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致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教育中的视觉文化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感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过于追求多媒体技术的视觉效果,则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本文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分析视觉文化在多媒体化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视觉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视觉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73-01
当前社会,各种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正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文化——视觉文化正逐渐地融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走向大众化。那么,何谓视觉文化呢?美国著名学者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书中指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是当代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视觉文化这一概念在学术界逐渐被传播开来,社会文化的走向也逐渐趋于视觉化、大众化和全球化。
当下,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斥着视觉文化的种种表征,连现代教育也深受视觉文化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灵活,真正变得“有声有色”。下面,笔者将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分析多媒体化的语文教学中的视觉文化的应用,以及视觉文化对语文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一、多媒体化语文教学中的视觉文化应用
教育中的视觉文化就是视觉化的教学媒体所展现的教育信息。它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感觉,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当前,这种视觉化的教学媒体就表现为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们集合必要的文本内容,辅助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予以展示。因科目及授课老师的不同,在制作上就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材料选择和表现形式。其中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材料选择和表现形式:
1.文本内容的呈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教学一直是主体内容,因此,文字文本也是语文教学课件中的主体部分。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老师们往往会用不同颜色或是不同的字体、符号等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标注,并将其放置于界面的醒目位置,加之以动画效果的设置,以求其在播放时能够因色彩的强烈冲突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达到一目了然、突出强调的效果,并使得文字文本以图像的形式为学生们所接受和记忆。
2.图片、影像等资料的展示。
在语言文字的呈现远不能够达到老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时,老师们常常会借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在课件的文本内容中穿插相关图片,一些语言难以描摹的景观,在图片的辅助下,也得以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讲授小说选段如《林黛玉进贾府》,或是话剧如《雷雨》时,老师们也会选取相关影视片段进行播放。这些图片、影像内容的展示,不仅解决了文字符号过于枯燥乏味、不便于理解的问题,还给学生们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的形式被学生们所接受,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音频的融合。
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通常会看到“朗诵XX诗歌”、“有感情地朗读XX文章”、之类的要求,因此,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习得各种朗读技巧和朗诵方式,老师们通常会有选择性的截取美文朗读的音频、视频片段进行播放。这种视听效果的呈现,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倾听和观看中总结、学习他人的朗读方法和朗诵技巧,还能够通过观察视频中朗诵者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学习他们举止神态的自然表达,以求达到更好地朗诵效果。
二、视觉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性、丰富性。
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的表达,它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可以乐曲、画面的形式给人直观的印象,学生们只能通过想象与联想品味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性。但自多媒体技术介入之后,语言文字自身的形象性、艺术性便得以充分发挥。综合影像、音乐、文本、图片等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使得那些语言难以描摹的景观得以被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使得文本阅读在通过多种元素对感官的刺激和影响下,变得生动、充满趣味,令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领略到其他相关艺术门类的风采,增强了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而多媒体手段的辅助教学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的内容。
2.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和深刻性。
传统教学方法中,对于某一事物的形象或过程的解释说明,往往会耗费掉很多的课堂时间,且语言的表达并不能够完全达到令学生明确知晓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展示,学生们可以清楚明了地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由于画面、图像等较之语言文字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乐意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感知的过程中,便将通过多媒体转化而来的书面知识储存进大脑,并在反复体会感知之后,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记忆的深刻性。
3.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情境教学法为许多专家学者所倡导,它是指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生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很好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了活动所需要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活动。而情境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可以令学生逐步达到最佳的活动状态,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实现在丰富的情境中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 (二)消极影响。
1.视觉形象过多过滥。
教学内容的过多图像化,会导致语文教学对象的偏离。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是言语文化,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而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后,因过多的注重视觉效果,课件中充斥着各种图片、影像,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些视觉形象所吸引,而原本作为课堂教学主体部分的文本内容则被忽视。因而,由于课堂上知识深度、广度的不被重视和教学侧重点的偏移,学生在课后对于课堂内容仍是一片茫然,不知所云。
2.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导化。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往往会因过多倚重多媒体,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特色,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偏移。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也使得原本只起辅助作用的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
3.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品评语言文字的过程,由教师激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让学生通过阅读体味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享受阅读的幸福。在这其中,教师就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多媒体课件的过多使用,则导致教师沦为机器的操作者,不仅丧失了教师自身的魅力,而且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当前,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枯燥的语言文字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艺术魅力。但是,因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育中的视觉文化,我们应持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不盲目夸大,也不全盘否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呈现为辅,充分发挥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从而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会束缚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钟柏昌.视觉文化及其教育价值反思[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泽庆.视觉文化背景中的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山西师大学报,2009.
[4]赵洪义.视觉文化语境中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
[5]刘欣.视觉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6)下.
[6]黄艳艳.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视觉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73-01
当前社会,各种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正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文化——视觉文化正逐渐地融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走向大众化。那么,何谓视觉文化呢?美国著名学者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书中指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是当代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视觉文化这一概念在学术界逐渐被传播开来,社会文化的走向也逐渐趋于视觉化、大众化和全球化。
当下,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斥着视觉文化的种种表征,连现代教育也深受视觉文化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灵活,真正变得“有声有色”。下面,笔者将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分析多媒体化的语文教学中的视觉文化的应用,以及视觉文化对语文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一、多媒体化语文教学中的视觉文化应用
教育中的视觉文化就是视觉化的教学媒体所展现的教育信息。它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感觉,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当前,这种视觉化的教学媒体就表现为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们集合必要的文本内容,辅助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予以展示。因科目及授课老师的不同,在制作上就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材料选择和表现形式。其中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材料选择和表现形式:
1.文本内容的呈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教学一直是主体内容,因此,文字文本也是语文教学课件中的主体部分。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老师们往往会用不同颜色或是不同的字体、符号等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标注,并将其放置于界面的醒目位置,加之以动画效果的设置,以求其在播放时能够因色彩的强烈冲突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达到一目了然、突出强调的效果,并使得文字文本以图像的形式为学生们所接受和记忆。
2.图片、影像等资料的展示。
在语言文字的呈现远不能够达到老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时,老师们常常会借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在课件的文本内容中穿插相关图片,一些语言难以描摹的景观,在图片的辅助下,也得以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讲授小说选段如《林黛玉进贾府》,或是话剧如《雷雨》时,老师们也会选取相关影视片段进行播放。这些图片、影像内容的展示,不仅解决了文字符号过于枯燥乏味、不便于理解的问题,还给学生们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的形式被学生们所接受,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音频的融合。
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通常会看到“朗诵XX诗歌”、“有感情地朗读XX文章”、之类的要求,因此,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习得各种朗读技巧和朗诵方式,老师们通常会有选择性的截取美文朗读的音频、视频片段进行播放。这种视听效果的呈现,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倾听和观看中总结、学习他人的朗读方法和朗诵技巧,还能够通过观察视频中朗诵者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学习他们举止神态的自然表达,以求达到更好地朗诵效果。
二、视觉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性、丰富性。
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的表达,它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可以乐曲、画面的形式给人直观的印象,学生们只能通过想象与联想品味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性。但自多媒体技术介入之后,语言文字自身的形象性、艺术性便得以充分发挥。综合影像、音乐、文本、图片等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使得那些语言难以描摹的景观得以被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使得文本阅读在通过多种元素对感官的刺激和影响下,变得生动、充满趣味,令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领略到其他相关艺术门类的风采,增强了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而多媒体手段的辅助教学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的内容。
2.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和深刻性。
传统教学方法中,对于某一事物的形象或过程的解释说明,往往会耗费掉很多的课堂时间,且语言的表达并不能够完全达到令学生明确知晓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展示,学生们可以清楚明了地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由于画面、图像等较之语言文字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乐意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感知的过程中,便将通过多媒体转化而来的书面知识储存进大脑,并在反复体会感知之后,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记忆的深刻性。
3.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情境教学法为许多专家学者所倡导,它是指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生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很好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了活动所需要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活动。而情境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可以令学生逐步达到最佳的活动状态,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实现在丰富的情境中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 (二)消极影响。
1.视觉形象过多过滥。
教学内容的过多图像化,会导致语文教学对象的偏离。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是言语文化,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而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后,因过多的注重视觉效果,课件中充斥着各种图片、影像,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些视觉形象所吸引,而原本作为课堂教学主体部分的文本内容则被忽视。因而,由于课堂上知识深度、广度的不被重视和教学侧重点的偏移,学生在课后对于课堂内容仍是一片茫然,不知所云。
2.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导化。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往往会因过多倚重多媒体,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特色,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偏移。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也使得原本只起辅助作用的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
3.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品评语言文字的过程,由教师激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让学生通过阅读体味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享受阅读的幸福。在这其中,教师就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多媒体课件的过多使用,则导致教师沦为机器的操作者,不仅丧失了教师自身的魅力,而且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当前,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枯燥的语言文字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艺术魅力。但是,因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育中的视觉文化,我们应持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不盲目夸大,也不全盘否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呈现为辅,充分发挥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从而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会束缚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钟柏昌.视觉文化及其教育价值反思[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泽庆.视觉文化背景中的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山西师大学报,2009.
[4]赵洪义.视觉文化语境中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
[5]刘欣.视觉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6)下.
[6]黄艳艳.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