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的验证探究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来制备NO气体,涉及的主要反应 3Cu+8HNO3=3Cu(NO3) 2+2NO↑+4H2O
  如果采用图(Ⅰ)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用Ⅰ装置做实验时,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开始为无色;由于烧瓶内的空气不易排除,所以生成的NO很快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因此在铜与稀HNO3反应的实验中,很难观察到无色NO气体的生成,而是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为此设计了(Ⅱ)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实验Ⅱ中的意图是创设无氧气环境,使NO能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用Ⅱ装置做实验时,步骤和现象如下:图1(1)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赶走装置内的空气,可在C中看到生成白色沉淀。
  (2)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3)CO2比空气重,从长管进入E,并没有把E中空气赶尽,致使部分NO先与未赶尽的空气生成少量红棕色NO2,当再从F鼓入空气时,E中有更多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
  (4)生成的NO2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
  (5)吸收NO、NO2、C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装置(Ⅱ)的优点如下:
  通过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赶走装置内的空气,创造了较理想的无氧环境,之后生成的NO虽然与E中残留的空气反应,生成了少量红棕色NO2,但从F鼓入空气时,E中有更多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可以说明E中有大量没有反应的NO,从而证明了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NO,最后再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NO2、C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两套实验装置通过对比不难发现(Ⅰ)装置容易产生污染,且由于空气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要证明NO的说服力不够,相比之下(Ⅱ)装置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浅探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雷声艳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波罗中学 陕西横山719200)阅读记叙文,必须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准确理解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反映的中心思想。下面仅从四个方面介绍阅读记叙文的常用方法的粗浅看法。
  1.要把握记叙的要素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记叙文,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非写出来。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文章中也已经具备了。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
  那么,怎样把握时间和地点要素呢?(1)连续的时间和地点要注意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地间的内在联系。(2)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怎样把握人物要素呢?一般的记叙文,内容比较单一,人物要素容易把握。但在复杂的记叙文中,作者着墨较多的往往不止一个。分析人物要素就显得比较困难。其方法是:(1)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2)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阅读时,理清线索,抓住全文梗概,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去写这一人物,为什么要安排另外的人物等。
  怎样把握事件要素呢?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但是,仅仅了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并不能说是把握住了事件这个基本要素。真正地把握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
  具体方法是:分析文章的选材与材料的详略安排情况,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也就是,看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事来写,为什么对此详写对彼略写,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并非写了一件事,而是写了多件事。对于这类文章可采用:光概括每一件事的内容及倾向,然后事事相连,看看总体上写了那些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总之,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它。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记叙要素应当与对主题的理解结合起来。
  2.要理清记叙顺序
  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作一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阅读记叙文,把握住文章记叙的顺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2.1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其方法是仔细读课文,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方式。
  2.2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文章选择哪种记叙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和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思考:这种叙述方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种思考的途径在于联系文中各部分材料之间的关系,比较其它记叙的方式,看看文中选取的叙述方式的特点,并始终与文章主题的表现相联系。   3.要辨析记叙线索
  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实际上,线索就其性质来讲就是联结材料的或明或暗的纽带,其作用就是使材料统一,结构严谨,便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因此,线索也就是作者写作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阅读记叙文,必须揣测作者的思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线索。
  4.要理解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文情并茂,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4.1描写。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一篇记叙文如果不加区别地处处都开展描写,读者的印象就反而模糊了,因此,描写是有重点的。文章描写的重点,总是那些最能表现作品思想感情的地方,起着烘托中心思想的作用。我们在阅读这些章节时,不能只着意于作者所运用的词语和技巧,还必须通过这些描写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4.2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对所叙述的对象的见解或判断、态度和感情,都直接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阅读这种类型的记叙文,必须把握住两点:一是议论和抒情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谷回旋之风;二是议论和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阅读时认真领会作者的议论、抒情部分,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一条途径。
  总而言之,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分析时应避免割裂,力求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同时,还应指出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毕竟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些手法与记叙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表现文章内容。
其他文献
质量是生存之本。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现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浅谈我的看法:  1.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何谓优质的教师队伍呢?就是教师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熟练的教学能力,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恒心,有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这样的队伍才能教出好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学生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语文是一门伸缩性比较大的学科,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你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随意驰骋,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下面谈谈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具体的做法:  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比较主动,轻松了,在语文教学中,我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文为半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和引
期刊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都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话,那收到的效果将是事半功倍.小学生阅读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只有阅读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基础阶段。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与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期刊
【摘要】尽管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未将翻译列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技能要求之中,但翻译作为语言本身的工具性来讲是有必要作为英语学习的五种技能之一,况且适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翻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汉不同的语言现象,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翻译;必要性;应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规定:按照
期刊
【摘要】本文找出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容易出现的失误:从传统的讲得太多到今天的不讲,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本文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过程;教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我市课改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推进,广大老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已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市教研室的大力倡导下,我也参加了众多
期刊
【摘要】如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引导幼儿“讲述”,运用儿童文学作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话题;讲述;作品;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
期刊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
期刊
数学学困生,指在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根据该界定,我们假设,如果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就一定能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  1.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  ⑴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高中学生的数
期刊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他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而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还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手段创造教学意境,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开发思维。多媒体教学有赖于手脑并用,让学生操作使用电脑,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我们应根据课程特点、教材内、教学对象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