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经典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尝试运用多元视角,通过语文、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四个学科整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力求充分挖掘文本价值,打破单学科教学的瓶颈,让学生跳出语文学语文,达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融合度的目的。
【关键词】《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文本价值 多学科整合 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65-06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要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迪。本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故事叙述生动,富有画面感。但文中出现的自由落体、比萨斜塔、高空试验等内容又涉及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所以,如果想为学生呈现更全面的学习视野,单从语文一个学科开展教学则显得局限了。结合以上思考,笔者从语文、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解读,力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化的视角整合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学科间知识的关联性及契合点,进行细致的整合尝试。
【教学目标】
语文:1.通过演绎伽利略的推理过程,体会文章语言的严谨性;2.通过想象写话练习,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通过朗读体会当时人们对于伽利略的嘲讽和试验前后人们态度的变化。
科学:1.通过动手还原试验,体验科学实践的乐趣;2.体会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3.学会用科学的视角审视语文课文,对文中不严谨的说法提出质疑。
美术:1.体会罗马建筑风格特点;2.为比萨斜塔设计具有罗马风格的装饰。
道德与法治:1.通过视频、数据等方式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2.学习避免高空坠物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课时安排】
语文:一课时(40分钟)
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语文学科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环节设计】
1.复习导入,回顾故事背景。了解两个人物的社会地位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2.讨论两个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人名卡片该贴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并说出理由。
【课堂实录】
师:通过上一节课对一、二自然段的学习,咱们认识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现在我想把他们的名字贴在黑板上,该贴在哪里?为什么?
生:亚里士多德的名字应该贴得高一些,因为他比较出名,人们都敬仰他,在当时地位比较高。
生:伽利略可以贴得低一点,因为当时他还很年轻,也不是很有名气。
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亚里士多德的话就被人们奉若神明。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评析】这一环节从文章主要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成就、地位入手,通过为名字卡片选择不同的贴放位置,感知人物背景及地位差距,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伽利略精密的推理过程
【环节设计】
1.借助模型,进行试验演绎,帮助学生了解文中观点。
2.精读课文,梳理伽利略思考的过程。
3.模拟试验,创设情境,还原伽利略的推理过程。
4.回归文本,关注语言,体会文章语言表述的严谨性。
【课堂实录】
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这两个铁球应该怎样从空中落下来?谁能拿着这两个模型演示一下?(指定学生演示铁球下落的过程)
师:就在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的时候,年轻的數学教授伽利略却有不一样的想法,请同学们阅读文章,思考他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他先思考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做了许多次试验。
师:我们品读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又是怎么试验的。先看看他思考的过程。(学生读)
师:伽利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呢?请一位同学模拟推导一下,请你借助模型,一边说一边演示。
生:现在我手上有两个铁球,它们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1磅重的下落速度比10磅重的慢,它就会拖住十磅重的。
师:你怎么知道1磅重的下降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慢?
生:亚里士多德说的呀!
师:哦,原来你是根据他的话推理的。请继续。
生:1磅的拖住10磅的,那两个一起下降的速度就比单独10磅重的下降得慢。但是,如果把两个铁球当作一个整体,像我这样绑在一起,它们就有11磅重,下降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铁球下降的速度快。
师:所以,你也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推导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恭喜你,你也是一个像伽利略一样善于思考的人。他的推理,老师看懂了也听懂了,大家都听懂了吗?
师:那咱们好好读读这段话,先看看伽利略思考的过程。(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中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师:你看,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时候,一开始他就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没有,因为文章里说“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就说明,伽利略并没有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
师:体会得很到位,这其中的“如果”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伽利略要试试看,先假装他的话是正确的。
师:“假装”这个词用得非常形象,这是伽利略先提出了一个假设,然后产生怀疑,得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再顺着这个假设,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进一步推理,然后产生怀疑。这样的思考逻辑严谨。通过分析,你觉得伽利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敢质疑。
生:他的思考非常严谨。
生:他想得很有条理。
师:嗯,这就是逻辑缜密。文章是怎样把如此缜密的逻辑过程写清楚的呢?再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将关联词变红)
生:我发现这段话运用了很多关联词,也有很多像“如果”这样的假设。
师:不但会读书,还很会总结。这些关联词让前后的逻辑表达更清晰,让语言更加严谨,恭喜你发现了语言的秘密。大家能不能带着这样严谨的态度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伽利略思考问题的条理性,读出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齐读)
【评析】通过情境的创设、试验的还原演绎,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实现和作者、主人公的对话。通过对“如果”的关注,梳理伽利略先提出假设,再步步推理的逻辑分析过程,感受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人物品质。这一环节的教学从文字入手,用文字解读人物,最后回归朗读,充分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学习伽利略反复试验的过程
【环节设计】
1.学习描写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理解“反复”这个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对比、品读等方式感受伽利略多次试验的过程。
2.想象说话,说说实验室里的伽利略是如何做试验的。
3.单元整合,学法引路。回顾单元其他文章中人物描写的片段,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4.小练笔,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试验中的伽利略。
【课堂实录】
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后,通过反复试验来证实。但课文写伽利略做试验的过程却只写了一句话。(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谁来读一读?(生朗读句子)
师:我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伽利略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
生:伽利略是反复做试验的。
师:而且做了——
生:许多次。
师:这里的“反复”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生:反反复复。
生:重复。
师:能换成“重复”吗?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生:不能,因为重复是完全复制的意思,再做一遍一模一样的试验。但是反复,是会进行一些修改。
师:太棒了,体会得很到位。还会有哪些修改?
生:比如,换一下做试验的地方,可能在实验室,也可能换到户外。
生:还有可能是换一下试验的材料,比如用木头等材料做试验。
师:伽利略就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反复试验、修改,一次次验证自己的猜想。从一个“反复”,咱们体会到了这么多,那从“反复”这个词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呢?
生:一个努力实践的伽利略。
生:一个认真谨慎的伽利略。
生:一个不怕苦、不怕累、追求真理的伽利略。
师: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你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佩之情。(学生个人读、齐读)
师:这漫长、反复的试验过程就像一个大大的——省略号。(板书:……)其中的艰辛、困惑只有伽利略自己清楚。但是,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到伽利略的实验室,推开门,你看到了他在做什么?(学生想象说话)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会了很多人物描写的方法,比如《鱼游到了纸上》中的男青年,《全神贯注》里的罗丹。你能不能用上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这位实验室里的伽利略呢?下面让我们进行迁移仿写练习,写一写试验中的伽利略。
(学生动笔写小练笔,投影展示)
【評析】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层层深入,情感螺旋上升。先将“反复”和“重复”进行对比品读,感受语言的严谨和人物追求真理的态度,再充分运用想象说话练习还原试验场景,最后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对试验场景中的人物进行想象描写,用文学性的语言再现伽利略执著探索的科学精神,让情感升华。
(四)学习“公开的试验”
【环节设计】
1.还原公开试验现场,指导学生模仿在场观众,进行个性化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
2.播放模拟着地动画,揭示道理。
3.引导学生关注“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为人物树立客观的正面形象。
【课堂实录】
师:故事到这里,伽利略已经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他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你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
生:让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说错了。
师:他还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什么道理呢?让咱们回到试验的现场。
师:(出示段落)当时的人们似乎并不太看好伽利略。你发现,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生:他们是来嘲笑伽利略的。
师:你能用“嘲笑”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吗?(学生朗读)
师:加上表情和动作,会让你的朗读更加传神哦!(学生带上表情和动作朗读)
师:来看笑话的人们有什么反应?他还可能说什么?(朗读指导,想象说话)
师:作者写伽利略进行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着”,一个是“脱手”。他通过这两个动作就完成了科学史上这项重要的试验,震撼了整个欧洲,留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板书:!)(播放模拟试验场景动画)这回人们终于明白—— (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意思是说,亚里士多德虽然很出名、很厉害,但是他的话也有错的。
师:是啊,大人物也有说错话的时候,那有說对的时候吗?
生:有的。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因为文中说“不是全都对的”,那就是有错的也有对的。
师:很会读书,那你从这里看出是对的多还是错的多?
生:对的多,错的比较少。
师:是啊,大多数是对的,偶尔有一些错的。那你觉得亚里士多德还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吗?他的名字要不要挪下来?
生:他还是很伟大,因为他的大多数观点都是正确的,为科学、哲学发展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师:嗯,看来你的知识面很广泛,课前查了不少资料吧!不错,即便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观点,也是瑕不掩瑜,咱们应该客观看待,亚里士多德依然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所以文中用“不是全都对的”这样严谨的语言,在赞颂伽利略的同时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
结束语:带着“?”去思考,带着“……”去求索,最后,你终将收获到“!”般的成就!伽利略用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希望在座的你们也能带着这三个符号,成为一位像伽利略一样伟大的人。
【评析】个性化的朗读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增色不少,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体会,情境再现的体验式学习环节让课堂教学更加灵动。结尾抓住原文“不全是对的”这样的表述为亚里士多德正名,肯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和贡献,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客观、准确。
二、科学学科教学流程
(一)提出质疑:模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完成试验记录
【课堂实录】
师:张老师请留步,我还有质疑。大家好,我是科学学科韦老师。作为一名专业的科学老师,我要对你们刚才这堂课的做法提出质疑!一整堂课下来,张老师连实验都没有做,就带领着你们肯定了伽利略的观点,这一点,我有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像伽利略一样,做一次真正的实验吧!
【实验探究】
实验1:探究不同重量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的手上有什么?
生:两个乒乓球。
师:谁可以告诉我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一个球上面写着“1”,有一个球上面写着“2”。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个球的重量一样吗?
生:看不出来。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电子秤,咱们来称一称它的重量吧。(称两个球的重量,1号为57.2g,2号为16.1g)
师:老师在乒乓球里分别放入了不同的沙子,所以他们的重量不一样。
现在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已经在老师的手上了,左手拿着的乒乓球比较重,右手比较轻,如果我让他们同时落下,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谁先着地?
生1:当然是同时着地啦。
生2:我觉得重的1号球先着地。
师:请同学们睁大眼睛,倒计时!5、4、3、2、1!(“砰”,教师拿着两个球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两个乒乓球同时着地!
师:谁能更完整地把老师的实验过程描述出来?
生1:老师松手让两个乒乓球同时落下的时候,它们同时着地。
生2:两个不同重量的乒乓球同时落下的时候,它们同时着地。
师:你们回答得真棒!请同学们利用三分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单的填写)
师: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的任务单?
生1:两个不同重量的乒乓球,同时从高处落下,它们同时着地。
生2:两个不同重量的乒乓球,同时从高处落下,两个球同时着地。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才在语文课上的那段写话,同样是记录实验,看看这两段话有什么区别?
生1:我觉得语文课上的写话更生动,科学课上的实验记录更加简洁。
生2:语文课上的写话更具体。
师:这就是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一个更生动,一个更严谨。恭喜你们,发现了这个秘密。
现在由我们共同进行试验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球下落的速度与球的轻重没有关系。(齐读课文的话)
【评析】科学老师紧接着语文老师通过推敲得出的结论进行质疑,真正地贯彻落实了质疑的科学态度,并通过科学实验结论与语文写话训练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用语和文学用语的区别。
(二)审视课文,发现课文中的漏洞
【实验研究】
实验2:探究不同重量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同时下落。
【课堂实录】
师:现在请大家带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再来审视一下课文上的这段话,还有没有漏洞?
生:(默读课文后,没发现漏洞)
师:(再提示)同学们请注意,“从高处落下”。(提出不同高度)如果这两个球从不同的高度同时落下,会如何?
生1:我觉得还是同时着地。
生2:我觉得下面的球先着地。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实验。现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倒计时,5、4、3、2、1!(砰)如何?
生1:一个先着地,一个过了一会儿才着地。
生2:它们一个快一个慢。
师:这就和课文里伽利略的说法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呢?(出示课文里的结论) 生:应该改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不同高度落下,不同时着地”。
师:这句话应该这样改才更严谨。(在PPT上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课文)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与鐵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看,科学老师带着你们修改了语文课本,你们可真棒!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
师:通过今天的科学课,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们要大胆质疑。
生2: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真理。
生3:我们不能迷信权威。
师:科学老师教你们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要迷信权威,包括语文课本和你们的语文老师哦!(调侃)
【评析】第一个实验中,学生已经得出“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这样的结论,这一结论与课文中伽利略得出的结论相符,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2中再次对这一结论进行质疑,提出了“如果从不同高度落下,会怎么样”这一问题,并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再次修改了课文中伽利略的结论,将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这一观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贯穿的科学质疑精神。
三、美术学科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建筑物——比萨斜塔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刚才上课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忽略了一个美丽的建筑,它是什么呢?
生:比萨斜塔。
师:接下来,跟着老师走近斜塔吧。
【评析】本环节教学让学生关注学科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导入新课,从比萨斜塔引出罗马建筑风格,结合罗马柱的图样看罗马风格审美
【环节设计】
1.出示图片,欣赏、分析比萨斜塔。
2.讨论斜塔的倾斜原因:斜塔为什么会倾斜?分析原因:①土层强度差;②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③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塔身重量不均衡。
3.简要介绍比萨斜塔:比萨斜塔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为8层圆柱形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约2米余,塔体总重量达1.42万吨。
【课堂实录】
师:比萨斜塔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于1173年8月主持修建,被评为世界遗产。在建塔之初,塔体还是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停工。同学们,你们知道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吗?
生:塔底的地基建得不够深,所以才导致塔身倾斜。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回答吗?
生:塔底的土层不够坚硬,比较松软,所以导致倾斜。
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真棒。那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主要是:①土层强度差;②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③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塔身重量不均衡。
【评析】本环节教学直观地探究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实践,绘画斜塔
【环节设计】
1.让学生尝试动手绘画比萨斜塔,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共同绘画出斜塔中的一个楼层。
2.分工分组:七人一个小组,分工完成主体绘画、添加装饰、讲演等任务。
【课堂实录】
师:简单地了解比萨斜塔以后,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动手画一下这个著名的建筑呢?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特殊的图形,有谁看出它是什么吗?
生:比萨斜塔。
师:对的,它是比萨斜塔的楼层,比萨斜塔共有八层,请各楼层的设计师们动起你手中神奇的画笔,设计出属于你们的比萨斜塔,画完后记得考虑一下它是哪一层的,下面,我们一起开始动手吧!
【评析】在主体感知和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学习造型方法。
(四)展示活动,提出质疑
【环节设计】
1.学生说说创作的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组设计,为什么?
2.课文的插图中,人们穿着华丽得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课堂实录】
师:作品完成了,哪位设计师愿意点评一下?
生:我喜欢第三层的设计,他们的设计风格简单、大方,有古朴的感觉。
师:我也很认同你的观点,还有设计师要来点评一下吗?
生:我喜欢第七层,他们的花纹画得很仔细,花纹装饰着罗马柱和拱门,使得整体风格很美观。
师:同学们完成了一幅完整的比萨斜塔,但是从绘画的角度来说,这幅画有了主体,还有了背景,那它还缺少点什么吗?
生:人物和装饰。
师:对的,人物。从课文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萨斜塔的塔底站着许多人,从他们的着装打扮中,谁能来分析分析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穿着华丽有身份的人。
师:还有呢?
生:当官的。
师:课文中提到他们说的话,你觉得他们这么说符合他们的身份吗?穿着如此得体大方的人,怎样表达更合适一些呢?谁来尝试一下?
小结:学好美术,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图中人物衣着关注人物身份及人物语言,让美术和语文两个学科找到了紧密的契合点,有了美术学科的解读与辅助,让学生对人物语言的把握更加准确。
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流程
(一)质疑现场的安全性,观察插图
【课堂实录】
师:以我的视角,如果当时我在现场的话,伽利略这个实验根本做不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十分疑惑)
师:大家好!我是道德与法治老师王凌凤。(正经)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到当年的实验现场,看看王老师为什么要制止伽利略。请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看!(出示课文插图,见下图)
师:图片上有什么问题吗?这里有那么大一个漏洞,你们居然都没有发现!(不可思议)
生:没有问题呀!
师:咱们把目光锁定在这个人身上。(圈画小孩,将画面变大)
师:这个孩子此时在做什么?
生:我感觉他正在玩,从他的动作看起来还挺开心的呢!
师:哇,你还学会推断了呢,给你点赞。
生:我觉得他是在奔跑,从别的地方跑到这里。
师:嗯,你关注到了他的动作。
生:小孩的双手摆起来,他是在奔跑。
师:你也关注到了他的动作,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师:如果现在时间倒流到一秒钟以前,这个孩子可能会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有可能在图片里面的比萨斜塔下面。
师:如果伽利略的两个铁球早一秒钟落下,会发生什么?
(学生中开始有人发出小声的惊叹)
生:“嘭”的一声,铁球会砸到他。
生:铁球可能会砸到他的头,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大家观察这个试验的环境,有防护网吗?
生:没有。
师:有围栏等其他的安全防护设施吗?
生:也没有。
师:像这种物体从高处坠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物损失的不文明行为就叫作——高空抛物。
【评析】课文就是一个例子,应更加充分地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多学科价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环节的设计从语文教材的情节以及课文插图中的安全隐患着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隐患,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资源,引起学生对高空抛物的关注。
(二)链接新闻,提升感悟
【课堂实录】
师:是呀,刚才美术老师告诉同学们,比萨斜塔有多高?
生:50多米。
师:当一个10磅重,也就是约9斤重的铁球从50多米的高空坠落时,又会怎么样?咱们先来看看一个视频,答案就在这个视频里。
(播放新闻——模拟高空抛物危害的视频)
师:看完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一个西红柿从高空掉下来威力居然那么大!
生:视频里的东西掉下来的时候吓了我一大跳,我看到实验结果真的感到不可思议。
师:高空抛物有什么危害?
生:小小的东西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砸到人的后果会很严重,很危险。
师:结合伽利略的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现在觉得伽利略的实验有问题。
生:我觉得这种试验十分危险,因为它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站在下面观看的人可能会有危险。
师:是呀,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王老师要制止伽利略这样做实验了吧?
生:因为伽利略的实验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安全!
【评析】播放安全教育视频,从科学的角度解读高空抛物的危险。
(三)链接校园生活,指导行动
【课堂实录】
师:其实像这样高空抛物的事件在我们的校园里比比皆是。(出示校园中存在的高空抛物图片)
师:这群同学正在走廊上踢足球,此时如果这个球从楼上掉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生:会砸到楼下的同学。
师:在二楼以上的楼层玩丢沙包呢?
生:喔,我看见楼上有人丢沙包。
生:还有扔课本玩的。
师:当然有时候还有同学在楼上往下面扔东西呢!有可能是一片废纸,有可能是不用的铅笔橡皮,还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尖尖的笔。
生:可能是值日生擦窗台的抹布。
师:这些行为或危险,或造成了环境卫生问题。那对于生活中的高空抛物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我们看见别人要往下扔东西了,要制止他。
生:我会去劝告爱高空抛物的同学,告诉他这节课学的东西。
师: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生:我以后再也不往楼下乱扔东西了,哪怕是一片废纸,因为危害太大了。
师:嗯,除了要劝告别人,咱们也要约束自己。那如果咱们作为行人走在高楼之下呢?
生:哦,我知道了,以后咱们走路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需要小心一些,防止被高空抛物的人扔下的东西砸到。
引导学生明确三个要点:
1.自己不高空抛物。
2.阻止别人高空抛物。
3.在楼下行走时,注意预防高空抛物。
小结:所以说,伽利略的这个试验实际上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漏洞,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我想告诉同学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只有有了生命,你们才能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在美术的世界里沉醉。
【评析】从书本过渡到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传递安全理念,教授自护方法。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一环节的设计又充分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关注了学生在科学课过后渴望试验的心理,考虑到了试验的危险性及学生将利用课间进行高空试验的可能性,巧妙地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减少不必要的课后风险。
注: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B类课题“团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課题编号:2016B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艺楠(1987— ),女,满族,吉林洮南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南宁市教学骨干,研究方向:语文阅读教学。
王凌凤(1992— ),女,壮族,广西百色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有效提高低年段学生的识字能力。
韦馨慧(1993— ),女,壮族,广西来宾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研究方向:探究实验教学。
黄欢欢(1988— ),女,浙江苍南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国画教学。
(责编 秦越霞)
【关键词】《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文本价值 多学科整合 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65-06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要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迪。本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故事叙述生动,富有画面感。但文中出现的自由落体、比萨斜塔、高空试验等内容又涉及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所以,如果想为学生呈现更全面的学习视野,单从语文一个学科开展教学则显得局限了。结合以上思考,笔者从语文、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解读,力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化的视角整合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学科间知识的关联性及契合点,进行细致的整合尝试。
【教学目标】
语文:1.通过演绎伽利略的推理过程,体会文章语言的严谨性;2.通过想象写话练习,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通过朗读体会当时人们对于伽利略的嘲讽和试验前后人们态度的变化。
科学:1.通过动手还原试验,体验科学实践的乐趣;2.体会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3.学会用科学的视角审视语文课文,对文中不严谨的说法提出质疑。
美术:1.体会罗马建筑风格特点;2.为比萨斜塔设计具有罗马风格的装饰。
道德与法治:1.通过视频、数据等方式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2.学习避免高空坠物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课时安排】
语文:一课时(40分钟)
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语文学科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环节设计】
1.复习导入,回顾故事背景。了解两个人物的社会地位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2.讨论两个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人名卡片该贴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并说出理由。
【课堂实录】
师:通过上一节课对一、二自然段的学习,咱们认识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现在我想把他们的名字贴在黑板上,该贴在哪里?为什么?
生:亚里士多德的名字应该贴得高一些,因为他比较出名,人们都敬仰他,在当时地位比较高。
生:伽利略可以贴得低一点,因为当时他还很年轻,也不是很有名气。
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亚里士多德的话就被人们奉若神明。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评析】这一环节从文章主要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成就、地位入手,通过为名字卡片选择不同的贴放位置,感知人物背景及地位差距,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伽利略精密的推理过程
【环节设计】
1.借助模型,进行试验演绎,帮助学生了解文中观点。
2.精读课文,梳理伽利略思考的过程。
3.模拟试验,创设情境,还原伽利略的推理过程。
4.回归文本,关注语言,体会文章语言表述的严谨性。
【课堂实录】
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这两个铁球应该怎样从空中落下来?谁能拿着这两个模型演示一下?(指定学生演示铁球下落的过程)
师:就在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的时候,年轻的數学教授伽利略却有不一样的想法,请同学们阅读文章,思考他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他先思考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做了许多次试验。
师:我们品读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又是怎么试验的。先看看他思考的过程。(学生读)
师:伽利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呢?请一位同学模拟推导一下,请你借助模型,一边说一边演示。
生:现在我手上有两个铁球,它们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1磅重的下落速度比10磅重的慢,它就会拖住十磅重的。
师:你怎么知道1磅重的下降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慢?
生:亚里士多德说的呀!
师:哦,原来你是根据他的话推理的。请继续。
生:1磅的拖住10磅的,那两个一起下降的速度就比单独10磅重的下降得慢。但是,如果把两个铁球当作一个整体,像我这样绑在一起,它们就有11磅重,下降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铁球下降的速度快。
师:所以,你也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推导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恭喜你,你也是一个像伽利略一样善于思考的人。他的推理,老师看懂了也听懂了,大家都听懂了吗?
师:那咱们好好读读这段话,先看看伽利略思考的过程。(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中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师:你看,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时候,一开始他就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没有,因为文章里说“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就说明,伽利略并没有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
师:体会得很到位,这其中的“如果”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伽利略要试试看,先假装他的话是正确的。
师:“假装”这个词用得非常形象,这是伽利略先提出了一个假设,然后产生怀疑,得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再顺着这个假设,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进一步推理,然后产生怀疑。这样的思考逻辑严谨。通过分析,你觉得伽利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敢质疑。
生:他的思考非常严谨。
生:他想得很有条理。
师:嗯,这就是逻辑缜密。文章是怎样把如此缜密的逻辑过程写清楚的呢?再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将关联词变红)
生:我发现这段话运用了很多关联词,也有很多像“如果”这样的假设。
师:不但会读书,还很会总结。这些关联词让前后的逻辑表达更清晰,让语言更加严谨,恭喜你发现了语言的秘密。大家能不能带着这样严谨的态度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伽利略思考问题的条理性,读出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齐读)
【评析】通过情境的创设、试验的还原演绎,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实现和作者、主人公的对话。通过对“如果”的关注,梳理伽利略先提出假设,再步步推理的逻辑分析过程,感受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人物品质。这一环节的教学从文字入手,用文字解读人物,最后回归朗读,充分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学习伽利略反复试验的过程
【环节设计】
1.学习描写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理解“反复”这个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对比、品读等方式感受伽利略多次试验的过程。
2.想象说话,说说实验室里的伽利略是如何做试验的。
3.单元整合,学法引路。回顾单元其他文章中人物描写的片段,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4.小练笔,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试验中的伽利略。
【课堂实录】
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后,通过反复试验来证实。但课文写伽利略做试验的过程却只写了一句话。(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谁来读一读?(生朗读句子)
师:我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伽利略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
生:伽利略是反复做试验的。
师:而且做了——
生:许多次。
师:这里的“反复”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生:反反复复。
生:重复。
师:能换成“重复”吗?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生:不能,因为重复是完全复制的意思,再做一遍一模一样的试验。但是反复,是会进行一些修改。
师:太棒了,体会得很到位。还会有哪些修改?
生:比如,换一下做试验的地方,可能在实验室,也可能换到户外。
生:还有可能是换一下试验的材料,比如用木头等材料做试验。
师:伽利略就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反复试验、修改,一次次验证自己的猜想。从一个“反复”,咱们体会到了这么多,那从“反复”这个词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呢?
生:一个努力实践的伽利略。
生:一个认真谨慎的伽利略。
生:一个不怕苦、不怕累、追求真理的伽利略。
师: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你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佩之情。(学生个人读、齐读)
师:这漫长、反复的试验过程就像一个大大的——省略号。(板书:……)其中的艰辛、困惑只有伽利略自己清楚。但是,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到伽利略的实验室,推开门,你看到了他在做什么?(学生想象说话)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会了很多人物描写的方法,比如《鱼游到了纸上》中的男青年,《全神贯注》里的罗丹。你能不能用上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这位实验室里的伽利略呢?下面让我们进行迁移仿写练习,写一写试验中的伽利略。
(学生动笔写小练笔,投影展示)
【評析】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层层深入,情感螺旋上升。先将“反复”和“重复”进行对比品读,感受语言的严谨和人物追求真理的态度,再充分运用想象说话练习还原试验场景,最后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对试验场景中的人物进行想象描写,用文学性的语言再现伽利略执著探索的科学精神,让情感升华。
(四)学习“公开的试验”
【环节设计】
1.还原公开试验现场,指导学生模仿在场观众,进行个性化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
2.播放模拟着地动画,揭示道理。
3.引导学生关注“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为人物树立客观的正面形象。
【课堂实录】
师:故事到这里,伽利略已经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他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你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
生:让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说错了。
师:他还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什么道理呢?让咱们回到试验的现场。
师:(出示段落)当时的人们似乎并不太看好伽利略。你发现,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生:他们是来嘲笑伽利略的。
师:你能用“嘲笑”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吗?(学生朗读)
师:加上表情和动作,会让你的朗读更加传神哦!(学生带上表情和动作朗读)
师:来看笑话的人们有什么反应?他还可能说什么?(朗读指导,想象说话)
师:作者写伽利略进行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着”,一个是“脱手”。他通过这两个动作就完成了科学史上这项重要的试验,震撼了整个欧洲,留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板书:!)(播放模拟试验场景动画)这回人们终于明白—— (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意思是说,亚里士多德虽然很出名、很厉害,但是他的话也有错的。
师:是啊,大人物也有说错话的时候,那有說对的时候吗?
生:有的。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因为文中说“不是全都对的”,那就是有错的也有对的。
师:很会读书,那你从这里看出是对的多还是错的多?
生:对的多,错的比较少。
师:是啊,大多数是对的,偶尔有一些错的。那你觉得亚里士多德还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吗?他的名字要不要挪下来?
生:他还是很伟大,因为他的大多数观点都是正确的,为科学、哲学发展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师:嗯,看来你的知识面很广泛,课前查了不少资料吧!不错,即便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观点,也是瑕不掩瑜,咱们应该客观看待,亚里士多德依然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所以文中用“不是全都对的”这样严谨的语言,在赞颂伽利略的同时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
结束语:带着“?”去思考,带着“……”去求索,最后,你终将收获到“!”般的成就!伽利略用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希望在座的你们也能带着这三个符号,成为一位像伽利略一样伟大的人。
【评析】个性化的朗读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增色不少,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体会,情境再现的体验式学习环节让课堂教学更加灵动。结尾抓住原文“不全是对的”这样的表述为亚里士多德正名,肯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和贡献,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客观、准确。
二、科学学科教学流程
(一)提出质疑:模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完成试验记录
【课堂实录】
师:张老师请留步,我还有质疑。大家好,我是科学学科韦老师。作为一名专业的科学老师,我要对你们刚才这堂课的做法提出质疑!一整堂课下来,张老师连实验都没有做,就带领着你们肯定了伽利略的观点,这一点,我有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像伽利略一样,做一次真正的实验吧!
【实验探究】
实验1:探究不同重量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的手上有什么?
生:两个乒乓球。
师:谁可以告诉我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一个球上面写着“1”,有一个球上面写着“2”。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个球的重量一样吗?
生:看不出来。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电子秤,咱们来称一称它的重量吧。(称两个球的重量,1号为57.2g,2号为16.1g)
师:老师在乒乓球里分别放入了不同的沙子,所以他们的重量不一样。
现在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已经在老师的手上了,左手拿着的乒乓球比较重,右手比较轻,如果我让他们同时落下,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谁先着地?
生1:当然是同时着地啦。
生2:我觉得重的1号球先着地。
师:请同学们睁大眼睛,倒计时!5、4、3、2、1!(“砰”,教师拿着两个球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两个乒乓球同时着地!
师:谁能更完整地把老师的实验过程描述出来?
生1:老师松手让两个乒乓球同时落下的时候,它们同时着地。
生2:两个不同重量的乒乓球同时落下的时候,它们同时着地。
师:你们回答得真棒!请同学们利用三分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单的填写)
师: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的任务单?
生1:两个不同重量的乒乓球,同时从高处落下,它们同时着地。
生2:两个不同重量的乒乓球,同时从高处落下,两个球同时着地。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才在语文课上的那段写话,同样是记录实验,看看这两段话有什么区别?
生1:我觉得语文课上的写话更生动,科学课上的实验记录更加简洁。
生2:语文课上的写话更具体。
师:这就是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一个更生动,一个更严谨。恭喜你们,发现了这个秘密。
现在由我们共同进行试验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球下落的速度与球的轻重没有关系。(齐读课文的话)
【评析】科学老师紧接着语文老师通过推敲得出的结论进行质疑,真正地贯彻落实了质疑的科学态度,并通过科学实验结论与语文写话训练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用语和文学用语的区别。
(二)审视课文,发现课文中的漏洞
【实验研究】
实验2:探究不同重量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同时下落。
【课堂实录】
师:现在请大家带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再来审视一下课文上的这段话,还有没有漏洞?
生:(默读课文后,没发现漏洞)
师:(再提示)同学们请注意,“从高处落下”。(提出不同高度)如果这两个球从不同的高度同时落下,会如何?
生1:我觉得还是同时着地。
生2:我觉得下面的球先着地。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实验。现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倒计时,5、4、3、2、1!(砰)如何?
生1:一个先着地,一个过了一会儿才着地。
生2:它们一个快一个慢。
师:这就和课文里伽利略的说法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呢?(出示课文里的结论) 生:应该改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不同高度落下,不同时着地”。
师:这句话应该这样改才更严谨。(在PPT上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课文)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与鐵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看,科学老师带着你们修改了语文课本,你们可真棒!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
师:通过今天的科学课,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们要大胆质疑。
生2: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真理。
生3:我们不能迷信权威。
师:科学老师教你们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要迷信权威,包括语文课本和你们的语文老师哦!(调侃)
【评析】第一个实验中,学生已经得出“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这样的结论,这一结论与课文中伽利略得出的结论相符,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2中再次对这一结论进行质疑,提出了“如果从不同高度落下,会怎么样”这一问题,并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再次修改了课文中伽利略的结论,将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这一观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贯穿的科学质疑精神。
三、美术学科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建筑物——比萨斜塔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刚才上课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忽略了一个美丽的建筑,它是什么呢?
生:比萨斜塔。
师:接下来,跟着老师走近斜塔吧。
【评析】本环节教学让学生关注学科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导入新课,从比萨斜塔引出罗马建筑风格,结合罗马柱的图样看罗马风格审美
【环节设计】
1.出示图片,欣赏、分析比萨斜塔。
2.讨论斜塔的倾斜原因:斜塔为什么会倾斜?分析原因:①土层强度差;②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③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塔身重量不均衡。
3.简要介绍比萨斜塔:比萨斜塔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为8层圆柱形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约2米余,塔体总重量达1.42万吨。
【课堂实录】
师:比萨斜塔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于1173年8月主持修建,被评为世界遗产。在建塔之初,塔体还是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停工。同学们,你们知道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吗?
生:塔底的地基建得不够深,所以才导致塔身倾斜。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回答吗?
生:塔底的土层不够坚硬,比较松软,所以导致倾斜。
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真棒。那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主要是:①土层强度差;②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③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塔身重量不均衡。
【评析】本环节教学直观地探究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实践,绘画斜塔
【环节设计】
1.让学生尝试动手绘画比萨斜塔,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共同绘画出斜塔中的一个楼层。
2.分工分组:七人一个小组,分工完成主体绘画、添加装饰、讲演等任务。
【课堂实录】
师:简单地了解比萨斜塔以后,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动手画一下这个著名的建筑呢?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特殊的图形,有谁看出它是什么吗?
生:比萨斜塔。
师:对的,它是比萨斜塔的楼层,比萨斜塔共有八层,请各楼层的设计师们动起你手中神奇的画笔,设计出属于你们的比萨斜塔,画完后记得考虑一下它是哪一层的,下面,我们一起开始动手吧!
【评析】在主体感知和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学习造型方法。
(四)展示活动,提出质疑
【环节设计】
1.学生说说创作的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组设计,为什么?
2.课文的插图中,人们穿着华丽得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课堂实录】
师:作品完成了,哪位设计师愿意点评一下?
生:我喜欢第三层的设计,他们的设计风格简单、大方,有古朴的感觉。
师:我也很认同你的观点,还有设计师要来点评一下吗?
生:我喜欢第七层,他们的花纹画得很仔细,花纹装饰着罗马柱和拱门,使得整体风格很美观。
师:同学们完成了一幅完整的比萨斜塔,但是从绘画的角度来说,这幅画有了主体,还有了背景,那它还缺少点什么吗?
生:人物和装饰。
师:对的,人物。从课文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萨斜塔的塔底站着许多人,从他们的着装打扮中,谁能来分析分析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穿着华丽有身份的人。
师:还有呢?
生:当官的。
师:课文中提到他们说的话,你觉得他们这么说符合他们的身份吗?穿着如此得体大方的人,怎样表达更合适一些呢?谁来尝试一下?
小结:学好美术,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图中人物衣着关注人物身份及人物语言,让美术和语文两个学科找到了紧密的契合点,有了美术学科的解读与辅助,让学生对人物语言的把握更加准确。
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流程
(一)质疑现场的安全性,观察插图
【课堂实录】
师:以我的视角,如果当时我在现场的话,伽利略这个实验根本做不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十分疑惑)
师:大家好!我是道德与法治老师王凌凤。(正经)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到当年的实验现场,看看王老师为什么要制止伽利略。请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看!(出示课文插图,见下图)
师:图片上有什么问题吗?这里有那么大一个漏洞,你们居然都没有发现!(不可思议)
生:没有问题呀!
师:咱们把目光锁定在这个人身上。(圈画小孩,将画面变大)
师:这个孩子此时在做什么?
生:我感觉他正在玩,从他的动作看起来还挺开心的呢!
师:哇,你还学会推断了呢,给你点赞。
生:我觉得他是在奔跑,从别的地方跑到这里。
师:嗯,你关注到了他的动作。
生:小孩的双手摆起来,他是在奔跑。
师:你也关注到了他的动作,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师:如果现在时间倒流到一秒钟以前,这个孩子可能会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有可能在图片里面的比萨斜塔下面。
师:如果伽利略的两个铁球早一秒钟落下,会发生什么?
(学生中开始有人发出小声的惊叹)
生:“嘭”的一声,铁球会砸到他。
生:铁球可能会砸到他的头,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大家观察这个试验的环境,有防护网吗?
生:没有。
师:有围栏等其他的安全防护设施吗?
生:也没有。
师:像这种物体从高处坠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物损失的不文明行为就叫作——高空抛物。
【评析】课文就是一个例子,应更加充分地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多学科价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环节的设计从语文教材的情节以及课文插图中的安全隐患着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隐患,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资源,引起学生对高空抛物的关注。
(二)链接新闻,提升感悟
【课堂实录】
师:是呀,刚才美术老师告诉同学们,比萨斜塔有多高?
生:50多米。
师:当一个10磅重,也就是约9斤重的铁球从50多米的高空坠落时,又会怎么样?咱们先来看看一个视频,答案就在这个视频里。
(播放新闻——模拟高空抛物危害的视频)
师:看完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一个西红柿从高空掉下来威力居然那么大!
生:视频里的东西掉下来的时候吓了我一大跳,我看到实验结果真的感到不可思议。
师:高空抛物有什么危害?
生:小小的东西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砸到人的后果会很严重,很危险。
师:结合伽利略的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现在觉得伽利略的实验有问题。
生:我觉得这种试验十分危险,因为它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站在下面观看的人可能会有危险。
师:是呀,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王老师要制止伽利略这样做实验了吧?
生:因为伽利略的实验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安全!
【评析】播放安全教育视频,从科学的角度解读高空抛物的危险。
(三)链接校园生活,指导行动
【课堂实录】
师:其实像这样高空抛物的事件在我们的校园里比比皆是。(出示校园中存在的高空抛物图片)
师:这群同学正在走廊上踢足球,此时如果这个球从楼上掉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生:会砸到楼下的同学。
师:在二楼以上的楼层玩丢沙包呢?
生:喔,我看见楼上有人丢沙包。
生:还有扔课本玩的。
师:当然有时候还有同学在楼上往下面扔东西呢!有可能是一片废纸,有可能是不用的铅笔橡皮,还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尖尖的笔。
生:可能是值日生擦窗台的抹布。
师:这些行为或危险,或造成了环境卫生问题。那对于生活中的高空抛物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我们看见别人要往下扔东西了,要制止他。
生:我会去劝告爱高空抛物的同学,告诉他这节课学的东西。
师: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生:我以后再也不往楼下乱扔东西了,哪怕是一片废纸,因为危害太大了。
师:嗯,除了要劝告别人,咱们也要约束自己。那如果咱们作为行人走在高楼之下呢?
生:哦,我知道了,以后咱们走路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需要小心一些,防止被高空抛物的人扔下的东西砸到。
引导学生明确三个要点:
1.自己不高空抛物。
2.阻止别人高空抛物。
3.在楼下行走时,注意预防高空抛物。
小结:所以说,伽利略的这个试验实际上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漏洞,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我想告诉同学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只有有了生命,你们才能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在美术的世界里沉醉。
【评析】从书本过渡到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传递安全理念,教授自护方法。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一环节的设计又充分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关注了学生在科学课过后渴望试验的心理,考虑到了试验的危险性及学生将利用课间进行高空试验的可能性,巧妙地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减少不必要的课后风险。
注: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B类课题“团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課题编号:2016B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艺楠(1987— ),女,满族,吉林洮南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南宁市教学骨干,研究方向:语文阅读教学。
王凌凤(1992— ),女,壮族,广西百色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有效提高低年段学生的识字能力。
韦馨慧(1993— ),女,壮族,广西来宾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研究方向:探究实验教学。
黄欢欢(1988— ),女,浙江苍南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国画教学。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