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和信息载体,对书面信息进行认识构建的言语过程。(佟文艳,2013)所以,英语阅读能力是其他语言技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读的技能做出明确要求: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几个因素
在高三初始,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中做了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如下:
你认为影响你阅读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
A、词汇量不足,单词不认识或认错。B、语法基础不过关,长难句不会分析和翻译。C、心理情感干扰,没有信心,容易烦躁。D、没有篇章意识,孤立的看问题和选项。E、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欠缺。F、阅读技巧欠缺。G、不良的阅读习惯(如阅读视幅小、声读或心读、回读)。H、其他因素_____________(周围环境影响等)。
结果,被学生选中最多的是A和B。其次是C和E。最后是F。而D(沒有篇章意识,孤立的看问题和选项)显然被很多学生所忽视。
3.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针对以上的调查结果,结合高三实际,笔者将自己的阅读教学分两个部分进行:试卷讲评中的阅读教学和二轮复习的阅读专项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3.1增加阅读高频词与高级障碍词的复现率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所以增加单词,尤其是阅读文章中的高频词和高级障碍词的复现率,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的很好方法。那么,如何增加单词复现率,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结合日常听写教学,听写近5年高考阅读高频障碍词和话题阅读词汇。坚持听写后的阅读训练,及时巩固词汇记忆。其次,对于每一次试卷练习、周考和模考中的阅读篇章,挑选出重要单词或习语词汇,以学生展示或课件展示,和教师领读的方式增加单词复现率。争取当堂记忆住。
3.2强化学生长难句分析能力,力求深入浅出
上文中八级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而实际测试中,命题人员往往会针对文章中某些长难句而设题以考查学生分析长难句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分析长难句的过程和结果,笔者要求学生分析句子时先确定句子类型(简单句、并列句或复合句)。并列句先找出并列连词,复合句则要先明确句子的主干,再以课件形式通过不同色彩凸显句子的成分,来帮助学生理解长难句。
3.3树立篇章意识,注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美国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一种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这门语言。”高三学习的应试性强,练习量大,学习强度大,造成学生们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而又渴望获取书本和试卷以外相关知识的现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不仅关注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关注国内时事新闻的知识渗透。另一方面,高三学生往往太关注单词和短语,却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不能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或主题以及文章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篇章意识的培养就从阅读的每一篇做起。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大意,读过后一定要明了文章想表达的主题。
3.4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分析并了解设题思路和技巧
应学生对于应试技巧的渴求,在二轮复习专题中,笔者以阅读学案为抓手,进行技巧点拨和引导,带动学生主动分析考题和命题人思路,效果不错。
4. 结束语
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词汇、语法、文化知识和技巧的逐渐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需要師生的通力合作。面对高三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扮演好“陪伴”的角色。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真诚的鼓励与欣赏学生。相信即使高中前两年没有夯实好基础,有了适当的方法与策略,高三一年的拼搏也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和信息载体,对书面信息进行认识构建的言语过程。(佟文艳,2013)所以,英语阅读能力是其他语言技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读的技能做出明确要求: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几个因素
在高三初始,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中做了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如下:
你认为影响你阅读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
A、词汇量不足,单词不认识或认错。B、语法基础不过关,长难句不会分析和翻译。C、心理情感干扰,没有信心,容易烦躁。D、没有篇章意识,孤立的看问题和选项。E、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欠缺。F、阅读技巧欠缺。G、不良的阅读习惯(如阅读视幅小、声读或心读、回读)。H、其他因素_____________(周围环境影响等)。
结果,被学生选中最多的是A和B。其次是C和E。最后是F。而D(沒有篇章意识,孤立的看问题和选项)显然被很多学生所忽视。
3.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针对以上的调查结果,结合高三实际,笔者将自己的阅读教学分两个部分进行:试卷讲评中的阅读教学和二轮复习的阅读专项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3.1增加阅读高频词与高级障碍词的复现率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所以增加单词,尤其是阅读文章中的高频词和高级障碍词的复现率,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的很好方法。那么,如何增加单词复现率,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结合日常听写教学,听写近5年高考阅读高频障碍词和话题阅读词汇。坚持听写后的阅读训练,及时巩固词汇记忆。其次,对于每一次试卷练习、周考和模考中的阅读篇章,挑选出重要单词或习语词汇,以学生展示或课件展示,和教师领读的方式增加单词复现率。争取当堂记忆住。
3.2强化学生长难句分析能力,力求深入浅出
上文中八级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而实际测试中,命题人员往往会针对文章中某些长难句而设题以考查学生分析长难句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分析长难句的过程和结果,笔者要求学生分析句子时先确定句子类型(简单句、并列句或复合句)。并列句先找出并列连词,复合句则要先明确句子的主干,再以课件形式通过不同色彩凸显句子的成分,来帮助学生理解长难句。
3.3树立篇章意识,注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美国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一种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这门语言。”高三学习的应试性强,练习量大,学习强度大,造成学生们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而又渴望获取书本和试卷以外相关知识的现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不仅关注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关注国内时事新闻的知识渗透。另一方面,高三学生往往太关注单词和短语,却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不能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或主题以及文章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篇章意识的培养就从阅读的每一篇做起。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大意,读过后一定要明了文章想表达的主题。
3.4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分析并了解设题思路和技巧
应学生对于应试技巧的渴求,在二轮复习专题中,笔者以阅读学案为抓手,进行技巧点拨和引导,带动学生主动分析考题和命题人思路,效果不错。
4. 结束语
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词汇、语法、文化知识和技巧的逐渐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需要師生的通力合作。面对高三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扮演好“陪伴”的角色。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真诚的鼓励与欣赏学生。相信即使高中前两年没有夯实好基础,有了适当的方法与策略,高三一年的拼搏也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