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大量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区域联动的现状,探讨了解决“两山一湖”旅游区区域旅游联动中存在问题的若干途径,以期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区域旅游联动有所裨益。
关键词: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困境;出路
[基金项目] 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哲学社科项目(2011sk063).
1. “两山一湖”旅游区概况
“两山一湖”旅游区是以皖南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中心,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全部和宣城市的绩溪县、泾县、旌德县。该旅游区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密集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由于本地区地脉一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互补,旅游市场互动,加上邻近中国最大的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2. “两山一湖”旅游區区域旅游联动的困境
综观国内大多数旅游区域,联动开发仍处于一种分散化、低水平状态,合作难于深入进行,甚至处于有始无终、有名无实的状态。“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联动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资金投入、交通、产品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2.1 政府重视,但实施力度不大
众所周知,目前区域旅游联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不是市场本身,而是来自政府决策层,故而在其启动期与成长期,政府的管理与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上下配合也不容忽视。要突破行政地域框框,提高彼此的“认同感”,克服在项目筛选、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出现的大小矛盾,共同营造世界级旅游胜地。
区域旅游联动应是“双赢”的问题,不会损害对方利益。但在现实中,个别景区景点争资源、占地盘,缺乏一盘棋的思想。有的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对本地的特色和优势及在“两山一湖”旅游区中的定位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两山一湖”旅游区发展不平衡,存在黄山强,九华山、太平湖弱和黄山市强,池州市、宣城市弱的“一强二弱”现象。
调研过程中,“两山一湖”旅游区相关部门领导认为,安徽省旅游局虽很重视旅游区总体规划,各市也制定了配套旅游规划及签订相关旅游协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实施力度不大。
2.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规划中特别强调了“两山一湖”旅游区内外交通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但目前该地区的交通通而不畅,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2.3 产品系列少
“两山一湖”旅游区很少存在旅游资源跨区域共有现象,它属于产品组合性跨行政区域联合开发,即为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增加旅游组合产品的长度、广度与深度而联合开发。如果说资源共有性联合开发带有天然自发性质,那么产品组合性联合开发就更多地体现出人为开拓特点。现有的产品主要为自然观光型,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滞后,徽州文化、宗教文化的专题产品开发不够,产品系列少。
2.4 宣传促销缺乏规模性、整体性
“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纵向比进步不小;横向比,与周边地区差距较大,与其高密度、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原因之一,缺乏整体意识,联合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集团性促销模式,没有打出“两山一湖”旅游区阵式。政府高层之间缺乏联合促销意识,个私企业间的合作反而走在政府的前面。一些高品位的景区知名度不高,发展大旅游的氛围没有形成。近年来,九华山的海外游客增幅不大,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其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均排名靠后;黄山观光旅游居多,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较少,客源市场结构过于狭窄。
2.5 客流互动状况不理想
2010年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83%的到黄山的游客游览黄山之后游览九华山,19.80%的到九华山的游客游览九华山之后游览黄山,双方之间的送客量相距甚远,客流互动状况非常不理想。客流互动情况不理想,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九华山知名度较低,二是九华山的可进入性和自然风光都逊于黄山,三是有些游人对佛教文化不感兴趣或者认为有比九华山更好的佛教旅游胜地。
3. “两山一湖”旅游区区域旅游联动的对策研究
“两山一湖”旅游区自规划编制以来,没有实质性推进措施,基本停留在会议、口头和材料上。虽然相关部门和领导也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过多次调研,但都没有具体的改进对策。针对目前这种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旅游区区域联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3.1 构建一体化管理体制——政府介入区域旅游联动
一般而言,区域旅游联动中的联动主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和政府。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是区域旅游联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旅游联动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所以,政府实际上是联动的第一主体,企业则是联动的第二主体。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中既可能达成区域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也有可能导致联动的破灭。加强探讨政府作用并不是忽视企业联动,而是加强政府对企业间联动所起推动作用的探索,以发挥其积极方面。
“两山一湖”旅游区涉及3个市的10个县和4个县级区,诸多方面的协作管理十分重要,因此,构建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旅游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3.2 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两山一湖”旅游区最大的交通问题是交通通而不畅,时效性差。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不可能有发达的旅游业。现代旅游业更要求有可供选择的多种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以保证广大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3.3 整合资源,创新产品
“两山一湖”旅游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景区景点建设必须本着“两山一湖”旅游区一盘棋和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和旅游者旅游目的的发展趋势,各旅游地之间要有一定的水平分工,各自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旅游产品,进而形成系列齐全、各自优势突出的“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产品大系,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降低游人单位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成本,进而扩大客流规模。根据各旅游地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绝对优势和旅游者旅游目的发展趋势,“两山一湖”旅游区各主要旅游地主导旅游产品应向精品化及错位化的方向发展。
3.4 统筹市场营销
由于旅游资源品位高,除了“两山一湖”旅游区诸多景区景点自身宣传外,大众传媒为“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旅游业做了许多免费广告。目前的问题是,“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宣传类似于优质商品进不了超市而摆在地摊上一样,小打小敲,单兵作战,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宣传次数不少影响小,营销投入不少效果小。
作为安徽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组织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西递、宏村、棠樾牌坊群、花山谜窟等国内一流的旅游地,统一筹划,制作招贴画、宣传册、光盘,参加旅游交易会,在有影响的电视台、报纸上做广告,整体促销,营造出”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新形象。
4. 讨论
为加速区域旅游联动,2009年7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是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又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将整合各市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加强徽文化保护开发,开发遗产旅游、修学旅游、节庆旅游三大旅游品牌等。同时,新的“旅游文化示范区”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发。
参考文献
[1] 葛丽芳.对安徽“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J].财贸研究, 2002 (5):119-121.
[2] 黄成林.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J].灾害学,2003,18(4):79-85.
[3] 冯学钢.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联动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1):19-23.
[4] 许继伟.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J].决策咨询,2001(5):48-49.
关键词: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困境;出路
[基金项目] 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哲学社科项目(2011sk063).
1. “两山一湖”旅游区概况
“两山一湖”旅游区是以皖南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中心,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全部和宣城市的绩溪县、泾县、旌德县。该旅游区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密集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由于本地区地脉一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互补,旅游市场互动,加上邻近中国最大的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2. “两山一湖”旅游區区域旅游联动的困境
综观国内大多数旅游区域,联动开发仍处于一种分散化、低水平状态,合作难于深入进行,甚至处于有始无终、有名无实的状态。“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联动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资金投入、交通、产品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2.1 政府重视,但实施力度不大
众所周知,目前区域旅游联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不是市场本身,而是来自政府决策层,故而在其启动期与成长期,政府的管理与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上下配合也不容忽视。要突破行政地域框框,提高彼此的“认同感”,克服在项目筛选、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出现的大小矛盾,共同营造世界级旅游胜地。
区域旅游联动应是“双赢”的问题,不会损害对方利益。但在现实中,个别景区景点争资源、占地盘,缺乏一盘棋的思想。有的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对本地的特色和优势及在“两山一湖”旅游区中的定位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两山一湖”旅游区发展不平衡,存在黄山强,九华山、太平湖弱和黄山市强,池州市、宣城市弱的“一强二弱”现象。
调研过程中,“两山一湖”旅游区相关部门领导认为,安徽省旅游局虽很重视旅游区总体规划,各市也制定了配套旅游规划及签订相关旅游协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实施力度不大。
2.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规划中特别强调了“两山一湖”旅游区内外交通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但目前该地区的交通通而不畅,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2.3 产品系列少
“两山一湖”旅游区很少存在旅游资源跨区域共有现象,它属于产品组合性跨行政区域联合开发,即为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增加旅游组合产品的长度、广度与深度而联合开发。如果说资源共有性联合开发带有天然自发性质,那么产品组合性联合开发就更多地体现出人为开拓特点。现有的产品主要为自然观光型,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滞后,徽州文化、宗教文化的专题产品开发不够,产品系列少。
2.4 宣传促销缺乏规模性、整体性
“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纵向比进步不小;横向比,与周边地区差距较大,与其高密度、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原因之一,缺乏整体意识,联合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集团性促销模式,没有打出“两山一湖”旅游区阵式。政府高层之间缺乏联合促销意识,个私企业间的合作反而走在政府的前面。一些高品位的景区知名度不高,发展大旅游的氛围没有形成。近年来,九华山的海外游客增幅不大,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其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均排名靠后;黄山观光旅游居多,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较少,客源市场结构过于狭窄。
2.5 客流互动状况不理想
2010年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83%的到黄山的游客游览黄山之后游览九华山,19.80%的到九华山的游客游览九华山之后游览黄山,双方之间的送客量相距甚远,客流互动状况非常不理想。客流互动情况不理想,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九华山知名度较低,二是九华山的可进入性和自然风光都逊于黄山,三是有些游人对佛教文化不感兴趣或者认为有比九华山更好的佛教旅游胜地。
3. “两山一湖”旅游区区域旅游联动的对策研究
“两山一湖”旅游区自规划编制以来,没有实质性推进措施,基本停留在会议、口头和材料上。虽然相关部门和领导也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过多次调研,但都没有具体的改进对策。针对目前这种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旅游区区域联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3.1 构建一体化管理体制——政府介入区域旅游联动
一般而言,区域旅游联动中的联动主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和政府。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是区域旅游联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旅游联动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所以,政府实际上是联动的第一主体,企业则是联动的第二主体。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中既可能达成区域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也有可能导致联动的破灭。加强探讨政府作用并不是忽视企业联动,而是加强政府对企业间联动所起推动作用的探索,以发挥其积极方面。
“两山一湖”旅游区涉及3个市的10个县和4个县级区,诸多方面的协作管理十分重要,因此,构建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旅游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3.2 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两山一湖”旅游区最大的交通问题是交通通而不畅,时效性差。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不可能有发达的旅游业。现代旅游业更要求有可供选择的多种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以保证广大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3.3 整合资源,创新产品
“两山一湖”旅游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景区景点建设必须本着“两山一湖”旅游区一盘棋和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和旅游者旅游目的的发展趋势,各旅游地之间要有一定的水平分工,各自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旅游产品,进而形成系列齐全、各自优势突出的“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产品大系,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降低游人单位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成本,进而扩大客流规模。根据各旅游地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绝对优势和旅游者旅游目的发展趋势,“两山一湖”旅游区各主要旅游地主导旅游产品应向精品化及错位化的方向发展。
3.4 统筹市场营销
由于旅游资源品位高,除了“两山一湖”旅游区诸多景区景点自身宣传外,大众传媒为“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旅游业做了许多免费广告。目前的问题是,“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宣传类似于优质商品进不了超市而摆在地摊上一样,小打小敲,单兵作战,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宣传次数不少影响小,营销投入不少效果小。
作为安徽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组织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西递、宏村、棠樾牌坊群、花山谜窟等国内一流的旅游地,统一筹划,制作招贴画、宣传册、光盘,参加旅游交易会,在有影响的电视台、报纸上做广告,整体促销,营造出”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新形象。
4. 讨论
为加速区域旅游联动,2009年7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是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又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将整合各市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加强徽文化保护开发,开发遗产旅游、修学旅游、节庆旅游三大旅游品牌等。同时,新的“旅游文化示范区”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发。
参考文献
[1] 葛丽芳.对安徽“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J].财贸研究, 2002 (5):119-121.
[2] 黄成林.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J].灾害学,2003,18(4):79-85.
[3] 冯学钢.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联动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1):19-23.
[4] 许继伟.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J].决策咨询,2001(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