像棉絮一般轻柔的云彩,那就是你三姑家住的地方呀。大乌苏,地图上查不到的一个小镇子,你爸爸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一直走到了城里。
  苏晓听妈妈那么说已经不止一遍了,每次听完了他都要去书柜上面的影集里找出爸爸的那张照片来,反复地看上面的群山和云彩。苏晓就想,爸爸一定是从念书的时候起就有了自己的理想,毕业了做一名铁路工人,把铁路修到他的家乡去,好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苏晓这么想的时候,心气便渐渐舒朗起来。
  他暗暗地在心里打定主意,跟自己说,明年暑假就去大乌苏走一趟。
  
  二
  
  火车一直向北开。
  黑色的影子多半是房屋的,还有河流和田野的,那是无比亲近的影像,把苏晓的心牵引着,也一直向北。
  火车要经过千里荒原和无数的山峦,以及不间歇地驶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车站。比如牵牛岭、大固其固、卢旗沟和望月、小峡等,这些一闪而过的小站的名字让他激动不已。
  妈妈临送苏晓上火车时,塞给了他一个装了些钱的牛皮纸信封,嘱咐他带给三姑家的毛头交学费用。妈妈说你就交给你姑妈吧,让她来派用场。记住了,火车走到头,你就该下车了,那站名叫大乌苏。
  苏晓说记住了,便提了行李包上了火车,他觉得妈妈真是絮叨,自己怎么说也十五岁了,绝对不是小孩子了,怎么她就不放心呢?
  苏晓昨晚就把爸爸的那张黑白照片揣上了,他要带着去大乌苏的三姑家,把照片上的群山和真正的大山比对一下,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变化没有。照片是爸爸二十年前照的,那时候爸爸是个铁路工人,还没跟妈妈结婚呢。十年弹指一挥间。那么二十年呢,能说是弹指两挥间吗?苏晓把遐想和疑惑都带上了火车,为的是去拾爸爸留给他的一个梦。
  苏晓的爸爸在当铁路工人的时候娶了妈妈,又在有了苏晓的时候,当上了铁路局的工段长。苏晓念小学一年级时,爸爸跟妈妈分开了。爸爸用他那爬虫似的小汽车载走了他的一皮箱衣物、几捆子书和他那瘦弱的身体,只给苏晓留下了那张黑白照片,留下了苏晓对大乌苏的惦记和向往。
  妈妈说去看看你三姑吧,她家的日子过得紧巴,毛头要是愿意跟你来,就把他带来。城里的书教得好,毛头只有来了城里,念书才会有出息。
  
  三
  
  苏晓起先是念城里最好的学校。
  那所中学的教室里有着雪白的墙壁和明亮的灯光,还有丰盛的午餐。
  苏晓能来这所学校念书,是沾了他爸爸的光——苏晓和妈妈正为他没考上重点初中着急时,爸爸的小汽车开到了家门前。爸爸的司机把一张签了名盖了红章子的纸条放到桌上就走了。苏晓第二天拿着那张纸条去了学校,果真就有人问了他的名字,带着他去教务处办了手续后再把他领到新分的班级里。
  苏晓当时想,那张小纸条怎么就那么神通广大呢,自己的分数不够也能凭它进重点中学读书?可念了半个月后他却毅然决然地退了学,去家附近的一所普通中学上课了。那是他在小学毕业时教委统一给分配的学校,他说他因病耽搁了报到,他的恳求让校长和老师接纳了他。妈妈问他原因,苏晓说他受不了同学们的挖苦,也不想凭借父亲的权力升学,那么做实在让他感到脸红。
  妈妈没有责怪他,妈妈说苏晓你开始懂事了。
  学习的间隙,苏晓按照妈妈给他写的地址,给三姑家的毛头寄了两本画册和几个自制的书签,之后他又给毛头写过几封信,却始终没有收到毛头的回信,苏晓想,那些画册是要飞过重重山峦的,它们能像鸟一样飞到大乌苏,飞到毛头手里吗?
  苏晓没有见过三姑家的毛头,只听妈妈说毛头比他小三岁,也没有父亲。妈妈说毛头的父亲是个木匠,给十里八村的很多户人家都做过家具,有雕花的衣柜,有黄玻璃木的婚床,还有小巧的穿衣镜和梳妆台,手艺好着呢。可好好的一个人,却在一次去山上挖松胶的时候掉下悬崖摔死了。
  那年,毛头只有六岁。
  
  四
  
  去大乌苏只能坐火车,而且只有一条铁路线。
  妈妈告诉苏晓,大乌苏就是一个小镇子,有百十来户人家,靠种很少的粮食和采山货为生。镇子的两面是青山,一面是清洌洌的水,苏嘟噜河的水和黑龙江的水。那里的树很安静,引着轻柔的风,接受阳光的照耀。后来苏晓知道妈妈为什么对大乌苏充满了爱恋,因为那是她的爱情生长的地方。
  苏晓班上有一个叫王浪的孩子,个子矮小身材也瘦,只有眼睛是明亮的。王浪是民工的孩子,父母亲带着他来城里给人家盖大楼,父亲因为突然间犯了头晕病从脚手架上摔下去住了院,母亲忙着照料丈夫,也不怎么管他的学习了。
  课余时间苏晓问过王浪,问他的家在哪里。王浪说在黑龙江的依西肯,很远的一个小村子。苏晓说你们家周围全都是青山吧?王浪说那是啊,咱那儿的山老鼻子高了。光树种就有上百种,有好多叫不上名字呢,像落叶松、白桦、水曲柳、麻天杨……都有。野兽就更不用说了,什么野猪、狍子、灰狼和熊瞎子应有尽有。
   苏晓就是那一次从王浪的嘴里知道了依西肯离大乌苏好像不是很远,都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张广财岭余脉里。
  有一段时间里,苏晓把王浪当成了三姑家的毛头,都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呀,还都那么淳朴。苏晓把妈妈给他买的红苹果切成两半分给王浪吃,还给他带画册看。
  那会儿,两个人下了课就坐在校园墙根底下说大山、说依西肯的事。
  王浪给苏晓讲他的家乡,说他的家乡离黑龙江太近了,夏天放了暑假他就跟同村的小伙伴二毛楞和栓柱子去江汊子里摸鱼,什么花鲢、细鳞、牛尾巴,什么小柳根、黄鲇、红尾,大的有尺把长一斤多重呢,一尾一尾拿草梗拴了,拎回家去让娘用把蒿和山胡椒炖了,可鲜呢。
  王浪还跟苏晓说二毛楞的事,听得苏晓直瞪眼睛。王浪说二毛楞没有大号,只知道他姓魏,爹是鱼把头,无冬历夏地呆在渔点里带着人摇船使网,娘是个俄罗斯女人,生下他不久就跑回对岸去了。二毛楞不念书,二毛楞淘气,说话一字一顿的,他总是有很多零花钱,带着王浪他们几个去村里的杂货店买糖块吃买汽水喝。
  王浪还说二毛楞的爹时不常地就划了船沿主航道走水,据说是在帮二毛楞找他那个外国娘,还说一旦找着了,就立马把他送过去。
  苏晓说二毛楞怎么说?
  王浪说不同意呗,二毛楞说他才不愿意去住对面那些尖顶顶的木房子呢,夏天还凉快,到了冬天准漏风,不冻掉下巴才怪。
  王浪说完就咧了嘴吃吃地笑,引得苏晓也笑。
  两个人笑够了苏晓就跟王浪说,啥时候你回依西肯老家时也带上我吧,跟着你去看看黑龙江,顺便也去大乌苏走走,看看我三姑家的表弟赵毛头。
  
  五
  
  火车跑了一夜,以它雄鸡样的吼声唤来了黎明的曙色。
  苏晓也跟着坐了一夜的火车,醒了就探出脑袋看车窗外面的景色。
  火车好像是一头牦牛,逆水而上,在山道上缓慢地爬行,时而钻过黑黑的隧道,时而绕圈子游走在旷野上,带着全车厢的人向北。
  苏晓是知道这次旅行的时间的,在他上车前妈妈就告诉了他,要走十七个小时零十分钟,行程一千六百多公里。也就是说在第二天黄昏时分才能到达终点站大乌苏。
  在城里念书的头一年,苏晓就从妈妈那里知道了发生在他们家里的一些事。妈妈说苏晓你都十三岁了,不算小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你这样的小战士呢,人们管他们叫红小鬼。之后,妈妈便把她跟爸爸闹别扭的事情跟苏晓原原本本地说了。妈妈说你爸爸变心不要咱娘俩也是有原因的,当时你爸爸提了工段长后遇见了棘手的事,说白了就是他遇见了念大学时的女同学杨秋,杨秋是你爸爸念大学时的女朋友,他们相爱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妈妈说你爸爸的那个女同学杨秋的叔叔是铁路局的副局长,正好是你爸爸的顶头上司,他知道你爸爸跟他侄女从前的事,就找你爸爸谈了话。结果你爸爸便对他的那个女同学杨秋好起来。他经常去杨秋教书的铁西小学接送她上下班,礼拜天也很少回咱这个家来,不是陪那女人去湖边散步,就是一起看电影下馆子吃饭。
  妈妈说当时我的心都冷了,就以为你爸爸是怕了杨秋的那个叔叔手里的权,是想巴结人家好继续升官,我就借机狠狠地跟他吵了一架,之后便赌气分开了。
  苏晓听到这里插了一句话,那后来呢?
  妈妈说后来才知道你爸爸是知道了杨秋当时正患了肺癌晚期,在人世间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才去帮助她照料她的。
  妈妈说是因为自己的执拗才使我跟你爸爸分开的,你爸爸因为我去他和杨秋的单位里闹生了气,一气之下和我办了离婚手续,并娶了那个女人。
  妈妈说她知道事情真相后还是觉得爸爸做得不对,他毕竟是有家的人啊,应该对他的家庭负责任。
  苏晓看到妈妈说完那件事后,兀自掉了一些眼泪。
  坐在火车上想到这些陈年旧事,苏晓的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他觉得爸爸和妈妈都是善良的人,尽管他们生活的轨迹没有画好,但他们的心都有着相同的温度。
  爸爸能去关爱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妈妈能理解爸爸所做的事情,又义无反顾地帮衬着爸爸老家的亲戚,多不容易啊。苏晓在心里计算过,妈妈每年给三姑家的毛头寄去的念书的钱,那也绝对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妈妈只是一个商场的售货员而已,她挣的钱并不多。
  妈妈跟苏晓说要不是你爸爸得了病过早地离世了,她会不计较他的过失,会邀他重新回到这个家里来。
  苏晓的爸爸用他的关爱送走了那个女同学杨秋后,没两年也彻底地离开了他们。拿苏晓妈妈的话说,人生真是一个戏剧性的舞台,谁也料不到自己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料不到演出会何时终止。
  
  六
  
  苏晓在黄昏时分下了火车,梳两个羊角辫的女列车员微笑着告诉他大乌苏车站到了。
  苏小拎着手提包往车下走时,见车厢里还有一些人坐着,就疑惑地跟列车员说,不是到大乌苏火车就到终点了吗?那个女列车员说谁说到终点了啊,往前面还得走两三个小时呢。苏晓说是妈妈跟他说的,大乌苏是终点站。走在他身后的一个高个男人说,那是哪年的事了,现如今火车朝前修了,已经一直修到十八站和韩家园子了。
  站台上满是夕阳的余辉,那是渐渐下落的火轮样的太阳快隐进山体时抛出来的光晕,燃烧着似的霞彩,竟是那样金碧辉煌。
  苏晓注意到了石头砌的站台上那一块别致的木站牌上的黑字,大乌苏,两边分别用箭头指引着沟坨和青云岭两个站名。他想,火车是钻了山洞子啊,火车不是像妈妈说的那样到大乌苏就终止了,而是又朝前面修出去了很远很远,那是一些爸爸那样的铁路工人挥汗如雨、凿山铺路的结果。
  火车鸣着汽笛开走了,留给苏晓的是一节节车厢那巨大的暗影和群山的轮廓,这群山的山体是黛色的,好像在苏晓头的上方,也好像在他身体的左右,空荡而饱满。
  月台上已经没有人了,苏晓拎起放在地上的行李包时,一个矮个子的男孩子隔着栅栏朝他喊着小海哥,并且使劲地挥着一双手。
  小海是苏晓的乳名,妈妈跟他说过,他的乳名还是三姑给起的呢。苏晓的眼睛倏然间就湿了,他想是毛头吧,三姑家那个让他时常想起的表弟。苏晓加快了步子,小跑着出了检票口,跟毛头抱在了一起。在毛头的身边站着一个黝黑皮肤的中年女人,咧着嘴朝他笑着,苏晓想一定是三姑了。
  晚饭是坐在院子里吃的,三姑给他们用杠豆角炖了腊肉,还煎了一盘子荷包蛋,主食是红枣糕,小米水饭。毛头吃饭时总是拿眼睛盯着苏晓看,手里捧着一个大号的蓝瓷碗,吸溜着碗里的水饭。苏晓吃了两个蛋饼,喝了半碗水饭一个红枣糕,便放下了碗筷,毛头则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剩下的几个蛋饼。
  坐在小板凳上吃饭,能够看到对面的群山,青灰色的山峰,在云中游走,就那么时远时近,好像伸手就能触摸到似的。
  毛头手里捏着一个红枣糕,进屋去捧出一个书包般大小的纸箱子来,郑重其事地摆到苏晓的面前,然后用闲着的那只手打开盖子。
  里面竟是几十个花花绿绿的香烟盒,有石炮台牌的,有牡丹牌的,也有双狮牌的,其中白狼牌的烟盒居多。
  毛头眼睛定定地看着苏晓摆弄他的那些烟盒,神情是专注的,黝黑的脸庞上带着些许得意之色。
  好半天,毛头才将手里最后的一小块红枣糕塞进嘴里,弯腰从盒子里拨拉出一个熊猫牌的烟盒来放到旁边的木凳上说,小海哥你说是这个烟盒最值钱吗?
  苏晓把那个浅绿色的烟盒拿在手里看了看说,是的,你攒的这些烟盒里属这个贵,这可是干部们抽的牌子呢。
  苏晓说不知道你有这个爱好,早知道我会在城里帮你攒的,城里满街都能拾到。
  毛头说那你回去帮俺攒吧,等下次来时带给俺行吗?
  苏晓点点头,之后便从提包里取出妈妈买给他的一些水果和食品,还有几本画册和文具,统统摆到了饭桌上。
  三姑正好出院门倒洗碗水,便把那些吃食都收到盆里端进屋去。三姑说留着过几天吃吧,你俩刚填饱肚皮,哪有空当再装呀。
  毛头便把画册抓在了手里,稀罕地翻看起来。
  
  七
  
  在三姑家呆了四天之后,苏晓便觉得没意思了,多少有点想家。
  大乌苏的夏天尽管是迷人的,但毕竟地方小,出村街没几步就到了山脚下。爬山是十分有趣,抓着树干和岩石曲曲弯弯地向上,可爬过几回也就腻了。大山也不像爸爸留给苏晓的照片里那么吸引人,倒使他有些憋闷,因为他看到的只能是山,视野再也无法透视到别的东西。
  毛头是个有心计的孩子,尽管比苏晓小几岁,却看出了苏晓的失望和寂寞。他就绞尽脑汁地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毛头说俺下午带你去白石砬子下兔子套吧,兴许能套到红眼圈呢。毛头说的红眼圈是野兔中的上品,被猎人捉到了能换回好几张钱的。明天还可以去望月坡采山里红和蓝莓果吃,蘸过露水的果肉鲜着呢。毛头说了一大套玩法,最后跟苏晓说,你实在觉得没意思,咱就背了干粮去俺四舅的种植场转转,那儿可好玩呢,到处都是发酵和生长着的木耳菌子,还有参园子,都被扣着棚子呢。
  毛头最后说的这个主意引起了苏晓的兴趣,他说就去你四舅的种植场吧,带上你的弹弓子和泥球,别忘了再带把柴刀。
  苏晓跟毛头在征得三姑的同意后,就在第二天一大早收拾东西出门奔了马国头山。
  
  八
  
  毛头四舅的木窝棚在山坞里藏着,房檐上的干茅草上丛生着嫩绿的青草,青草上还开着些不知名的野花,倒是有几分隐蔽。
  毛头带着苏晓翻了好大的一座山才走到四舅的种植场,苏晓只看了几眼便喜欢上了这个大山深处的世界,真像是世外桃源呀。
  窝棚搭在坡底,周围长满了橡树和白桦,每天倾听各种鸟的叫声是真正的享受,算不上婉转啼鸣,也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让苏晓和毛头失望的是四舅不在山上,去山外的韩家园子林场置办生活用品去了,只有四舅妈在山上守着,听她说毛头的四舅回来还得几天的时间。
  毛头就跟苏晓道歉说真是不巧,咋就赶上俺四舅没在场里呢。毛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跟苏晓悄悄地说了四舅有杆猎枪的事,还打保票一定让四舅把枪拿出来,让城里来的苏晓打两枪。
  四舅妈说赵毛头你咋来了,跑这么远的山路累坏了吧?
  毛头拉过苏晓给四舅妈介绍说,苏晓是他叔家的孩子,暑假来山里串门子的。
  四舅妈便高兴地说那可是稀客呀,快进窝棚里歇会儿吧,几十里的山路呢,一定累坏了,舅妈这就给你俩烀野猪肉吃。
  四舅妈很年轻,长了张俊气的脸盘,说话的声音也好听,毛头偷着告诉苏晓说,四舅妈是县城里吃粮本的人。
  两人一边吃着路上摘的山丁子果一边围种植场转悠,看毛头的四舅设置的成排的木耳段和半亩地大小的参园子。
  出来倒淘米水的四舅妈告诉毛头说,山坡右梁的泉眼处有两棵山梨树,果子有九分熟了,你带小海去摘吧,甜着呢。
  四舅妈的话立刻唤起了毛头的兴趣,他拉着苏晓的手便奔向山坡的右梁,只十几分钟就找到了那个泉眼。
  水简直是清澈极了,透明而瓦凉的水从岩石缝里冒出来,咕嘟着白色的水泡再流回到地下去。
  两人趴在泉眼旁痛快地喝了一阵子,然后再朝西北方向找到了那两棵山梨树。
  毛头身手敏捷,脱了鞋几下子就爬到了树半腰处,将拳头大的梨子挑熟的一个个摘下来,丢给下面的苏晓。
  两人坐下来吃梨子的时候,苏晓问他身后边那一大片花叫什么名字啊,开得那么艳丽?
  
  九
  
  花是深红色的,成片地在这面隐蔽的山坡上盛开着,肆无忌惮又霸气十足。
  花竟有股子淡雅的草药气息,大朵大朵,洗染着静静的山谷,在阳光底下开得生机勃发。
  毛头拍着脑门子想了好一会儿,才斩钉截铁地告诉苏晓说,是四舅种的大烟花。
  苏晓经毛头的提示,想起了这就是他们初中课本里老师讲过的罂粟。
  苏晓说你四舅怎么种这种有毒的植物呢,好像是国家不允许的呀,老师给我们看过宣传片的,我记得那部片子的名字叫“铲除毒品利国利民”。
  毛头说可能是俺四舅想到上秋时割浆熬烟葫芦,再炼大烟膏换钱吧。
  苏晓说反正你四舅是不该种这些有毒植物的,兴许是犯法的。
  毛头听了苏晓的话便急了,忙说那咋办啊小海哥?
  苏晓想了想说,毛头你也是学生娃吧?
  毛头说这学期是,可能下学期就念不成了,俺妈还没凑够俺的学费呢。
  苏晓说,你放心吧,你念书的学费我妈让我给你带来了,已经交三姑手里了,那些钱说什么也能让你念到初中毕业。
  毛头说真的吗?那可是太好了,俺正为这事发愁呢。
  苏晓忙说,是学生娃就得听老师的话,咱俩替老师把你四舅种的毒罂粟除掉吧,你敢不敢?
  毛头说你敢俺就敢。
  苏晓说那就这么定了,一会儿回去吃午饭,吃完之后悄悄地找铁铲回来,铲掉这些毒植物就下山。
  两人打定了主意之后,便捧着梨回到了毛头四舅的窝棚里。
  
  十
  
  铲掉一亩多地的罂粟棵子,两个孩子仅用了半个多钟头,红艳艳的花瓣落到地上后,整片的山坡就显得空旷起来。零落的花瓣,继而又被山风卷走,落向更远的坡谷。
  夏天是万物呈现幻想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撒欢的乐园,两人像打了场胜仗一样欢喜了一阵子后,就说得快点离开这儿,说不定四舅赶回来,发现了非揍他们一顿不可。
  毛头拉着苏晓的手怯怯地跟四舅妈说,俺们回了,明天再来玩。
  四舅妈穿了件粉色的汗衫坐在窝棚前磨一把镰刀,她一边沾唾沫试刀锋一边说,回吧,路上别贪玩,快点走,太阳落山前准能到家。
  苏晓应了一声后,便拎着毛头四舅妈送的一筐蘑菇朝山下走去。
  苏晓的身后是提着只弹弓子的毛头。
  两人小跑着走到山脊背的时候,苏晓边擦汗边问毛头,明儿个有回城的火车吗?
  毛头说不知道,反正是两天一趟,来的去的火车都路过咱大乌苏。
  两个人走到山下时,黄昏便来了,裹在黄昏里的半拉子斜阳,月牙牙般把金色的余辉投到了他们身上,照得两个人浸了汗渍的脸立时间就明亮起来。
其他文献
先师海耶克(F.A.Hayek)先生于今年三月二十三日在德国南部佛来堡市与世长辞;消息传来,至深哀悼。就笔者个人言,我在一九六○年以一个来自台湾的青年,于到达芝加哥大学后,在六年研究生生涯中,除了其中一年的奖学金是由芝大研究院提供外,其余五年连续获得专属由海耶克先生推荐的两个基金会的奖学金;因此得以安心循序接受西方社会与政治思想的教育并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在一九六四年得以返台半载,一边搜集论文
一九七二年五月,也就是“七十年代爆炸性杰作”《增长的极限》发表不到两个月,在英国伦敦一座精致的别墅内,房主人、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正和一位来自日本的客人——著名文化宗教界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进行一场极富于象征意味的学术对话。谈话内容由专人根据录音整理成书,先用英、日两种文字出版,受到国际学术界和读书界的重视,被翻译成法、德和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发行。一九八五年译成中文后,受到
嫦娥五号飞行效果图  大家好,我是身在朝阳,心系大咖的朝阳咖。  八月十五,除了吃月饼,更重要的是赏月。看月亮这事儿,可不那么简单。今年中秋节前,作为金台路知名航天迷,朝阳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在演讲中表示,嫦娥六号正在规划。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一个存在于中国神话中的人物,逐渐变成了中国航天力量的重要代号。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发现那里只有碎石和浮土,没有嫦娥
“云心每妒天无垢,风力常教水不平。寄身是非功罪外,英雄毕竟终苍生”。此刘大白诗。  于右任也有诗一首,意思相同:“风虎云龙亦偶然,欺人青史话连篇。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  英雄误苍生,英雄亦自误。杜甫有诗曰:“卧龙跃马终黄土”。  既误人又自误,皆因英雄“有为”。故老子《道德经》谓:“我无为而民自化”。然则人而“无为”,鸟可称“人”耶?刘、于、杜自非“无为”之辈,之出此言,恐乃其“不得
乌台诗案(又称眉山诗案)是诗案中有名的一例。宋胡仔编著《苕溪渔隐丛话》,对此即有很详细的记录。去秋闲步厂肆,偶见清张鉴所辑《眉山诗案广证》六卷,收录的材料较胡著更为完备。虽售价不菲,但仍咬咬牙买下。姚惜抱诗云:“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这诗案一例,便如此助人消磨了几个长夜。  “利用小说反党”,曾被称作是“一大发明”。这是已有定论的旧案,无须多说。不过就中国的传统而言,利
老板李苏去世,孙悦、张松涛、黄海贝和李伟核心四将加盟北京金隅,CBA史上最有性格的奥神队以悲情的方式回归到公众的视野。  一路漂泊的奥神队在老板李苏因心肌梗塞猝死后,终于走到了解散这一步。他们一度搜罗了许多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并曾在CBA充当过黑马,奥神是中国篮球不能回避的一支球队。它的解散留给人们的不只是怀念,更有反思:这样的球队,这样的经营方式,到底是好是坏?  体制外抗争  一提到奥神队,人们
时云:刘梦樵诗,如雷霆霹雳,闻者丧胆。  梦樵,直隶人,眼高于顶而命薄于纸。乃以不平之气发而为诗,若“柱头白蚁仓中鼠,直堪与君相尔汝。鼠蚁犹在暗中偷,君取不输白日虎”;又若“锥心泣血泪斑斑,才得佳人带笑看。立尽黄昏魂欲断,妪娥另已结新欢”,一以刺某贪吏,一以刺某大员,皆朝野传诵之作。  天子患之,谓宰辅曰:“杀之,可乎?”  宰辅曰:“声名远播,杀之不祥。”  天子曰:“听之,若何?”  宰辅曰:
前些年沸沸扬扬的文化热,搅动了人们再次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热情。这种比较是逼出来的,因为在这个由五百年前哥伦布航海证明是圆形的地球上,人们越来越不可能独处一隅而悄然自乐了。不同文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以至于在许多国家已经有了专门研究文化间沟通与交流的学问——跨文化沟通研究。  “跨文化”研究的基础是文化研究本身,是对特定的文化和亚文化的特质甚至世界上所有文化的特质的研究。假如视“文化”为生活方式的话,
当一些西方学者喋喋不休地说中美可能在西太平洋发生“肢体碰撞”的时候,笔者在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艘接一艘的货轮,满载着“中国制造”和“美国生产”从这里缓缓驶过。  在濒临大西洋的科隆港,来自中国的一支施工队伍正紧张地为巴拿马运河扩建码头。如果把拉丁美洲比作美国的“后院”,那么这个码头的所在地就是通往“后院”的大门了。  1999年,美国从巴拿马运河撤军。有个叫摩尔的
惊异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以下简称“六论”)的视角之独特是始于读到前言中的这几句话:“艺术心理学同别的艺术学科一样,只有引入‘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概念作为基点和支柱,才能切入文艺的本质,在艺术领域中,价值中立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在文学艺术研究普遍追求“科学化”中立立场的今天,这“反潮流”之论确乎有些惊人。就拿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而言,用普通心理学的概念和范畴来套艺术的“套”的思维方式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