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名县黄金堤乡王乍村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巴尔扎克也说:“兴趣比一切的阻力都强。”所以在写作初始阶段,要特别注意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旁征博引历代文豪在文学创作中另辟蹊径、巧用角度的事例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譬如学习《变色龙》,就引导学生体会契诃夫安排警官奥楚蔑洛夫脱大衣这一细节的深刻用意,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把人物“善变”、狡猾,而内心却又有点心虚的特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学生领悟以后,觉得很有趣味,这么简洁的几笔,就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含义,同时又有着跃跃欲试的冲动。
2. 用“心”观察,关注感受生活,抒写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他主张写物,要忠实不造作;抒情,要真挚而不虚假。唯有描写真实的人生,抒写真挚的感情,才能使文章有信度,从而赋予文章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甚至冲击力。那么,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它源于生活。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因此,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社会,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的滋味,就不愁写不出真挚动人的好文章。
3. 广泛阅读,理解、感悟文章,让学生注重积累,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人们常说“做人要直,作文要曲”。但是我们平时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看到学生所写的文章不是平淡,就是枯燥无味;或是为了凑够字,要么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要么根本没有中心或中心不突出,没有一点创意,要么语言干巴巴,缺少生动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写作时,缺少素材,缺乏想象的思维,不能展开合理的联想所致。如果学生在写作时有丰富的素材积淀,又能善于运用形象的思维并展开联想,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不但有波澜,而且充满感情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培养学生收集素材,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成了作文教学活动的关键。
(1)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收集素材的良好习惯,从中吸取营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既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补充,又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淀。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眼界更加开阔,还可以从阅读中积累词汇,吸其营养,充实头脑。
(2)鼓励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这里说的模仿,并不是照抄,而是以范文的命意与词章为依据,让学生从中吸取营养,学习写作方法,模拟成文。如同习字要描红,学绘画要临摹一样,通过模仿达到不模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学习中,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学习课文,指导学生从范文的剖析、赏读中,感悟作者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认识、表达特别是创新的素质。接着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再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谋篇和表达方法,掌握作文的规律,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3)借助诗词,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创新作文。 新课程每一册都安排有两个单元的诗词,所选诗词大多是情景交融、文质兼美的名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并且用优美的文字描述诗词中所表现的画面,有的甚至配上相应的精美的插图。学生改写诗词时倾注了自己的情,写出了自然和人性的美,充满了爱,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4)续写文章,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创新作文。 写作文离不开想象,续写作文更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来完成的。续写作文是想象作文的一种类型。所以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贮存大量的文学、历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并了解时事,培养收集信息、提炼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打破思维定势,大胆联想创造。再次,使想象的情节合理,要求学生注意审题,仔细看清题目,依据题意,把握好重点,使想象作文的中心鲜明。如在《最后一课》学完后进行续写,可以叫学生以“下课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就会在对小说原有的感知上发挥想象力,去构思,去创造。
(5)运用修辞,强化联想、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在描绘事物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描写对象人格化。有些事物,直接描写会显得较为单调,把他当作“人”,想象出“它”的情感,“它”的心理,“它”的动作行为,就会增添作品的情趣,有的还会增添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力度。所以,常用一些比喻、拟人,可以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而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必须要借助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同时学会化小为大,化静为动,鲜活地描摹事物。
在作文教学中,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们的写作潜能,艺术地再现身边的生活。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巴尔扎克也说:“兴趣比一切的阻力都强。”所以在写作初始阶段,要特别注意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旁征博引历代文豪在文学创作中另辟蹊径、巧用角度的事例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譬如学习《变色龙》,就引导学生体会契诃夫安排警官奥楚蔑洛夫脱大衣这一细节的深刻用意,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把人物“善变”、狡猾,而内心却又有点心虚的特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学生领悟以后,觉得很有趣味,这么简洁的几笔,就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含义,同时又有着跃跃欲试的冲动。
2. 用“心”观察,关注感受生活,抒写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他主张写物,要忠实不造作;抒情,要真挚而不虚假。唯有描写真实的人生,抒写真挚的感情,才能使文章有信度,从而赋予文章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甚至冲击力。那么,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它源于生活。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因此,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社会,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的滋味,就不愁写不出真挚动人的好文章。
3. 广泛阅读,理解、感悟文章,让学生注重积累,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人们常说“做人要直,作文要曲”。但是我们平时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看到学生所写的文章不是平淡,就是枯燥无味;或是为了凑够字,要么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要么根本没有中心或中心不突出,没有一点创意,要么语言干巴巴,缺少生动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写作时,缺少素材,缺乏想象的思维,不能展开合理的联想所致。如果学生在写作时有丰富的素材积淀,又能善于运用形象的思维并展开联想,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不但有波澜,而且充满感情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培养学生收集素材,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成了作文教学活动的关键。
(1)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收集素材的良好习惯,从中吸取营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既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补充,又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淀。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眼界更加开阔,还可以从阅读中积累词汇,吸其营养,充实头脑。
(2)鼓励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这里说的模仿,并不是照抄,而是以范文的命意与词章为依据,让学生从中吸取营养,学习写作方法,模拟成文。如同习字要描红,学绘画要临摹一样,通过模仿达到不模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学习中,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学习课文,指导学生从范文的剖析、赏读中,感悟作者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认识、表达特别是创新的素质。接着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再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谋篇和表达方法,掌握作文的规律,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3)借助诗词,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创新作文。 新课程每一册都安排有两个单元的诗词,所选诗词大多是情景交融、文质兼美的名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并且用优美的文字描述诗词中所表现的画面,有的甚至配上相应的精美的插图。学生改写诗词时倾注了自己的情,写出了自然和人性的美,充满了爱,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4)续写文章,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创新作文。 写作文离不开想象,续写作文更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来完成的。续写作文是想象作文的一种类型。所以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贮存大量的文学、历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并了解时事,培养收集信息、提炼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打破思维定势,大胆联想创造。再次,使想象的情节合理,要求学生注意审题,仔细看清题目,依据题意,把握好重点,使想象作文的中心鲜明。如在《最后一课》学完后进行续写,可以叫学生以“下课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就会在对小说原有的感知上发挥想象力,去构思,去创造。
(5)运用修辞,强化联想、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在描绘事物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描写对象人格化。有些事物,直接描写会显得较为单调,把他当作“人”,想象出“它”的情感,“它”的心理,“它”的动作行为,就会增添作品的情趣,有的还会增添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力度。所以,常用一些比喻、拟人,可以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而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必须要借助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同时学会化小为大,化静为动,鲜活地描摹事物。
在作文教学中,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们的写作潜能,艺术地再现身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