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寿文,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副主席,国际断裂学会终身荣誉会员。长期从事高等工程教育、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等的研究与教学。
《中国电力教育》:您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2012年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授予了您“全球杰出工程教育奖”,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
余寿文:我国近代工程教育始于晚清洋务运动兴办的各种西式学堂,经过1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回顾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尽管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还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新中国解放以后,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汽车、飞机、拖拉机、机械制造、土建、化工、矿业工程等方面非常需要专业人才。在百年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史上,1952年的院系调整对我国的工程教育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工科院校在那时成立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当时构建起的工程教育体系也影响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更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们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层次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校大学生接近3000万,其中理工科学生约占1/3,在这将近1000万的理工科学生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有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我们已实实在在的成为世界上的高等工程教育大国。
在看到工程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看到,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工程教育实践,暴露出了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规格单一、工程教育模式与社会不相适应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要说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想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从一个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国进一步提高质量,成为一个高质量的高等工程教育强国。这个挑战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里指原始创新人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就成为不了强国;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培养在管理、引进消化吸收中进行创新,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改革的创新人才。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每年的GDP(国民经济总产值)近40%是制造业提供的,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量大面广的地方中小企业,对工程教育培养人才这个“大金字塔”底座的创新人才有着强劲的需求。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我们逐步走向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强大生力军。
《中国电力教育》:目前,国际上的工程教育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余寿文:纵观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有几个很重要的动向:
第一,纳米、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学快速发展,正逐步进入工程,并将势必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工程人员利用前沿高科技进行研发,并转化成生产力。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好的开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工程教育策略是“占领”创新性工程这个高端,而把加工制造和劳动力投入较大的工程转移给其他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成为他们的转移地。中国不能只成为发达国家的转移地。
第二,工程向着综合性、系统化发展。比如汽车制造,以前说到汽车似乎就是发动机与驱动行驶机构,但现在它涉及汽车安全、电子设备、卫星导航、节能、环境等各个方面,从纯机械工程转变成现代化的机械系统工程。
第三,工程正在向两端发展:一部分向尖端、细微发展,而另一部分则向着系统、复合巨型化发展。在向两端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提出“回归工程”。我国的目标是“走向创新”,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拥有高端的创新性工程,同时也要服务于制造加工类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程。这是由我国近期的国情决定的,与其他国家都不一样。“两条腿”中的“每条腿”都要重视、提倡创新,即使是在跟踪与模仿的部分制造行业。我们的工程教育需要很好地把握国家需求,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实现平衡,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全球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
《中国电力教育》: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冲锋号,十八大的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究竟什么是“创新”?您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余寿文:对于“创新”,人们通常认为“创新”是一项高深的活动,只有那些专业人士中的精英们可为,那些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只有运用与分享的权利。所谓“创新”,是指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做出有别于原来的生产或社会活动,这些活动能对老百姓或经济产生效益。因而,对创新的理解还应有另一种认识,即创新具有广谱性,创新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既包含原始创新,也包含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创新,这样社会才会获得最大的创新迸发力,储有最大的创新能量的总和。
谈到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首先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知识、能力和道德3个方面的要求,那么“创新人才”在这3个维度上又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从知识上来说,他们能够整合知识、分析知识结构的相关性;从能力上说,在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创新人才还具有对专业领域的敏感性,能够在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具有对知识进行转化的意愿;从品质上来说,他们有着对行业、领域的高度热爱,这种热情或热爱能够使得面对挫折仍百折不挠。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平静的循规蹈距的学习生活中学到的东西与在竞赛和专注寻知的过程中所能学到的东西,后者的深度和总量可以是前者的许多倍。人们在充分激发状态下学习的成就往往是永生难忘的。青年学生的可塑性与创新迸发力难以用常规的想象力来判定其极限。因而,我们的教育应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进入那样一种“燃烧式”的学习和创造状态。 《中国电力教育》: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余寿文: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工业在一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强盛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工业竞争力。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作为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其发展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国民经济腾飞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高等理工科教育,其中高等工程教育的作用更为直接。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各级各类的工程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在将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中间试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些各级各类的工程技术人才既是现有经济活动的生产者、组织者,也是实现新技术应用,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计新型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具的研制者、开拓者,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着3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一是走培养引领科技人才的道路;二是培养外包产业人才的道路;三是走世界科技发展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的两轮驱动的人才培养道路。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力资源大国,第三种路径既能够适应全球经济的需要,又适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具体发展阶段的需求,是最佳选择。认清了这样的发展大势,那么我们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就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培养载人航天、特高压输电等国家安全强盛所需的引领科技的尖端工程科技人才同时,我们还拥有海量的工程学生,包括大专、高职的学生,这是我们与其他国家所不同的,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这样庞大的队伍也是我们创新的重要力量。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首先也是最为根本的就是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其次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和其他工作者的共同研究、科技创新产出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中国电力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毫无疑问离不开一大批的创新型工程人才。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余寿文:2010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该计划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们对于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从讨论走向了具体行动,是值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庆贺的。这个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的计划有几个关键词,首先强调“各类”,“卓越计划”强调的不是某一类工程师,而是强调培养各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第二,“与行业紧密结合”,行业与大学一同制定培养标准、参与培养过程、检查培养质量;第三,“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第四,“国家、企业、学校共同投资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这几个关键词为我们的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
美国工程专业发展理事会对“工程”的解释是:是一种专门职业,需要把通过学习、体验和实践所获得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用于开发并经济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其为人类造福。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已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一是工程向着“系统化”发展,诞生了大工程、大尺度工程、微尺度工程,具有系统集成的特征;其二是工程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的使命被提到工程人员的面前,专业人士必须关注自然,防止污染,造福子孙,改善民生,并对此负有道德与法律的责任;其三是工程与企业的创业、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常常密不可分,这要求必须培养“现代的工程师”,而且工程必须求真、求善、求美。因此,工程专业的教育不只是以前理解的“专业”教育,而是通过专业的学习、在掌握专业的过程中认识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过程。因此,必须在认识工程新的变化的基础上来认识工程的“专业”,来认识专与博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高等工程教育发生的重要变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解决“工程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选择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工科大学,给予专项支持,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改革,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试点,以期取得成功后进行推广;改革教师队伍的结构,一是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业实践经验,二是制订规定,开辟渠道,让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与相应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兼职教师。高校教师的评聘规则,应重视工程创新、发明专利和工程经验,鼓励工程科学创新。
《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至今这项工作已步入第7个年头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余寿文: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是我国工程学士学位专业中按照国际通行的专门职业性专业鉴定制度进行合格评估的第一例,在建设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至今已有30余所学校的专业点接受了评估,这是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前期工作。2006年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进行试点。2007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认证范围,除以上专业继续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点进行专业认证工作外,增加了采矿类、环境工程、水资源类、食品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相关专业为新的试点专业。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无到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应该说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
首先,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促进各院校和专业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
其次,密切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工业界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从培养计划计划制定、培养过程实施(特别是教学环节),到认证和评估进行全过程参与,并把认证和评估信息反馈到原来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去,形成一个闭环的质量控制过程。对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增强高等工程教育界为工业界提供合格工程师的功能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在EC-2000中提出了11项学生核心能力指标,这些能力指标旨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合作、专业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能力等等,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第四,可以有效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力教育》:今年6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通过了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申请,成为了该协议组织的签约成员,加入该组织对我们而言具有什么意义?又将对我们的工程教育提出哪些要求?
余寿文:《华盛顿协议》是1989年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的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此前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日本等15个正式成员和德国、印度等5个预备成员。我国此次作为预备成员被吸纳,2年后将参与该协议的全会,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协议,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质等效,推动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对尽快提升我国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工程师能力水平,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提升我国工程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入协议以前,我们的工程教育认证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和程序来做,而加入之后,就要求我们按照协议的规定与正式签约国开展互认、监督和交流,要达到“国际实质等效性”。所谓“国际实质等效性”是针对《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通用要求,要求我们国家在进行认证标准设计、认证程序实施、认证结论审议等整体制度安排时,必须与《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通用认证要求实质等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在建设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时应考虑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美国用80年的时间,多轮认证了全美2700多个工科专业,其认证结论决定着美国工科专业的存亡。与美国不同,我国工程教育有着自身的几个特点:一是体量巨大,工科占了大约1/3总量;二是近若干年发展迅速;三是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多样且地方和区域的人力资源需求也在发展。全国12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点中,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我们开展认证一定要很好地平衡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两个方面,既要做到国际的实质等效,同时又要符合中国的发展进程与需要,循序渐进,整体设计,统筹安排。
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将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在工科主要专业领域逐步扩大认证范围,积极采用国际化的标准,吸收先进的理念和质量保障文化,引领和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电力教育》:您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2012年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授予了您“全球杰出工程教育奖”,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
余寿文:我国近代工程教育始于晚清洋务运动兴办的各种西式学堂,经过1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回顾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尽管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还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新中国解放以后,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汽车、飞机、拖拉机、机械制造、土建、化工、矿业工程等方面非常需要专业人才。在百年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史上,1952年的院系调整对我国的工程教育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工科院校在那时成立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当时构建起的工程教育体系也影响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更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们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层次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校大学生接近3000万,其中理工科学生约占1/3,在这将近1000万的理工科学生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有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我们已实实在在的成为世界上的高等工程教育大国。
在看到工程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看到,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工程教育实践,暴露出了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规格单一、工程教育模式与社会不相适应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要说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想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从一个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国进一步提高质量,成为一个高质量的高等工程教育强国。这个挑战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里指原始创新人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就成为不了强国;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培养在管理、引进消化吸收中进行创新,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改革的创新人才。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每年的GDP(国民经济总产值)近40%是制造业提供的,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量大面广的地方中小企业,对工程教育培养人才这个“大金字塔”底座的创新人才有着强劲的需求。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我们逐步走向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强大生力军。
《中国电力教育》:目前,国际上的工程教育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余寿文:纵观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有几个很重要的动向:
第一,纳米、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学快速发展,正逐步进入工程,并将势必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工程人员利用前沿高科技进行研发,并转化成生产力。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好的开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工程教育策略是“占领”创新性工程这个高端,而把加工制造和劳动力投入较大的工程转移给其他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成为他们的转移地。中国不能只成为发达国家的转移地。
第二,工程向着综合性、系统化发展。比如汽车制造,以前说到汽车似乎就是发动机与驱动行驶机构,但现在它涉及汽车安全、电子设备、卫星导航、节能、环境等各个方面,从纯机械工程转变成现代化的机械系统工程。
第三,工程正在向两端发展:一部分向尖端、细微发展,而另一部分则向着系统、复合巨型化发展。在向两端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提出“回归工程”。我国的目标是“走向创新”,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拥有高端的创新性工程,同时也要服务于制造加工类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程。这是由我国近期的国情决定的,与其他国家都不一样。“两条腿”中的“每条腿”都要重视、提倡创新,即使是在跟踪与模仿的部分制造行业。我们的工程教育需要很好地把握国家需求,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实现平衡,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全球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
《中国电力教育》: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冲锋号,十八大的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究竟什么是“创新”?您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余寿文:对于“创新”,人们通常认为“创新”是一项高深的活动,只有那些专业人士中的精英们可为,那些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只有运用与分享的权利。所谓“创新”,是指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做出有别于原来的生产或社会活动,这些活动能对老百姓或经济产生效益。因而,对创新的理解还应有另一种认识,即创新具有广谱性,创新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既包含原始创新,也包含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创新,这样社会才会获得最大的创新迸发力,储有最大的创新能量的总和。
谈到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首先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知识、能力和道德3个方面的要求,那么“创新人才”在这3个维度上又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从知识上来说,他们能够整合知识、分析知识结构的相关性;从能力上说,在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创新人才还具有对专业领域的敏感性,能够在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具有对知识进行转化的意愿;从品质上来说,他们有着对行业、领域的高度热爱,这种热情或热爱能够使得面对挫折仍百折不挠。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平静的循规蹈距的学习生活中学到的东西与在竞赛和专注寻知的过程中所能学到的东西,后者的深度和总量可以是前者的许多倍。人们在充分激发状态下学习的成就往往是永生难忘的。青年学生的可塑性与创新迸发力难以用常规的想象力来判定其极限。因而,我们的教育应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进入那样一种“燃烧式”的学习和创造状态。 《中国电力教育》: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余寿文: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工业在一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强盛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工业竞争力。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作为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其发展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国民经济腾飞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高等理工科教育,其中高等工程教育的作用更为直接。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各级各类的工程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在将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中间试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些各级各类的工程技术人才既是现有经济活动的生产者、组织者,也是实现新技术应用,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计新型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具的研制者、开拓者,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着3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一是走培养引领科技人才的道路;二是培养外包产业人才的道路;三是走世界科技发展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的两轮驱动的人才培养道路。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力资源大国,第三种路径既能够适应全球经济的需要,又适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具体发展阶段的需求,是最佳选择。认清了这样的发展大势,那么我们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就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培养载人航天、特高压输电等国家安全强盛所需的引领科技的尖端工程科技人才同时,我们还拥有海量的工程学生,包括大专、高职的学生,这是我们与其他国家所不同的,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这样庞大的队伍也是我们创新的重要力量。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首先也是最为根本的就是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其次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和其他工作者的共同研究、科技创新产出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中国电力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毫无疑问离不开一大批的创新型工程人才。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余寿文:2010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该计划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们对于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从讨论走向了具体行动,是值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庆贺的。这个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的计划有几个关键词,首先强调“各类”,“卓越计划”强调的不是某一类工程师,而是强调培养各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第二,“与行业紧密结合”,行业与大学一同制定培养标准、参与培养过程、检查培养质量;第三,“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第四,“国家、企业、学校共同投资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这几个关键词为我们的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
美国工程专业发展理事会对“工程”的解释是:是一种专门职业,需要把通过学习、体验和实践所获得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用于开发并经济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其为人类造福。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已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一是工程向着“系统化”发展,诞生了大工程、大尺度工程、微尺度工程,具有系统集成的特征;其二是工程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的使命被提到工程人员的面前,专业人士必须关注自然,防止污染,造福子孙,改善民生,并对此负有道德与法律的责任;其三是工程与企业的创业、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常常密不可分,这要求必须培养“现代的工程师”,而且工程必须求真、求善、求美。因此,工程专业的教育不只是以前理解的“专业”教育,而是通过专业的学习、在掌握专业的过程中认识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过程。因此,必须在认识工程新的变化的基础上来认识工程的“专业”,来认识专与博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高等工程教育发生的重要变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解决“工程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选择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工科大学,给予专项支持,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改革,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试点,以期取得成功后进行推广;改革教师队伍的结构,一是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业实践经验,二是制订规定,开辟渠道,让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与相应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兼职教师。高校教师的评聘规则,应重视工程创新、发明专利和工程经验,鼓励工程科学创新。
《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至今这项工作已步入第7个年头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余寿文: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是我国工程学士学位专业中按照国际通行的专门职业性专业鉴定制度进行合格评估的第一例,在建设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至今已有30余所学校的专业点接受了评估,这是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前期工作。2006年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进行试点。2007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认证范围,除以上专业继续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点进行专业认证工作外,增加了采矿类、环境工程、水资源类、食品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相关专业为新的试点专业。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无到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应该说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
首先,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促进各院校和专业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
其次,密切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工业界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从培养计划计划制定、培养过程实施(特别是教学环节),到认证和评估进行全过程参与,并把认证和评估信息反馈到原来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去,形成一个闭环的质量控制过程。对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增强高等工程教育界为工业界提供合格工程师的功能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在EC-2000中提出了11项学生核心能力指标,这些能力指标旨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合作、专业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能力等等,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第四,可以有效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力教育》:今年6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通过了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申请,成为了该协议组织的签约成员,加入该组织对我们而言具有什么意义?又将对我们的工程教育提出哪些要求?
余寿文:《华盛顿协议》是1989年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的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此前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日本等15个正式成员和德国、印度等5个预备成员。我国此次作为预备成员被吸纳,2年后将参与该协议的全会,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协议,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质等效,推动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对尽快提升我国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工程师能力水平,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提升我国工程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入协议以前,我们的工程教育认证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和程序来做,而加入之后,就要求我们按照协议的规定与正式签约国开展互认、监督和交流,要达到“国际实质等效性”。所谓“国际实质等效性”是针对《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通用要求,要求我们国家在进行认证标准设计、认证程序实施、认证结论审议等整体制度安排时,必须与《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通用认证要求实质等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在建设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时应考虑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美国用80年的时间,多轮认证了全美2700多个工科专业,其认证结论决定着美国工科专业的存亡。与美国不同,我国工程教育有着自身的几个特点:一是体量巨大,工科占了大约1/3总量;二是近若干年发展迅速;三是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多样且地方和区域的人力资源需求也在发展。全国12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点中,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我们开展认证一定要很好地平衡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两个方面,既要做到国际的实质等效,同时又要符合中国的发展进程与需要,循序渐进,整体设计,统筹安排。
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将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在工科主要专业领域逐步扩大认证范围,积极采用国际化的标准,吸收先进的理念和质量保障文化,引领和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