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越迅速,企业也越重视成本控制,希望获得最大的利润,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如何从成本控制入手,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则成为多数企业的一项重大难题。文章通过对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目标及二者的关系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目标
成本控制基本理论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是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利用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实现降低成本成或者改善成本日的的一系列活动。按照现代控制论的理论,完整的成本控制应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即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它进行事先的计划:在事中进行指导、监督和纠正:在事后进行分析、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企业在资金运行过程中,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一系列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日标 (The Goal of 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是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它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行为导向。
中外學术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争议一赢很大,以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衡量和评价企业工作效率的指标是利润,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就是为了增加财富。股东既是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风险承担者,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日标应该是从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该观点在近年来比较流行,理论界认为它能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缺陷。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质是企业整体实力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将企业的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该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
在当前我国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目标也更为科学和合理。
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成本控制对其财务管理日标的实现具有十分突出的实际影响。
(1)成本控制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盈利情况,如果企业想使生产经营利润增加,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一个企业,在不改变现有经营收入的基础上,降低经营成本,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的利润。
(2)-般情况下,企业创建的目的就是在于最大限度的创造和扩大财富。但是,也只有企业上市之后才能够从价格趋势上表现出企业的价值。而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决策、内外部环境等,都可能对企业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财务管理目标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成本控制欲财务管理目标存在脱节现象
当前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只有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够管理好企业的成本和财务,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一些企业不是只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视财务管理,就是只重视财务管理而不管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的作用。只有确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又通过合理有效的控制手段与之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的管理目标。
(2)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多数企业中,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但是对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明显不够重视。这种现状使得财务管理无法高效发挥,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如果企业没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储备,那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结合企业就无法做到。
应对措施
(1)加强对二者的理解和战略认识,使它们有效结合
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脱节的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不够清楚,不能够准确确定二者的关系。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对二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传统观念下认为成本控制是节约成本,通过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观念并不具有战略意识。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必需的费用消耗不能也要求减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费用是企业持续发展所必要的,应该要保证。
(2)加强预算,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
中国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是财务管理只是记账,是对过去发生的事项和交易的反映,并没有对未来的财务的预算。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资金的预算,制定资金预算计划书,并在以后的财务活动中按照预算计划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才能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更好的运用企业资金和确保资金活动的安全。
(3)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在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要全面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成本控制,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让职能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能作用,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和职责权限,从而将成本控制具体细分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身上。
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成本控制又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多数企业却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两方面,以至于在企业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既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企业以后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若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之所在。
[1]孙茂竹,王艳茹.成本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
[2]曹剑锋.财务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3]王福兰.浅谈成本控制欲成为管理目标[J].财税会计,2012(2)
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目标
成本控制基本理论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是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利用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实现降低成本成或者改善成本日的的一系列活动。按照现代控制论的理论,完整的成本控制应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即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它进行事先的计划:在事中进行指导、监督和纠正:在事后进行分析、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企业在资金运行过程中,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一系列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日标 (The Goal of 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是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它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行为导向。
中外學术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争议一赢很大,以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衡量和评价企业工作效率的指标是利润,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就是为了增加财富。股东既是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风险承担者,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日标应该是从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该观点在近年来比较流行,理论界认为它能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缺陷。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质是企业整体实力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将企业的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该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
在当前我国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目标也更为科学和合理。
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成本控制对其财务管理日标的实现具有十分突出的实际影响。
(1)成本控制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盈利情况,如果企业想使生产经营利润增加,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一个企业,在不改变现有经营收入的基础上,降低经营成本,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的利润。
(2)-般情况下,企业创建的目的就是在于最大限度的创造和扩大财富。但是,也只有企业上市之后才能够从价格趋势上表现出企业的价值。而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决策、内外部环境等,都可能对企业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财务管理目标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成本控制欲财务管理目标存在脱节现象
当前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只有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够管理好企业的成本和财务,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一些企业不是只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视财务管理,就是只重视财务管理而不管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的作用。只有确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又通过合理有效的控制手段与之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的管理目标。
(2)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多数企业中,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但是对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明显不够重视。这种现状使得财务管理无法高效发挥,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如果企业没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储备,那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结合企业就无法做到。
应对措施
(1)加强对二者的理解和战略认识,使它们有效结合
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脱节的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不够清楚,不能够准确确定二者的关系。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对二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传统观念下认为成本控制是节约成本,通过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观念并不具有战略意识。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必需的费用消耗不能也要求减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费用是企业持续发展所必要的,应该要保证。
(2)加强预算,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
中国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是财务管理只是记账,是对过去发生的事项和交易的反映,并没有对未来的财务的预算。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资金的预算,制定资金预算计划书,并在以后的财务活动中按照预算计划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才能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更好的运用企业资金和确保资金活动的安全。
(3)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在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要全面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成本控制,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让职能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能作用,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和职责权限,从而将成本控制具体细分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身上。
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成本控制又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多数企业却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两方面,以至于在企业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既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企业以后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若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之所在。
[1]孙茂竹,王艳茹.成本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
[2]曹剑锋.财务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3]王福兰.浅谈成本控制欲成为管理目标[J].财税会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