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不同朋友的描述里知道这个人,我们遇见是2015年。
五年前第一次去景德镇,在三宝国际陶艺村的餐厅里,喝苦瓜丸子汤,吃三宝豚。餐厅有一个常设展厅,里面卖些陶艺家的作品。我看到一些盘子,它们算不得精美,像孩子随意拿泥土捏成,用普通的大缸泥,施透明釉,几笔钴蓝画出小鸭子或者小花,憨憨的。那种劲头在景德镇并不多见,它们有一种原生态的自然,飞满尘土的阳光下开出的花的自然,无人问津的一个小小渡口,鸭子打盹的自然。
做陶的人是谁?
有两位设计师好友几年前移居景德镇,冉祥飞和辛瑶遥,他俩常会谈及这人,“黄再云啊,你一定要认识她!”
天热的时候再去瓷都,见到一些彩色的陶笛,憨憨的知了形状,冉祥飞有一枚挂在脖子里,他吹给我听,在起了寒意的傍晚,笛声短促,“也是再云做的”。在北京一位叫一丹的友人店里再见小知了,它们放在一个小筐里。做这样的东西能不能赚钱呢?看起来不会,它们不属于工艺品,也不是设计师这条路数出来的。一丹喜欢,拿了些在店里卖,走民间手艺人路数,卖不出价钱。
我有些担心。也知道那个叫黄再云的姑娘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出来的正规军。知道安田猛这样的陶艺家也喜欢她。在红房子陶瓷工作室,提起她,安田猛拿出一个大碗:“你看,这就是她做的,她拿过来给我看,我就买了,她需要大家的鼓励、支持。”
依然没有机会见到,每次我来,她总是刚走,不巧得很。一拖就是五年。这期间我们通过邮件、在微信上聊过,我见过她刚从学校毕业后创作的一些作品照,有一组天鹅造型的瓷雕,处理手法是女性化、精致路线的,还有些线纹装饰水杯,都是现代风格的创作。之后几年的图片风格陡转,开始走向土里土气,盘子、碗、罐子,题材不拘,更偏重有功能性的日常物件。我曾计划一个群展,她原准备了两个大陶罐,一个表面绘出热烈的跳舞人形,另一个是小女孩充满表情的脸,最后罐子毁在烧窑这步,没有展成。因为没有钱买窑,她一直在公共窑搭烧,很多作品的烧成率以及完成品相受到影响。在微信上有时看见她也抱怨,为什么做陶赚钱那么辛苦。
真的见到,两两反而无言。坐在她的工作室里,这个大眼睛、厚嘴唇的姑娘见人寒暄,比我更手足无措。工作室的泥地上有一大排陶瓶,还没有素烧,堆在地上,摞在板车上;架子上都是高足盘,这些直径30cm左右的盘子是准备秋天在南京和光陶社做展览用的,它们用泥条盘铸的方法做成,手工刻出粗糙的棱形线条。素坯晒干在架子上,不经意看像是灰突突的木器,那些线条支撑出结构,像木匠师傅用刀砍凿出的纹路,简单,但视觉效果强烈。
高足盘的存在好像是“无用”的,以实用主义的角度,它们的重量感让人有几分畏惧。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也一直问再云。她说:“我不知道陶瓷是不是一定要那么薄或者轻,或者自我的表达需要一定的厚度或者薄度我觉得都可以。”
关于困惑我的重量感,和光陶社的顾力先生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就忘了重量,忘了它。“因为黄再云做了这么多重的东西,她抱在手里刻,一板好多个拿去烧。你想,她可以搞动。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去做衡量标准的。如果是设计产品,那么,必须取一个合理的值。如果是作品,就忘了它。”
在他打出那段文字之后,我瞬间“通”了,并且我也明白了他在和光陶社为黄再云办展的理由——让陶艺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现,让她的大气、她的粗糙原原本本地释放出来,让一个有限空间的气息是对的、是真实的。
属于陶艺的世界里,最难得的是那份质朴、本真,还有当这条路一直很难走,是否依然能延续那份质朴、本真。前者是天性流露,不易;后者是心性定力,更难。
高足盘有两种处理手法,这个从非洲木雕得到些许灵感的造型,有的直接表面上氧化铁,有的在盘子里画满了植物纹样,盘子里热闹地缠满了藤蔓。这些天真烂漫、热烈的表达很接近再云的天性,她说生长的植物图案里也有一点点故事,她用素描和图案的方法来讲述故事,比如森林里的杀人游戏,蝴蝶被绞杀了——蝴蝶很美而且不骄傲,它被杀了。这故事充满隐喻色彩。
工作室里面还有一个小空间,临窗摆着一组架子鼓,我在的那个下午,实在没有可说的话,黄再云便打鼓给我听。不干活、要跟陌生人聊天的时候,她并不自在。她也不愿意多谈作品,强调自己一直还在学习摸索的阶段,说时间很重要,一年才十二个月,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做陶瓷的周期又太长,总是不够。夕阳西下,凌乱用力的鼓点,一声声砸进空气里。
有一点是明确的,她尽量要避免作品看起来是可爱的或俏皮的,能跟小清新扯上关系的风格一概避开。她要的是力量、是自然,哪怕它们看起来没有技法,是憨憨的。哪怕它们换不来很多钱,即便这样,对于底线她不妥协。而在我看来,这个叫黄再云的姑娘之所以特别,因为她做陶艺,谋生好像只是一个伴随陶艺而来的副产品,从来处来,陶艺的存在是为了释放一种体内的热情。她对泥土,有一种谦卑,有一种执拗,有一种不随年岁增长、不被困窘消磨的斑斓热情。
木心提到过一句话,用在创作论里很是贴切,元气就是孩子气。这满满的憨劲儿,其实是认真的劲头。黄再云的作品很难串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她在做的依然近乎实验。她的创作方向多样,在生活器皿、雕塑、小首饰摆件这些纷杂的类目背后,走向陶瓷本身,是一个创作者探索自己与泥之间关系的对话,暂时还无法用体系去概括(哪怕她来自传统学院教育体系),呈现一种野生的状态。
她老是说抱歉,因为我要花时间写她。因为现在的东西还不够。展览马上要开幕了,作品还在窑里,有一种成败在天的无奈。这次的展览是关于陶瓷造型的线条和结构关系的,名字也还没有最后确定。展览也是一次练习,她说,陶瓷材料有自己的性格,自己希望更多地去感受和理解地去做今后的作品或者即使是普通的用品,而不是一味地发挥愚蠢的“创造力”做一个新奇或者奇怪的东西。中国有很长的陶瓷史都是关于用而后关于美。这件事很让人感动。
五年前第一次去景德镇,在三宝国际陶艺村的餐厅里,喝苦瓜丸子汤,吃三宝豚。餐厅有一个常设展厅,里面卖些陶艺家的作品。我看到一些盘子,它们算不得精美,像孩子随意拿泥土捏成,用普通的大缸泥,施透明釉,几笔钴蓝画出小鸭子或者小花,憨憨的。那种劲头在景德镇并不多见,它们有一种原生态的自然,飞满尘土的阳光下开出的花的自然,无人问津的一个小小渡口,鸭子打盹的自然。
做陶的人是谁?
有两位设计师好友几年前移居景德镇,冉祥飞和辛瑶遥,他俩常会谈及这人,“黄再云啊,你一定要认识她!”
天热的时候再去瓷都,见到一些彩色的陶笛,憨憨的知了形状,冉祥飞有一枚挂在脖子里,他吹给我听,在起了寒意的傍晚,笛声短促,“也是再云做的”。在北京一位叫一丹的友人店里再见小知了,它们放在一个小筐里。做这样的东西能不能赚钱呢?看起来不会,它们不属于工艺品,也不是设计师这条路数出来的。一丹喜欢,拿了些在店里卖,走民间手艺人路数,卖不出价钱。
我有些担心。也知道那个叫黄再云的姑娘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出来的正规军。知道安田猛这样的陶艺家也喜欢她。在红房子陶瓷工作室,提起她,安田猛拿出一个大碗:“你看,这就是她做的,她拿过来给我看,我就买了,她需要大家的鼓励、支持。”
依然没有机会见到,每次我来,她总是刚走,不巧得很。一拖就是五年。这期间我们通过邮件、在微信上聊过,我见过她刚从学校毕业后创作的一些作品照,有一组天鹅造型的瓷雕,处理手法是女性化、精致路线的,还有些线纹装饰水杯,都是现代风格的创作。之后几年的图片风格陡转,开始走向土里土气,盘子、碗、罐子,题材不拘,更偏重有功能性的日常物件。我曾计划一个群展,她原准备了两个大陶罐,一个表面绘出热烈的跳舞人形,另一个是小女孩充满表情的脸,最后罐子毁在烧窑这步,没有展成。因为没有钱买窑,她一直在公共窑搭烧,很多作品的烧成率以及完成品相受到影响。在微信上有时看见她也抱怨,为什么做陶赚钱那么辛苦。
真的见到,两两反而无言。坐在她的工作室里,这个大眼睛、厚嘴唇的姑娘见人寒暄,比我更手足无措。工作室的泥地上有一大排陶瓶,还没有素烧,堆在地上,摞在板车上;架子上都是高足盘,这些直径30cm左右的盘子是准备秋天在南京和光陶社做展览用的,它们用泥条盘铸的方法做成,手工刻出粗糙的棱形线条。素坯晒干在架子上,不经意看像是灰突突的木器,那些线条支撑出结构,像木匠师傅用刀砍凿出的纹路,简单,但视觉效果强烈。
高足盘的存在好像是“无用”的,以实用主义的角度,它们的重量感让人有几分畏惧。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也一直问再云。她说:“我不知道陶瓷是不是一定要那么薄或者轻,或者自我的表达需要一定的厚度或者薄度我觉得都可以。”
关于困惑我的重量感,和光陶社的顾力先生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就忘了重量,忘了它。“因为黄再云做了这么多重的东西,她抱在手里刻,一板好多个拿去烧。你想,她可以搞动。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去做衡量标准的。如果是设计产品,那么,必须取一个合理的值。如果是作品,就忘了它。”
在他打出那段文字之后,我瞬间“通”了,并且我也明白了他在和光陶社为黄再云办展的理由——让陶艺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现,让她的大气、她的粗糙原原本本地释放出来,让一个有限空间的气息是对的、是真实的。
属于陶艺的世界里,最难得的是那份质朴、本真,还有当这条路一直很难走,是否依然能延续那份质朴、本真。前者是天性流露,不易;后者是心性定力,更难。
高足盘有两种处理手法,这个从非洲木雕得到些许灵感的造型,有的直接表面上氧化铁,有的在盘子里画满了植物纹样,盘子里热闹地缠满了藤蔓。这些天真烂漫、热烈的表达很接近再云的天性,她说生长的植物图案里也有一点点故事,她用素描和图案的方法来讲述故事,比如森林里的杀人游戏,蝴蝶被绞杀了——蝴蝶很美而且不骄傲,它被杀了。这故事充满隐喻色彩。
工作室里面还有一个小空间,临窗摆着一组架子鼓,我在的那个下午,实在没有可说的话,黄再云便打鼓给我听。不干活、要跟陌生人聊天的时候,她并不自在。她也不愿意多谈作品,强调自己一直还在学习摸索的阶段,说时间很重要,一年才十二个月,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做陶瓷的周期又太长,总是不够。夕阳西下,凌乱用力的鼓点,一声声砸进空气里。
有一点是明确的,她尽量要避免作品看起来是可爱的或俏皮的,能跟小清新扯上关系的风格一概避开。她要的是力量、是自然,哪怕它们看起来没有技法,是憨憨的。哪怕它们换不来很多钱,即便这样,对于底线她不妥协。而在我看来,这个叫黄再云的姑娘之所以特别,因为她做陶艺,谋生好像只是一个伴随陶艺而来的副产品,从来处来,陶艺的存在是为了释放一种体内的热情。她对泥土,有一种谦卑,有一种执拗,有一种不随年岁增长、不被困窘消磨的斑斓热情。
木心提到过一句话,用在创作论里很是贴切,元气就是孩子气。这满满的憨劲儿,其实是认真的劲头。黄再云的作品很难串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她在做的依然近乎实验。她的创作方向多样,在生活器皿、雕塑、小首饰摆件这些纷杂的类目背后,走向陶瓷本身,是一个创作者探索自己与泥之间关系的对话,暂时还无法用体系去概括(哪怕她来自传统学院教育体系),呈现一种野生的状态。
她老是说抱歉,因为我要花时间写她。因为现在的东西还不够。展览马上要开幕了,作品还在窑里,有一种成败在天的无奈。这次的展览是关于陶瓷造型的线条和结构关系的,名字也还没有最后确定。展览也是一次练习,她说,陶瓷材料有自己的性格,自己希望更多地去感受和理解地去做今后的作品或者即使是普通的用品,而不是一味地发挥愚蠢的“创造力”做一个新奇或者奇怪的东西。中国有很长的陶瓷史都是关于用而后关于美。这件事很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