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雕塑最重要的学术动向是,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
看起来,这是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实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打破封闭的文化隔绝状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的对话,在和其它民族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对话中,凸显自身的民族身份,这是中国当代雕塑努力的目标之一。
“走向世界”的说法曾经遭到质疑:世界在哪里?难道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是的,世界就是由中国这样许许多多的国家组成的,但这是地理概念上的“世界”。就文化而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由于自身的原因,没有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中去,它是相对隔绝的。中国如果不登上这个平台,不熟悉这个平台的游戏规则,它就无从对话,更谈不上影响和改变它的游戏规则。
2000年以来,中国雕塑家不仅以个人身份,而且以集体身份纷纷在国际雕塑舞台亮相,这是一个重要的讯号,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个文化的中国,也应该相应在国际舞台崛起。
走向世界的另一端是寻找中国。
寻找中国实际是走向世界的逻辑延展。中国拿什么走向世界?走向世界并不是走向文化趋同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层面,的确可以看到国际文化的部分趋同;但是在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过程,又会产生另一种动力,反过来强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殊魅力。
这是因为,全球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寻找、发现、肯定差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类型、不同特点文化交流、对话的过程。我们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只有世界的,才可能是民族的。”民族和世界,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没有民族,无所谓世界;没有世界也无所谓民族。在中国当代雕塑中,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的双向运动,实际指向的是一个共同的文化目标:努力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文化的自身价值。
如果这个看法是可以成立的,那么,刘永刚所创作的100多件名为《爱拥》的系列雕塑,就是21世纪中国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现象,因为它们恰好吻合了中国雕塑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这个大的学术方向。《爱拥》大型系列雕塑的成功创作,为这个学术方向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个案和范本。
就走向世界而言,刘永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便远涉重洋,到国外学习艺术。学习油画出身的刘永刚,在中央美术学院时期受到过严格的写实训练,这使他在国内油画展上多次取得过好的成绩。
画写实油画的刘永刚,在国外转向了以抽象绘画创作,这种转变,一方面使他更好地了解、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资源;另一方面,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反过来又在促使他加深对东方的理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德国艺术和抽象绘画中的理性因素,也许是他后来转向将东方文字立体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刘永刚看来,中华民族的每个文字都有它的美感,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面;同时也要承认,即使兼具象形意味,所有的文字毕竟又是一种对物象的抽离。所以,既能体验到文字感性之美,同时,又能在感性的玩味中,抽离出它的结构、形式、间架的抽象之美,这应该是在国外接受现代艺术熏陶的过程中,刘永刚所获得的重要滋养。
在出国之前,刘永刚学习和掌握的是西式油画语言,刘永刚早期油画所表现的,主要是民族的生活,这是在他个人创作史上第一次面临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这次碰撞毕竟还是有限的。
出国之后,他转向了西方现代抽象油画,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情结的人,势必在他的绘画艺术中,表现和融入东方文化的情愫,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碰撞。
当抽象油画还不能更加淋漓尽致地将他个人与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时候,他需要寻找新的载体,而汉文、八斯巴文、蒙古文本身的表意性、形式感,特别是文字本身所凝聚的那种民族的身份感和东方意味,既可以在油画中得到一定程度地体现,更可以将它们转化为立体的艺术。这种转变将不仅在艺术上实现了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融通,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且站立起来的象征意义。
国外的学习经历,培养了刘永刚融会、贯通、兼容的意识,这应该是他身在异邦的生活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收获。纵观现代画坛,中国在海外学习、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如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等人,他们的特点无一不是学贯中西,融会中西。所以,没有刘永刚个人的“走向世界”,也许就没有他在更宏大的视野中,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发现问题、把握问题、进行文字立体化试验的契机。
从走向世界的角度看刘永刚,他的《爱拥》系列雕塑,其民族性的文脉和根基是一目了然的。同时,他的雕塑也是一种“国际语言”,也就是说,当他的雕塑在国际背景中出现的时候,一方面能以鲜明的东方特色为其它民族所欣赏和接受,另一方面,它又不拘泥于东方色彩的限制。例如,当《爱拥》放大后,放置在公共空间的时候,它既能够适合具有东方特色的户外环境,同时也能够融入具有西方特色的户外环境。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应该就是《爱拥》的“国际性”品格所决定的。
比较而言,国内有些雕塑家也曾经有人尝试过将汉字草书立体化,变成雕塑。但是,由于这种尝试本身过于拘泥于汉字本身,受到了字形结构、立体文字的观赏面等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尝试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
刘永刚的《爱拥》系列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们源于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与象形有关,但又可以脱离象形;它在以文字为基础的雕塑造型中加入了许多个人性的创造因素。这使这些雕塑造型既像字,又不完全是字,这个特点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也更少拘束和限制;这个特点可以将他艺术创造的成分进行充分地发挥。我们相信,刘永刚的这些作品一旦进入国际舞台进行交流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中国的雕塑家和雕塑走向世界时,还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原封不动地搬出老祖宗的东西走向世界?还是在国际文化的交流、对话的大背景中,创造性的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资源进行梳理、加工和改造,以文化创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刘永刚选择的是后一种。刘永刚的创作实践证明,这一种方式是对的,它有利于创造性的将中国文化向前推进,而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看起来,这是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实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打破封闭的文化隔绝状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的对话,在和其它民族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对话中,凸显自身的民族身份,这是中国当代雕塑努力的目标之一。
“走向世界”的说法曾经遭到质疑:世界在哪里?难道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是的,世界就是由中国这样许许多多的国家组成的,但这是地理概念上的“世界”。就文化而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由于自身的原因,没有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中去,它是相对隔绝的。中国如果不登上这个平台,不熟悉这个平台的游戏规则,它就无从对话,更谈不上影响和改变它的游戏规则。
2000年以来,中国雕塑家不仅以个人身份,而且以集体身份纷纷在国际雕塑舞台亮相,这是一个重要的讯号,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个文化的中国,也应该相应在国际舞台崛起。
走向世界的另一端是寻找中国。
寻找中国实际是走向世界的逻辑延展。中国拿什么走向世界?走向世界并不是走向文化趋同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层面,的确可以看到国际文化的部分趋同;但是在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过程,又会产生另一种动力,反过来强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殊魅力。
这是因为,全球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寻找、发现、肯定差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类型、不同特点文化交流、对话的过程。我们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只有世界的,才可能是民族的。”民族和世界,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没有民族,无所谓世界;没有世界也无所谓民族。在中国当代雕塑中,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的双向运动,实际指向的是一个共同的文化目标:努力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文化的自身价值。
如果这个看法是可以成立的,那么,刘永刚所创作的100多件名为《爱拥》的系列雕塑,就是21世纪中国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现象,因为它们恰好吻合了中国雕塑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这个大的学术方向。《爱拥》大型系列雕塑的成功创作,为这个学术方向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个案和范本。
就走向世界而言,刘永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便远涉重洋,到国外学习艺术。学习油画出身的刘永刚,在中央美术学院时期受到过严格的写实训练,这使他在国内油画展上多次取得过好的成绩。
画写实油画的刘永刚,在国外转向了以抽象绘画创作,这种转变,一方面使他更好地了解、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资源;另一方面,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反过来又在促使他加深对东方的理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德国艺术和抽象绘画中的理性因素,也许是他后来转向将东方文字立体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刘永刚看来,中华民族的每个文字都有它的美感,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面;同时也要承认,即使兼具象形意味,所有的文字毕竟又是一种对物象的抽离。所以,既能体验到文字感性之美,同时,又能在感性的玩味中,抽离出它的结构、形式、间架的抽象之美,这应该是在国外接受现代艺术熏陶的过程中,刘永刚所获得的重要滋养。
在出国之前,刘永刚学习和掌握的是西式油画语言,刘永刚早期油画所表现的,主要是民族的生活,这是在他个人创作史上第一次面临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这次碰撞毕竟还是有限的。
出国之后,他转向了西方现代抽象油画,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情结的人,势必在他的绘画艺术中,表现和融入东方文化的情愫,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碰撞。
当抽象油画还不能更加淋漓尽致地将他个人与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时候,他需要寻找新的载体,而汉文、八斯巴文、蒙古文本身的表意性、形式感,特别是文字本身所凝聚的那种民族的身份感和东方意味,既可以在油画中得到一定程度地体现,更可以将它们转化为立体的艺术。这种转变将不仅在艺术上实现了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融通,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且站立起来的象征意义。
国外的学习经历,培养了刘永刚融会、贯通、兼容的意识,这应该是他身在异邦的生活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收获。纵观现代画坛,中国在海外学习、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如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等人,他们的特点无一不是学贯中西,融会中西。所以,没有刘永刚个人的“走向世界”,也许就没有他在更宏大的视野中,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发现问题、把握问题、进行文字立体化试验的契机。
从走向世界的角度看刘永刚,他的《爱拥》系列雕塑,其民族性的文脉和根基是一目了然的。同时,他的雕塑也是一种“国际语言”,也就是说,当他的雕塑在国际背景中出现的时候,一方面能以鲜明的东方特色为其它民族所欣赏和接受,另一方面,它又不拘泥于东方色彩的限制。例如,当《爱拥》放大后,放置在公共空间的时候,它既能够适合具有东方特色的户外环境,同时也能够融入具有西方特色的户外环境。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应该就是《爱拥》的“国际性”品格所决定的。
比较而言,国内有些雕塑家也曾经有人尝试过将汉字草书立体化,变成雕塑。但是,由于这种尝试本身过于拘泥于汉字本身,受到了字形结构、立体文字的观赏面等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尝试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
刘永刚的《爱拥》系列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们源于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与象形有关,但又可以脱离象形;它在以文字为基础的雕塑造型中加入了许多个人性的创造因素。这使这些雕塑造型既像字,又不完全是字,这个特点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也更少拘束和限制;这个特点可以将他艺术创造的成分进行充分地发挥。我们相信,刘永刚的这些作品一旦进入国际舞台进行交流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中国的雕塑家和雕塑走向世界时,还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原封不动地搬出老祖宗的东西走向世界?还是在国际文化的交流、对话的大背景中,创造性的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资源进行梳理、加工和改造,以文化创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刘永刚选择的是后一种。刘永刚的创作实践证明,这一种方式是对的,它有利于创造性的将中国文化向前推进,而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