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想再回到少年时代,跟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这个机会来了!这学期期中考试之后,教学任务相对轻松一些,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神话、童话和寓言故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内容,交给学生去上,可能要比老师一人讲丰富多彩。所以我在初一(1、2)两班宣布:以后的一星期内我们学习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教学我们师生来个交换角色,由你们站在讲台前讲课,我坐在你们的座位上听课。
听到这一说法时,有的学生立刻高呼“耶——”,也有些学生现出不解的神情。
“老师,那上课前还起立吗?”
“老师,那还提问问题吗?”
“往黑板上写字不好看怎么办?”
“讲错了怎么办?”
……
当我一一解答他们的问题,解除他们的顾虑,并分配每一课的授课小组和负责人,把教参和网址交给学生时,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特别是马骁琨、米雪、陈阳等同学简直是两眼放光、心驰神往了。
以后的几天里,两班的很多同学着实忙碌了起来。我的教学参考书像走马灯似的从一班传到二班,又从二组传到三组。放学后,学生等着我让我给他们指导讲课方案,让我看他们下载的资料、板书设计等等。我不知他们上课的效果会怎样,但既然已有这么多学生动了起来,让他们感受一下老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学会自我教育、互助教育,不也是我所期盼的吗?
学生的课上得都比我想象的顺利。但两个班讲课的同学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朗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时,坐在他们座位上的“李老师”也举手了,该怎样称呼以前的李老师呢?钱慧讲课时称我为“钱慧”,我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张俊丽开始时叫我“请李老师来回答”,但马上遭到同学们反对“现在你就是老师!”这时我告诉他们:不用过多地计较如何称呼老师的问题,既然我们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学习语文,我们就都是平等的同学关系。可以称我为“李智玲同学”。我的这番话,激起了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再点我回答问题时,说到“请李智玲同学来回答”时,他们内心的自豪、满足不由得洋溢在那通红的小脸上。
这一周的师生换位课,有的上得很成功,“老师”感情饱满,表达到位,板书合理,问题处理得当。学生精力集中,思路开放,发言踊跃,课堂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每一课涉及到“想象”之类的问题,“老师”的思路灵活、开阔得多,常使我自愧不如。但也有几次课,由于“老师”过于紧张或缺少具体的讲台经验而显得死板生涩、重点不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是像所有学生那样,期待着“老师”继续引导我们学习、讨论下去,有时就鼓励“老师”可以再分析一遍,或者我写一张小纸条悄悄传给“老师”,为他“指点迷津”。因为站在讲台的本来就是自己的同学,座位上的同学们也都能谅解“老师”教学中的疏漏或差错,诚恳地配合教学。
一节节角色换位课下来,我都感到由衷的喜悦。很多学生深入地参与了教学,获得了以往坐在讲台下难以得到的体验和收获,我也自觉不自觉地找回了做学生时的感觉,理解了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不抓紧做笔记”的原因。这样的课,最大的收获是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使我从课堂教学的“权威”角色中退出,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炫耀者,而是与学生一样的知识探求者。我和学生都感受到了那种浓浓的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所以下课后,台上的“老师”、台下的我和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
这一周的“换位”使我尝到了甜头,在以后的语文课、特别是班会课上,我经常让同学们作主持人,我只以一位普通同学——“李智玲同学”的身份,坐在学生座位上去倾听、去思考、讨论或发言。这些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我正与同学们一块学习、一同成长。上课时,也会忍不住想玩一玩同学的铅笔盒,也会走神,也曾上课犯困。不由得理解了学生的心意,与学生同忧乐、共休戚,与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鸣。同时也为自己从前曾经动不动就对学生严厉批评而恼恨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一直扮演着班级秩序的维护者、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角色。这样一个角色定位,势必使学生感到压抑。长期下来,学生感情枯竭,师生隔膜。更可怕的是学生在对老师的威严的敬畏和对知识的崇拜中,失去和放弃了表达自己内心需要的冲动,只把接受和理解当成自己的全部使命。这样发展下去,必将使学生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也不知怎样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这太可怕了!
瞧!我又在学生做老师的课上走神儿了!学生们呢?没有了老师的约束,他们思维上更放得开些,参与的热情也更高了。教室里虽有点乱,但气氛格外热烈。这样的课,往往会收到出乎预料的教育教学效果。
事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原来我的做法早不是什么独创。陶行知先生在《我的学校观》一文中早有论述。他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先生相信“小朋友”,又尊重“小先生”,他所创办的育才学校,十分重视教育学生“重要的不是学到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学会自己寻找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按着个性自由发展”。不仅如此,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形成师生关系和谐之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師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要以真诚、无私和谦虚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成为在学习上不依赖于别人的人。
的确,老师的教育与学生的人生维系紧密,班级管理是为学生的人生做准备的教育,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线上”的思想理念,将指导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继续开拓,与学生角色换位的做法,我也将继续尝试和完善下去。
听到这一说法时,有的学生立刻高呼“耶——”,也有些学生现出不解的神情。
“老师,那上课前还起立吗?”
“老师,那还提问问题吗?”
“往黑板上写字不好看怎么办?”
“讲错了怎么办?”
……
当我一一解答他们的问题,解除他们的顾虑,并分配每一课的授课小组和负责人,把教参和网址交给学生时,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特别是马骁琨、米雪、陈阳等同学简直是两眼放光、心驰神往了。
以后的几天里,两班的很多同学着实忙碌了起来。我的教学参考书像走马灯似的从一班传到二班,又从二组传到三组。放学后,学生等着我让我给他们指导讲课方案,让我看他们下载的资料、板书设计等等。我不知他们上课的效果会怎样,但既然已有这么多学生动了起来,让他们感受一下老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学会自我教育、互助教育,不也是我所期盼的吗?
学生的课上得都比我想象的顺利。但两个班讲课的同学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朗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时,坐在他们座位上的“李老师”也举手了,该怎样称呼以前的李老师呢?钱慧讲课时称我为“钱慧”,我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张俊丽开始时叫我“请李老师来回答”,但马上遭到同学们反对“现在你就是老师!”这时我告诉他们:不用过多地计较如何称呼老师的问题,既然我们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学习语文,我们就都是平等的同学关系。可以称我为“李智玲同学”。我的这番话,激起了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再点我回答问题时,说到“请李智玲同学来回答”时,他们内心的自豪、满足不由得洋溢在那通红的小脸上。
这一周的师生换位课,有的上得很成功,“老师”感情饱满,表达到位,板书合理,问题处理得当。学生精力集中,思路开放,发言踊跃,课堂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每一课涉及到“想象”之类的问题,“老师”的思路灵活、开阔得多,常使我自愧不如。但也有几次课,由于“老师”过于紧张或缺少具体的讲台经验而显得死板生涩、重点不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是像所有学生那样,期待着“老师”继续引导我们学习、讨论下去,有时就鼓励“老师”可以再分析一遍,或者我写一张小纸条悄悄传给“老师”,为他“指点迷津”。因为站在讲台的本来就是自己的同学,座位上的同学们也都能谅解“老师”教学中的疏漏或差错,诚恳地配合教学。
一节节角色换位课下来,我都感到由衷的喜悦。很多学生深入地参与了教学,获得了以往坐在讲台下难以得到的体验和收获,我也自觉不自觉地找回了做学生时的感觉,理解了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不抓紧做笔记”的原因。这样的课,最大的收获是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使我从课堂教学的“权威”角色中退出,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炫耀者,而是与学生一样的知识探求者。我和学生都感受到了那种浓浓的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所以下课后,台上的“老师”、台下的我和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
这一周的“换位”使我尝到了甜头,在以后的语文课、特别是班会课上,我经常让同学们作主持人,我只以一位普通同学——“李智玲同学”的身份,坐在学生座位上去倾听、去思考、讨论或发言。这些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我正与同学们一块学习、一同成长。上课时,也会忍不住想玩一玩同学的铅笔盒,也会走神,也曾上课犯困。不由得理解了学生的心意,与学生同忧乐、共休戚,与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鸣。同时也为自己从前曾经动不动就对学生严厉批评而恼恨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一直扮演着班级秩序的维护者、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角色。这样一个角色定位,势必使学生感到压抑。长期下来,学生感情枯竭,师生隔膜。更可怕的是学生在对老师的威严的敬畏和对知识的崇拜中,失去和放弃了表达自己内心需要的冲动,只把接受和理解当成自己的全部使命。这样发展下去,必将使学生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也不知怎样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这太可怕了!
瞧!我又在学生做老师的课上走神儿了!学生们呢?没有了老师的约束,他们思维上更放得开些,参与的热情也更高了。教室里虽有点乱,但气氛格外热烈。这样的课,往往会收到出乎预料的教育教学效果。
事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原来我的做法早不是什么独创。陶行知先生在《我的学校观》一文中早有论述。他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先生相信“小朋友”,又尊重“小先生”,他所创办的育才学校,十分重视教育学生“重要的不是学到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学会自己寻找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按着个性自由发展”。不仅如此,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形成师生关系和谐之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師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要以真诚、无私和谦虚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成为在学习上不依赖于别人的人。
的确,老师的教育与学生的人生维系紧密,班级管理是为学生的人生做准备的教育,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线上”的思想理念,将指导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继续开拓,与学生角色换位的做法,我也将继续尝试和完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