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体。改革开放40年实践是社会存在,铸就和培育着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反映和体现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和实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同时也要求我们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8-0041-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習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离不开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40年披荆斩棘,40年风雨同舟,40年改革发展,不仅仅是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更体现出理念的变革、思想的解放和精神的淬炼。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凝练。
改革开放精神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我们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精神的由来及内涵
(一)改革精神的由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3]
改革开放实践铸就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启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力量,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冲破层层阻碍,攻克重重难关,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赞歌,这是精神力量就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敢闯敢试、披荆斩棘、破除障碍、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精神。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和推进改革进程的精神动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二)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离不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决定了改革开放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1.改革开放精神的含义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重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了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等。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决定改革精神具有新时代特征和内容。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原则、自主创新的精神、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精神以及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精神。
2.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要求。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内容,也决定改革开放精神呈现出新时代特有的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我们党在整个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路线。“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解放思想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宣示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解放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精髓。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呼唤继续解放思想。因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解放思想也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这些实践客观地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取得蓬勃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也充分显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没有范例可以参照,没有模板可以参考,所以,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同时,也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2)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
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创新,创新就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具有“第一次”的特征,具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尽管要学习借鉴别人,但其成果必然不与他人任何已有成果相雷同。这是一种首创精神,而不是生搬硬套、拙劣模仿。
40年前,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共产党人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接受新挑战。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文化体制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先富带后富、从政策引领到制度建设再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進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改革精神。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肩负历史的重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一路风雨兼程、破障前行,展现出鲜明的创造探索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孕育了弥足珍贵的改革精神。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也是如此。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要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举目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3)坚持原则、自主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进步。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改革要坚持自主创新,不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别国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要凸显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中国特色,更不能被西化,防止出现原则性和颠覆性的错误。因此,改革要强调原则的坚定性,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复杂形势,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保持原则的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改革是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原有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但是基本社会制度坚决不能动摇,这一原则务必坚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新形势下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关键。
(4)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的革命和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重要因素之一,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改革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改革的依靠力量是中国人民,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历尽艰辛创造出来的,因此,发展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和人民的立场。他提出“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的根本标准”[4]。人民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永远是共产党人关心关注关切的焦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通过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报告还进一步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作为奋斗目标,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改革时期,这个初心都没有变。这种追求美好的精神,将人民的幸福和共产党人的初心凝聚在一起。弘扬这种追求美好的精神,我们就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二、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体。改革开放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反映和体现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和现实是社会存在,铸就和培育着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铸就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其中“铸就”一词体现的是实践与精神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在社会存在即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不仅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内涵,也要求我们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精神。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铸就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的实践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产生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正是历史性转折,才会带来精神上的历史性变化;正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才会产生全新的精神。这种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力量,是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力量。改革开放的实践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4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培育和铸就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两手抓、兩手都要硬”,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这些都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一方面,正是我们对精神建设的常抓不懈,使我们避免了“一手硬、一手软”引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得实践和精神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伟大实践中孕育伟大精神,又以伟大精神鼓舞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和创新中不断培育和铸就新的精神。
(二)改革开放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实践
实践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实践。改革开放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实践,改革开放精神反作用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实践,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鼓舞改革开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精神,既与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更在40年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辉映时代、深入人心,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现在所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时候,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激发奋进动力,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才能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浩荡前行。
三、改革开放精神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改革精神推动改革实践,改革实践中形成改革理论(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举目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改革的实践呈现出新特点和新问题,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时代的改革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改革实践的推动力量,继续推进中国改革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6]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伟大的改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弘扬伟大的改革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弘扬直面问题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将更加复杂和艰巨,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才能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造的潜能充分释放,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坚定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党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才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在改革中实现人民的“获得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更多的艰难险阻摆在党和人民的面前,党要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必须弘扬敢闯敢试、攻坚克难、愚公移山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指引中国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中国改革的巨轮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8]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对于改革这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坚持道路和方向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弘扬直面问题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一种直面问题的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直面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保障,弘扬勇于担当的精神,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改革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新挑战和新问题,必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和“逢山开路”的改革精神,引领改革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以改革精神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有改革担当,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拍板,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和利益固化藩篱,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改革才能落地生根。改革关头勇者胜。把准方向、敢于担当,坚持善始善终,就必然善作善成。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1.解决复杂矛盾和难题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革命到建设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无数复杂矛盾难题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考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过去积累尚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与新时代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国际国内多种挑战和风险叠加,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精神,把认识矛盾、分析矛盾和化解矛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难题。
2.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找突破口,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逐步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抓实人民切身利益问题,做到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改革要着力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评判改革成效。关注改革过程中群众的反响、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改革思想、路径和方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实惠感。
改革开放40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振兴的40年;改革开放40年是神州大地铸就辉煌的40年。40年的改革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完美诠释,也是中國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在改革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体现实践品格;坚持原则,自主创新彰显民族气概;不忘初心,追求美好激发不竭动力,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传递科学方法。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改革再深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汇聚磅礴力量,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着力推动深刻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将改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https://www.fx168.com/fx168_t/1812/2828008.shtml.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3.
〔4〕逢先知.中国共产党是具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作[N].人民日报,2016-06-03.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6〕https://news.china.com/focus/2016g20/1118310 8/20160903/23463871.html.
〔7〕李宗建.论中国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J].社会主义研究,2018(05):62-67.
〔8〕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8.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9.
(责任编辑 徐阳)
关键词: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8-0041-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習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离不开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40年披荆斩棘,40年风雨同舟,40年改革发展,不仅仅是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更体现出理念的变革、思想的解放和精神的淬炼。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凝练。
改革开放精神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我们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精神的由来及内涵
(一)改革精神的由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3]
改革开放实践铸就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启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力量,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冲破层层阻碍,攻克重重难关,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赞歌,这是精神力量就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敢闯敢试、披荆斩棘、破除障碍、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精神。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和推进改革进程的精神动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二)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离不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决定了改革开放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1.改革开放精神的含义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重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了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等。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决定改革精神具有新时代特征和内容。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原则、自主创新的精神、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精神以及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精神。
2.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要求。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内容,也决定改革开放精神呈现出新时代特有的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我们党在整个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路线。“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解放思想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宣示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解放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精髓。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呼唤继续解放思想。因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解放思想也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这些实践客观地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取得蓬勃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也充分显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没有范例可以参照,没有模板可以参考,所以,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同时,也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2)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
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创新,创新就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具有“第一次”的特征,具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尽管要学习借鉴别人,但其成果必然不与他人任何已有成果相雷同。这是一种首创精神,而不是生搬硬套、拙劣模仿。
40年前,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共产党人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接受新挑战。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文化体制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先富带后富、从政策引领到制度建设再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進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改革精神。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肩负历史的重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一路风雨兼程、破障前行,展现出鲜明的创造探索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孕育了弥足珍贵的改革精神。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也是如此。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要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举目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3)坚持原则、自主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进步。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改革要坚持自主创新,不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别国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要凸显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中国特色,更不能被西化,防止出现原则性和颠覆性的错误。因此,改革要强调原则的坚定性,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复杂形势,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保持原则的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改革是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原有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但是基本社会制度坚决不能动摇,这一原则务必坚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新形势下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关键。
(4)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的革命和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重要因素之一,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改革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改革的依靠力量是中国人民,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历尽艰辛创造出来的,因此,发展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和人民的立场。他提出“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的根本标准”[4]。人民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永远是共产党人关心关注关切的焦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通过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报告还进一步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作为奋斗目标,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改革时期,这个初心都没有变。这种追求美好的精神,将人民的幸福和共产党人的初心凝聚在一起。弘扬这种追求美好的精神,我们就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二、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体。改革开放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反映和体现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和现实是社会存在,铸就和培育着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铸就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其中“铸就”一词体现的是实践与精神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在社会存在即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不仅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内涵,也要求我们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精神。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铸就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的实践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产生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正是历史性转折,才会带来精神上的历史性变化;正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才会产生全新的精神。这种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力量,是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力量。改革开放的实践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4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培育和铸就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两手抓、兩手都要硬”,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这些都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一方面,正是我们对精神建设的常抓不懈,使我们避免了“一手硬、一手软”引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得实践和精神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伟大实践中孕育伟大精神,又以伟大精神鼓舞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和创新中不断培育和铸就新的精神。
(二)改革开放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实践
实践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实践。改革开放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实践,改革开放精神反作用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实践,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鼓舞改革开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精神,既与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更在40年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辉映时代、深入人心,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现在所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时候,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激发奋进动力,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才能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浩荡前行。
三、改革开放精神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改革精神推动改革实践,改革实践中形成改革理论(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举目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改革的实践呈现出新特点和新问题,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时代的改革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改革实践的推动力量,继续推进中国改革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6]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伟大的改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弘扬伟大的改革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弘扬直面问题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将更加复杂和艰巨,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才能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造的潜能充分释放,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坚定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党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才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在改革中实现人民的“获得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更多的艰难险阻摆在党和人民的面前,党要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必须弘扬敢闯敢试、攻坚克难、愚公移山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指引中国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中国改革的巨轮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8]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对于改革这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坚持道路和方向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弘扬直面问题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一种直面问题的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直面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保障,弘扬勇于担当的精神,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改革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新挑战和新问题,必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和“逢山开路”的改革精神,引领改革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以改革精神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有改革担当,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拍板,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和利益固化藩篱,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改革才能落地生根。改革关头勇者胜。把准方向、敢于担当,坚持善始善终,就必然善作善成。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1.解决复杂矛盾和难题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革命到建设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无数复杂矛盾难题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考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过去积累尚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与新时代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国际国内多种挑战和风险叠加,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精神,把认识矛盾、分析矛盾和化解矛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难题。
2.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找突破口,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逐步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抓实人民切身利益问题,做到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改革要着力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评判改革成效。关注改革过程中群众的反响、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改革思想、路径和方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实惠感。
改革开放40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振兴的40年;改革开放40年是神州大地铸就辉煌的40年。40年的改革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完美诠释,也是中國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在改革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体现实践品格;坚持原则,自主创新彰显民族气概;不忘初心,追求美好激发不竭动力,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传递科学方法。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改革再深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汇聚磅礴力量,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着力推动深刻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将改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https://www.fx168.com/fx168_t/1812/2828008.shtml.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3.
〔4〕逢先知.中国共产党是具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作[N].人民日报,2016-06-03.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6〕https://news.china.com/focus/2016g20/1118310 8/20160903/23463871.html.
〔7〕李宗建.论中国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J].社会主义研究,2018(05):62-67.
〔8〕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8.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9.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