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 年11 月16 日下午4 时,长春市中心医院急诊室收治了一名患者。患者的右手中指末节肿胀,有两处破口,皮肤灰暗。患者在偶尔清醒时自述,他是被五步蛇咬伤的。
一听说是被五步蛇咬伤,医生们立即就紧张起来了,因为五步蛇属于蝮蛇,是一种剧毒蛇,而医院没有治疗剧毒蛇咬伤的经验,任何耽误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可是,出乎人们意料,患者自己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为什么都走到了生死边缘,患者还能保持面不改色心不跳呢?
原来,被蛇咬伤的人名叫张爽,自8 岁起就与蛇为伴,至今已有11 个年头。因为长期与蛇打交道,张爽认为蛇比人更容易沟通,他甚至认为蛇会听命于他。他对医生说,蛇原本想咬别人,却误咬了他,所以在发现咬错人后,它并没有将蛇毒全部喷出来。难道张爽真有与蛇沟通的特殊本领?蛇真能听懂张爽的话?蛇毒真的没有全部喷出来?
我们都知道,蛇的听觉早已退化。蛇没有外耳、中耳,没有鼓膜,无法接受由空气压缩传导的声波,因此其听力是动物中最差的。此外,蛇的视觉也很差。蛇感知外界、躲避敌害、寻找食物,靠的是其口腔上壁的一个特殊结构——犁鼻器。蛇通过不断地伸缩舌头,把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带入犁鼻器,犁鼻器上的黏液细胞分解这些化学分子,再通过神经将有关信息传到大脑,从而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此看来,蛇根本不可能听懂张爽的话。再者,五步蛇有两枚管状毒牙,在攻击猎物时,其牙周肌肉收缩,腺体内的毒液受到挤压,通过管状毒牙瞬间释放出去。也就是说,蛇在咬人时,会在第一时间内把全部的毒液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不可能不将蛇毒全部喷出。
其实,张爽被自己养的五步蛇咬伤,绝非如他所说是蛇错咬了他。蛇是低等动物,它们对外界的认识只有两点:一是是否受到了威胁,二是可不可以吃。不论是谁,不论熟悉与否,只要蛇认为对自己构成威胁,它就会毫不客气地咬上一口,以示警告。
医院对张爽进行了常规处置并注射了抗蝮蛇血清。通常,在使用抗蝮蛇血清后,患者的症状大多能得到缓解,但张爽的伤口仍然流血不止,连注射的针眼部位也开始流血,同时还伴有心慌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被蛇咬后出现的抗凝现象可以造成体内各器官自发性出血,如果到了这一步,医生就回天乏力了。此时,距离张爽被五步蛇咬伤已过去了8 个小时,情况十分危急。
五步蛇的毒性比普通的蝮蛇更强,成分也更复杂。一般的抗蝮蛇血清只能中和掉极少量的五步蛇蛇毒。尽管医院还采取了其他辅助性治疗手段,但也仅能延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如果想把张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唯一的途径是注射专门的抗五步蛇血清。可是,当时不仅在长春找不到这种血清,就是在整个北方地区也没有储备这种药。幸运的是,人们在上海找到了抗五步蛇毒血清。
11 月17 日晚上8 时30 分,抗五步蛇蛇毒血清搭乘最近一趟航班,在人们的期盼下顺利抵达长春龙嘉机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医务人员用最快的速度把血清送到医院,这时已是晚上12 时,距离张爽被蛇咬伤整整过去了32 个小时。
随着抗五步蛇蛇毒血清的缓缓注入,张爽的中毒症状逐渐缓解,疼痛减轻了,出血也减少了。一天之后,他的病情被控制住。很幸运,除了被咬伤的那只手的指甲可能会脱落外,他不会留下其他的后遗症。
蛇
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人们大多认为蛇经常由口中伸出的分叉的舌头是其致命武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蛇的眼睛近视,耳朵对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也不敏感,仅对地面的震动敏感,因而蛇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主要是通过舌头探测空气中的气味化学分子来完成。我国常见的毒蛇有陆生的眼镜蛇科、蝰科以及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科蛇类。这些蛇的毒牙位于口腔前部,由一对或两对大的牙齿所组成,称为前沟牙。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被认为属游蛇科的无毒蛇其实也有毒腺以及毒牙,但其毒牙位于口腔的后部,称为后沟牙。对人类而言,被蛇的后沟牙咬伤的概率极低。
眼镜蛇科以及海蛇科的蛇毒属于神经毒,是由50~80 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类物质。
神经毒可以作用于人或动物的神经——肌肉传导系统中称为突触的地方,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导。人或动物被这类蛇咬伤后主要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如肌肉麻痹、运动不协调、吞咽困难等,最终会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蝰科的蛇毒主要属于血液毒,是由200~60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酶类物质。
血液毒几乎可以作用于血液凝固的各个步骤,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和出现抗凝现象,造成被咬者血流不止、大出血甚至死亡。
(文李文辉)
夺命蟾蜍
2005 年7 月30 日, 一个6 岁的小男孩被急送至福建省莆田县的一家医院,当时孩子已经口唇青紫,四肢冰凉,陷入昏迷状态,危在旦夕。经医生确诊,这个名叫斌斌的小男孩在24 小时内吃过剧毒食物,此时毒素已经侵入他的中枢神经,必须立即洗胃以排除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否则他就有生命危险。那么,斌斌吃的剧毒食物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孩子自己不小心误食,还是有人蓄意投毒?惊慌失措的斌斌父亲告诉医生说,此前不久他让斌斌喝了一碗药汤。
原来,在前一天,也就是7 月29 日,斌斌突然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并晕倒在地。7 月30 日,斌斌再次出现发热征兆。看着烧得火烫的儿子,斌斌的父亲一筹莫展。突然,他转身走出家门,半小时后端回一碗药汤,让斌斌喝了下去。不料,才过了一顿饭的工夫,斌斌便出现了腹痛和强烈呕吐症状,慌得父亲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
斌斌的父亲究竟给斌斌喝了什么呢?据他讲,他曾听人说过一个治疗发烧的偏方——蟾蜍汤。何谓蟾蜍汤?就是用蟾蜍(也叫癞蛤蟆)肉熬的汤药,据说有降温的功效。斌斌的父亲见儿子高烧不退,突然想起了蟾蜍汤,于是跑到地里捉了两只蟾蜍,扒掉皮后加水用火熬制了一碗蟾蜍汤。
蟾蜍到底是毒物还是治病良药呢?在中医药方中有一味药,叫“蟾酥”。所谓“ 酥”, 就是取自蟾蜍耳后和皮肤上分泌出的白色分泌液。《本草汇言》中说,“蟾酥,疗疳积,消臌胀,解疗毒之药也。
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有攻毒之功。”也就是说,它性干温,有毒,可以用于清热解毒散瘀止痛。这种药在治疗小儿惊风时经常用到。民间还有一种做法:将几只蛤蟆放在患者肚皮上,用碗盖住,10 分钟后患者就会感到凉爽和舒服。
蟾蜍既然是有据可查的以毒攻毒的一味药。
那么斌斌服用后为什么会中毒呢?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让我们先来看看蟾蜍的生物特性。
斌斌的父亲用来熬汤的蟾蜍是中华大蟾蜍,其体长一般在10 厘米以上,身体粗壮,头部宽大,口角开阔,嘴端线条圆滑,鼻孔靠近嘴边。
蟾蜍两眼的间距非常大,眼睛大而凸出,每只眼睛后方分别有一个圆形的鼓膜,这是它的听觉器官。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能分泌白色毒液。蟾蜍的后肢粗壮而短,前肢粗壮而长。全身皮肤粗糙,背部布满大大小小的瘰疣,蟾蜍一旦遇袭,瘰疣就会自动喷射毒液。蟾蜍背部的肤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雌、雄的肤色略有差异。每年春夏之际,当水温回升到10℃左右,空气变得湿润的时候,雌蟾蜍就开始产卵,卵有毒。蟾蜍的身上有三处可以提取毒液,分别是耳后腺、皮肤和卵,人若接触到这三个部位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斌斌的父亲炮制蟾蜍汤的整个过程,以破解斌斌中毒之谜。
第一步,斌斌的父亲将蟾蜍摔死。蟾蜍在被摔死的瞬间,出于防御本能,会突然分泌出大量毒液。斌斌的父亲知道蟾蜍皮有毒,所以先剥掉了蟾蜍的皮。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在剥皮过程中,他的手触摸到了蟾蜍皮上的毒液,毒液通过他的手间接污染了做汤的蟾蜍肉。
第二步,斌斌的父亲把蟾蜍肉放进锅里。
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两只蟾蜍中有一只为雌性。在繁殖季节,雌蟾蜍腹中有大量有毒的卵,但斌斌的父亲没有取出蟾蜍卵,而是直接把蟾蜍放进了锅里。
第三步,斌斌的父亲使用高压锅煮汤,一共煮了半个小时。显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蟾蜍的毒性不可能去除掉,相反,在蒸气、压力和水的作用下,毒素进入汤中的速度被加快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操作,最终导致了斌斌中毒事件的发生。
所幸,经过抢救和治疗,斌斌最终脱离了危险。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蟾蜍毒的解药,因此要靠患者自己的新陈代谢将毒素排出体外,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过程。
或许是因为斌斌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或许是他喝下的蟾蜍汤并不多,他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抵御了毒素的攻击,侥幸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蟾蜍
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的典型特征是体背布满大小不一的由皮肤腺形成的疙瘩,能分泌出白色浆液。蟾蜍没有攻击性的毒器结构,其皮肤腺分泌物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非蛋白质类蟾蜍毒、蟾蜍配基、类固醇衍生的生物原胺。蟾蜍毒和蟾蜍配基均为酯类化合物,具有强心和局部麻醉的作用,功效远远大于可卡因。
而生物原胺是一种强力致幻剂,能令人产生幻觉。误食蟾蜍后产生的中毒反应包括神智障碍、流涎、恶心、心跳加速、肌肉无力、产生幻觉等。
(文李文辉)
初春,蟾蜍结束冬眠,此时贮存在它们体内的物质已经消耗殆尽,因此它们必须尽快地寻找食物。
3 月,是蟾蜍的繁殖季节。每当这时,雌雄蟾蜍紧紧地抱在一起,开始寻找合适的产卵地。蟾蜍的交配方式非常特别。雌蟾蜍排出两条卵带到水中,雄蟾蜍将精子射在卵带上,完成授精过程。很快,受精卵便会变成一群蝌蚪。
夜晚,是蟾蜍一天中活动的高峰期。雌蟾蜍在夜晚到来时开始躁动不安,甚至对面前蠕动的美味食物也会视而不见,它必须尽快找到自己的心上人。而此时,强壮的雄蟾蜍躲在黑暗处发出鸣声,并在喉部鼓起一片淡白色的光标,这是求爱的信号。此时,雌蟾蜍如果中意对方,便开始回应求偶的声音信号。
雄蟾蜍听到回应后,会变得异常兴奋,并且迅速采取行动。不过,蟾蜍的后肢很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不超过20 厘米的跳跃。因此,雄蟾蜍要想靠近雌蟾蜍,还须做一些努力。
五毒之首
据说,蝎子天性凶残狠毒,母蝎会把刚出生不久的幼蝎吃掉,人们因此也常用蝎子比喻恶毒的妇人。
在“五毒”中,蝎子为什么能力压群毒成为五毒之首呢?
有人说,蝎子靠的是其尾部的一根毒针。果真如此的话,毒针尖上晶莹剔透的液滴一定曾给人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以至于人们在排位时放下对蜈蚣和蛇的强烈恐惧,而对蝎子冠之以“五毒之首”。
虽然大多数人对蝎子谈之色变,但仍然有不怕它的人,马任华就是其中一个。1993 年,在了解到蝎毒是一种奇缺的中药材后,马仁华夫妇开始饲养蝎子。多年来,他们与蝎子打交道,对蝎子的特性可谓了如指掌。
傍晚时分,喂蝎子的时候到了,马仁华将准备好的黄粉虫撒到蝎池里,这是蝎子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在长期的进化中,蝎子的眼睛几乎丧失了功能,为了逃避危险,蝎子一般只在夜间才出来活动。因此,在白天如果你来到蝎棚,你根本无法想象,在静悄悄的六七平方米的池子里居然藏有数以万计的蝎子。
夜幕降临,寂静的蝎池开始有动静了。一只,两只,三只……渐渐的,大批的蝎子从蝎池的各个角落蜂拥而出寻找食物。如果说毒针是蝎子身上最具攻击性的武器,那么,与毒针相比,蝎子的嘴就显得有点无能了, 因为没有牙齿, 蝎子只能借助唾液来消化食物。
蝎子究竟有多毒? 人被它们蜇伤后是什么感觉?
对于这些问题,马仁华夫妇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们说,那种疼痛是持续性的疼痛,疼得连呼吸的机会都不会留给你。蝎毒是一种神经毒素,人被蝎子蜇伤后,蝎毒可以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刺激神经并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人在被蝎子蜇伤后,往往会痛得哭天喊地的。
因为养蝎子,几乎都没人愿意做马仁华夫妇的邻居了。一次,邻居领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闯进他家。原来,一只刚交配完的蝎子沿着水沟爬出马家大院,将邻居家正在路边玩耍的孩子蜇伤了。一向昼伏夜出的蝎子怎么会在大白天跑出去呢?源起于蝎子的交配。
蝎子的交配看起来有些像舞蹈,雌雄牵扯在一起,你拉我,我拉你,反反复复,持续好几个小时。最后,雄蝎排出一个交配足刺中雌蝎,到此交配就成功了。交配足刺入雌蝎的生殖腔后,雌蝎会因为疼痛而变得十分暴躁,这时雄蝎就得赶紧逃跑,否则就有可能被雌蝎吃掉。在蝎子的世界中,雄蝎是弱者,瘦弱而胆小。为了逃命,慌不择路的雄蝎跑出了养殖场,蜇伤了孩子。
不过,蝎子的个体太小,一次排出的毒素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大的威胁,只要不是同时被多次蜇伤,进入神经的毒素就会慢慢消失。所以,那个孩子在被蜇3 个小时后,疼痛就渐渐地减轻了。
说到蝎子的胆小,真让人感到好笑。蝎子害怕声音,以至于因为怕吓着自己,从不弄出任何声响,一切活动都悄无声息地进行。就连阳光也会让蝎子感觉到危险的存在,因此它们白天总是呆在黑暗的角落里,到晚上才出来觅食。这样一个物种居然能够生存至今,实在是残酷自然的格外开恩。
蝎子害怕阳光,但又只适合在温度足够高的环境下生存,这是因为蝎子是冷血动物,体温始终和外界的温度保持一致,如果气温不能保持在35 摄氏度以上至少一个星期,母蝎就会拒绝产卵。由于没有视力,蝎子的触觉非常敏锐,哪怕是空气中的一点点异常,比如微风拂过,它们都会感觉到,并将带有毒针的尾巴高高竖起,让人不寒而栗。
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蝎子对水的极度恐惧。
这又是为什么呢?在马仁华最早建的一个蝎子养殖场附近有一条河。有一年夏天,下了一场大雨,河水漫过堤岸,结果将养殖场内饲养的将近一半的蝎子淹死了。其实,当时的积水深度不过半根手指高,如此浅的水怎么会淹死那么多的蝎子呢?答案在蝎子的腹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蝎子的腹部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一些白色的圆孔,这是蝎子的气孔。蝎子行走时,气孔距离地面不到1 厘米。因此,只要水深超过1 厘米,蝎子的气孔就会被堵,蝎子也就会因此毙命。
蝎子
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蝎子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腹部末端有尖利的毒钩,称为尾刺,内有一对毒腺。毒腺通过导管与中空的尾刺相连。在尾刺扎入猎物时,毒液被注入猎物的体内。蝎子在行走时总是耀武扬威地高扬着头胸部和双螯,并翘起尾刺。在遇到猎物时,便用双螯钳住,尾端钩转将尾刺戳入挣扎的猎物身上,使猎物麻痹。
蝎毒中最致命的物质为肽类神经毒素,引起的症状主要有过度兴奋、惊厥、呼吸困难、麻痹等。
我国无致死性蝎子的分布。
(文李文辉)
传闻一:幼蝎是吃母蝎长大的。
据说,幼蝎是从母蝎的背部裂生出来的,一出生它们便开始吸食母蝎的体液,直到吸干为止。这个传闻使得蝎子从出生起就背负上“凶残”的恶名。真相如何呢?
母蝎在温度适宜的时候,会寻找一个安全而隐蔽的地方一动不动地呆着,直到产卵。母蝎的生殖腔长在腹部,当幼蝎一个接一个地生出来时,从某个特定的角度看去,就好像是从母蝎的嘴里吐出来似的。幼蝎出于本能,会沿着母蝎的腿攀爬到其背部,这时众多的幼蝎在母蝎背部列成一排,看上去就像是从背上裂生出来的。至于幼蝎吸食的汁液,其实是从母体带出来的还没有完全剥落的卵壳而已。
传闻二:母蝎喜食幼蝎。
据说,母蝎非常恶毒,在产下幼蝎后,喜欢把幼蝎当作点心食用。
这也是雌蝎凶名远扬的最主要的原因。
其实,幼蝎聚集在母蝎背部是为了寻求母亲的保护。在母蝎的庇护下,蚂蚁之类的天敌对幼蝎无计可施。所谓母蝎吞食幼蝎,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命选择方式:如果幼蝎爬不上母蝎的背部,母蝎便认为它的身体虚弱不能存活,因此就会把它吃掉。
洞穴毒蛛
“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是一个谜语,打一种动物。也许你已经猜到,谜底是蜘蛛。其实,谜语说的是那些结网捕食的蜘蛛,而在地球上还有一些蜘蛛,它们并不用蜘蛛网来捕食。我国靠近越南的广西西南边陲,属于从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区域,在太平洋湿润季风的滋润下,这块土地保有丰富的物种资源。据说,在这里就有一种从不靠结网捕食的毒蜘蛛,它个头巨大,隐居洞穴,身藏剧毒,甚至还有传闻说这种蜘蛛咬死过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蜘蛛?它们藏在什么地方?蜘蛛专家李廷辉决定探个究竟。
如果是穴居型蜘蛛,要想找到它们必须先找到蜘蛛洞。经过一番搜寻之后,李廷辉终于发现了一个布有蜘蛛丝的洞。巨大的洞口显示,这里面可能居住着一只巨大的蜘蛛。
为了把蜘蛛弄出来,李廷辉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将枝条伸进洞里去捣鼓,但都没起作用。
后来,他从当地村民那里学到一种办法——挖。
因为蜘蛛身藏洞中,当地人称“找蜘蛛”为“挖蜘蛛”。用这种方法,李廷辉终于将一个体型硕大的蜘蛛从洞中挖了出来。
这只蜘蛛的个头和攻击力都显示它不是一般的蜘蛛:毛绒绒的,看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个头非常大,八条腿伸开足有人的手掌大小;个性凶猛,攻击性极强,遇到敌情便迅速抬起头胸部,张开头部的触肢和螯肢,随时准备射出毒液——这是它的致命武器,猎物一旦被注入毒液,就再没有还手之力了。在蜘蛛的腹部有漂亮的花纹,尤其是雌蛛,硕大的腹部上的纹路特别像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这种蜘蛛的学名叫“虎纹捕鸟蛛”,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产毒最多的蜘蛛种类之一。
为了进行研究,李廷辉冒险将这种蜘蛛养在家里。蜘蛛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因此李廷辉总是在夜晚进行他的研究工作。不久,他掌握了这种凶猛的蜘蛛的食性:需要不断地变换饲料,比如说蟑螂、猪肝、瘦肉等。不过,虎纹捕鸟蛛最喜欢吃的还是昆虫。
蜘蛛向来是独来独往的,一旦有蜘蛛入侵别的蜘蛛的领地,入侵者与被入侵者之间的一场争斗便在所难免。有意思的是,蜘蛛很有自知之明,势力弱小的会主动退出战场。只有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一场恶斗才会出现。
在激烈的争斗中,失败者有可能严重受伤,流出蜘蛛所特有的乳白色的血液。
我国传统医学讲究“以毒攻毒”,“五毒”中的其他四种动物早就被开发成药物了,那蜘蛛毒也可以入药吗?李廷辉决定对蜘蛛毒进行开发研究。
蜘蛛只在捕食或攻击时才会排毒。为了取毒,李廷辉颇费一番周折,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李廷辉在网上寻找有关毒蜘蛛的资料时结识了一位外国蜘蛛专家,他向李廷辉要一些虎纹捕鸟蛛毒液用于研究,李廷辉答应了。外国专家来了,李廷辉发现他竟然直接用手去抓蜘蛛。吃惊之余,李廷辉把人家怎么徒手抓蜘蛛和取毒的技巧偷偷地看会了。
现在,李廷辉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地徒手抓蜘蛛取毒了,而且只要把蜘蛛一抓上手,他就能判断能取多少毒液。每一次李廷辉都要小心翼翼地把蜘蛛的螯牙打开,再用脉冲电极刺激它,如果操作准确果断,蜘蛛马上就会排毒,排毒量也会很大。取出的毒液需要经过冷冻、干燥、提纯,最后制成蜘蛛毒。从200 只虎纹捕鸟蛛身上取一次毒,可以制成1 克蜘蛛毒。
目前,蜘蛛毒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克3000 到5000 元,在国际市场上更高,因此养殖蜘蛛的经济效益巨大。
虎纹捕鸟蛛的毒性究竟有多大呢?研究人员选取了三种动物——蜘蛛、竹叶青、眼镜蛇进行定性对比实验。所谓定性实验,就是将毒液取出、稀释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一定的量注射进小白鼠体内进行毒物实验。
三种动物的毒液经稀释后被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体内。实验结果怎样呢?被注射蜘蛛毒的小白鼠,居然比被注射眼镜蛇毒的小白鼠死得更快!这说明虎纹捕鸟蛛的毒性比眼镜蛇的毒性更大。那么,两者中谁的致死性更大呢?
回答是“眼镜蛇”。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眼镜蛇的个体大、排毒量大,被它咬一口的致命危险肯定要比被虎纹捕鸟蛛咬要大得多。
李廷辉在掌握了取毒技巧后又有了大胆的设想——人工繁殖虎纹捕鸟蛛。经过长期试验,他取得了成功。
李廷辉在养殖虎纹捕鸟蛛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往还没等到交配完成,雄蛛就被雌蛛吃掉了,而且雄蛛并没有想逃跑的迹象,似乎是心甘情愿地被雌蛛吃掉的。我们知道,在蜘蛛王国里,雌蛛的个头一般都比雄蛛大,而且性情凶猛,具有“食夫”行为。大名鼎鼎的黑寡妇蜘蛛在交配时,雌蛛就可能把雄蛛吃掉。雌蛛为什么要“食夫”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有人认为,雌蛛一次受精便可终身产卵,因此雄蛛在交配后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有人认为,雄蛛的牺牲可以为雌蛛提供更多的营养和遗传基因。
李廷辉将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有多位专家肯定了他的观察结果。
蜘蛛
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大部分蜘蛛都有毒腺。蜘蛛在叮咬猎物时,腺体周围的肌肉收缩,腺体中的毒液沿导管从沟牙尖端的开口处注入猎物体内。蜘蛛的主要捕猎对象是昆虫及甲壳类动物。蜘蛛的毒素主要分为神经毒、坏死毒及混合型毒素。
全世界最毒的蜘蛛——黑寡妇蜘蛛,其毒性比响尾蛇还要强15 倍。我国海南省分布的黑寡妇类蜘蛛(红斑黑毒蛛)、新疆以及内蒙古分布的穴居狼蛛,都是含有致命神经毒的毒蜘蛛。人在被黑寡妇蜘蛛咬伤后,短时间内剧烈的疼痛感会由伤口蔓延到背脊、腹部以及下肢肌肉;1 ~ 2 小时后,疼痛加剧,呼吸困难,产生“临死感觉”;6 ~ 12 小时后,症状更趋严重,肌肉痉挛,腹部剧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直至次日,症状才逐步减轻。在我国没有坏死型毒蜘蛛分布。蜘蛛中毒死亡病例不多。
(文李文辉)
食毒者
蜈蚣外形奇特, 毒性猛烈,人们一提到它们就感到毛骨悚然。但是,有一位居住在大山里的80 多岁的老人,不仅不惧怕蜈蚣,而且还喜欢生吃蜈蚣。
蟾蜍的毒素可以抑制肌肉收缩时所必需的钠钾离子泵的工作,通常会使动物因心脏停止跳动而毙命。但是,亚洲蛇不受其影响。科学家还发现,吞食毒蟾蜍的蛇妈妈居然会用一团毒素将幼蛇包裹起来,甚至它们仅在育蛇后期才开始吞吃毒蟾蜍。蛇在幼年期无法以蟾蜍为食,于是蛇妈妈通过卵而不是基因将毒素传递给后代,所给予的毒素足以维持幼蛇长到可以自己吞食毒蟾蜍为止。
奇怪的是,蟾蜍毒素虽然对捕食蟾蜍的蛇具有保护作用,但并非蛇生存所必须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毒蟾蜍的地方,蛇照样也能生存,只是数量少些罢了。更奇怪的是,一些不以蟾蜍为食的蛇照样对蟾蜍毒素具有免疫力。这又是为什么呢?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也许是毒蟾蜍曾经是它们祖先的“盘中餐”吧。
(编译罗俊琼)
黑脉金斑蝶与马利筋
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蝴蝶之一,也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
马利筋,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落基山脉以东,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等广大地区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毒性植物,全株有含毒性的白色乳汁。马利筋与黑脉金斑蝶同属亚热带物种。经过漫长进化,马利筋逐渐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向北美地区发展,黑脉金斑蝶也随之向北迁移。但是,黑脉金斑蝶无法忍受北美寒冷的冬季,于是进化出长途跋涉的能力。秋季,当马利筋枯黄时,它们大批南下;春季,当马利筋逐渐复苏时,它们又重返北方。目前,随着气温由南向北升高,大批金斑蝶也追逐马利筋逐渐向北迁移。
每年的5 月底~ 6 月初,当黑脉金斑蝶从墨西哥迁飞回来时,它们会在长满马利筋的田野里停下来,它们对马利筋可谓是情有独钟,因为雌蝶要在这种植物幼嫩的植株上产卵。它们落在叶面上,用多节前腿确认是马利筋后,才将针头般大小的卵一个个地产在叶子下面,产完卵后不久便结束了它的一生。
3 ~ 10 天后, 微小的白色幼虫孵化而出。幼虫从头至尾有黄、白、黑斑纹相间分布。幼虫以马利筋为食,先将卵鞘(昆虫及软体动物等装卵的保护囊)吃掉,然后切开叶脉,很快开始大量吮吸植物汁液。乳草植物粘稠的汁液味苦且极具毒性,但可以保护黑脉金斑蝶在发育阶段免于被捕食。鸟类如果咬食黑脉金斑蝶幼虫,便会产生呕吐,从此记住黑脉金斑蝶幼虫鲜明的颜色,对其敬而远之。
黑脉金班蝶幼虫仅在早期吮吸叶汁,是为了保证自身不会过量食毒。在经过四次蜕皮之后,幼虫化为蛹。1 ~ 3 周后,蛹变得通体透明,里面的翅膀清晰可见。羽化成虫通常于早晨破蛹而出。
起初的样子有些怪,腹部肥大,翅膀皱折,身体紧悬于残蛹之上,待体液泵入翅膀,翅膀逐渐展开并硬朗起来,成虫就可以振翅高飞了。
9 月,当马利筋的种子开始成熟时,黑脉金斑蝶向3000 公里外的墨西哥中部山脉迁徙,在那里的杉树上安家落户后,然后进入冬眠。次年阳春三月,黑脉金斑蝶完成交配后,5 月底6 月初又开始往回飞,沿途一般有3 ~ 4 代孵出。
黑脉金斑蝶有意识地通过食用对鸟类有害的马利筋来保护自己,而马利筋为了保护自己免遭食用,也在不断地加大自身的毒性,反过来又促使黑脉金斑蝶不断提高自身抗毒能力,从而保护自己不受毒性影响。关于黑脉金斑蝶和马利筋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目前尚不清楚。如果说马利筋使黑脉金斑蝶幼虫获得了食物和保护,那马利筋又从这种关系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呢?也许是黑脉金斑蝶帮助马利筋传递了花粉,但臭虫、蜜蜂和黄蜂等也一样能起到传粉作用。在黑脉金斑蝶较少的年份,马利筋照样也能在其他昆虫的帮助下开花结实。
(编译 罗俊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