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尤其是面对开放型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谁有创新意识,谁就能取胜。要写出创新、个性的作文,就要打破框框,争取笔墨自由,也就是写作内A容广泛,文章形式开放,不受约束。那么,怎样进行作文创新教学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创新氛围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带来阻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只有感情上融洽了,心理上沟通了,师生之间有了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放松心情,用“我手写我心”。教师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三心”: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对于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合理想象,发表独具个性的见解,让心灵与心灵相互碰撞交流,多引导、多鼓励,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愉快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学生从枯燥的“三味书屋”引进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把作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坚持不懈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人佳作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
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以后,我要求学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而学生阅历尚浅,所写文章都不尽合情理,且想象也不甚丰富,不符合主人公的性格。因此第一次成文都不如意。为了让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续写作文,在第二次作文课之前,我精心准备了一节多媒体课。我把动画《皇帝的新装》搬上了教室的荧幕,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主人公之风采。又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下载了一些当代社会骗局现象中的人物让学生揣摩、比较,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通过视频和图象的刺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质疑、思考之中,再一次作文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引进作文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走进生活积累创新素材
叶圣陶说:“学生的写作成绩不好,你只须心平静气的问问自己:①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②平时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③学生对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不管是从媒体的间接所得,还是自己的亲身感受,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辩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自己的喜怒衷乐,爱好和追求,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却蕴含着生活的真理,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圈子,拓展生活外延,走出校园、走出自我、走进社会生活,使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融合,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和谐统一,把眼光投向纷繁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启发学生有目的地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学生懂得生活有多广阔,我们的作文题材就有多广阔,生活有多绚丽,我们的作文题材就有多绚丽。无论事多小,只要捕捉到其闪光点,就可成为题材。并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指导观察身边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错广告语、用简、繁、错、别字的店面招牌。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情感。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激活了这种情感,何愁笔下不“生花”呢?
四、求异思维使立意新颖深刻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使立意充满个性和新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多一点对立意“公式”的否定。写教师就想到蜡烛,写春雨就想到温暖。立意公式千篇一律,僵化陈旧,禁铟学生思维,扼杀学生个性,给学生作文立意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只有冲出公式羁绊,寻找心灵感悟,文章才会胜人一筹。
多一点对习惯思维的突破。记叙文的立意要敢于突破他人的惯性思维。议论文也要敢于挑战固有观念,逆向观念。逆向开拓,创出新意。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文章自会有新颖深刻的立意。?
多一点对立意角度的选择。在立意的角度上,可以单向突破。可以多向出击,可以正面着墨,可以反面敷粉。如以“雪”为话题,大多数学生立意“赞雪”,赞雪的“洁白无瑕”,“大公无私”,这种思维是单向的正面思维,并无新意。但有个学生逆向思维立意贬雪。揭露雪的虚伪(掩盖事实,见不得光)和懦弱(任人践踏),这样的立意就很有新意,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五、破除神秘在模仿中创新
学生作文常常带有模仿、套用、移植、组合再造或抄袭的现象。完全抄袭当然要坚决摈弃。至于模仿、套用、移植、组合再造的作文方法,我们都可看作创造的先导。学生采用这些方法作文,无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如果引导得法,是能够升华到创造这一高度的。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说,只要学生在模仿移植中不失去自我,在套用、组合再造中能以创新为目的,那么就应该肯定、扶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欲望,在于扶着学生由模仿走上创造这条正道。而现实中,我们语文老师确有排斥、否定学生模仿、套用、移植的现象存在,确有从学生作文里摘章寻句地追溯出处,从而降低分数、贬其价值甚至于讽刺挖苦的现象。其实,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的,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施一色”脱化而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学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心创新。教师宽容学生模仿、移植、套用之作,才有一个激发学生创作的宽松环境。没有写作欲望,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作文如强化了创新意识,养成了创新习惯,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
一、营造宽松和谐创新氛围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带来阻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只有感情上融洽了,心理上沟通了,师生之间有了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放松心情,用“我手写我心”。教师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三心”: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对于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合理想象,发表独具个性的见解,让心灵与心灵相互碰撞交流,多引导、多鼓励,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愉快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学生从枯燥的“三味书屋”引进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把作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坚持不懈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人佳作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
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以后,我要求学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而学生阅历尚浅,所写文章都不尽合情理,且想象也不甚丰富,不符合主人公的性格。因此第一次成文都不如意。为了让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续写作文,在第二次作文课之前,我精心准备了一节多媒体课。我把动画《皇帝的新装》搬上了教室的荧幕,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主人公之风采。又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下载了一些当代社会骗局现象中的人物让学生揣摩、比较,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通过视频和图象的刺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质疑、思考之中,再一次作文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引进作文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走进生活积累创新素材
叶圣陶说:“学生的写作成绩不好,你只须心平静气的问问自己:①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②平时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③学生对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不管是从媒体的间接所得,还是自己的亲身感受,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辩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自己的喜怒衷乐,爱好和追求,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却蕴含着生活的真理,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圈子,拓展生活外延,走出校园、走出自我、走进社会生活,使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融合,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和谐统一,把眼光投向纷繁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启发学生有目的地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学生懂得生活有多广阔,我们的作文题材就有多广阔,生活有多绚丽,我们的作文题材就有多绚丽。无论事多小,只要捕捉到其闪光点,就可成为题材。并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指导观察身边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错广告语、用简、繁、错、别字的店面招牌。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情感。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激活了这种情感,何愁笔下不“生花”呢?
四、求异思维使立意新颖深刻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使立意充满个性和新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多一点对立意“公式”的否定。写教师就想到蜡烛,写春雨就想到温暖。立意公式千篇一律,僵化陈旧,禁铟学生思维,扼杀学生个性,给学生作文立意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只有冲出公式羁绊,寻找心灵感悟,文章才会胜人一筹。
多一点对习惯思维的突破。记叙文的立意要敢于突破他人的惯性思维。议论文也要敢于挑战固有观念,逆向观念。逆向开拓,创出新意。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文章自会有新颖深刻的立意。?
多一点对立意角度的选择。在立意的角度上,可以单向突破。可以多向出击,可以正面着墨,可以反面敷粉。如以“雪”为话题,大多数学生立意“赞雪”,赞雪的“洁白无瑕”,“大公无私”,这种思维是单向的正面思维,并无新意。但有个学生逆向思维立意贬雪。揭露雪的虚伪(掩盖事实,见不得光)和懦弱(任人践踏),这样的立意就很有新意,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五、破除神秘在模仿中创新
学生作文常常带有模仿、套用、移植、组合再造或抄袭的现象。完全抄袭当然要坚决摈弃。至于模仿、套用、移植、组合再造的作文方法,我们都可看作创造的先导。学生采用这些方法作文,无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如果引导得法,是能够升华到创造这一高度的。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说,只要学生在模仿移植中不失去自我,在套用、组合再造中能以创新为目的,那么就应该肯定、扶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欲望,在于扶着学生由模仿走上创造这条正道。而现实中,我们语文老师确有排斥、否定学生模仿、套用、移植的现象存在,确有从学生作文里摘章寻句地追溯出处,从而降低分数、贬其价值甚至于讽刺挖苦的现象。其实,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的,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施一色”脱化而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学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心创新。教师宽容学生模仿、移植、套用之作,才有一个激发学生创作的宽松环境。没有写作欲望,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作文如强化了创新意识,养成了创新习惯,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