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员J指责探员K乱吃路边摊的烤肉时说:“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瘦肉精。”
探员K对最后一个活着的伯格罗多人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河马对长颈鹿说:“我们可以组成夫妻档,就像小沈阳那样!”
企鹅说:“你以为我是赵本山么?你把这里当《星光大道》?”
由于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古诗词等“中国特色”的词汇,眼下正在各地热映的进口电影《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的中文字幕迅速成为聚光焦点,甚至超越了电影情节和明星等噱头。有人说如此翻译“好欢乐”;也有人说:“若不是眼睁睁地看着银幕上的黑衣人和那些河马、长颈鹿都是货真价实的美国制造,我还以为在看哪部国产片呢。”
引进片的官方字幕组第一次从幕后被曝台前,观众被大量“伤不起”又“坑爹”的台词雷倒后,不禁质疑:引进大片的中文字幕、中文配音频现网络热词,国产幽默是否“用力过猛”?
网友自发给字幕“捉虫”
网络影评调侃好莱坞大片的中文字幕盛产“国产笑话”,最初只零散地在微博、论坛上议论,诸如《吐槽字幕君》《伤不起的中文配音》《你确定这是好莱坞出产的?》等等。直到网友“闭关求监督”在豆瓣上发表了专门给《黑衣人3》字幕挑错的帖子《我们只是来捉虫的》,逐字逐句地对照中文字幕和英文原文,并给出自己的翻译,一场“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自此开始。
在这个长达14分页、且仍在不断更新的热帖中,“地沟油、瘦肉精”原音重现。原来台词原文是“I think I just saw a tooth in that thing, or claw, a hoof”,如果直译应该为“我好像看到里边还有颗牙,还是爪子、蹄子什么的”,而字幕翻译成“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瘦肉精”。而探员K说的“I keep emotion out of it”(直译为“我不把情绪放脸上”)被翻译成“这叫老当益壮”。
网友“基劳德”评论:“‘伤不起’之类的风格问题另说。‘地沟油’把原来外星生物的隐藏笑点弄没了(牙、爪子、蹄子可能是外星生物的),‘老当益壮’把K自认面瘫的笑点弄没了。如果翻译都是再创作,进口大片都充斥着网络上的流行笑话,完全不顾影片本来的笑点和内容,那我们花钱进影院看的是什么?翻译抖机灵吗?”
随着讨论日益激烈,《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者贾秀琰也在帖子中现身,并在个人主页发表了长达3500多字的“说明文”。对于“地沟油、瘦肉精”一句,她承认:“或许是我发挥过度了。翻成这样完全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娱乐一下,一点也没想要哗众取宠。”
为何选择如此翻译风格,贾秀琰向记者解释:“这是源于译制负责人的一个提醒。他说另一位翻译在翻译《快乐的大脚2》时,用到‘hold不住’这个词,他觉得挺有意思。所以我在看了一遍《黑衣人3》的影片素材和英文对白本之后,觉得可以在不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的情况下,加入一些搞笑台词。”其实早在2011年翻译《终极快递》时,贾秀琰就用了一些搞笑译法,比如男主角山姆的爸爸称呼他的小名译成了“狗蛋”,“因为我小时候邻居男孩就经常被爸爸这样叫”。
对于字幕引发的争议,贾秀琰说:“官方翻译和字幕组最大的不同,在于官方会受到口型的限制,所以对一句话的字数有严格要求,加上英语中‘倒装’等语言习惯,于是发生了‘捉虫帖’里说我的所谓错翻、漏翻、加词现象,这是不得已。这次给我的启示是:中文配音版和字幕版一定要有各自版本,字幕版可以突破口型限制,在达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做到忠实严谨。”
国产幽默能否真正“hold住”外国电影
使用网络流行语翻译外国影视剧,其实并非新鲜事。早在2006年上映的《加菲猫2》中,就根据片中角色带有美国南方口音的特征,把“非常”翻译成了“灰常”;后来,《功夫熊猫2》中阿宝说:“把神马都当作浮云”。网络热词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在当时被视为创新并赢得好评,各类民间字幕组也由此逐渐为人所熟识。
熊伟,“人人影视字幕组美剧组”总监,也曾在美剧中加过“国产幽默”,比如《生活大爆炸》第四季中,男主角Sheldon就有“在德云社听相声”之语。熊伟说:“这种翻译一般只针对喜剧。像《马达加斯加3》还是侧重剧情,不是纯粹耍嘴皮子,还是有必要翻得正常一点。”
影评人云飞扬认为,网络流行语因其在时效和使用人群上的限制,并不适用于电影。“网络语言今年觉得好玩,明年可能就过时,但一部好电影的生命周期会很长。而且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网友“小玖桑”的爸爸就是一例。“小玫桑”买票给父母去看《黑衣人3》,回来后老妈说:“你老爸英语不灵光,字幕‘地沟油’啊‘瘦肉精’啊,看得他糊里糊涂!”
熊伟说:“对原片里一些隐晦的调侃,贾同学(贾秀琰)直接把笑点亮出来了。其实可以把这留给观众,她不能剥夺那部分能看懂的人发笑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常江,从事影视传播研究,他认为应该区分影院正式上映和网络传播。“字幕中出现本土化元素,其实是观众(字幕组成员本身就是第一批中国观众)的二次创作。妥当与否,关键看是什么传播渠道:影院观影是观众仪式性的消费行为,是单向传播,正式且价格昂贵,因此二次创作必须审慎,底线是不能破坏作品原意或杜撰新的意义。而如果是网络传播,传者和受众更为平等,是多向传播,选择高度自由,消费成本低,这种环境下的二次创作,就属于大众艺术乃至大众权利的范畴,无可厚非。”
令人怀念“上译制造”
针对“老外满口中国潮语”(虽然是字幕形式)现象,一位著名影评人在《电影故事》的专栏文章中特意“怀念”了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经典配音。在“上译”的辉煌年代,人们领教的外国经典影片,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它配音推出。上译团队精于把握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将原作演绎得原汁原味形神兼备。不可想象,假如这些不同时代的经典人物形象说着当时的“中国潮语”,将会削弱多少艺术价值。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必过于拘泥,适度创新也是应该的,但再怎么创新,总得有一些基本游戏规则或曰底线,底线就是,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或损害原作,假如为了所谓的“出效果”而不惜让观众“出戏”,中断一气呵成的艺术氛围,即便赢得一时的哄堂大笑,也是廉价的噱头。诸如“你这可真的太坑爹了吧!”“你是穿越剧看多了吧?”“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这些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搞笑语言,由老外明星说出(尽管是字幕形式),让你觉得是在刻意贴近清口周立波或搞笑小沈阳,立马产生“硬装斧头柄”的别扭感,拉菲酒霎那间变成二锅头。
文章指出,不能片面理解“与时俱进”,觉得中国潮语“配供”给中国观众,是得其所哉,是“接地气”之举,年轻观众会产生“共鸣”,有利于促进电影商业化。但中西“串味”的结果,不但没有接到中国地气,还丧失了外国地气,让外国故事的根基变得松软。
专家们担心“老外满口中国潮语”的情形会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玩到真正的经典上去,那就罪过了。其实乱贴中国潮语并非体现了足够的创新能力,却恰恰是一种省力轻便的投机取巧。真正的“接中国地气”,应该建立在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上,当年林语堂把英语单词“humour”译为“幽默”,使之变成“中国潮语”,这才是正路。我们也不奢望多出几个现代林语堂,但至少得有见贤思齐的追求,将最美最恰当的汉语与外语和谐对接,首先准确,然后生动。如果完全背离“信、雅、达”而只顾噱头,一时之效换来的是贻笑大方。看来精确传神的翻译(哪怕是字幕)光靠“时髦青年”是不足为训的。
探员K对最后一个活着的伯格罗多人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河马对长颈鹿说:“我们可以组成夫妻档,就像小沈阳那样!”
企鹅说:“你以为我是赵本山么?你把这里当《星光大道》?”
由于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古诗词等“中国特色”的词汇,眼下正在各地热映的进口电影《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的中文字幕迅速成为聚光焦点,甚至超越了电影情节和明星等噱头。有人说如此翻译“好欢乐”;也有人说:“若不是眼睁睁地看着银幕上的黑衣人和那些河马、长颈鹿都是货真价实的美国制造,我还以为在看哪部国产片呢。”
引进片的官方字幕组第一次从幕后被曝台前,观众被大量“伤不起”又“坑爹”的台词雷倒后,不禁质疑:引进大片的中文字幕、中文配音频现网络热词,国产幽默是否“用力过猛”?
网友自发给字幕“捉虫”
网络影评调侃好莱坞大片的中文字幕盛产“国产笑话”,最初只零散地在微博、论坛上议论,诸如《吐槽字幕君》《伤不起的中文配音》《你确定这是好莱坞出产的?》等等。直到网友“闭关求监督”在豆瓣上发表了专门给《黑衣人3》字幕挑错的帖子《我们只是来捉虫的》,逐字逐句地对照中文字幕和英文原文,并给出自己的翻译,一场“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自此开始。
在这个长达14分页、且仍在不断更新的热帖中,“地沟油、瘦肉精”原音重现。原来台词原文是“I think I just saw a tooth in that thing, or claw, a hoof”,如果直译应该为“我好像看到里边还有颗牙,还是爪子、蹄子什么的”,而字幕翻译成“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瘦肉精”。而探员K说的“I keep emotion out of it”(直译为“我不把情绪放脸上”)被翻译成“这叫老当益壮”。
网友“基劳德”评论:“‘伤不起’之类的风格问题另说。‘地沟油’把原来外星生物的隐藏笑点弄没了(牙、爪子、蹄子可能是外星生物的),‘老当益壮’把K自认面瘫的笑点弄没了。如果翻译都是再创作,进口大片都充斥着网络上的流行笑话,完全不顾影片本来的笑点和内容,那我们花钱进影院看的是什么?翻译抖机灵吗?”
随着讨论日益激烈,《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者贾秀琰也在帖子中现身,并在个人主页发表了长达3500多字的“说明文”。对于“地沟油、瘦肉精”一句,她承认:“或许是我发挥过度了。翻成这样完全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娱乐一下,一点也没想要哗众取宠。”
为何选择如此翻译风格,贾秀琰向记者解释:“这是源于译制负责人的一个提醒。他说另一位翻译在翻译《快乐的大脚2》时,用到‘hold不住’这个词,他觉得挺有意思。所以我在看了一遍《黑衣人3》的影片素材和英文对白本之后,觉得可以在不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的情况下,加入一些搞笑台词。”其实早在2011年翻译《终极快递》时,贾秀琰就用了一些搞笑译法,比如男主角山姆的爸爸称呼他的小名译成了“狗蛋”,“因为我小时候邻居男孩就经常被爸爸这样叫”。
对于字幕引发的争议,贾秀琰说:“官方翻译和字幕组最大的不同,在于官方会受到口型的限制,所以对一句话的字数有严格要求,加上英语中‘倒装’等语言习惯,于是发生了‘捉虫帖’里说我的所谓错翻、漏翻、加词现象,这是不得已。这次给我的启示是:中文配音版和字幕版一定要有各自版本,字幕版可以突破口型限制,在达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做到忠实严谨。”
国产幽默能否真正“hold住”外国电影
使用网络流行语翻译外国影视剧,其实并非新鲜事。早在2006年上映的《加菲猫2》中,就根据片中角色带有美国南方口音的特征,把“非常”翻译成了“灰常”;后来,《功夫熊猫2》中阿宝说:“把神马都当作浮云”。网络热词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在当时被视为创新并赢得好评,各类民间字幕组也由此逐渐为人所熟识。
熊伟,“人人影视字幕组美剧组”总监,也曾在美剧中加过“国产幽默”,比如《生活大爆炸》第四季中,男主角Sheldon就有“在德云社听相声”之语。熊伟说:“这种翻译一般只针对喜剧。像《马达加斯加3》还是侧重剧情,不是纯粹耍嘴皮子,还是有必要翻得正常一点。”
影评人云飞扬认为,网络流行语因其在时效和使用人群上的限制,并不适用于电影。“网络语言今年觉得好玩,明年可能就过时,但一部好电影的生命周期会很长。而且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网友“小玖桑”的爸爸就是一例。“小玫桑”买票给父母去看《黑衣人3》,回来后老妈说:“你老爸英语不灵光,字幕‘地沟油’啊‘瘦肉精’啊,看得他糊里糊涂!”
熊伟说:“对原片里一些隐晦的调侃,贾同学(贾秀琰)直接把笑点亮出来了。其实可以把这留给观众,她不能剥夺那部分能看懂的人发笑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常江,从事影视传播研究,他认为应该区分影院正式上映和网络传播。“字幕中出现本土化元素,其实是观众(字幕组成员本身就是第一批中国观众)的二次创作。妥当与否,关键看是什么传播渠道:影院观影是观众仪式性的消费行为,是单向传播,正式且价格昂贵,因此二次创作必须审慎,底线是不能破坏作品原意或杜撰新的意义。而如果是网络传播,传者和受众更为平等,是多向传播,选择高度自由,消费成本低,这种环境下的二次创作,就属于大众艺术乃至大众权利的范畴,无可厚非。”
令人怀念“上译制造”
针对“老外满口中国潮语”(虽然是字幕形式)现象,一位著名影评人在《电影故事》的专栏文章中特意“怀念”了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经典配音。在“上译”的辉煌年代,人们领教的外国经典影片,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它配音推出。上译团队精于把握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将原作演绎得原汁原味形神兼备。不可想象,假如这些不同时代的经典人物形象说着当时的“中国潮语”,将会削弱多少艺术价值。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必过于拘泥,适度创新也是应该的,但再怎么创新,总得有一些基本游戏规则或曰底线,底线就是,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或损害原作,假如为了所谓的“出效果”而不惜让观众“出戏”,中断一气呵成的艺术氛围,即便赢得一时的哄堂大笑,也是廉价的噱头。诸如“你这可真的太坑爹了吧!”“你是穿越剧看多了吧?”“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这些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搞笑语言,由老外明星说出(尽管是字幕形式),让你觉得是在刻意贴近清口周立波或搞笑小沈阳,立马产生“硬装斧头柄”的别扭感,拉菲酒霎那间变成二锅头。
文章指出,不能片面理解“与时俱进”,觉得中国潮语“配供”给中国观众,是得其所哉,是“接地气”之举,年轻观众会产生“共鸣”,有利于促进电影商业化。但中西“串味”的结果,不但没有接到中国地气,还丧失了外国地气,让外国故事的根基变得松软。
专家们担心“老外满口中国潮语”的情形会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玩到真正的经典上去,那就罪过了。其实乱贴中国潮语并非体现了足够的创新能力,却恰恰是一种省力轻便的投机取巧。真正的“接中国地气”,应该建立在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上,当年林语堂把英语单词“humour”译为“幽默”,使之变成“中国潮语”,这才是正路。我们也不奢望多出几个现代林语堂,但至少得有见贤思齐的追求,将最美最恰当的汉语与外语和谐对接,首先准确,然后生动。如果完全背离“信、雅、达”而只顾噱头,一时之效换来的是贻笑大方。看来精确传神的翻译(哪怕是字幕)光靠“时髦青年”是不足为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