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是高校思政课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2018版概论教材出版至今做到了“进教材、进课堂”,但真正做到“进头脑”的效果依然有限。要想做到“进头脑”,教学理念的更新是首要前提;教学内容的深拓是关键环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有效途径;教师队伍的优化是坚实保障。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概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005-03
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关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其他三门理论课程之上,是将理论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最紧密的课程,是实现“三进”工作的关键课程。2018年4月,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出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重新编排的教材,实现了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一线教师努力钻研,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将新思想带入了课堂。但是如何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真正实现“三进”工作的最高目标——进头脑,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一、“进头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最高目标要求
在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三进”工作,将“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1]。
“三进”工作中,进教材是基础,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材料,科学的教材体系是学生掌握系统、规范的理论的前提。进课堂是核心,只有通过合理的课堂编排,才能真正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进头脑是目标,高校思政课最根本的是做人的工作,只有理论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为学生所掌握,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意义。所以一切“三进”工作都要围绕“进头脑”来做。
实现“进头脑”就是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
首先,掌握理论。没有理论的自由就没有思想的自由,扎实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教师首先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学会理论,做到入脑。其次,价值升华。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丰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入心。
最后,外化于行。在掌握理论,价值升华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觉地、自发地用理论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现状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头脑”面临的困境
在教学中抓住“概论”课这一关键,必须充分了解课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思政课的‘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够时尚”。[2]
(一)教学内容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
盾
现在思政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抬头率不高,学生获得感不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但是学生就是不想听,存在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是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有待提升。就教材来讲,四门思政课教材中有一些内容会重复出现,比如“概论”课的前半段与“纲要”课的上编就有很大程度的重复,如果就这些重复的内容仅仅进行浅层次的讲解,会使学生有一种重复学习的感觉,降低教学内容的新鲜感。这就要求老师要提高理论深度,加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但也暴露在多元价值观和多重矛盾的冲击之下,学生们更加渴望从思政课上获得分析解决观察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必须将知识体系上升为价值体系,决不能就知识讲知识,而是要提高理论深度,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得学生从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理论精髓。
二是教学内容的现实温度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学生们提出最多的就是课程多与现实相结合,解释当前的现实矛盾。要想学生真正接受理论,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基于“概论”课的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用扎实的理论去帮学生解决现实的困惑,将抽象的理论生动化,让学生看到理论的实践力量,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现实温度。
(二)教学方式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现实错位
教学方式是课堂内容的组织形式,合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应以学生的认知习惯和主体需要为依据。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教师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教什么,对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实际需求关注不够,而且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体现不出理论的生动性和具体性。所以出现了教师自说自话,学生自娱自乐,师生之间达不到思想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作用发挥有限。“概论”课中很多的知识内容贴近实际,对于实际生活的认识除了在课堂上由老师讲授,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很是缺乏,有的实践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假期实践写报告,然后教师给出评价,有的是电影的观后感,实践教学的真正作用难以体现。真正发挥实践教学作用的活动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的开展受限。实践教学作用发挥有限,学生会认为思政课是假大空,获得感自然受限。
(三)语言表达与学生沟通特点之间的部分脱节 语言表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输出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沟通方式和语言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沟通的即时性与交互性大大增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就任何问题发表任何观点,而且可以得到及时的回复。语言表达的更新性更加明显,这对思政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都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方面,语言表达的艺术有待增强。“概论”课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不能把抽象、凝炼的教材语言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学语言,那科学的理论就只能飘在天上,挂在墙上,接不到地气,与学生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另外,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对学生感兴趣的新语言、新表达不够关注。所以,将教材体系转
为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课的语言表达艺术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多关注学生日常关心的新内容、新语言、新表达。
另一方面,表达途径的多元化有待增强。当前,多元价值通过多种渠道八面来风,这给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以极大的挑战,所以只靠课堂教学的力量远远不够。在国家层面,应该加强管理,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教师来讲,必须树立教育贯穿全过程的理念,用好微信、微博、广播等传播媒介,润物无声地进行教育引导。
三、实践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头脑”的路径选择
继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可行性路径。我们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四方面讨论可行性路径。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是首要前提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各种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对教学工作起着根本的指引性作用。在“概论”课上,教师应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做到意识形态传输与育人的协调。
一是坚定政治导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所以,老师必须坚定“四个意识”①,做到“两个维护”②,必须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概论”课建立在前三门课的基础上,基本的知识理论学生们都有一定的掌握,如果仅仅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会对内容失去新鲜感,这时一定要有思想的升华,集中发挥思政课的铸魂作用。
三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课要想“吸引眼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以学生为导向的原则,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内在需要,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
(二)教学内容的深拓是关键环节
以“概论”课为例,对教学内容的深拓要以理论透彻性彰显理论深度,以现实解释力体现思想的现实温度,以深刻的理论和强大的现实洞察力,让学生真正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要加强理论的透彻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要让价值选择多样且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真正信服思政课上讲授的理論,就一定要加强理论的透彻性和课程的
穿透力。我认为在上课过程中适当引入经典作家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另一方面要有现实的温度。加强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讲授理论问题时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加以分析。同时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比如中美贸易战、香港问题等,在现实矛盾的冲突中引导学生。还要强化问题意识,着眼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和学生的所思所想,增强剖析、透视问题的能力,增强用理论解读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澄清认识,树立价值。
我们以“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例分析教学内容。首先,理论梳理。回顾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矛盾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梳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变化的历程和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厘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性。其次,知识讲解,在讲解矛盾转化时要选取大量实例和数据,除了官方发布的一些核心数据,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热点选取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增加共鸣。比如教育方面,希望小学淡出视野而出现择校热的问题,人们从上不起学到上好学的转变。第三,启发拓展。在理论讲解完成后,要结合学生专业实际讲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对自身的影响。比如,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从给病人看病到提供医疗服务的转变,私立医院的兴起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学生的就业、择业都带来新挑战。第四,价值升华。中国共产党承诺小康路上不抛下一个困难群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扶贫作为政治任务的国家,我们还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主观色彩浓厚的目标扛在肩上,充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同时,这个时代给予了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和平台,在“两个一百年”目标③实现的征程中人人都是追梦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有效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在传统的讲授式外加入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组织自主学习、体验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
首先,讲授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教师要以最简单最精准最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要义形成认识,然后再利用案例教学法直观地加深学生的认识。比如,在讲第十一章“四个全面”④战略布局时,可以以画图的方式将其比作火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火箭头,全面深化改革是燃料,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助推器,用形象的语言和图画加深学生印象。在理论讲授完成后,
精选《辉煌中国》或者《将改革进行到底》等政论片的片段,加深学生印象,并且就视频播放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主要用于理论的讲授,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理论认知。 其次,研讨式教学与自主式学习相结合。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知识讲授完成后,可以采用主题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进行分组演讲,老师根据课堂内容相关度和学生表现等制定评分细则,对每位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引导。经验证明,进行演讲过的班级对这一知识的把握会上升到价值层面,真正认可这一理论,将中国梦与自身发展相联系。另外,在课堂之外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平台,创建微信公众号,推送理论原文和老师撰写的微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理论认知,提升认同感。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有利于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
第三,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一定要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进行,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比如,成立大学生宣讲团,带领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讲给基层的人民听,宣传一些课堂上学到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最新政策,积分落户制、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现教育公平等。充分发掘当地红色教育,带领同学们走出去实地感受新时代的新变化。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有利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化于行。
(四)教师队伍的优化是坚实保障
思政课教师的价值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担当学生成长路上的思想引领者和价值塑造者,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坚实保障。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入职标准,将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高尚、理论知识过硬、教学技术精湛的优秀人才选入教师队伍;学校鼓励教师深造、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国家给与思政课教师相应的政策倾斜,提高思政课教师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六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的“六要”新要求,将思政课看做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终身受益的好课。
注释:
①“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②“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③“两个一百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④“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参考文献:
[1]陈宝生.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N].光明日报,2018-07-24.
[2]教育改革发展要精准发力[N].人民日报,2017-03-13.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21.
作者简介:杨镕华(1992—),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