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媒体的角色担当与沟通技巧

来源 :公共外交季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主管浦东开发的上海市副市长,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再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的身份虽有变化,但他直面媒体时的坦诚与智慧一直未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心愿始终如一。
  由新世界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直面媒体20年》一书收录了赵启正自1995年至今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的文章六十余篇,时间跨度20年,著名媒体近百家,其中包括美国《时代》周刊、俄罗斯电视台、法新社、日本《读卖新闻》等媒体的采访,包括极具挑战性的电视直播采访,这些访谈既有尖锐的问题,也有敏感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赵启正敢于直面的胆识及善于沟通的智慧,对于从事新闻、外交及对外传播的人士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的另一亮点是收录了赵启正担任“新闻发言人”的四次政协新闻发布会的全部内容,可视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教材。
  不同身份的角色定位
  站在地球仪旁思考的“浦东赵”
  20世纪90年代初,赵启正的名字是与浦东联系在一起的。他亲身经历了浦东新区开发的最初岁月,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里引领经济改革的最新潮流,“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的开发”。浦东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外国媒体甚至赠送给他一个雅号:“浦东赵”。赵启正大量接触国内外媒体便是从这时开始的。当时他的身份是上海市副市长兼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他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浦东这张人们还不是十分熟悉的“名片”递出去,提升浦东在人们心目中的“存在感”。在他最初所接受的一系列采访中,可以看到他对发生在浦东的故事的熟稔,各种数据更是信手拈来。像《我相信开发浦东用不了50年》《上海是观察中国经济的好地方》《外滩代表过去,浦东代表未来》等篇章,从题目就可猜出谈话的内容离不开上海,离不开浦东。那时候他一天接待好几批媒体是常事,有一天他甚至创记录接待了13批外国人,可见其忙碌程度。
  赵启正称自己是从外行起步的,从外行变成内行,下了很大的功夫。除了用心读书外,他还非常注重向年长者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汲取智慧,提升自己。那时候到访中国的外国总统、总理级别的代表团,去过北京后,第二站往往会选择上海,身为副市长的赵启正是当时主要的接待人。在接待过程中,他会悄悄观察他们的言行,看他们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用什么话题来沟通。像基辛格、叶利钦、希拉克等外国政要,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交往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知识得到了更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所积累的雄厚的“软实力”,为其后来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形象大使
  1998年1月,赵启正从上海调到北京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从主管浦东的“地方官”到代表国家的“第一新闻官”,赵启正自然而又迅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从此他的名字便与中国的外宣工作联系在了一起。国新办的主要任务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内外政策、国家体制和社会进展,并回答世界对中国的不解之处。在北京这个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在最开放的部门里,赵启正为中国走向世界营造着最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在把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思想的交流,并把友谊视为一种“财富”。那个时候,他已经积累了相当好的国际上的人缘,上至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奥地利总统克莱斯蒂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袖阿拉法特,下至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总裁、法国阿榭特出版集团总裁、德国的著名导演,等等,他都有着良好的私交。1999年,是他第一次把《财富》论坛引进到中国的上海(如今已经在中国举办了四次),成了人们戏称的“论坛赵”。2000年,他成功地组织了“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赢得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赞扬。在记者们眼里,赵启正还是一个“News maker”(新闻人物)。只要他一出现,就会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有一次他的一句话(“啤酒产生泡沫,但啤酒本身不是泡沫”)甚至引起了上海股票指数的变动。
  任国新办主任期间,赵启正与媒体打交道的经历更多,也显得更为得心应手。“向世界说明中国”外宣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改变了几十年中国对外传播的格局。像《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文化的理解是最重要的基础》《文化是财富,友谊也是财富》《与世界媒体同行》等篇章既是对他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外宣方法论的最好诠释,同时又是经典案例的完美呈现。在1998至2005年间,赵启正以及他曾领导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做的工作是外交部之外的“外交”,也就是“媒体外交”,通过媒体来说明中国,表达国家和政府的想法。那时候他的活动主题更加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中华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周”“财富中国”论坛等,都是赵启正主政国新办工作期间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而检验其工作效果的最好方法便是倾听那些来自外国媒体的反馈信息:
  路透社:“赵启正演讲中表现出的坦率和开放有助于中国的公关努力。”
  《纽约时报》:“赵启正是新一代文雅的中国官员之一,西方的外交官对他的相对开放态度印象深刻。”
  日本媒体则称赵启正为“中国的屈指论客”。
  德新社:“赵的演讲……是中国展示他交流能力的一大飞跃。”
  《亚洲周刊》:“自从赵启正接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来,官方信息的发布方式已发生了巨变。他不仅倍增了记者招待会的次数,而且敦促中方官员给记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他甚至还采纳了一些西方的做法,如非正式谈话不供发表等。赵还恢复了在官方记者招待会上使用英文的制度。”
  中国新闻发言人的典范
  2007年初,赵启正从国新办主任的位子上退休,到全国政协的外事委员会担任主任一职。从2009年开始,赵启正四次担纲政协的新闻发言人,可谓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国政协的新闻发布会每年只举办一次,是“两会”期间的第一场发布会,每次都有数百名中外记者参加,由于政协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机构,所以在提问范围方面有足够的“开放度”,因此问答内容也就颇为丰富多彩。新闻发言人这一角色既是履行国家的庄严使命,更是对赵启正长期积累的经验与智慧的一次次考验。每一次的新闻发布会,赵启正的准备时间都是很长的,都像高考前那样用功,并且在临近发布会时,还会有三四个星期的小组“集体作战”,“预演”可能提到的二三百个问题。正是有了这样的精心准备,才有了发布会现场“问题问得好,回答得更好”的双赢局面。   我们来看看其他部委的新闻发言人是怎样评价赵启正的:
  “‘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启正先生一席话,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因此成长到今天。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中国新闻发言人的典范。”(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中国的新闻发布事业若无启正先生的投入与参与,会是历史的缺憾。就职业领域而言,启正先生既是实践者、操作者,又是先行者,领军者。”(公安部原新闻发言人武和平)
  直面媒体的沟通技巧
  高超的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一个人学识修养、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生活阅历、表达技巧等各个因素的综合体现。赵启正文理双修的学养、博学与智慧兼得的素质更是为他与国内外媒体打交道储备了足够的“能源”,使他能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他的沟通技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真诚面对,从容回答。不管是接受以提问尖刻著称的外国大牌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还是面对重大突发的新闻事件,赵启正都能沉着应对,坦率回答,将疑难的问题说清楚,让记者们感到有收获。他曾经说过:“沟通首先不是为了获取对方的好感,而是自己真实观点的表达,并争取别人的理解、认同与尊重。这是原则。”比如在政协发布会上,有外国记者问“每年开两会花多少钱”,赵启正回答说:“我很少在这种会议被别人难住过。花多少钱,我还真没有数据。我想钱还是不少的,如何既节约又足够满足会议的需求,我们有一位专门的秘书长管理,容我会后一两天内给你发一个电子邮件或者短信告诉你。”有个境外媒体就评论说:“发言人说得很严密,果然是学者。”
  其次是语言朴素、生动,善于形象取譬说明问题。
  作为一位杰出的沟通者,赵启正深知朴素的语言最容易得到传播,即使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也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加以说明,因此他也被一些媒体称作是“化繁为简的天才”。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赵启正还善于在谈话双方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就像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在浅水中点缀的鹅卵石,既赏心悦目,又妥贴实用。下面的几个例子足以说明他在对外传播中的智慧与技巧:
  “不同的文化好像是不同的圆圈,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合的、一致的,有一部分是不重合的。不重合部分加起来,比所有的圆圈全部重合起来面积要大,只保留重合的部分,就丢掉了许多人类的财富。”
  针对德国大使不理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赵启正的巧妙回答令对方心服口服:
  “中国有几件好的外衣,如北京、上海。也有几件华丽的外衣,如奥运会、世博会。但是你不知道,我里面的衣服,有旧的,也还可能有点补丁。你到各地走走就会发现,中国并不全都是华丽的外衣。”
  第三是有备而来,做足功课。知己知彼,谈话更容易深入透彻。赵启正非常了解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沟通,即只有分清对象,由对方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交流才能争取到最大的收获。
  在与媒体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赵启正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每次会谈前他都要做深入充分的准备工作,多方了解,做到熟知对方的阅历与观点,因此他在对话时给人的印象总是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多年来他积累了数千张资料卡片,上面记录着他所会见过的外国人的基本情况、会谈内容,以及图片资料。在做好扎实的“案头工作”的基础上,他还善于主导会谈的主题,不回避尖锐问题,经常是迎着挑战而上。他认为,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有回答的必要,挑战性的问题往往是外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你回答后容易得到传播,就会产生好的效果。这与报道负面消息也可以产生正面的效果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在2001年9月14日柏林亚太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就有记者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美国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表示了对美国的同情,但中国的年轻人却在互联网上幸灾乐祸,请问是否有这种现象?对此赵启正回答说:
  “我本人在上海工作时,建造了一座和纽约的世贸中心几乎一样高的金茂大厦。金茂大厦在设计、管理方面与世贸中心有着良好的关系,现在它失去了一位好姐妹。至于你说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反应,我想中国人口很多,在网上表达这种情绪的人不会超过千分之一。他们显然是联系到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和中美撞机事件,因此这只是他们一时的情感宣泄,不是哲学的思考,而你们德国人是有哲学传统的民族。”
  他的巧妙回答引起了记者们的一片笑声,同时化解了人们的误会。
  第四是适当的幽默感。赵启正曾经说过:幽默是逢时而生,刻意追求就会影响语言的严肃性和准确性。过于强调技巧,会导致“巧言令色”,也不尊重记者和受众。从大型的新闻发布会及记者采访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作为“润滑剂”的幽默在转换话题、调节气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他在说到介绍中国的不同文种的宣传册的区别时,以幽默的方式来说明针对性的重要:
  “英国的幽默像红酒,就是喝了以后还有半小时、二十分钟的回味;美国的幽默到处都是,非常普遍,是必需的,像可口可乐;德国的幽默像威士忌,不是每个人都能喝的,但喝了以后可能要一个小时还在玩味。”
  在中央电视台做《对话》节目时,他的这段话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喝彩。
  再比如,在回答德国记者关于中国是不是派交响乐团来的问题时,赵启正这样回答:
  “德国人在文化艺术上是很挑剔的,不好伺候。换句话说,我们的交响乐队就不能来,因为德国人的耳朵早已被(德国的乐队)惯坏了。”
  赵启正与媒体的谈话内容不仅被国内的新闻学院当作研究对象,成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教材,并且引起了海外研究机构的关注。下面的两个事例可以视为他声名远播的一个佐证:
  美国有一家调查机构专门对他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看看是不是能代表中国官方的观点,研究结果证实是代表中国政府观点的;德国的一所国际学校将赵启正的文章当做教授中文时的教材,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并且分析其中的辩论逻辑、修辞方法,以及挑选素材的方式,学习其充满智慧的沟通技巧。
  “严肃的新闻发言人、微笑的公关大使、爱挑战的新闻官、诲人不倦的学者与善解人意的长者。”这是香港《大公报》对赵启正的评价,也是赵启正直面媒体时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他长期的个人修为所致,更是他在多年的实践中巧妙地把个人风格与国家立场结合的结果,并且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也是我们从《直面媒体20年》所获得的最大启示。(本文转自《对外传播》2015年第09期)
  钟振奋:新世界出版社编审。
其他文献
中国因自身体量巨大,其发展能够影响到很多国家的利益,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备受世界关注。同时,由于中国与多数国家在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理念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走向有误解、质疑和担忧。其中最普遍也最持久的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曾经有些国际论坛的主题就叫“十字路口的中国”:中国如此迅速地发展,会变成霸权国家吗?会因为自身不稳定而成为输出混乱的国家吗?会成为崩
期刊
联合国是最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从公共外交的定义入手,重新梳理公共外交的主体,可以把国际组织界定为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之一,并以联合国为案例,从工具、平台和主体三个角度分析联合国的公共外交的作用。放眼权利政治时代的来临,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一说到公共外交,人们总容易联想到这是政府行为,是一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针对其他国家的民众所采取的公关行为。但
期刊
音乐鉴赏能力对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但不能局限于音乐本身。本文从多元融合角度开展了实践研究,实际教学中可以从自主与实践、统一与个性以及跨学科整合方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课,艺术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高中音乐教师在积极地探索音乐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音乐是情感的艺
期刊
人脉建设 预防性外交  于 凡:万部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作为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全国青联主席助理,您多年从事青年对外交流工作。请您首先谈谈青年对外交流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万学军:青年对外交流的作用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说明。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有一个词可以很好地解释青年对外交流的作用,叫做“预防性外交”。世界各国青年都是该国未来发展重任的担当者,被寄予厚望。在全球
期刊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将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联结、沟通起来的就是——用话语呈现出来的对话关系。可以说,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对话性的,而人类的文明,也正是在持续不断地理解性对话与交流中推进发展的。纵观人类的历史,会让我们想起诸多的精彩、睿智的对话:从孔子、曾点到弘忍、惠能,从柏拉图、苏格拉底到德里达、伽达默尔……当然还有庄子与惠施的那段著名的“子非鱼”的“濠梁之辩”
期刊
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合作启动“在沪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形象”调查,了解他们对上海的印象、评价和意见。报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十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上海综合能力建设、公共政策制定、城市对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据统计,常住上海的外籍人士已达数十万,居全国之首。作为我国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每年接待大量境外来沪团队和国际旅游者。2014年
期刊
2014年上半年,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在其新闻频道、第二频道、世界新闻频道等主要传播平台播出了纪录片《新型中国军队》(China’s New Model Army)。这是BBC制作团队跟随英方学员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工大学)“第五届国际学员周”活动过程中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这部3 0分钟的纪录片如实呈现了活动期间中外学员的学习、生活和训练情况,客观反映了中国军队尤其是
期刊
9·11之后,美国对中东北非的公共外交面临新挑战。美国政府认识到,必须促使双方在官方、知识分子及民间层面建立持续的对话机制。一个重要方式是推行美国国务院主导的国际教育交流计划,以增进该地区主流民众与社会精英对美国价值观、政治制度、对外政策等方面的了解,从而对美国产生好感并传播美国价值观。十多年来,美国国际教育交流计划资助了一大批穆斯林青年到美国学习、研究与交流。然而,中东北非地区对美国的负面情绪仍
期刊
太虚大师(1890-1947年)是近代中国佛教高僧,对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善于借助外缘弘法,大力推进中国佛教的世界化运动,其中1925年的东亚佛教大会就是由太虚等人推动而在日本召开的。此次大会由两国民间佛教团体主持,受到了当时中、日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一次重要的公共外交活动,也是中国佛教公共外交史上的重要案例。  东亚佛教大会的由来  1922年,太虚在武汉创办了武昌佛学院,同
期刊
10月21日,在英国伦敦兰卡斯特宫举行的中英创意产业峰会上,萨顶顶应邀为习近平主席、彭丽媛女士、英国皇室威廉王子、凯特王妃演唱了全新编排的歌曲《JOY欢乐颂》。为什么是她?萨顶顶的音乐有什么特别之处?她通过音乐向全球听众和观众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本刊编辑部专访了萨顶顶女士,希望通过学习借鉴她长期从事中国音乐国际交流与传播工作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能够对我们音乐艺术界人士进一步做好公共外交工作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