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人家庭婆媳趣事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婆婆是农村老太
  我的婆婆是个农村老太,十分节约。她每天把洗过菜、淘过米、涮过锅的水,统统装进一个大桶里。提到前院浇花、后院浇树,提到卫生间冲厕所。一路提,一路滴,常常把地毯滴湿了。为了节约用电,她洗澡、如厕,即使水蒸气弥漫,臭气刺鼻,也不开抽风机;天黑了,还舍不得开灯;只要我们和孩子不在家,哪怕室外摄氏30多度,她都会把空调关了。更有甚者,她还把左邻右舍丢弃的棍棍棒棒,破箱子、旧椅子之类的垃圾拣回家。
  每当我见到婆婆那些“抠门”的老习惯,心头就窜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火气,而且会把这种“火气”写在脸上。嫂子和我促膝谈心:“她这样自找麻烦,自找劳累,正是为你们省钱,你应当感谢,怎么能不高兴呢? 再说,现在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耗,既省钱,又环保,造福子孙后代啊!”
  当我理解了婆婆节俭的美德之后,没等她提废水,我抢先把废水提了出去;当我和颜悦色地向婆婆讲些卫生习惯时,她总是笑容可掬地点头称是,从此,我和婆婆相互沟通,谈笑风生。原先笼罩在家里的阴霾,逐渐变成了和煦的阳光。
  失业危机婆婆不能理解
  莉娜的老公是上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贸易补偿时,过五关,斩六将,公派出国的。当时政策规定:公派出国人员的配偶未经特批不能办理因私护照,不能出国探亲。所幸的是,她婆婆神通广大,一年后,竟给媳妇搞到了因私护照,儿子、儿媳终于在美国团聚。
  自此,婆婆成为莉娜生命中最大的恩人。政策稍有松动,她及时邀请婆婆来美国旅游。旅游期间,尽最大的经济能力,陪婆婆饱览异国风光,品尝异域美味,采购北美服饰。婆婆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两年后,婆婆第二次来美。时值莉娜第二个孩子临盆待产,又逢老公的公司频频裁员。媳妇羞羞答答地告诉了婆婆,婆婆却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全县高考第一名,不可能被裁员。但是,儿子、媳妇心里很明白失业随时可能降临。家庭笼罩在浓重的危机感之中,夫妻相对无言,郁郁寡欢,哪有心情对婆婆陪吃,陪喝,陪玩,陪乐呢?不知不觉之中,冷落了婆婆。
  婆婆在国内是某大城市最繁华路段的街道办事处主任,如今再次以一个大恩人的身份来儿子家,竟然遭受冷落,这落差,使她无法适应。最终把怨气发泄到媳妇身上,痛斥媳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从此,婆媳之间的“玉帛”变成了“干戈”,愈演愈烈,婆婆愤愤然打道回府。
  短兵相接
  珍妮的婆婆,原在家乡一条高速公路加油站附近,开一家小餐馆。和同龄老太太相比,不仅有点钱,而且是阅人无数;加上儿子在美国当工程师,这更使她春风得意。为了锦上添花,她毫不犹豫地把餐馆租赁出去,来到美国儿子、儿媳家中。
  婆婆给媳妇的见面礼是,白金项链、黄金钻戒、大红金丝绒连衣裙。对于一个开小餐馆的农村老太太来说,这礼物也算得上体面而风光。婆婆心里的“小九九”是,拿见面礼“抛砖引玉”:引出媳妇更多的洋货。可是媳妇的逻辑是:当初结婚,是我们女方家一手操办的,现在这一点礼物,还抵不上婆婆这一趟往返的机票钱。 婆婆沉不住气,先声夺人,声泪俱下地诉说着:当年为这个儿子,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聪明的媳妇,对婆婆的弦外之音,心领神会,啧啧称赞。但是,心中那本开支计划,是不会改变的。
  婆婆满以为媳妇被打动了,加上签证期满的日子越来越近,终于按捺不住,和盘托出自己“显摆身份”的计划:“趁感恩节假期长,你们陪我到拉斯维加斯去见见世面,过把赌瘾,怎么样?”
  “假期越长,旅游的人越多,机票折扣越少,住宿、餐饮等等,都比平时贵。我们从来不赌博。”媳妇言之凿凿地堵住了婆婆的口。
  “听说美国西洋参地道,一磅包装的,给我买4包。我需要送给税务、城管、加油站、乡政府有关人员。”
  “你的餐馆不是出租了吗?还巴结他们干嘛?贿赂是要倒霉的啊!”
  “听说美国有一种膝关节保健药,我和你们大姨妈,二姑婆,三舅爷,都膝关节痛,每人先买两个疗程的,行不行?”
  媳妇更敏感,立刻喜笑颜开:“行、行、行!不过,那些保健药,是忽悠人的。妈,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啊,大凡有科学知识的人,是不会相信那些保健品的。”
  “美国巧克力不是忽悠人的吧?买上三五磅带回去,让村里的孩子们乐和乐和,你批准不?”
  “妈,您用‘批准’这个词,太过了!只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很宝贝,家长们,谁都知道巧克力吃多了会长龉齿,您给孩子们巧克力,家长们会感谢您吗?
  婆婆理直气壮,单刀直入;媳妇枪来剑挡,步步为营。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硝烟弥漫……苦的是家中那个夹心饼男人。
  最难的是看得开
  贝蒂的留学、就业之路最平坦,家成业就,幸福指数应当最高。可是她,横竖喜欢拿别人家婆婆的优点,比自己婆婆的缺点:
  人家婆婆卖掉自己的房子,给儿子交房贷;人家婆婆给媳妇的礼物是钻戒,是祖母绿的大胸坠;人家婆婆厨艺出众,煎、炸、蒸、煮、烧、样样精通;人家婆婆种植绿色蔬菜、瓜果,常吃常有,四季不断;人家婆婆养生态鸡,下生态蛋,那真叫绿色食品啊……
  贝蒂的婆婆一辈子忙于教书育人,学术论著,生活方面,粗茶淡饭,三餐而足。对于厨艺,种植,养殖,的确一窍不通。但是,退休后来到美国儿子、儿媳家中,她还是适应了角色的转换,能主动承担一些家务。
  这位“老学究”婆婆,还有一个特点是:不罗嗦,不偏执。爱媳妇像爱儿子一样,从不拿人家媳妇的优点,比自己媳妇的缺点;能理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北美华人家庭婆媳关系和普天下华人家庭一样是道难题。婆媳妇合作方能逐渐谱写成一曲曲幸福的话题。
  (编辑/唐馨)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13日,荷兰,国际调查人员发布了马航MH17空难的最终技术调查报告。荷兰安全委员会主席尤斯特拉公布报告称,马航MH17客机是被一枚山毛榉导弹击落。发布会后,荷兰也向媒体展示了他们用坠毁的MH17碎片拼接而成的残缺机身  2014年7月17日,马来西亚一架波音777客机,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机上载有283名乘客与15名机组人员共298人全部遇难。事故发生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已
关于南瓜灯  用南瓜雕制南瓜灯是万圣节的一个传统,其历史也可追溯到爱尔兰。传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非常吝啬,因而死后不能进入天堂,而且因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进入地狱,所以,他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直到审判日那天。于是,杰克和南瓜灯便成了被诅咒的游魂的象征。人们为了在万圣节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杰克,这就是南瓜灯的由来。2015 10 27,美国纽约,樊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为太平洋战争划上句号?美国人这样说是否为了给投放原子弹的理由增加分量?日本人这样看是否为了表明自己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本文作者走访美国原子弹的诞生地和日本的原子弹爆炸纪念地,体验对蘑菇云两种不同的诠释。  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有一个名气不算太大的小镇——洛斯·阿拉莫斯。小镇上,有一座没有多少特色的建筑,这就是布拉德伯里科学博物
菲律宾20%的最富人口,消费额比最穷的20%人口高8倍;10%最肓钱家族。囊括国家遍1/3的总收入。在菲律宾,穷不只是没钱,而且是“没机会”,连下一代也难翻身。    一辆奔驰车在路口等红灯,亮丽的车身烤漆上映照出一名小女孩略带油垢的小脸。车窗缓缓摇下,伸出一只肥嫩的小手,递出5比索铜板,小女孩接过后开心地跑向下一辆汽车去碰运气。  在马尼拉湾畔的落日大道,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在Atedeo
汽车这类消耗品,在使用过程中除了价值在不断贬低,产品的质量也会经受各种考验。一般来说,更换汽车的频率大约为五年,所以,能够使用超过五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车,品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1. 本田 CR-V  28.6%的欧美车主驾驶本田CR-V超过10年。28.6%的占有率也遥遥领先平均13.5%的某一车款驾驶年限超过10年平均值。  2. 丰田 普锐斯  3.
1.阿什斯 乔治亚州  乔治亚州是教育条件较好的州之一,佐治亚大学在美国的排名比较靠前。阿什斯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稳步提升,6.9%的未就业率低于全美8.5%的平均水平。乔治亚州有宜人的气候环境,购房平均价为13万美元,低于全美16.4万美元的平均购房价格。生活成本也属于中等消费水平。  2.奥斯汀 得克萨斯州  得克萨斯州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这也维持了6.66%的低未就业率,再加上
主导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而造成数千万人伤亡(包括日本人)的裕仁天皇为什么从不道歉?为什么从不认错认罪?为什么从不忏悔?  15年来,不断有精通日文的美国历史学家根据陆续出土的美日档案、日记和资料,严厉抨击战后美国一意孤行,力主维持天皇制,全力保护裕仁,不让裕仁接受战犯审判,并坚持裕仁继续当天皇。这些学者指出,华府当局和战后统治日本的麦克阿瑟将军的上述一系列政策,是造成日本一再拒绝为侵略暴行认错
从美职篮球季开始看湖人队,始终觉得不对劲,直到最近才感觉到有点像个样子,不久前看湖人与快船的比赛,终于有点争冠军的样子了,当时在正规赛季接近尾声,季后赛就在眼前,湖人队能调整到这样,是件好事。   不久前的比赛,最让人感慨的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感觉,过去快船队是湖人队胜场数的无偿捐赠者,不久前湖人队拼了老命才拿下胜利,而展望未来,如果在季后赛两队遭遇,湖人队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以5:5来算,应
2012年刚刚开始,媒体对各种预言的报道量大大增加,人们最想知道的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不会真的出现世界末日。美国一家媒体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1900年一位普通工程师发表的预言文章,这些预言中有不少已经得以实现,他在文章中的具体描述和数据预测与21世纪的现实生活相差无几。   1900年12月沃特金斯以“百年后会发生什么”为题,在女士家庭杂志《美国妇女》第八页发表了这篇文章。   他这样开始写——
人类目前所能够到达最像外层空间的地方,就是海底了。这或许是《阿凡达》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如此沉迷于潜水探险的原因。前不久,他达成人类探险史上一个全新纪录,单人潜入10890米底下的马里亚纳海沟。而参与这一场深险的,还包括一只劳力士潜水表。  3月26日,转行做探险家的大导演卡梅隆,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与劳力士长达7年的协助研发下,进行了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探险,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单独驾驶潜水艇潜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