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条艺术在中国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其精髓之处在于“以线立骨”,主要形象塑造手段则在于“以线造型”,由此可见,在中国画课程教学中,线描教学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属于基础教学。较之于西画,中国画的线性素描有着诸多差异,本文在介绍了双方差异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画线描特点与相关要求,重点分析了中国人物画部分的热点及要求,分析了中国人物画专业教学中线性素描的主要作用,在基于实践性思考的基础上,对线性素描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线性素描;中国人物画;专业教学
1 中、西线性素描的差异
线条艺术在中国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其精髓之处在于“以线立骨”,主要形象塑造手段则在于“以线造型”,其中中国人物画在这几点上的体现尤甚。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条描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古代画家从人物衣纹用线等内容及特点出发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得出了“人物画十八描法”,为后人学画提供了系统的参考。
“神”和“形”是中国画精髓,古代画家在造型临摹中更重视神形兼备和以形写神,但其作品可达到神形兼备并得以流传的少之又少。如今,学习中国画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仅通过对前人画作进行临摹并不是联系造型的最佳方式。现阶段,许多美术院校和高校的美术专业均开设了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教学,并重点培养学生素描能力,塑造其造型观念,夯实造型基础,素描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多年来并未存在较大问题,但教学方法中却存在着较多争议。当前,我国对家美术学院在中国人物画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中,使用了线性素描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在学生观念意识中树立“以线造型”的素描概念,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本体结构,这一训练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大成功。较之于西画,中国画的线性素描更侧重于写实,而不是完全沉浸在对客观对象的摹画中。
2 中国人物画线描特点及要求
在整个中国画体系中,人物画的难度最大,想要完美呈现人物形象,并达到神形兼备要求并不容易。顾恺之曾提出了“形神说”,这代表着人物画的最高境界和终极审美。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形乃神之基础,若想展现出人物形象之神,则需要避免其“无形”,使其精神面貌较好的展现,而如今,可达到如此境界的古人画作少之又少,仅有画中之佼佼者才能流传至今。古人云“画人画皮难画骨”,即说明掌握了画的风骨便是掌握了人物形象的内在结构,其中既包含着人物的容貌、神情,也包含这人物手、足之间展现的字条。“十八描”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的重要内容,亦是核心体系,是中华民族绘画文化流传千年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创造而出的艺术形式。古代画家在自然、生活中,对人物形象和物象特点进行了归案总结,并使用了18种勾线用笔技法对其进行了表达,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感。从中国人物画中来看,十八描可完美的展现出古人的衣着特点和审美,亦可帮助画家完美的展现出所画人物的“精、气、神”,比如佛像塑造中常用的行云流水描可使画作柔若云,流似水,连绵不绝,再如钢铁描,即可为人物形象增添刚劲之感,使其虎虎生威。人物“精、气、神”的塑造离不开画家笔法功底,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最求以及审美特点。
3 线性素描在国画人物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人物画的形较之山水、花鸟画要复杂得多,一是因人的形体结构复杂,二是因为人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不同的影响,在造型上自然有所差别,而要区别出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实属不易。人物画家要提高写形的能力,最好是学点素描,所以在国画人物专业的造型训练中,这种以线造型为要求的线条性素描的作用直接而必要。1962年潘天寿先生在浙美素描教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上就曾肯定过素描在塑造形体方面的独特性,并明确指出:画些西洋素描中用线多而明暗少的细致速写非常有必要。一是取其训练对对象写生,再取其画得快,不浪费摸明暗调子的时间。另外,则取其线多,与中国画用线关联。这可使学生以快速手法用线抓对象的姿态、动作、神情,有助于群像动态和布局,从而弥补中国画写生捉形不够与对象缺少关联的缺点。线性素描教学不仅丰富学生单一的素描造型手段,用线造型还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理念,使远离自然成长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研习线描,感知传统文化,体悟自然的核心价值。
4 线性素描在中国画人物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在中國画人物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传统线描审美十分重要,虽然人物造型训练难度较大,但却是国画人物专业教学的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掌握传统人物线描方法。在学习中国画的入门阶段,临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国画人物专业教学需要在人物造型线描训练中做到写生、临摹两手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现进行范本临摹,使用前人归纳总结的十八描,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形象塑造中涉及的衣物纹饰、人物形态、审美体现、用笔技法和情感体现,培养学生“以线造型”的能力,在学生深入感受到前人“以线立骨”之精华后,即可带领学生由人物造型线条训练过渡至写生实践中。我国的国画人物专业教学经历了多次改革,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发掘了线性素描训练的新方法,并对西画中的优秀技法进行了借鉴。西画是自然素描的源头,在人物造型的速写和素描方面均有较成熟的经验,对线条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十分值得在我国的国画人物专业教学训练中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以费欣作品为例,其画作特点在于完美展现了线条个性,达到了“线、面、体”合一的境界,使得画作外形锐利、刚劲,同时也能使人感受到画作中人物形象的厚度感和结构感。
在中国人物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并通过线性素描训练来实现,做到写生、临摹、速写多管齐下,采用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造型结构、人物纹饰特点,并探究其动态状态中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创作中达到“度物取真”的境界,努力做到以形传神。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周颢,徐勇民.线描人物画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徐默.徐默线描人物写生[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何盛雯,性别女,单位名称(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省黄石市,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国画方向
关键词:线性素描;中国人物画;专业教学
1 中、西线性素描的差异
线条艺术在中国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其精髓之处在于“以线立骨”,主要形象塑造手段则在于“以线造型”,其中中国人物画在这几点上的体现尤甚。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条描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古代画家从人物衣纹用线等内容及特点出发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得出了“人物画十八描法”,为后人学画提供了系统的参考。
“神”和“形”是中国画精髓,古代画家在造型临摹中更重视神形兼备和以形写神,但其作品可达到神形兼备并得以流传的少之又少。如今,学习中国画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仅通过对前人画作进行临摹并不是联系造型的最佳方式。现阶段,许多美术院校和高校的美术专业均开设了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教学,并重点培养学生素描能力,塑造其造型观念,夯实造型基础,素描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多年来并未存在较大问题,但教学方法中却存在着较多争议。当前,我国对家美术学院在中国人物画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中,使用了线性素描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在学生观念意识中树立“以线造型”的素描概念,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本体结构,这一训练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大成功。较之于西画,中国画的线性素描更侧重于写实,而不是完全沉浸在对客观对象的摹画中。
2 中国人物画线描特点及要求
在整个中国画体系中,人物画的难度最大,想要完美呈现人物形象,并达到神形兼备要求并不容易。顾恺之曾提出了“形神说”,这代表着人物画的最高境界和终极审美。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形乃神之基础,若想展现出人物形象之神,则需要避免其“无形”,使其精神面貌较好的展现,而如今,可达到如此境界的古人画作少之又少,仅有画中之佼佼者才能流传至今。古人云“画人画皮难画骨”,即说明掌握了画的风骨便是掌握了人物形象的内在结构,其中既包含着人物的容貌、神情,也包含这人物手、足之间展现的字条。“十八描”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的重要内容,亦是核心体系,是中华民族绘画文化流传千年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创造而出的艺术形式。古代画家在自然、生活中,对人物形象和物象特点进行了归案总结,并使用了18种勾线用笔技法对其进行了表达,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感。从中国人物画中来看,十八描可完美的展现出古人的衣着特点和审美,亦可帮助画家完美的展现出所画人物的“精、气、神”,比如佛像塑造中常用的行云流水描可使画作柔若云,流似水,连绵不绝,再如钢铁描,即可为人物形象增添刚劲之感,使其虎虎生威。人物“精、气、神”的塑造离不开画家笔法功底,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最求以及审美特点。
3 线性素描在国画人物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人物画的形较之山水、花鸟画要复杂得多,一是因人的形体结构复杂,二是因为人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不同的影响,在造型上自然有所差别,而要区别出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实属不易。人物画家要提高写形的能力,最好是学点素描,所以在国画人物专业的造型训练中,这种以线造型为要求的线条性素描的作用直接而必要。1962年潘天寿先生在浙美素描教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上就曾肯定过素描在塑造形体方面的独特性,并明确指出:画些西洋素描中用线多而明暗少的细致速写非常有必要。一是取其训练对对象写生,再取其画得快,不浪费摸明暗调子的时间。另外,则取其线多,与中国画用线关联。这可使学生以快速手法用线抓对象的姿态、动作、神情,有助于群像动态和布局,从而弥补中国画写生捉形不够与对象缺少关联的缺点。线性素描教学不仅丰富学生单一的素描造型手段,用线造型还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理念,使远离自然成长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研习线描,感知传统文化,体悟自然的核心价值。
4 线性素描在中国画人物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在中國画人物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传统线描审美十分重要,虽然人物造型训练难度较大,但却是国画人物专业教学的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掌握传统人物线描方法。在学习中国画的入门阶段,临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国画人物专业教学需要在人物造型线描训练中做到写生、临摹两手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现进行范本临摹,使用前人归纳总结的十八描,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形象塑造中涉及的衣物纹饰、人物形态、审美体现、用笔技法和情感体现,培养学生“以线造型”的能力,在学生深入感受到前人“以线立骨”之精华后,即可带领学生由人物造型线条训练过渡至写生实践中。我国的国画人物专业教学经历了多次改革,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发掘了线性素描训练的新方法,并对西画中的优秀技法进行了借鉴。西画是自然素描的源头,在人物造型的速写和素描方面均有较成熟的经验,对线条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十分值得在我国的国画人物专业教学训练中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以费欣作品为例,其画作特点在于完美展现了线条个性,达到了“线、面、体”合一的境界,使得画作外形锐利、刚劲,同时也能使人感受到画作中人物形象的厚度感和结构感。
在中国人物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并通过线性素描训练来实现,做到写生、临摹、速写多管齐下,采用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造型结构、人物纹饰特点,并探究其动态状态中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创作中达到“度物取真”的境界,努力做到以形传神。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周颢,徐勇民.线描人物画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徐默.徐默线描人物写生[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何盛雯,性别女,单位名称(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省黄石市,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国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