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县位于浙江西南部,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和“中国香菇第一城”。县域面积1898km2,人口20.12万。全县有251.7万亩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8%,森林覆盖率86%,森林蓄积量846万立方米。2006年,我县开展了以延长山林承包期、明晰林业产权、落实经营主体、搞活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群众耕山致富的热情。近年来,我县又以林权抵押贷款为切入点,着力深化林权改革,破解林业发展难题,特别是率先探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卡(简称林权IC卡),建设林权信息管理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庆元模式”,在林业发展史和农村信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急群众之所急,为农民创建林权信息卡
山区创业“钱从哪里来”?这是承包到户后广大林农普遍关心、迫切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县把创新集体林权制度和创新农村金融制度结合起来,以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为要求,以户为单位为农民发放了记录各山场森林资源实物信息和价值信息的林权IC卡,农户只要手持林权证和这张林权IC卡,就能直接到当地信用社办理贷款,从而破解了林业融资难题。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推动,以用促建。我县将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形成了乡镇、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我县建立了“统一评估、一户一卡、随用随贷”的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使林权IC卡派上了用场,反过来又带动了林权IC卡的建设。
(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为稳妥推进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我县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总体部署,首先在毛竹资源丰富、竹木产业基础好的隆宫乡开展林权IC卡建设试点。在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展开。
(三)技术规范,信息支撑。在明确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详细的技术标准和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明确将勘界调查、评估建库、制卡授信作为工作重点,突出勘界调查这个基础,做到实地勘界到位,数据录入准确,研发了《森林资源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林权信息网上查询;与金融部门共享了信息,使林权信息卡成为林农信用卡。
二、林权管理信息化,破解了林业发展的三大难题
我县以创建林权IC卡为基础,全面加强林权信息化管理,不仅破解了林业融资难题,而且破解了林权明晰难题,提升了林业管理水平。
(一)破解了金融服务进入难题,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林权信息管理系统与金融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使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林农森林资产的真实情况,提高了农村信用评定等级,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为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了科学依据。林权信息卡在林农与金融部门之间搭起了“连心桥”,形成了以农信社为主,农行、建行等五家银行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金融服务局面。农户可以凭卡直接到银行随时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几分钟就可完成信用评估和权属认定。林权管理信息平台极大地方便了贷款农户,促进了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1亿元,盘活森林资源18万多亩,使上万户林农受益。
(二)破解了林地权属明晰难题,促进了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以往林权管理较粗放,加上多次核发权证,有的权属四至表述不清,界址纠纷时有发生。在制发林权IC卡的过程中,我们准确进行现场勘界,处理了不少林权纠纷。林权IC卡不仅录入了山场地块的林权证号、地名、权属、四至等信息,而且将权属界线固定在电子地形图上,消除了山林纠纷发生的隐患。隆宫乡通过林权IC卡建设,清理了历史遗留的或潜在的山林纠纷。2009年仅发生1起山林纠纷,比上年减少了86起。
(三)破解了林业管理提升难题,促进了林业管理的现代化。林权管理信息化是现代林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了林权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形成“图、表、册”一致的林权信息平台,为造林营林、林木采伐、公益林管护及森林防火等林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了林业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减少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林权的进一步明晰也有利于加强林权流转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林农的利益。
林权IC卡的创建和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创新了林权流转平台、林权抵押贷款方式和配套机制,破解了林业发展的诸多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农民创业“钱从哪里来”问题,有力推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23.2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8元,其中60.2%来自林业。林权IC卡的创建和林权管理的信息化,确确实实收到了“政府尽心、银行放心、农民省心”的效果,受到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一致称赞。
(责编:陈浠铭)
一、急群众之所急,为农民创建林权信息卡
山区创业“钱从哪里来”?这是承包到户后广大林农普遍关心、迫切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县把创新集体林权制度和创新农村金融制度结合起来,以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为要求,以户为单位为农民发放了记录各山场森林资源实物信息和价值信息的林权IC卡,农户只要手持林权证和这张林权IC卡,就能直接到当地信用社办理贷款,从而破解了林业融资难题。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推动,以用促建。我县将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形成了乡镇、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我县建立了“统一评估、一户一卡、随用随贷”的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使林权IC卡派上了用场,反过来又带动了林权IC卡的建设。
(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为稳妥推进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我县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总体部署,首先在毛竹资源丰富、竹木产业基础好的隆宫乡开展林权IC卡建设试点。在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展开。
(三)技术规范,信息支撑。在明确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详细的技术标准和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明确将勘界调查、评估建库、制卡授信作为工作重点,突出勘界调查这个基础,做到实地勘界到位,数据录入准确,研发了《森林资源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林权信息网上查询;与金融部门共享了信息,使林权信息卡成为林农信用卡。
二、林权管理信息化,破解了林业发展的三大难题
我县以创建林权IC卡为基础,全面加强林权信息化管理,不仅破解了林业融资难题,而且破解了林权明晰难题,提升了林业管理水平。
(一)破解了金融服务进入难题,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林权信息管理系统与金融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使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林农森林资产的真实情况,提高了农村信用评定等级,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为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了科学依据。林权信息卡在林农与金融部门之间搭起了“连心桥”,形成了以农信社为主,农行、建行等五家银行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金融服务局面。农户可以凭卡直接到银行随时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几分钟就可完成信用评估和权属认定。林权管理信息平台极大地方便了贷款农户,促进了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1亿元,盘活森林资源18万多亩,使上万户林农受益。
(二)破解了林地权属明晰难题,促进了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以往林权管理较粗放,加上多次核发权证,有的权属四至表述不清,界址纠纷时有发生。在制发林权IC卡的过程中,我们准确进行现场勘界,处理了不少林权纠纷。林权IC卡不仅录入了山场地块的林权证号、地名、权属、四至等信息,而且将权属界线固定在电子地形图上,消除了山林纠纷发生的隐患。隆宫乡通过林权IC卡建设,清理了历史遗留的或潜在的山林纠纷。2009年仅发生1起山林纠纷,比上年减少了86起。
(三)破解了林业管理提升难题,促进了林业管理的现代化。林权管理信息化是现代林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了林权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形成“图、表、册”一致的林权信息平台,为造林营林、林木采伐、公益林管护及森林防火等林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了林业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减少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林权的进一步明晰也有利于加强林权流转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林农的利益。
林权IC卡的创建和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创新了林权流转平台、林权抵押贷款方式和配套机制,破解了林业发展的诸多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农民创业“钱从哪里来”问题,有力推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23.2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8元,其中60.2%来自林业。林权IC卡的创建和林权管理的信息化,确确实实收到了“政府尽心、银行放心、农民省心”的效果,受到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一致称赞。
(责编:陈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